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打新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不会的无需硬做,但会的要反复做
格隆汇· 2025-11-03 09:22
上周的美股跟过节似的,英伟达成史上首家市值达5万亿美元的公司,超越印度、德国等GDP,目前已占标普500总市值的10%。苹果也首次突破4万亿美 元。谷歌,亚马逊,微软的业绩都超出了市场预期,股价大涨。只有META因其巨额AI支出计划,当晚股价暴跌11%。市场热情高涨到什么程度?高通宣布 将推出人工智能芯片,(明后年的事)股价就能一天涨11%+。 | | 5万亿美元英伟达成长之路 | | | --- | --- | --- | | 首次突破的重要整 | 日期 | 用时 | | 数关口 | | | | 5000亿美元 | 2021年6月29日 | 22年 | | 1万亿美元 | 2023年5月30日 | 701天 | | 2万亿美元 | 2024年2月23日 | 270天 | | 3万亿美元 | 2024年6月5日 | 104天 | | 4万亿美元 | 2025年7月9日 | 410天 | | 5万亿美元 | 2025年10月29日 | 113天 | | 6万亿美元 | 未知 | 未知 | 上周A股这里,三季报基本披露了,总结两点:含"科"公司业绩领跑;上证如果没有消费,已经5000点了。特别是白酒,雷声滚滚。前 ...
港股突发!暗盘,暴涨超130%!
券商中国· 2025-10-31 23:01
港股新股市场继续火热。 今日(10月31日), 即将在港股上市 的明略科技,在暗盘交易阶段 同样 上演了股价翻倍的好戏。开盘后不久,明略科技富 途暗盘股价一度涨超130%,辉立暗盘股价也一度涨超120%。 明略科技将于下周一(11月3日)在港股挂牌交易。10月31日下午,明略科技富途暗盘,开盘价为232港元/股,相比141港元/ 股的发行价,涨约64.54%;随后这只新股继续拉升,其间最高攀至约330港元/股,涨幅超过130%。按照发行价141港元/股、 每手40股估算,中签一手可赚超7000港元。 截至暗盘收盘,明略科技富途暗盘报297港元/股,涨幅为110.64%;成交量达到了41.56万股,成交额约1.27亿港元。辉立暗盘 报295港元/股,涨幅109.22%;成交额也达到1.15亿港元。 富途数据显示,10月港股新股市场持续红火,12只新股中有11只在上市首日录得上涨。其中,金叶国际集团首日涨幅最高达 330%,长风药业中签回报最为丰厚,一手回报高达约12000港元。 暗盘涨超130%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总收入计,明略科技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涵盖营销和营运智 能, ...
机制A还是机制B?港股打新逻辑焕新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2:38
港股IPO新规实施概况 - 港股上市规则新增公开认购分配“二选一”机制,机制A将公开认购最大回拨比例从20%上调至35%,机制B允许发行人自主选定10%至60%的公开认购比例但无回拨机制 [1] - 新规落地后已有25只新股上市,其中仅3只采用机制A,22只采用机制B [1] - 机制B更为直接和固定,发行人可预先确定公开发售比例,更适合追求确定资本结构和稳定股东基础的公司 [1] 机制B的市场选择与影响 - 机制B已成为大多数新上市公司的选择,其公开认购比例普遍为10%,使得机构投资者在配售份额和定价阶段拥有更大话语权 [2] - 采用机制B上市的22只新股中,有21只在上市首日收涨,唯一例外是广和通,首日收跌11.72% [2] - 公开发售股份稀缺导致散户需抽签分配,易形成超额认购和上市首日强劲买盘动力,但也暗藏因市场情绪逆转或基本面不佳导致的股价剧烈波动风险 [2] 个股表现与市场案例 - 10月28日4只港股新股同日上市均上涨,滴普科技涨150.56%,八马茶业涨86.7%,剑桥科技涨33.86%,三一重工涨2.82% [1] - 