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彩妆
icon
搜索文档
颖通控股(06883):颖中国香水品牌管理龙头,重视长期价值与全渠道布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9 20:57
公司概况 - 颖通控股是中国最大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1983 年成立,总部位于香港,1987 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25 年 6 月 26 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每股 2.88 港元 [1][7] 业务模式 - 以 B2B 品牌代理与经销业务为核心,占比 80%,与大小经销商合作均按建议零售价相同百分比供货,小公司现款现货且无物料支持,大公司享有账期和部分物料支持,合同一年一签,多数合作伙伴合作超 10 年 [2][8] - 直营零售业务占比 20%,集中在 13 个城市顶级商圈,不涉及下线城市超市或 CVS 渠道 [2][8] 品牌管理 - 强调全渠道管控,确保价格体系稳定,避免个别渠道降价冲击整体市场 [2][9] - 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代理 72 个品牌,其中 52 个为香水品牌,约 2000 款产品,90%以上品牌有中国市场独家代理权或经销权 [2][9] 一站式服务 - 为品牌提供从市场准入到持续增长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品牌推广、代言人合作、平台宣传、商场硬广等 [3][10] - 海外香水品牌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周期 1 - 2 年,备案需半年到 1 年,颖通完成备案约半年,且海外品牌直接进入费用高、难把握消费者心理,颖通凭借优势成为理想合作伙伴 [3][10] 品牌价值塑造 - 重视品牌长期价值和形象塑造,注重品牌定位与客户心智培育,非单纯追求短期降价促销 [4][11] - 与多个品牌合作超 10 年,推广高客单价国际品牌时通过高端渠道和精准营销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4][11] 市场洞察与策略 - 香水市场市占率国内第三,仅次于 Chanel 和 LVMH,中国前五十大香水品牌来自前六大香水公司 [5][12] - 认识到香水消费在中国属个性化、非刚需品类,消费者多横向消费,利用此特性丰富品牌矩阵与产品线,提供全价位段产品 [5][12] - 70%-80%香水是商业香水,大部分零售价 1000 - 2000 元,消费主力为 20 - 30 岁年轻人,女性占比高 [5] - 在品牌引入与培育上经验丰富,能将国外小众香水品牌引入中国市场并实现增长 [5]
颖通控股(06883):中国香水品牌管理龙头,重视长期价值与全渠道布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8 22: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颖通控股的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颖通控股作为中国最大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凭借独特业务模式、一站式解决方案、对品牌长期价值的重视以及对市场的精准洞察,在香水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理想合作伙伴,具有一定投资潜力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颖通控股成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香港,1987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25年6月26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每股2.88港元 [1][7] - 管理72个外部品牌及一个自有品牌,业务涵盖香水、护肤、彩妆、眼镜等品类,包括市场部署及产品分销 [1] 业务模式 - 以B2B品牌代理与经销业务为核心,占比80%,与大小经销商合作均以建议零售价的相同百分比供货,小公司现款现货且无物料支持,大公司享有账期和部分物料支持,与2B端合同一年一签,多数合作伙伴合作年限超10年 [2][8] - 直营零售占比20%,主要集中在13个城市的顶级商圈,不涉及下线城市的超市或CVS渠道 [2][8] 品牌管控 - 强调对品牌全渠道管控,确保价格体系稳定,避免个别渠道降价冲击整体市场 [2][9] - 获取了90%以上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独家代理权或经销权,覆盖线上线下及免税店等全渠道销售网络 [2][9] 一站式解决方案 - 为品牌提供从市场准入到持续增长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品牌推广、代言人合作、平台宣传以及商场硬广等多个方面 [3][10] - 完成海外品牌在中国药监局备案流程仅需半年左右,相比海外品牌直营更高效,且能提供针对性服务 [3] 品牌价值塑造 - 高度重视品牌的长期价值和品牌形象塑造,注重品牌定位与客户心智培育,而非单纯追求短期的降价促销和打折销售 [4][11] - 与多个品牌合作超过10年,通过稳定市场策略和持续品牌建设,帮助品牌扩大市场份额 [4] 市场地位与洞察 - 在香水市场市占率排名国内第三,仅次于Chanel和LVMH,中国前五十大香水品牌全部来自前六大香水公司 [5][12] - 认识到香水消费在中国属个性化、非刚需品类,消费者多横向消费,利用此特性提供全价位段52个香水品牌约2000款香型 [5][12] - 统计当前香水消费主力为20 - 30岁年轻人,女性占比较高,且在品牌引入与培育上经验丰富,能将国外小众香水品牌引入中国市场并实现增长 [5]
