新供给侧改革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证券:锚定产业周期破局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8:14
论坛背景与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宏观领航·穿越微观产业周期——锚定·破局,旨在探讨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机遇与风险管理路径 [1] - 大宗商品市场因全球产业链格局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新机遇与挑战,需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以支持实体经济 [1] - 大宗商品市场已进入由宏观债务周期、全球地缘局势、产业政策与能源转型共同驱动的复杂新阶段 [5] 公司战略与服务定位 - 公司致力于成为机构客户高度信赖的全链条服务商,深度融入大宗商品领域 [2] - 公司将发挥连接金融与产业的枢纽作用,助力传统行业提质增效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7] - 公司正努力打破国内券商在大宗商品业务上止于通道业务的困境,通过子公司协同和境外布局向全链条生态服务商转型 [3] - 公司计划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科技提升大宗商品业务的交易效率和风控能力 [7] 宏观与行业分析框架 - 全球经济处于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第四次科技变革前夕,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迫切性提升 [3] - 新供给侧改革需进行去产能、加快房地产去库存、加杠杆、加快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 [3] - 分析大宗商品价格需综合考量供需基本盘、金融折现属性、库存周期、宏观流动性四个维度 [4] - 因供给曲线变得陡峭导致价格易暴涨暴跌,多强空弱的对冲策略可能比单边趋势交易更为有效 [4] 具体商品市场洞察 - 中国煤炭价格因部分地区煤外运的铁路成本到底部及产业政策调控构成强支撑,海外市场因低价引发供应收缩 [6] - 中国发电量预计维持5%-6%的年均增速,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可能加剧火电波动,东南亚人均用电量增长为海外煤炭需求提供长期增量 [6] - 中国油品需求增长由化工原料驱动,呈现炼油利润上扬、化工利润下滑的对比,国内减油增化趋势与出口配额限制使汽柴油供应趋紧 [6] - 全球原油今明两年面临累库但幅度存分歧,重质原油供应相对偏紧,地缘局势对贸易的扰动将持续带来摩擦成本 [6]
锚定产业周期破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4:16
论坛主旨与公司战略 - 论坛主题为探讨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机遇与风险管理路径,旨在"宏观领航·穿越微观产业周期"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机构客户高度信赖的"全链条服务商",深度融入大宗商品领域 [2] - 公司将发挥连接金融与产业的枢纽作用,支持传统行业提质增效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提升交易效率和风控能力 [5] 宏观与市场环境分析 - 全球产业链格局持续调整,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大宗商品市场复杂性远超以往 [1] - 全球经济处于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第四次科技变革前夕,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迫切性大幅提升 [2] - 新供给侧改革需进行"加减乘除"系统工程:减法(去产能)、除法(加快房地产去库存)、加法(加杠杆)、乘法(加快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 [3] - 大宗商品市场进入由宏观债务周期、全球地缘局势、产业政策与能源转型共同驱动的复杂新阶段 [4] 大宗商品业务模式与投研框架 - 公司正努力实现从传统通道服务商向全链条生态服务商的转型,通过子公司协同、境外布局及自营投资与客需业务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新尝试 [3] - 分析大宗商品价格需综合考量供需基本盘、金融折现属性、库存周期、宏观流动性四个维度 [3] - 因供给曲线变得陡峭导致价格易暴涨暴跌,多强空弱的对冲策略可能比单边趋势交易更为有效 [3] - 部分大宗商品经历多年下跌后处于估值低位,但短期供需格局不支撑大幅上涨,建议关注原油产业链的结构性机会 [3] 具体商品市场洞察 - 中国煤炭价格因铁路成本到底部及产业政策调控构成强支撑,海外市场因低价引发供应收缩 [4] - 中国发电量预计将维持5%-6%的年均增速,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可能加剧火电波动,东南亚国家人均用电量增长为海外煤炭需求提供长期增量 [4] - 中国油品需求增长由化工原料驱动,呈现"炼油利润上扬、化工利润下滑"对比,国内"减油增化"趋势与出口配额限制使汽、柴油供应趋紧 [4] - 全球原油在今明两年面临累库,但累库幅度存分歧,重质原油供应相对偏紧,地缘局势对贸易的扰动将持续带来摩擦成本 [4]
