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算力
icon
搜索文档
戈壁油城转型路怎么走 ——新疆克拉玛依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调查
经济日报· 2025-10-15 06:16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一批资源型城市积极谋求转型之路。新疆克拉玛依,这座因"黑金"而兴的城市乘 势切换发展引擎,向"绿能"要未来。从黑色石油到绿色算力,从地下掘金到"追风逐日",从戈壁油城到 新兴"游城",克拉玛依逐步构建起"一主多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疆克拉玛依市因油而生、缘油而兴,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1955年10月,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 业油流,宣告新中国第一座大油田诞生,由此拉开了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序幕和克拉玛依建设发展的序 章。 对资源型城市来说,从开发建设时起就面临着转型课题,在油气开发初期、繁荣时期,更要有危机意 识。"转型是永恒课题,非一日之功,须久久为功",这在克拉玛依早已成为共识。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加速构建"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持续做精做优石油石化产业,服务 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另一方面,加快培育绿色算力、新能源、文旅等多元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 生产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走出了一条戈壁油城转型发展新路。 从黑色石油到绿色算力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并不是摈弃传统能源,而是要在根本上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迈向高质量发展。克 拉玛依坚持"为油服务",全力支持驻市 ...
双轮驱动形成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10-15 06:16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战略 - 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需注重双轮驱动:一是立足传统资源将产业做强做精,二是跳出传统资源培育新兴科技型替代产业 [1] - 转型发展应辩证看待传统资源,着力构建“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一主”指做强做精传统资源产业 [1] - 资源型城市最大优势是已开发的传统资源,需将资源吃干榨尽、延链拓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用足优势创造新优势,并为培育新兴产业积累资金和时间 [1] 传统产业的升级路径 - 资源型城市应通过延链拓链提高资源型产品附加值,在传统优势上创造新优势 [1] - 转型不是简单“去资源化”,而是要更科学地精深利用资源、延伸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2] - 在转型过程中应让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2] 新兴产业的培育策略 - 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应坚持多元发展,避免从依赖一项单一产业滑向依赖另一项单一产业 [1] - 一方面发展与传统资源产业相关联的新产业,如克拉玛依发展新能源由传统石油石化产业消纳,既培育新产业又赋能传统产业 [1] - 另一方面培育与传统资源产业关联度较低的新兴产业,如克拉玛依重点发展绿色算力、文旅产业 [1] 产业结构优化方向 -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通常是第二产业一枝独秀,第一和第三产业相对薄弱,转型应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 [2] - 推进双轮驱动需坚持因地制宜,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统筹推进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 [2] - 在调整二产内部结构的同时扩大三产比重,走出一条从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产业结构转变之路 [2] 转型发展的统筹关系 - 资源型城市转型需特别统筹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 [2] - 转型应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的原则 [2]
海南自贸港政策宣介暨“向数图强”招商推介会25日杭州举办
新华财经· 2025-09-25 22:53
海南自贸港政策与投资机遇 - 海南自贸港将于今年12月实施全岛封关 政策包括零关税 宽松贸易管理 便利通行措施和高效精准监管模式 [1] - 近五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达1025亿元 境外直接投资达97.8亿美元 共有176个国家在琼投资 经济外向度提高至35% [1] - 封关举措旨在为全球投资者营造更加开放便捷的市场环境 [1]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战略 - 海南数字经济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元 正快速增长 [1] - 在向数图强战略引领下 依托区位 国际海缆和跨境数据流动优势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重点推动游戏出海 数据加工等领域探索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1] 招商推介活动与产业专题 - 推介会吸引阿里巴巴 无忧传媒等4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代表参会 [1] - 省级部门系统解读政策 税收 数据跨境流动和数字经济 [1] - 澄迈 陵水等市县与园区就数字文旅 绿色算力 商用卫星数据跨境服务等产业进行专题推介 [1] 合作成果与未来展望 -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与杭州市西湖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海南自贸港建设已成型起势 开放力度加大 产业体系优化 发展环境改善 [2] - 企业代表认为海南正依托国际数据港和跨境数据流动试点 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数字贸易枢纽 [2]
海南自贸港政策宣介暨“向数图强”招商推介会25日将在杭州举办
海南日报· 2025-09-24 09:31