(活力中国调研行)探访长春兴隆综保区:全球好物直达市民购物车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4:57
长春兴隆综保区发展现状 -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面积达五万平方米,是吉林省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进口商品枢纽 [1][2] - 交易中心自2018年开业以来已汇聚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万种商品,覆盖美妆、酒水、休闲食品等多个品类 [2] - 2024年交易中心销售额达1.63亿元人民币,部分商品价格仅为商场专柜的6折至6.5折 [2] 商业模式与政策优势 - 采用"前店后仓"模式,依托境内入区退税、区内交易免增值税、进口保税、外汇结算自由等政策大幅压缩中间环节 [5] - 政策优惠带来价格优势,保税监管保障货真价实,海外商品可直接上架 [2][5] - 手握国际港口代码"CNCCD",跻身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吉林省深度融入全球经贸网络的关键节点 [5] 消费市场表现 - 美妆店销售来自美国、法国等10余个国家的上千种护肤品、香水和彩妆 [2] - 优品华酒礼店最好时年销售额可达2000万元左右,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已近千万元 [2] - 依托短视频平台推广,市区顾客回流明显,传递出市场稳步回暖、消费信心提振的信号 [2] 社会影响与定位 - "在家门口轻松购全球"已融入当地民众日常生活,改变购物习惯 [2] - 综保区政策红利加速转化为民生福利,体现开放经济特有的"烟火气" [2] - 不仅是长春连通世界的门户,更是市民追求品质生活不可或缺的拼图 [5]
如何让品牌增长摆脱偶然成为必然?这场对话全讲透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16:47
穿越周期的品牌共性 - 壁垒较高的企业更能穿越周期,需组合供应链、分销和占据消费者心智三大能力[4] - 优质供应链保障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深度分销提升产品可及性,心智选择提高品牌自带流量比例[6] - 消费分化环境下企业需兼顾生存与长期发展,分层引爆市场[6] 企业穿越周期的策略 - 逆向潮流:如昂跑跑鞋采用复古物理减震而非科技路线[6] - 逆向巨头逻辑:分众传媒专注广告投放而非节目制作[6] - 结合或反向行业新趋势:寻找差异化竞争路径[6] 美妆行业穿越周期的实践 - 美妆公司需构建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价格带和品牌形象以适应消费者分化[7][9] - 橘宜集团通过硬实力打磨、线上线下均衡布局和出海投入应对周期[9] - 产品开发注重情绪价值,如酵色"大小孩"彩妆套装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9] 大健康行业的周期应对 - 关注增量人群和供需关系变化,如奈晚推拿转向年轻养生市场并开设1200多家门店[10][12] - 年轻客群偏好科技解决方案但排斥硬广,奈晚推拿计划推出智能按摩机器人[12] - 底层需关注复购率、刚需市场扩张和现金流分配策略[12] 服务行业的标准化交付 - 到家服务需标准化交付,难点在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13][15] - 天鹅到家通过全链条数字化系统实现服务可视化与问题快速响应[15] - 培训与考核体系提升服务者专业性,云管家机制增强后续保障[15]
AI时代的美妆个护变革
灼识咨询· 2025-07-09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美妆个护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AI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从用户洞察到品牌升级双向驱动行业变革,未来行业有望在消费信心回升、产品创新、AI技术应用等因素推动下持续发展[7][8][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美妆个护市场现状分析 - 