中国银河证券: 锚定产业周期破局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4:09
论坛背景与核心主题 - 中国银河证券在杭州举办第一届大宗商品论坛,主题为“宏观领航 穿越微观产业周期——锚定 破局” [1] - 论坛旨在探讨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机遇与风险管理路径 [1] - 全球产业链格局深度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使大宗商品市场面临新机遇与挑战,需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 [1] 公司战略与服务定位 - 公司致力于成为机构客户高度信赖的“全链条服务商”,深度融入大宗商品领域 [2] - 公司将通过强大的投研实力、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高效的跨境服务能力为客户保驾护航 [2] - 公司未来将发挥连接金融与产业的枢纽作用,助力传统行业提质增效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7] - 公司将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科技提升大宗商品业务的交易效率和风控能力 [7] 宏观与行业分析观点 - 全球经济处于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第四次科技变革前夕,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迫切性提升 [3] - 新供给侧改革需做“加减乘除”系统工程:减法(去产能)、除法(加快房地产去库存)、加法(加杠杆)、乘法(加快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 [3] - 大宗商品市场进入由宏观债务周期、全球地缘局势、产业政策与能源转型共同驱动的复杂新阶段 [6] - 分析大宗商品价格需从供需基本盘、金融折现属性、库存周期、宏观流动性四个维度综合考量 [4] - 大宗商品交易难度增加源于供给曲线变得陡峭,导致价格易暴涨暴跌 [4] 具体商品市场分析与机会 - 煤炭价格已测试出明确的需求曲线与成本支撑,中国部分地区煤外运铁路成本已到价格底部,产业政策对产量有效调控构成国内煤价强支撑 [6] - 海外煤炭市场因低价引发多地供应收缩,预计中国发电量将维持5%-6%年均增速,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可能加剧火电波动 [6] - 东南亚国家人均用电量增长将为海外煤炭需求提供长期增量 [6] - 中国油品需求增长由化工原料驱动,呈现“炼油利润上扬、化工利润下滑”对比,国内“减油增化”趋势与出口配额限制使汽、柴油供应趋紧,裂解价差维持高位 [7] - 全球原油在今明两年面临累库,但累库幅度存分歧,供应端下行风险可能超预期,重质原油供应相对偏紧 [7] 业务模式与投资策略 - 国内券商在大宗商品业务上存在“迂回进场,但止于通道业务”困境,公司正通过子公司协同、境外布局等方式努力打破局限 [3] - 公司积极通过自营投资与客需业务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新尝试 [3] - 在多变市场环境下,多强空弱的对冲策略可能比单边趋势交易更为有效 [4] - 部分大宗商品经历多年下跌后处于估值低位,但短期供需格局不支撑大幅上涨,建议关注原油产业链结构性机会及政策带来的工业品对冲机会 [4]
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下降,科创发力,中关村租金或率先止跌企稳
搜狐财经· 2025-09-26 11:25
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整体表现 - 第三季度净吸纳量达12.5万平方米创年内新高 [2][3] - 空置率环比下降近1个百分点至19.3% [2][3] - 净有效租金环比下降3.5%至227.3元/月/平方米 [6] 市场需求与供应特征 - 需求侧放量明显主要由科创类企业驱动 [2][3] - 连续9个季度实现去化季度平均去化量8万平方米 [3] - 市场呈现结构性复苏与区域分化特征 [3][6] 中关村子市场表现 - 第三季度净吸纳量超6.3万平方米 [6] - 空置率大幅回落至15.1%环比降3.9个百分点同比降4.6个百分点 [6] - 14个甲级写字楼项目空置率低于10%其中10个项目低于5% [6] 租金与交易情况 - 鼎好大厦报价14元/平方米/天成交价约11元/平方米/天 [7] - 理想国际报价12-13元/平方米/天成交价约9元/平方米/天 [7] - 中关村部分写字楼租金仍处于下滑状态 [7] 未来市场展望 - 中关村有望成为首个租金企稳回升的子市场 [2][8] - 市场需等待新的供需平衡格局逐步成型 [4] - 科技创新周期驱动市场迈向新供给侧改革 [4][5]
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吸纳量创年内新高
凤凰网· 2025-09-25 08:28
