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虚拟货币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突然爆雷!号称日息1%的平台“人去楼空”,创办人:我已在国外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21:13
平台爆雷事件概述 - 理财平台"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交易所DGCX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涉案金额达130亿元 涉及200万投资者 [1][3] - 平台创办人黄鑫在资金无法兑付后宣称已在国外 并发表不当言论 [1][5] - 平台于2025年6月底爆雷 App已无法登录 [3][5] 运营模式分析 - 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 承诺每日1%高收益 要求最低1000USDT入门费 [4] - 采用USDT作为结算单位 便于资金跨境转移 增加追查难度 [6] - 设置高额奖励发展下线 根据下线数量设置分成比例 [6] - 爆雷后推出"纳税"方案 要求投资者按持仓金额10%缴税 提现手续费高达50% [4] 风险暴露过程 - 2024年10月起多地监管部门对平台发出风险提示 指出其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10] - 2025年6月湖南省委金融办明确提示平台存在重大非法集资风险 [10] - 2025年7月湖南桃江县公安局确认平台涉嫌集资诈骗 [12] 公司背景信息 - 运营主体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 [13] - 公司多次因无法联系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2025年5月申请注销 [13] - 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2024年4月已声明未在中国设立任何关联机构 [8] 行业影响与特征 - 利用消费者对虚拟货币了解不足的特点进行诈骗 [14] - 采用层压式庞氏骗局模式 结合新型稳定币结算方式 [6] - 部分投资者在明知风险情况下仍参与"博傻游戏" [6]
突然爆雷!号称日息1%的平台“人去楼空”,创办人:我已在国外
新浪财经· 2025-07-10 09:09
平台概况 - 理财平台"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交易所DGCX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涉案金额达130亿元人民币,涉及200万投资者 [1][3] - 平台运营主体为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2025年5月申请注销 [17] 业务模式 - 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承诺每日1%高收益,要求投资者最低缴纳1000USDT入门费 [5] - 采用USDT作为资金结算单位,便于资金跨境转移,增加追查难度 [8] - 设置多层级推荐奖励机制,根据下线数量划分职位等级并给予USDT奖励 [9] 事件进展 - 2024年10月起多地监管部门发布风险提示,指出平台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12] - 2025年6月底平台爆雷,系统瘫痪无法提现,要求用户额外缴纳10%资金作为"税款" [5][6] - 创办人黄鑫宣称已逃往国外,并公开嘲讽投资者 [5] 运作特点 - 伪造与DGCX的合作关系,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2024年4月明确否认与其存在关联 [10] - 利用石油、大数据、USDT等热门概念包装骗局 [3] - 在无法兑付后仍通过"纳税"方案进行二次收割 [5] 投资者案例 - 武汉投资者黄铮投入3万元人民币,平台App关闭后资金无法取出 [6] - 多数新人将资金转交上级代操作,缺乏自主控制权 [5]
突然爆雷!号称日息1%的平台“人去楼空”,创办人:我已在国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23:18
平台爆雷事件概述 - 理财平台"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交易所DGCX名义爆雷 涉案金额达130亿元 涉及200万投资者 [1][2] - 平台于2025年6月底出现无法提现情况 创始人黄鑫宣称已在国外 [4][7] - 多地监管部门已发布风险提示 湖南桃江县公安局确认涉嫌集资诈骗 [15][17] 平台运营模式 - 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 承诺每日1%高收益 要求最低1000USDT入门费 [4] - 采用USDT作为结算单位 便于资金跨境转移增加追查难度 [9] - 设置高额奖励发展下线 根据下线数量设置分成比例 [10] - 无法兑付后要求投资者按持仓金额10%缴税 提现手续费高达50% [4] 平台欺诈手段 - 盗用DGCX名义宣称是中国分站 实际DGCX已声明未在华设立任何机构 [12] - 利用迪拜石油、大数据、USDT等概念包装骗局 [2] - 通过传销架构开展庞氏骗局 存在重大非法集资风险 [15][17] 投资者情况 - 投资者需将人民币兑换为USDT参与 资金多转给上级代为操作 [4] - 有投资者投入3万余元血本无归 平台App已无法登录 [7] - 部分投资者在平台无法兑付后仍继续参与 [10] 公司背景 - 运营主体为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4年4月 [17] - 多次因无法联系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2025年5月申请注销 [17] - 利用消费者对虚拟货币了解不深的特点实施诈骗 [17]