市场规模:过去五年中国化妆品市场从2019年的531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88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3%,未来有望持续增长;护肤品类占比最大,2024年占整体市场份额超60%,香水品类增速较快,2019 - 2024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1.3% [7][8][11] - 市场区域:中国护肤品市场中,三线及以下区域消费增速最高、发展潜力最大,未来将继续向低线城市加速渗透,2019 - 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护肤品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7%,预计2024 - 2029年为9.4% [12][13] - 人均消费:中国化妆品市场人均年消费额低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市场,但随着“悦己经济”崛起、AI技术革新与内容电商驱动,预计将加速向欧美靠拢 [15][16] - 关键市场动态:植物原料崛起,在化妆品备案中占比不断上升,AI技术成为破解个性化匹配难题的关键;产品香氛体验关注度提升,品牌关注情绪与体验价值,AI可实现更精准的产品推荐与护理方案匹配;美容科技崛起,美容仪搭配护肤品能增强功效,结合AI技术可实现皮肤状态监测等功能,增加品牌盈利多样性 [17][20][23] AI重塑美妆个护价值链 消费者需求变化 - 趋于理性消费,功效导向的护肤观念催生AI驱动的“精细护肤”“精准护肤”场景,消费者追求精准的功效护肤和更有针对性的消费场景 [26][27] - 追求个性化和产品创新,Z世代成为主要消费力量,推动市场从“千人一面”向“千人千面”进化,AI驱动的创新与定制化服务将成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键 [28][29] 品牌端 - AI广泛应用在供应链各环节,包括产品概念开发、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及推广等,提升消费者体验、辅助成分开发、引入智能化生产线等 [30][31] - 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美妆个护品牌私域DTC运营沉淀的数据可构建AI能力的数据底座,用于训练算法推荐、构建用户画像等 [32][33] - 在研发及生产阶段,AI助力实现产品定制化,如3D打印定制面膜、AI调香助手生成香水配方等,定制化妆品细分赛道政策逐渐打开 [34][35] - 在营销及推广阶段,AI助力数据监测及精准营销,通过AIGC、AR试妆等技术赋能内容生成与营销传播,提升品牌运营效率与消费者满意度 [36][37] - 内容生产智能化升级,AIGC重构内容生产方式,未来AI驱动的内容系统将成为品牌运营的智能中台组件 [38] - 中台能力变核心壁垒,中台支撑能力是推动AI深度落地的关键,建立统一的数据体系与模型调用机制,AI才能持续进化并跨部门协同应用 [41] 消费端 - 消费者体验“伴随式”进化,AI从一次推荐转向周期建议、动态调整,像“护肤教练”提供场景化方案 [39] - 数据安全成为消费者信任关注点,品牌收集和使用的数据类型复杂敏感,用户对数据安全关注提升,相关法规加强,影响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感 [40]
被低估的“香水第一股“:挖掘颖通控股(06883)的价值重估逻辑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08:26
公司估值与市场定位 - 颖通控股市盈率仅11倍 显著低于莎莎国际22倍的估值水平 [1] - 当前股价较发行价回调约30% 为价值投资者提供布局机会 [1] - 作为中国第三大香水集团 拥有"香水第一股"的独特市场定位 [1] 渠道优势与品牌合作 - 构建覆盖全国400+城市8000+销售网点的渠道网络 [1] - 拥有72个国际知名香水及美妆品牌授权 包括Hermès Beauty等顶级奢侈品牌 [1] - 与主力品牌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近期签订多个10年期合约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2.27亿元 两年复合增长率超14.5% [2] - 过去三年毛利率保持50%以上 净利润率行业领先 [2] - 截至2025年3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7亿港元 现金余额2.56亿港元 [2] 业务多元化发展 - 香水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88.5%优化至2025年80.9% [2] - 护肤品和彩妆业务实现56.1%复合年增长率 成为新增长点 [2] - 管理层承诺未来派息比率不低于50% 中期业绩有望派息 [2] 行业前景与产品策略 - 中国香水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3] - 产品矩阵覆盖上千款香水单品 价格带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 [3] - 多元化的香型设计和应用场景强化市场竞争力 [3]
“口红效应”下的香水行业是好生意吗?