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达12.5万平方米,创年内新高 [1] - 市场已连续九个季度实现去化,季度平均去化量为8万平方米 [1] - 整体市场租金仍承压,第三季度每月平均净有效租金环比微降3.5%至227.3元/平方米 [2] - “以价换量”仍是市场实现去化的基本策略 [2] 中关村子市场表现 - 中关村子市场表现突出,第三季度净吸纳量超过6.3万平方米 [1] - 这是该子市场连续五个季度以来第二次单季度净吸纳量超过6万平方米 [1] - 中关村子市场空置率大幅回落至15.1%,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 [2] - 在监控的24个甲级写字楼项目中,有14个项目空置率低于10%,10个项目空置率已低于5% [2] - 科技创新企业需求带动中关村市场,使其连续四个季度累计去化总量创历史记录最快速度 [1] 市场需求与驱动因素 - 市场需求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复苏与区域分化特征,新增需求集中在一两个子市场 [2][3] - 科技创新企业释放出更多新增办公需求,但规模尚不足以拉动整体市场企稳 [3] - 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的科创产业聚集优势、先发优势和高性价比优势开始显现产业红利 [2] - 优质企业正从低效资产向优质资产转移 [3] 市场前景与趋势 - 预计中关村子市场有望成为北京写字楼市场第一个实现租金企稳回升的子市场 [2] - 市场未来仍需更为强劲且可持续的新增需求放量以应对在建中的未来供应量 [3] - “科技创新周期”和“写字楼市场再平衡周期”的双周期共振,将驱动市场迈入以质量变革和效率提升为核心的“新供给侧改革” [3]
机构: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创年内新高,中关村表现亮眼
贝壳财经· 2025-09-24 19:38
市场表现 - 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季度净吸纳量创年内新高达到12.5万平方米 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去化 季度平均去化量约8万平方米 [1] - 市场空置率回落至19.3% 环比下降近1个百分点 空置压力短期内有效缓解 [1] - 整体市场净有效租金季度环比下降3.5%至每月每平方米227.3元 以价换量仍是基本去化策略 [2] 需求结构 -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能级跃迁 深度重塑北京写字楼市场需求结构 推动构建产业创新浓度与空间价值溢价的正向循环机制 [2] - 中关村子市场净吸纳量再度超过6.3万平方米 连续五个季度内第二次单季度突破6万平方米 [2] - 中关村空置率大幅回落至15.1% 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 较两年前下降5.9个百分点 [2] 区域分化 - 跨板块与跨资产类别竞争强度居高不下 区域市场分化特征凸显 子市场表现冷热不均 [2] - 中关村14个监测项目空置率低于10% 其中10个项目空置率降至5%以下 有望成为首个租金企稳回升的子市场 [2] - 科创类企业新增办公需求规模尚不足以拉动整体市场企稳 需求呈现结构性复苏与区域分化特征 [3] 市场展望 - 科技创新驱动优质企业从低效资产向优质资产转移 写字楼市场将迎来残酷出清周期 [3] - 科技创新周期与市场再平衡周期双周期共振 驱动市场迈向以质量变革和效率提升为核心的新供给侧改革 [3] - 市场仍需更强劲且可持续的新增需求支撑 以应对未来甲级写字楼供应量 [3]
港股ETF,获大举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13:49
港股ETF资金流向 - 7月29日港股相关ETF净买入达68亿元 显著高于商品ETF的8 27亿元净流入 [1][2] - 易方达基金旗下香港证券ETF单日净流入17 5亿元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净流入2 4亿元 [2] - 华夏基金旗下游戏ETF和恒生科技指数ETF分别净流入4 15亿元和3 28亿元 最新规模达91 4亿元和319 95亿元 [2] 宽基ETF资金动向 - 同日宽基ETF整体净流出106 35亿元 其中沪深300指数ETF单日净流出28 87亿元 [1][3] - 股票ETF市场总规模达3 84万亿元 但当日整体资金净流出39 4亿元 [2] 行业主题ETF表现 - 游戏ETF 消费ETF及回调中的银行ETF均获资金净买入 显示部分资金对相关行业后市看好 [2] - 医药板块集体爆发 CPO PCB等算力硬件股表现强势 多只雅下水电站概念股涨停 [1] 机构政策预期 - 天风证券预计政治局会议延续扩张中性基调 强刺激必要性或下降 [4] - 国盛证券认为促消费 强科技 防风险是重点 "反内卷"或成新政策方向 顺周期板块整理后或现新行情 [4]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下半年经济重心为巩固发展局面与解决突出问题 促进物价回升是关键 [4] 头部基金动态 - 易方达基金旗下ETF年内规模增加948 7亿元 最新规模达6955 2亿元 [2] - 华夏基金旗下游戏ETF跟踪指数近一月日均成交额达7 15亿元 恒生科技指数ETF对应日均成交41 4亿元 [2]
港股ETF,获大举加仓!