金叶国际集团10月10日上市首日收涨330%,但在随后交易日遭遇深度下跌,10月13日至10月28日跌幅达74.88% [3] - 广和通H股发行价为21.5港元/股,约为A股股价的7.1折,但上半年短期业绩承压,导致其首日破发 [2] 市场机制与投资者行为分析 - 广和通与10名基石投资者达成协议,合计认购12.60亿港元发售股份,并由中信证券独家保荐,“绿鞋资金”规模约4.36亿港元,为股价提供支撑 [3] - 金叶国际集团主营业务为传统机电工程服务,营收与净利润增长乏力,导致投资者采取“速抛”模式,股价下滑且成交额缩量 [3] - 港股打新正从“盲打套利”转向基于基本面与市场情绪的“价值挖掘” [3] 政策目标与市场展望 - IPO新规旨在提升新股定价及分配机制稳健性,并平衡各类投资者需求 [4] - 健康成熟的新股市场需发行人合理定价、投资者理性决策、承销商尽责履责三者形成良性循环 [4]
机制A还是机制B? 港股打新逻辑焕新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2:28
从数据来看,机制B已成为目前大多数新上市公司的选择。星汉资产管理行政总裁王荣昆对上海证券报 记者分析称,机制B公开认购比例普遍为10%,机构投资者参与建簿配售的份额高,在定价阶段拥有更 大的话语权。 "散户投资者则因公开发售股份稀缺,往往需要通过抽签决定分配结果。面对庞大的申购需求,这些新 股很可能实现超额认购倍数,容易在上市首日形成强劲的买盘动力,推动股价上扬。不过,这种模式也 暗藏风险。"王荣昆表示,对于IPO集资额较小的公司而言,若市场情绪逆转或公司基本面未能支撑估 值,股价可能出现剧烈波动。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22只采取机制B上市的新股,21只在上市首日收涨。唯一例外的是10月22日上 市的广和通,首日收跌11.72%,打破了港股IPO新规下机制B新股首日"零破发"纪录。对此,天爱资本 投资总监杜先杰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广和通H股每股发行价为21.5港元/股,折算后约为A股股价的 7.1折左右。但公司上半年短期业绩有所承压,市场或许认为这一定价的吸引力仍显不足,因此选择了 更为审慎的观望态度。 "不过,广和通与太平洋资产管理等10名基石投资者达成协议,合计认购该公司12.60亿港元的发售股 份。 ...
百惠金控:赴港IPO再现热潮
搜狐财经· 2025-10-29 12:33
投资者对于香港IPO的热情持续,继月初金叶国际(8549.HK)获1万倍超额认购,成为创业板「超购 王」后,主板的气氛亦相当炽热。10月28日,滴普科技,股票代码1384.HK,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 板,每股定价为26.66港元,成为港股「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 据香港百惠金控信息显示,滴普科技(1384.HK)成为新晋 "企业级大模型 AI 应用第一股" 。其公开发 售环节表现尤为亮眼 —— 超额认购倍数高达 7569.83 倍,国际配售亦获 16.61 倍超额认购,一举刷新香 港 IPO 市场历史超购纪录,成为 2025 年 AI 领域新股中当之无愧的 "超购王"。 滴普科技(1384.HK)的表现不仅止于此。百惠金控指出,其暗盘交易期间股价表现同样惊艳:盘中一 度飙升近 100%,最终收报 51.90 港元,较 26.66 港元的发行价大幅上涨 94.67%。这一涨幅不仅为早期 参与打新的散户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更再次印证了港股打新市场的巨大潜力。对于希望在波动市场中 寻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而言,精准筛选优质新股参与申购,待上市首日高开后适时套现,不失为一条高 效的获利路径。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优 ...