格隆汇· 2025-06-28 01:17
行业分析 - "口红效应"指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等廉价消费品销量上升的现象 消费者会转向购买提供情绪价值的低价商品[1] - 中国内地香水市场是全球前10大市场中增速最快的 2018-2023年市场规模从146亿元增至261亿元 CAGR达12.3% 预计2028年达477亿元 CAGR12.8%[1] 公司概况 - 颖通控股是中国内地早期进口香水引进的先行者 按2023年零售额计是国内除品牌所有者外最大的香水集团 也是第三大香水集团[3] - 公司1987年首次将巴黎品牌香水引入中国 2005年开始管理爱马仕香水 2022年推出自有品牌Santa Monica[3] - 目前拥有超过70个外部合作品牌 包括爱马仕、梵克雅宝、萧邦等[3] 品牌与渠道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品牌组合中有65个外部品牌 其中61个仍保持合作 22个品牌授权将在一年内到期[4] - 产品覆盖中国400多个城市 拥有100+自营网点和8000+零售商网点 线上布局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4] - 自营零售品牌"拾氛气盒"主打嗅觉社交空间概念 拥有5家线下和4家线上门店 2025财年线下收入220万元 线上1150万元 毛利率分别达75.7%和70.8%[5] 财务表现 - 2023-2025财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99亿元、18.64亿元、20.83亿元 年内溢利分别为1.73亿元、2.06亿元、2.27亿元[5] - 香水销售占总营收比例从88.5%降至80.9% 但仍是核心业务 2025财年香水收入16.88亿元 毛利率稳定在48%左右[5] - 护肤品和彩妆业务占比提升至7.3%和10.9% 自有品牌Santa Monica收入从2023财年100万元增至2025财年1700万元[6] 市场竞争 - 公司定位高端香水中介商 代理72个国际品牌 香水收入占比超80% 全渠道网络和本地化服务是核心优势[7] - 对比科蒂集团(全品类龙头)、InterParfums(奢侈香水制造商)、毛戈平(本土高端彩妆)等竞争对手 公司PE仅14倍 估值较低[7] - IPO定价不到40亿市值 上市后小幅破发 上市前三年已分红6亿元 未来高分红可期[7][8]
中国香水第一股诞生后,颖通如何应对未来挑战?
FBeauty未来迹· 2025-06-27 20:31
公司上市与背景 - 颖通控股于6月2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6883.HK,此前于2024年7月首次递交招股书并经历多次调整[2] - 公司上市填补了本土香水集团空白,但面临国际奢侈品牌收回渠道控制权和小众香氛新势力崛起的双重挑战[2] - 公司创立于1983年,最初主营光学眼镜分销,1987年转型香水赛道,1992年与国际香水巨头Inter Parfums建立合作关系[8]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公司收入突破20亿元,近三年收入分别为16.99亿元、18.64亿元、20.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06亿元、2.27亿元[3] - 香水品类是核心收入来源,近三年占比分别为88.5%、81.7%、80.9%,但护肤彩妆品类占比从9.1%提升至18.2%[3] - 2023年公司以8.1%市占率位列中国内地香水市场第四,在非品牌所有者细分领域以9.3%份额位居第一[4] 品牌与产品 - 公司与72个品牌合作,包括爱马仕、梵克雅宝等奢侈品牌和CREED等沙龙香水品牌,其中61个品牌获得独家或分授权[5] - 产品覆盖不同价位段,包括入门高端香水(599元及以下)、高端香水(600-1199元)和奢侈香水(1200元及以上)[5] - 2005年获得爱马仕香水中国代理权,推动公司跻身亚洲一线代理商行列[9] 渠道布局 - 公司建立百货、化妆品连锁店、电商、免税和跨境五大渠道,覆盖中国400多个城市,包括100+自营销售点和8000+零售商销售点[6] - 零售渠道是最大收入来源,2025财年营收达10.13亿元,占总营收48.6%[6] - 自营品牌"拾氛气盒Perfume Box"已开设5家线下和4家线上门店,2025财年收入分别为220万元和1150万元,毛利率高达75.7%和70.8%[6] 发展战略 - 公司将投入1.43亿港元(约1.3亿人民币)用于发展自有品牌和收购投资外部品牌,计划开发家居香氛和护肤品类[7] - 打造"超级本土化"样本,如帮助Parfums de Marly品牌在上海新天地举办快闪店活动[17] - 重点发展自营渠道"拾氛气盒",将其打造为"嗅觉社交空间",计划加速门店拓展[18][19] - 建立深度会员体系,积累数百万会员,其中80%为20-40岁女性,并构建"嗅觉数据库"[20] 行业挑战 - 代理协议通常只有3-5年期限,62.3%的品牌授权协议在3年内到期,其中22个授权在1年内届满[11] - 2022年12月与某主要奢侈品牌解约导致2023财年收入减少4.25亿元,占总收入25.5%[11] - 国际奢侈品集团如历峰和开云正加大自营力度,收回香水经营权[12]