活动概况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于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举办,主题为“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 [1] - 海南省将于9月25日在博览会期间举办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宣介暨“向数图强”招商推介会 [1] 战略目标与机遇 -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政策将全面落地 [1] - 数字经济被定位为驱动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1] - 海南正依托“国际数据港”建设和跨境数据流动试点等创新政策,加速打造面向全球的数字贸易枢纽 [1] 政策与投资推介 - 海南省商务厅将推介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及投资机遇 [1] - 海南省财政厅将宣传推广海南自由贸易港税收政策 [1] - 海南省委网信办将介绍海南自贸港数据跨境流动制度优势 [1] -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推介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政策及投资机遇 [1] 地方与产业布局 - 澄迈县将围绕游戏出海产业进行推介 [1] - 陵水县将围绕数字服务产业进行推介 [1] - 昌江县将围绕绿色算力产业进行推介 [1] - 保亭县将围绕数字文旅产业进行推介 [1] - 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将围绕数字贸易和文化贸易进行推介 [1] - 文昌航天城管理局将围绕商用卫星数据跨境服务进行推介 [1] 合作协议 -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将与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 - 合作协议旨在共同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和经济增长新引擎 [2]
青海省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创新中心揭牌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23:14
青海省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创新 - 青海省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创新中心揭牌 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撑 打造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创新生态 [1] 电力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 - 电力总装机突破7100万千瓦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4.6% 新能源装机占比达70% [1] - 建成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 全面接入三大运营商和青海大学等5家算力中心资源 [1] - 青海电信 青海联通 青海移动绿电占比均达95%左右 [1] - 建成中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和共享储能市场化交易平台 [1] 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 已建在建标准机架约19万架 已建标准机架使用率超95% [1] - 算力规模超1.7万PFLOPS 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综合算力供给体系 [1] - 头部企业竞相落地 绿色算力产业集聚成势 [1] 区域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青海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 具备构建数字丝绸之路西北枢纽的天然优势 [2] - 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智慧物流 数字贸易 跨境数据应用等领域深度合作 [2] - 推进能源 产业 商贸与数据的融合贯通 [2]
2025首届青海数据要素生态大会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23:03
大会概况 - 2025首届青海数据要素生态大会在西宁开幕 主题为“数聚青海·链通丝路” [1] - 行业专家与业界代表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发展机遇及赋能青海特色产业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 [1] 战略布局与基础设施 - 青海省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布局 推动形成“1+2+N”绿色算力基地发展布局 [1] - 推动绿色算电协同发展 变绿电为绿算、变电缆为光缆、变瓦特为比特 [1] - 全省已建在建标准机架达18.9万架 已建机架使用率超过95% [1] - 算力规模超过1.7万PFLOPS 初步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综合算力供给体系 [1] 产业合作与项目进展 - 已与百度、阿里、金山、京东等7家全国互联网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1] - 百度标注中心、金山智算中心、新华三图灵小镇等项目相继落地 [1] - 中国联通·阿里云全国产芯片万卡绿色算力集群点亮投运 [1] - 柴达木绿色微电网算力中心示范项目全面启动 [1] 平台建设与制度创新 - 青海省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创新中心揭牌 标志着省级数据要素统筹、交易、流通和运营平台完成升级 [2] - 该平台将在制度创新、场景孵化、生态集聚等方面发挥枢纽作用 [2] 数据应用与产业融合 - 签署“牦牛贷”金融合作项目并发布《全域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规划》 [2] - 借助能源优势推动场景引领 促进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 [2] - 围绕盐湖化工、新能源、生态旅游、特色农牧等优势产业推动“数据+”融合应用 [2] - 以典型示范带动全产业链数据赋能 提升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 [2]
李强在甘肃、青海调研时强调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华网· 2025-09-17 10:06
政策导向与战略定位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 牢牢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1] - 要求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充分肯定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希望其在推进绿色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上取得更大进展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在甘肃兰州调研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和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航天高新产业园 观看最新设备和零部件展示 了解技术原理及产品产销应用情况 [3] - 指出甘肃在发展重离子技术 空间技术等领域具备较好基础 要求紧盯国际前沿 加大研发投入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3] - 强调积极对接市场需求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更多参与 