鑫慷嘉平台被曝崩盘:当资金盘与稳定币挂钩,资金被快速跨境转移
第一财经· 2025-07-09 20:28
公司分析 - "鑫慷嘉"平台操盘手通过微信留言宣称已携款潜逃,涉及金额约130亿元,投资者约200万人 [3] - 平台以虚拟资产投资为名,采用"庞氏内核+传销架构"模式,通过稳定币USDT进行资金结算和跨境转移 [3][15] - 公司对外标榜为"DGCX中国分站",宣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黄金、石油、外汇期货交易,承诺日息高达0.2% [4] - 关联企业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但实缴资本为0元,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14] - 平台设立9级兵团式晋升架构,从班长到司令员需达成不同直推人数,奖励从10 USDT至12000 USDT不等 [10][11] - 通过促销活动如"投资50万元送特斯拉Model 3"诱导投资者加大投入,后台可随意篡改交易数据 [14] 行业动态 - 近期币圈出现多起类似"鑫慷嘉"的资金盘项目,圈内称为"橡木",以稳定币支付为手段吸引投资者 [3][20] - 资金盘模式与庞氏骗局相似,无实际盈利能力,依靠新投资者资金支付旧投资者回报,最终崩盘跑路 [19] - 稳定币USDT成为资金盘主要支付工具,用户需购买USDT入金,但操作复杂导致新人依赖上级代操 [15][16] - 混币器技术被用于资金转移,通过区块链应用切断加密货币流水追踪,实现资金快速跨境转移 [20] - 多地监管部门已对"鑫慷嘉"发出风险预警,指出其涉传销、非法集资及虚拟货币交易违法 [17][18][24] 运营模式 - 平台采用多层级传销架构,直推奖励逐级递增,例如司令员需团队19683人且直推50人,奖励150 USDT/人 [10][11] - 宣称对接DGCX交易所,但DGCX多次声明未授权任何中国分站,警示投资者避免使用不明应用 [6] - 线下通过门店聚集宣传,承诺每日1%收益,57天回本,实际交易数据可后台操控 [14] - 用户资金通过上级集中兑换USDT入金,资金流向不透明,多数投资者不清楚最终去向 [15][16] 监管环境 - 中国自2017年起明确虚拟货币交易非法,2021年十部委重申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 [16] - 多地公安及金融办累计发布十余次风险预警,指出平台涉传销、非法集资及经营异常 [17][18] - 深圳市近期发布风险提示,警惕以稳定币名义实施的非法集资、诈骗及洗钱活动 [24]
高息“收割”投资者后,鑫慷嘉“人去楼空”,“博傻游戏”何时了
北京商报· 2025-07-08 22:49
公司概况 - 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GCX)名义开展业务,谎称是其中国分站,但未取得授权和相关资质 [5] - 运营主体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2025年5月18日已申请注销,2025年6月25日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8] 业务模式 - 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幌子,承诺每日1%的高收益率,设置一个月锁定期限制资金取出 [3][8] - 采用多层级"拉人头"分利模式,设置9级推荐奖励体系,最高级别"司令员"推荐一人可获150枚USDT奖励 [6][7] - 要求投资者以USDT入金,最低门槛15200元人民币(约14700枚USDT),团队长从中抽取近500元差价 [7] 运营数据 - 平台宣称拥有200万名投资者,涉案总金额达130亿元人民币 [1] - 单个投资者损失从3万元至5.5万元不等,部分投资者在平台无法兑付后仍继续入金 [2][3] - 2025年6月25日出现兑付危机后,要求投资者额外缴纳持仓金额10%作为"税款"才能提现,且提现手续费高达50% [4] 事件进展 - 2025年6月26日平台系统瘫痪,创始人黄鑫在群聊中宣称已逃往国外 [1][4] - 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期间,四川、广东、江西、湖南等多地监管部门已发布风险提示 [5] - 湖南桃江县公安局2025年7月7日明确认定平台涉嫌集资诈骗 [5] 行业特征 - 利用"数字人民币""稳定币"等新兴概念进行包装,主要针对50-60岁中老年群体 [7][10] - 通过伪造境外合规背景、虚拟交易场景(黄金/原油/外汇)建立信任 [9][10] - 资金转移采用USDT等稳定币规避人民币监管,快速向境外转移资产 [9]
美国制裁虚拟币投资诈骗,涉及2个中国人
制裁名单· 2025-06-03 17:47
公司制裁事件 - OFAC对菲律宾公司Funnull Technology Inc及其管理员刘立之实施制裁 因该公司为数十万个虚拟货币投资诈骗网站提供计算机基础设施支持 [1] - Funnull直接参与的多起诈骗案已造成美国受害者超2亿美元损失 2024年相关犯罪收入创历史新高 [1] 诈骗模式分析 - 诈骗主要由东南亚犯罪组织策划 利用劳动力贩卖受害者接触全球数百万个人 通过虚构身份和伪装亲密关系诱骗受害者 [1] - 诈骗者以虚假投资平台高回报为诱饵窃取资产 当受害者无力继续投入时立即切断联系卷走资金 [1] 公司技术支持手段 - Funnull通过从全球主要云服务商批量购买IP地址并出售给网络犯罪分子 成为虚拟货币投资诈骗的关键推手 [2] - 公司利用域名生成算法(DGA)批量生成网站域名 并提供网页设计模板 便于犯罪分子仿冒知名品牌创建诈骗网站 [2] - 2024年Funnull非法获取并篡改开发者代码 将合法网站访问者重定向至诈骗网站及网络赌博平台 [2] 诈骗影响数据 - 美国受害者因Funnull关联的诈骗网站已损失超2亿美元 人均损失逾15万美元 实际损失可能更高因许多受害者未报案 [2] 公司管理人员 - 刘立之作为中国公民担任Funnull管理员 掌握员工绩效表等文件 涉及分配域名(包括虚拟货币诈骗、钓鱼网站及赌博平台)等任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