“中国香水第一股”首秀遇冷:颖通控股上市破发敲响“代理依赖”警钟,高层回应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3:12
港股IPO市场表现 - 6月26日港交所三家公司同时上市 周六福首日股价上涨25% 圣贝拉收盘涨超33% 颖通控股开盘破发 收盘价2.4港元 市值32亿港元 首日下跌16.67% [1] - 颖通控股CEO林荆回应破发称股市波动正常 强调公司践行"长期主义" 未来增长将反映在股价中 [2][5]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颖通控股是中国除品牌所有者外最大的香水集团 代理72个外部品牌包括爱马仕 范思哲 梵克雅宝等 同时运营彩妆 护肤品 眼镜及家居香氛等 [3][5] - 近三个财年营收分别为16.99亿元 18.64亿元 20.83亿元 年内溢利分别为1.73亿元 2.06亿元 2.27亿元 [3] - 自有品牌Santa Monica收入占比不足1% 2023-2025财年收入分别为530万元 1700万元 1050万元 占比0.3% 0.9% 0.5% [13] 行业竞争与市场潜力 - 中国香水市场渗透率低 2023年人均香水支出16元 远低于日本47元 韩国170元 美国423元 英国406元 [6] - 预计2023-2028年中国内地人均香水支出复合年增长率14.0% 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477亿元 [6] - CEO林荆指出中国年轻人"悦己经济"需求增长快 为公司带来市场拓展机遇 [9] 商业模式风险与挑战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84.0% 81.6% 77.8% 核心品牌终止合作将重创业绩 2022年某奢侈品牌协议到期导致损失4.25亿元收入(占当年25.5%) [10] - 专家指出代理模式存在"大牌依赖症" 国际品牌倾向收回代理权自建渠道 公司需加快自有品牌发展 [10][13] - 本土香水品牌崛起迅速 公司需加强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品牌影响力 平衡自有与代理业务 [14]
-16.67%,颖通控股上市即遇冷?
搜狐财经· 2025-06-26 20:40
公司上市与市值表现 - 颖通控股于6月26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883 HK,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 [1] - 上市首日总市值达36 67亿元,但股价破发,跌幅达16 67%,市值降至32亿元 [1][3] 公司业务与品牌矩阵 - 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最大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管理72个外部品牌(如爱马仕、梵克雅宝等)和1个自有品牌Santa Monica [3][15] - 业务覆盖香水、护肤、彩妆、眼镜等多品类,香水业务按2023年零售额计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品牌所有者香水集团) [15][18] - 香水业务营收占比超80%,彩妆和护肤业务分别占比10 9%和7 3% [19][20] 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5财年营收20 83亿元(首次突破20亿元),净利润2 27亿元,净利率10 89% [16] - 三年累计营收56亿元,2023-2025财年营收两年复合增长率(GAGR)为10 68% [17] - 增长驱动因素:品牌数量增加(两年新增21个品牌)及护肤/彩妆业务拓展(护肤业务两年GAGR达32%) [17][20] 业务依赖与潜在风险 - 营收高度依赖香水业务(占比80 9%),且主要依赖国际品牌授权(自有品牌收入占比不足1%) [19][21] - 88%的品牌授权将在五年内到期,历史上曾因授权协议未续约导致单年收入减少4 25亿元(占比25 5%) [23] 行业前景与战略布局 - 全球香水市场规模2023年达7096亿元,预计2028年增至8411亿元(GAGR 3 7%),中国香氛市场预计2028年突破539亿元 [25] - 公司IPO募资将重点用于发展自有品牌及收购外部品牌,以降低授权依赖 [23] - 抓住小众香、沙龙香趋势,定位多元化香水品牌矩阵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