加快产品和服务迭代升级 [3]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在兰州察看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和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治理情况 肯定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 [3] - 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持续增厚绿色家底 [3] - 在青海西宁调研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和青海绿色算电融合调度及生态监测中心 询问生态保护和绿电 算力使用情况 [5] - 指出青海具有发展清洁能源 绿色算力的显著优势 要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5] 产业融合与市场机制 - 强调把打造算力平台与用好清洁能源结合 加强优势集成 推进绿色算电融合发展 [5] - 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营造创新条件 深化产业应用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5] - 在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察看牦牛肉精深加工 勉励企业深耕绿色农牧业 做优品牌 创新生产管理 [5] - 鼓励推进餐饮服务 工业旅游 商贸流通等全产业链发展 为农牧业提质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发挥带动作用 [5]
电算协同赋能青海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14:59
清洁能源与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建设 - 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 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升级打造 现由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运营 该中心是覆盖全省的"电力+算力"融合调度平台 [1] - 调度中心通过大型电子屏实时显示全省风 光 水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及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变化情况 [1] - 中心功能包括电网安全监控 清洁能源集中监控 新能源功率预测 绿电价值传导 能碳双控监测 绿色算力资源监测 电力算力调度及融合分析等服务 [3] 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青海省电力总装机突破7100万千瓦 清洁能源占比达94.6% 新能源装机占比达70% [3] - 调度中心首创绿电溯源模型 实时监测算力中心绿电应用趋势 动态分析绿电生产 传输 消纳全过程数据 支撑全省算力中心绿电应用比例年均超90% [6] - 青海省依托独特地理条件 加快推动清洁能源与绿色算力融合发展 实现产业协同 [3] 调度中心运营成效 - 已为新能源 电网 用能等290家企业用户提供服务 实现对558座清洁能源电站集中监控和175座新能源电站集中功率预测 [5] - 接入省内三大运营商算力中心及青海大学超算中心数据 累计接入机架7650个 服务器17851台 总算力值达15521P [6] - 客户案例显示 青海黄电绿蔚新能源管理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监控54座分散电站 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5]
青海招商引资多维发力 绿色算力成投资“新磁极”
招商引资政策框架 - 青海省以《23条措施》为纲领,通过"六大工程"和"六大行动"构建招商引资体系,重点聚焦产业政策、服务机制和开放合作三大领域 [1] - "六大工程"包括:盐湖资源/新能源等五大产业集群打造、强链补链项目引进、重大项目落地保障、企业梯度培育、园区功能升级和技术创新支撑 [1] - "六大行动"涵盖:责任体系完善、龙头企业对接、展会园区优化、多元招商模式探索、项目储备扩充和营商环境提升 [2] 产业布局与重点项目 - 重点打造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招大引强突破工程引进产业链关键项目 [1] - 依托94.6%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和40%天然冷源优势,重点发展绿色算力产业,发布5项地方标准并建成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3] - 推进全球首个柴达木绿色微电网算力中心示范项目,获批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试点省份 [3] - 建立5亿元以上项目专班机制,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加速储能装备制造等项目落地 [3] 创新服务与国际合作 - 推出多语种"税路通·江源行"税收服务品牌,为外资企业提供精准税费辅导 [3] - 通过青洽会主宾国机制搭建国际技术合作平台,推动本地产业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 [4] - 创新资源招商、资本招商等多元模式,形成资源政策化、展会数字化、服务国际化的"青海模式" [4] 基础设施与能源优势 - 建成"1+2+N"绿色算力基地布局,实现新能源装机与发电量占比双主体地位 [3] - 利用冷凉气候和绿电资源优势,推动产业从电力输出向算力输出升级转型 [4]
经济热力站丨聚焦低碳转型与创新实践 首站探访北京绿色先锋企业
贝壳财经· 2025-06-28 11:16
绿色经济企业走访活动 - 活动以"绿色蓝图 京智赋能"为主题,聚焦绿色经济企业,探访储能、绿色算力、循环经济领域创新实践 [1][2] - 15家市属新闻网站、财经类网站媒体及财经领域网络大V参与线下集体采访 [1] - 活动后续将围绕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主题开展深度调研 [10] 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公司在铁铬液流电池领域实现多项世界级技术突破,原材料国产化替代,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 技术具备高安全、大规模、低成本、长寿命特点,2020年进入商业化运营,完成技术验证及商业项目交付 [3] - 通过AI赋能研发,显著降低材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 - 中心由北电数智规划设计运营,为政府及AI企业提供算力、算法、数据全栈能力 [6] - 采用工业厂房低碳改造模式,应用AHU间接蒸发冷、液冷系统等技术,PUE值达1.146,能耗降低40%以上 [6] - 外立面采用光伏一体化设计,运用AI运营管理平台,目标打造零碳产业园区 [6] 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废弃物协同处理,能源梯级利用,资源转化率超85% [8] - 年处理粗油脂5000吨,再生水回用率100%,绿电年发电超5亿度 [8] - 焚烧中心与餐厨、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协同运营,形成国内外领先的循环经济模式 [8] 活动总结 - 三家企业分别展示储能技术、绿色算力、循环经济领域的自主研发成果 [9] - 媒体代表对北京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活力给予高度评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