八马茶业港股IPO,涨幅可能很高,但中签率很低
搜狐财经· 2025-10-21 00:05
港股IPO市场环境 - 港股IPO机制B新股上市后表现强劲,自新规实施以来共有17只此类新股上市且无一破发 [1] -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新股表现主要由资金面和情绪面驱动,基本面因素退居次要地位 [1] 招股基本信息 - 八马茶业招股日期为10月20日至10月23日,发行总股数900万股,其中公开发售占10%,国际配售占90% [1] - 公司招股价区间为45至50港元,发行后市值区间为38.25亿至42.5亿港元,对应市盈率约为17倍 [1] - 每手交易单位为100股,最小申购金额为5050港元,预计于10月28日上市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八马茶业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覆盖茶叶种植、研发、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的高端茶叶连锁品牌 [1] - 公司产品线完整,涵盖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白茶、黄茶等全品类茶叶及茶具、茶食等非茶产品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585家线下门店,其中直营店244家,加盟店3,341家,加盟店占比约93% [3][5] - 线上渠道粉丝总数达4090万人,线上线下注册会员总数超过2600万人 [3]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约1.1%提升至2024年的约1.7%,按销售收入计排名第一 [2] - 核心产品铁观音销量连续十多年全国第一,岩茶连续五年全国销量第一,红茶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2]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18.1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1.4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从1.66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24亿元人民币 [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短期波动,营收同比下滑4.2%至10.6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滑17.8%至1.20亿元人民币 [5] 营收结构与行业趋势 - 加盟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4年加盟渠道销售收入从9.1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0.9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比例保持在50%左右 [5] - 线上销售成为增长新引擎,2025年上半年线上销售收入占比达35.4%,较2022年的27.2%提升8.2个百分点 [5] - 茶叶产品是绝对主力,2025年上半年占总收入比例达90.2% [5] - 2024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规模为3258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4079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4.6% [6] - 高端茶叶市场增速更为显著,预计将从2024年的约103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9年的1353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5.6% [6] 可比公司与估值分析 - 同业可比公司天福市值32.8亿港元,估值25倍;澜沧古茶市值4.3亿港元,处于亏损状态 [7] - 八马茶业发行市值上限为42.5亿港元,估值17倍,在传统行业中估值偏高 [7] - 此次IPO发行股份占全部股份比例的10.6%,按招股价上限50港元计算募资4.5亿港元,无基石投资者 [7] 新股申购预期 - 招股首日孖展认购达121倍,预计最终超购约3000倍 [8] - 预估一手中签率低于1%,甲组需全部抽签 [8] - 乙组申购若按1万人计算,预估顶头槌申购才能稳中一手 [9]
海西新药周一上市交易,10万猴子又来抢货了
新浪财经· 2025-10-19 23:4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郭二侠说财) 海西新药于上周五晚22点公布了新股配发结果,并宣布将于10月20日正式上市交易。 海西新药原本应该在上周五上市,但在上周四晚暗盘交易结束后,公司突然发布公告称"由于需要额外 时间完成公告定稿并获得监管机构批准,本公司的上市时间表将顺延"。当时,大家以为这下完了,又 重蹈百德医疗的覆辙。 回顾2022年百德医疗在上市前夜发布公告,将延迟股份全球发售,暗盘交易全部作废。最终,该公司未 能成功在港股上市,转而选择通过借壳方式在美股上市。 因此,当海西新药公告延迟上市时,大家非常担心其上市失败,暗盘交易作废。需要指出的是,暗盘交 易是券商内部撮合的场外交易,不经过港交所交易系统,也没有正式交割。通常情况下,券商的暗盘交 易数据会在次交易日早上集合竞价之前报送给港交所进行交割。所以,如果最终取消上市,不但煮熟的 鸭子飞了,还浪费了融资申购手续费。 | | 覆配發 | 配發佔國際 | 配發佔發售股份 | 上市後所持 | 佔上市後已發行 | | --- | --- | --- | --- | --- | --- | | 承配人* | H股數目 | 發售的百分比 | 總數的百分比 | 股 ...
