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生产

搜索文档
藏格矿业股价涨5.01%,银河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89万股浮盈赚取10.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5:23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5日股价上涨5.01%至55.16元/股 成交额达5.99亿元 换手率0.71% 总市值866.14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氯化钾业务占比83.34% 碳酸锂业务占比15.90% 其他业务占比0.75% [1] - 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25日 上市日期为1996年6月28日 主营钾肥(氯化钾)生产销售 [1] 基金持仓情况 - 银河价值成长混合A(016340)二季度持有3.89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9%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0.23万元 最新规模3345.46万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35.92% 近一年收益45.52% 成立以来亏损1.96%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袁曦任职9年255天 管理规模24.22亿元 最佳回报122.74% 最差回报-19.07% [3] - 基金经理金烨任职3年246天 管理规模5433.98万元 最佳回报33.42% 最差回报-1.51% [3]
中国之城丨青海格尔木:昆仑文化 梦幻盐湖
新华社· 2025-08-05 21:48
盐湖资源开发历史 - 察尔汗盐湖总面积超过5800平方公里 是中国盐湖工业的起源地[1] - 1958年首批拓荒者开始开发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1] - 青藏公路开通推动格尔木城市形成与发展[1] 钾肥产业现状 - 察尔汗已成为全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3] - 青藏铁路专门用于钾肥运输[1] - 采用采盐船进行机械化开采作业[3] 清洁能源发展 - 光伏产业园形成"蓝色海洋"规模[3] - 风力发电设备被形容为"银翼卫士"[3] - 大漠环境中孕育清洁能源产业[3] 旅游产业特色 - 盐湖景观吸引游客前往观光[4] - 戈壁旷野美景成为旅游亮点[4] - "旱码头"夜市形成特色旅游体验[6] 城市发展转型 - 从戈壁荒原转变为工业新城[6] - 城市具有"文艺范"文化特色[4] - 特色雕塑和美食提升城市吸引力[6]
青海格尔木:戈壁上生长的盐湖小城
人民网· 2025-08-05 16:30
核心观点 - 格尔木依托察尔汗盐湖资源成为全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 并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形成资源与能源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1][3][8] 盐湖资源产业 - 察尔汗盐湖为世界第二大盐湖 由亿万年地质变化形成 富含盐类沉积 [1] - 该盐湖是全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 采盐船持续进行工业化开采作业 [3] - 城市因盐湖开发而兴起 大部分居民为盐湖开采相关从业人员 [3] 新能源产业布局 - 东郊戈壁滩建成大规模光伏发电阵列 光伏板覆盖面积广阔如蓝色海洋 [8] - 配套建设风力发电机组 形成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 [8] - 荒漠地区依托充足日照和风力资源 转型为新能源发展"天堂" [8] 地理与基础设施 - 城市位于柴达木盆地 地处戈壁深处 常年多风沙 [4] - 通过引水工程修建城区水渠系统 格尔木河支撑城市用水需求 [4] - 建筑普遍不超过六层 适应风沙地质条件 [4] - 作为新疆-西藏交通枢纽 109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区域 [6][7] 城市特征 - 城市呈现低密度建筑布局 高层建筑稀少 [4] - 多元文化交融 饮食文化涵盖东北菜系和粤菜等地域特色 [8] - 形成特色夜市经济 "旱码头"夜市为重要商业活动场所 [9][10]
戈壁点灯亮万家
中国能源网· 2025-05-12 18:23
公司运营与服务 - 国网青海海西茫崖市供电公司拥有26名员工 平均年龄29岁 其中90后和00后占比60% [1] - 公司年售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 并连续两年实现供电服务零投诉 [1] - 针对钾肥生产基地制定"一企一策"预案 保障生产连续性要求高、用电负荷大的客户 [4] - 为客户侧供电设施开展用电检查 梳理供用电问题并形成清单 定期统一处置 [4] 行业与客户分析 - 五矿盐湖钾肥生产基地形成集钾肥生产、文旅产业、钾盐衍生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产业链 [3] - 该基地每年可生产钾肥600多万吨 占全国钾肥生产的73% [3] - 2023年预计年产量480万吨 生产技术完善且加紧生产 [4] - 钾肥生产从卤水抽取到包装运输的每个环节都依赖稳定电力加持 [3] 基础设施与保障措施 - 公司员工在戈壁荒漠中巡线 并在极端环境下坚持作业 [5] - 检查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和继电保护装置 确保用电性能处于良好状态 [4] - 使用钾肥保供作战图 清晰显示计划任务表和工作指标表 并设有红黄绿三色预警等级 [4] - 为客户提供连续5年生产高峰期不掉链子的供电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