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化工新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捷报” 金山书写“逆袭”传奇 统筹推进空间转型和治理转型 为未来开辟“新局”积蓄强大后劲
解放日报· 2025-11-16 08:04
重大项目进展 - 先正达植保产品技术与工程上海实验室于10月16日揭牌,是其全球植保中国创新中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1] - 雷克萨斯办公楼于10月16日正式启用,首批约80名员工入驻,其新能源汽车项目预计2026年8月竣工、2027年投产[1]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于2021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2] - 瑞金医院金山院区于2023年6月整体开工[2] - 先正达全球植保中国创新中心于2025年2月宣布落户金山[2] - 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项目于2025年6月正式开工[2] - 华二金山实验学校于2025年9月新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2] 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 - 金山地区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达到近1700亿元,成功入选上海市首批“市区协同”千亿级产业集群[3] - 通过三轮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投入资金约360亿元,开展整治项目810个,实现“产业兴、环境美、空间融”[3] - 碳谷绿湾实现从“瘦身一半”到“税收翻番”的反转[3] - 区域化工产业全面转向高端化、绿色化,上海石化启动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3] - 作为上海市“南北转型”两大主体之一,金山成功摆脱“化工即污染”等旧标签[4] 营商环境与服务效能 - 雷克萨斯项目实现“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两个多月”的高效速度[5] - 金山推出“全程代办”、“拿地即开工”、“专班式服务”、“链式化保障”和“超常规提速”等创新举措[5] - 金山努力打造“放心发展,剩下我来”的营商品牌[5] - 公司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统筹推进空间转型和治理转型[5] - 公司重点做实科创赋能、数字赋能、文旅赋能三篇文章,推动新旧动能快速转换[5]
又一央企抢滩!中交一航院未来港航产业创新研究院落户通州湾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14:19
合作协议与项目概况 - 南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于9月28日签订合作协议,中交一航院未来港航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落户示范区 [1] - 该研究院旨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港航创新平台,为江苏省“十五五”期间的港航发展提供科技增长新引擎 [1] 合作方背景与实力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拥有60余年发展历史,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骨干力量 [1] - 公司在交通、海洋、石化、电力、军工、建筑、市政、水利等行业具突出优势,多年入选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 [1] - 公司共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11项,省部级以上奖项600余项,创造100余项国内第一,拥有国际国内有效专利180多项,主编参编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0余项 [1] 合作内容与平台构建 - 双方合作重点围绕高端研发资源集聚、科技产业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和高层次人才引育等领域展开 [2] - 合作将共同构建以未来港航产业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2] - 该体系布局包括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中心、航海前沿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海岸工程实验室、深远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测试与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并配备多个专业技术团队提供支撑 [2] 研究院功能与区域服务目标 - 研究院建成后将充分发挥技术与人才优势,重点服务通州湾及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 [2] - 研究院将推动创新型港航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南通沿海智慧港航建设 [2] 通州湾示范区发展规划与产业目标 - 通州湾示范区力争3年打造千亿级工业新城,5年形成绿色新材料千亿级集群以及高端海工装备、现代纺织两个500亿元级集群 [2] - 示范区锚定“三年千亿、五年两千亿、2035年撑起全市万亿绿色临港产业半壁江山”的奋斗目标 [3] - 示范区将积极融入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 [3] 区域投资与项目进展 - 通州湾示范区近期迎来一批央企落户,包括总投资500亿元的中国石油蓝海新材料项目,旨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端化工新材料公司 [2] - 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中铁四局智能制造基地也已落户,已分别为国内首条穿越钱塘江的高铁隧道建造超大直径盾构机、世界最宽跨海大桥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建造钢箱梁 [2]
兖矿能源:培养高技能人才|2025华夏ESG实践人力与公益标杆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5 18:31
公司概况与上市平台 - 兖矿能源为山东能源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 拥有矿业、高端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新能源五大产业 [2] - 公司于1998年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上市 境外子公司兖煤澳大利亚于2012年和2018年在澳大利亚和香港上市 2024年收购德国沙尔夫后形成境内外六地上市平台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总股本达100.37亿股 总资产规模为3756.71亿元 [2]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 公司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 建立5层级责任制和8项工作机制包括创新创效竞赛和建功劳动竞赛 [3] - 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率先推行四级技能大师评级 累计评选204名技能大师 最高薪酬达70万元 [3] - 建成兖矿能源工匠学院并入选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首批工匠学院建设点 设立10个劳模工匠大讲堂 开展6次助企行活动 [3] - 命名挂牌68个示范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和青年创新工作室 近年来评选5200个优秀职工创新成果 发放嘉奖670余万元 [3] 乡村振兴与公益实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公益性捐赠2520.78万元 主要用于帮扶驻地政府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3] - 将结对帮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制定中长期帮扶计划 指派专人开展进村入户调研 深化村企共建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3] - 通过以购代捐和以买代帮方式促进帮扶地区产品销售 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并资助文艺晚会等群众文化活动 [3] 能源保供与社会责任 - 2024年全年累计供应电煤2894万吨 山东省内电煤兑现率达到100% [4] - 向驻地政府援助取暖用煤 保障当地居民取暖过冬及用电需求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4] 人才培育与社会贡献 - 公司涌现百余名大国工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展示出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的强大实力 [5] - 构建精准帮扶+普惠服务体系 通过代理儿女和暖心志愿等特色项目关爱员工与社会 [5]
今年上半年,烟台市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7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7:38
优质中小企业培育 - 烟台市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等各级各类优质企业4000余家 [1] - 上半年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7家、累计1671家 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72家、累计2124家 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1] - 构建三级培育体系和双轮驱动培育路径 对标企业成长阶段精准匹配扶持政策 [1] 产业集群发展 - 莱州汽车零部件、龙口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获评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累计达13个 [2] - 开展供需、创新、人才、金融等各类融链固链对接活动150余场次 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卡位入链 [2] 企业创新与转型 - 73家企业的98个项目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2] - 45家企业的质量管理经验遴选为2025年全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 数量居全省首位 [2] - 9个项目入选省"工赋百景"揭榜挂帅培育库 69家企业获评山东省2025年度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2] - 新认定市级绿色工厂72家 累计达292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