搜狐财经· 2025-07-30 13:4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强,创业板指领涨,医药板块集体爆发,CPO、PCB等算力硬件股表现强势,多只雅下水电站概念股涨停 [1] - 股票ETF市场总规模达3.84万亿元,当日整体资金净流出39.4亿元 [1] - 港股ETF与商品ETF净流入居前,分别达68.02亿元与8.27亿元 [1] ETF资金流向 - 港股相关ETF净买入达68亿元,香港证券ETF资金净流入17.50亿元,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11.93亿元 [1][2] - 游戏ETF、消费ETF、银行ETF分别净流入4.15亿元、2.43亿元、2.39亿元,显示资金对相关行业后市看好 [2] - 宽基ETF净流出106.35亿元,沪深300指数ETF单日净流出28.87亿元 [3]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旗下ETF规模增加60.8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17.5亿元,恒生科技ETF易方达净流入2.4亿元,2025年以来规模增加948.7亿元至6955.2亿元 [3] - 华夏基金旗下游戏ETF和恒生科技指数ETF分别净流入4.15亿元和3.28亿元,最新规模分别为91.4亿元和319.95亿元 [3] 机构后市展望 - 天风证券预计宏观政策基调延续扩张中性,稳增长、扩内需、稳预期仍是重点,强刺激必要性或下降 [5] - 国盛证券认为促消费、强科技、防风险是政策重点,"反内卷"或成新定调,顺周期板块整理后有望出现新一轮行情,"AI+"或接力表现 [5]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重心为巩固经济良好局面和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是关键,新发展格局下的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是核心主线 [5]
港股ETF,获大举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7-30 13:33
港股ETF资金流向 - 7月29日港股相关ETF净买入达68亿元,其中香港证券ETF净流入17.5亿元,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11.93亿元,港股通非银ETF净流入6.49亿元 [2][3][5][6] - 恒生科技ETF净流入5.4亿元,港股通创新药ETF净流入3.93亿元,港股通科技ETF净流入3.91亿元 [6] - 游戏ETF净流入4.15亿元,消费ETF净流入2.43亿元,银行ETF净流入2.39亿元 [6][7] 宽基ETF资金流向 - 7月29日宽基ETF净流出106.35亿元,其中沪深300指数ETF单日净流出28.87亿元 [8][9] - 科创50指数、上证180指数等宽基ETF净流出靠前 [2] 行业ETF表现 - 医药板块集体爆发,港股通创新药ETF上涨4.02%,港股创新药ETF上涨4.42% [6] - 游戏ETF上涨1.17%,医药卫生ETF上涨1.70% [6][7] - CPO、PCB等算力硬件股表现强势 [2] 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旗下ETF当日规模增加60.8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17.5亿元,恒生科技ETF易方达净流入2.4亿元 [7] - 华夏基金旗下游戏ETF净流入4.15亿元,恒生科技指数ETF净流入3.28亿元 [7] - 2025年以来易方达基金旗下ETF规模增加948.7亿元,最新规模达6955.2亿元 [7] 市场展望 - 中央政治局会议将重点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对A股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10][11] - 天风证券预计宏观政策基调将延续扩张中性特征,强刺激必要性或下降 [11] - 国盛证券认为促消费、强科技、防风险仍是政策重点,"反内卷"或成为新政策定调 [11]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重心为巩固经济发展和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12]
上半年积极财政持续发力,更多资源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华夏时报· 2025-07-27 04:15
财政收支概况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2]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中央本级支出增长9%,地方支出增长2.6% [2][4]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4万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3万亿元,下降6.5% [3]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63万亿元,同比增长30%,中央本级支出增长6.2倍,地方支出增长15.1% [4] 收入结构分析 - 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但4-6月连续三个月同比正增长(4月+1.9%,5月+0.6%,6月+1%) [4] - 非税收入2.2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较一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罚没收入下降4.3% [5]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增长1.3%、1.3%、2%、5.7% [5] 财政政策与债务发行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9.29万亿元,占年初预算的89.8%,进度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6] - 上半年国债发行7.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28%,创历史同期新高 [7]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用作项目资本金1917亿元,同比增长16% [7] - 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5000亿元,预拨资金162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第三批690亿元近期下达 [7][9] 支出重点领域 - 均衡性转移支付2.73万亿元,同比增长7.5%,重点保障民生和发展 [2] - 就业补助资金下达667.4亿元,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8]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推进免费学前教育,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2][8] 行业与区域表现 - 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扩大至22个行业,负面清单管理替代正面清单 [7]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06万亿元,同比下降6.4% [4] - 东北地区财政收入增长5.7%,显著高于其他区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