港股打新神话归来?仅1家破发!涨幅猛但散户“一签难求”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0:43
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市场共有67宗新股上市,集资额达1829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49%和229%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市场有近300宗上市申请,创下历史新高 [2] - 港股IPO在2025年前三季度重登全球集资额首位,并有望在年底重新夺回全球IPO市场榜首位置 [1][2] 新股定价机制改革影响 - 港交所于2025年8月4日正式实施新股定价机制改革,允许发行人自主设定10%—60%的公开认购比例 [2] - 新规实施后至报道时,上市的19只新股中仅有1家破发,破发率显著降低 [1][3] - 新规后14家公司选择将10%的份额分配给散户投资者,与此前热门新股散户最高可获得50%分配比例形成鲜明对比 [3] 散户打新情况变化 - 新规下散户分配比例显著减少,出现"僧多粥少"局面,中签难度陡增 [1][3] - 金叶国际集团创下港股史上首个超万倍超额认购纪录,达11465倍,但其散户分配比例仅10% [1][4] - 新规后上市的19只新股中,有12只的"申购一手的中签率"在1%及以下,其中4只在0.1%以下 [4] 新股上市首日表现 - 8月4日新规后上市的19只新股中,最高首日涨幅达到330% [3] - 新规后上市的19家公司中,有9家首日涨幅在100%以上 [6] - 2025年至今首日涨幅在100%以上的10家公司中,几乎全为新规后上市的新股 [6] 热门新股特征分析 - 2025年涨幅前10的新股中,生物医药类公司占比最多,达到5家 [6] - 小市值公司涨幅更大,例如涨幅最大的金叶国际集团总市值仅4.8亿港元 [6] - 涨幅前10的公司中有8家的超额认购倍数在2000倍以上 [6] 投资者偏好差异 - 散户投资者更偏爱巨头公司,2025年上市的71只新股中,认购人数超30万人的5家公司多为千亿级乃至万亿级公司 [6] - 新经济公司上市表现明显好于老经济行业 [7] - 小市值公司与高热度公司前期表现好但后续往往转弱 [7]
港股打新神话归来?仅1家破发!涨幅猛但散户“一签难求”
证券时报· 2025-10-15 10:24
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IPO重登全球集资额首位,前9个月共有67宗新股上市,集资额达1829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49%和229% [1][4] - 香港市场有近300宗上市申请,创下历史新高,有望在2025年年底重新夺回全球IPO市场榜首位置 [4] - 2025年上半年新股破发率较高,在上市的43只新股中有13只破发,破发率达到30.23% [4] 新股定价机制改革新规影响 - 港股新股定价机制改革新规于8月4日正式实施,允许发行人自主选择股份认购分配机制,可为散户投资者设定10%—60%的公开认购比例 [4] - 新规实施后破发率显著降低,8月4日以来上市的19只新股中仅有1家破发,其余18只全线上涨,最高涨幅达330% [1][5] - 新规下机构投资者主导定价,对后续股价稳定有积极作用 [5] 散户打新市场变化 - 新规后散户分配比例显著减少,14家公司选择将10%的份额分配给散户投资者,2家分配比例在11%左右 [2][5] - 散户中签难度陡增,导致"僧多粥少"局面,申购一手的中签率降低到1%左右,甚至0.1%以下 [2][6][7] - 打新热度持续高涨,金叶国际集团创下港股史上首个超万倍超额认购纪录,认购倍数达11465倍 [2][7] 新股上市后表现特征 - 新规后上市新股涨幅频创新高,19家公司中有9家首日涨幅在100%以上,今年以来的涨幅榜几乎全被新规后上市新股占据 [9][10] - 涨幅居前的公司主要特点包括生物医药类公司占比最多(5家)、小市值公司涨幅更大、认购倍数普遍超高(8家公司超额认购倍数在2000倍以上) [10] - 散户投资者更偏爱巨头公司,虽然涨幅不及中小市值公司,但股价稳定性更强,2025年以来新股认购人数超30万人的5家公司多为千亿级乃至万亿级公司 [11] 行业与市值表现分析 - 新经济公司表现明显好于老经济行业,小市值公司上市首日领先但随后大市值公司跑赢 [11] - 认购倍数更高的项目前期表现更好但后续转弱 [11] - 金叶国际集团作为小市值公司代表,目前总市值仅4.8亿港元 [10]
港股新股上市首日表现越来越好 散户中签难度却陡增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07:00
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IPO市场重登全球集资额首位 [1] -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迅速回暖 [1] 新股定价机制改革影响 - 8月4日新股定价机制改革新规正式实施后港股新股上市首日表现改善 [1] - 新规实施后19家新上市公司中仅1家出现破发 [1] 市场参与热度与中签情况 - 港股打新热度升高10月10日上市的金叶国际集团创下港股史上首个新股认购破万倍纪录 [1] - 新规下分配机制变化导致散户分配比例显著减少中签难度陡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