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超环核聚变实验装置
搜索文档
数说“十四五”发展成绩单 102项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南方都市报· 2025-10-05 20:15
重大工程进展 - 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1] - 川藏铁路、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稳步建设 [3] - 全国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3] - 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到97% [3] 交通基础设施 - 中老铁路、贵阳至南宁高铁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投运 [3] 科技前沿成果 - "祝融号"火星车首次登陆火星 [5] - "嫦娥5号"带回月壤已与6个国家开展共享研究 [5] -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球 [5] - "东方超环"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1亿度高温、1066秒的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5] 生态建设 - "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打响 [7] - 已完成生态建设任务1.64亿亩 [7] - 黄河"几字弯"区域实现绿进沙退 [7] - 科尔沁、浑善达克流动沙地歼灭战有力阻遏京津风沙源 [7]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构筑全长3000多公里的阻沙防护带 [7]
数说“十四五”发展成绩单 102项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重大成效
央视网· 2025-10-05 16:29
重大工程进展 - 102项重大工程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1] - 中老铁路、贵阳至南宁高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已建成投运 [3] - 川藏铁路、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稳步建设 [3] - 全国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3] - 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到97% [3] 科技前沿突破 - "祝融号"火星车首次登陆火星 [5] - "嫦娥5号"带回月壤已与6个国家开展共享研究 [5] -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球 [5] - "东方超环"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1亿度高温、1066秒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刷新世界纪录 [5] 生态建设成果 - "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打响 已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7] - 黄河"几字弯"区域实现绿进沙退 [7] - 科尔沁、浑善达克流动沙地歼灭战有力阻遏京津风沙源 [7]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构筑全长3000多公里阻沙防护带 [7]
郑栅洁:加快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21 19:02
上半年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比去年提高0.3个百分点[6] - 前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8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68%,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6] - 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进出口额增长3.5%,其中出口额增长7.3%,外汇储备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6] - 前7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全国项目投资增长5.3%[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比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6]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9%,比去年加快0.7个百分点[6] - 前7个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2.9%,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均接近40%[6][8] 宏观政策实施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前7个月社保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等重点领域支出分别增长9.8%、5.7%、5.3%[7]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7] - 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各项部署,推动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相关举措落地见效[13] - 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13] 内需扩大措施 - 推动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完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截至7月底汽车以旧换新超过670万辆[7] - 12类家电以旧换新销售超1.1亿台,前7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制造业投资增长6.2%[7] - 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3.9%,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清理限制性措施[7][14] - 优化机制拓展投资增量,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1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国产化应用替代加快推进,深度求索、鸿蒙电脑操作系统、国产中央处理器、创新药等取得突破[6] - "东方超环"核聚变实验装置、"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等创造新的世界纪录[8] - 加快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推动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见加快出台[14] -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加快推动构建数字产业集群梯次布局体系[14] 改革开放深化 - 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构建,出台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8] - 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深入推进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厦门等综合改革试点[8] - 单方面免签国家增加到46个,全面互免签证国家增加到29个,前7个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1.7%[8] - 深化输配电价改革和供水、供气、供热等重要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15] 区域协调发展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分工合作和科技联合攻关加强[9] - 上半年江苏、山东、浙江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5.7%、5.6%、5.8%,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进一步发挥[9] -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深入实施"东数西算"、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16] - 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16] 绿色低碳发展 - 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16] - 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快实施"三北"工程、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重大工程[16] -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强化能源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16] - 积极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强重点用能用水单位节能节水管理[16] 民生保障措施 - 出台加力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7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10] - 制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深入实施,普惠养老、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扩大[10] - 落实稳岗返还提标、社保补贴扩围等稳就业政策,深入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17] - 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17]
9.5%,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表现 -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3% [1] 科技创新成果与投入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 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并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前5个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近500万件 同比增长12.8%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12件目标 [2]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 占比全球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3] 科技成果转化与平台建设 - 上半年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 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同比增长14.2% [2] - 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2] - 支持124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融入大企业创新链 [3] 新兴产业发展动态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 [4] - 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4] - 前5个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4] 绿色产业与产品增长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2% 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增长53.3% 太阳能电池增长18.2% [4] - 传统产业占比超80% 在"两重""两新"政策支持下加速更新改造 [5] 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 银行与企业签订科技创新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 为去年末1.9倍 [7] - 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 [7]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企业及3090家金融机构 支持融资5400亿元 [7] - 中科创星基金完成26.17亿元首轮募集 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6]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 | 这些成就,举世瞩目!
新华网· 2025-08-12 13:43
宏观经济表现 - "十四五"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1] - 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 [1] - 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制造业发展 - 每年制造业增加值均超过30万亿元 [5] - 制造业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5]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 [21] 新经济发展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 [5]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73.8% [31] - 网剧、网文、网游等文化"新三样"海外输出显著 [6] 区域经济格局 - 2024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占全国40%以上 [7] -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25.3% [8] - 东北地区原油产量占全国21% [8] 科技创新突破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6万亿元(全球第二) [31] - "祝融号"实现火星首次登陆 [10] -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领跑全球 [10] - "东方超环"实现1亿度高温持续1066秒 [10] - "嫦娥5号"月壤与6个国家共享研究 [10] 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90% [15] - 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率达97% [10] - 建成44条特高压输电通道(4条在建) [15] - 实现30分钟上高速目标 [9] 物流体系优化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 [15] - 2025年预计再节约3000亿元 [15] - 全国港口每小时吞吐3.8万标准箱(较2020年提升26%) [15] 外资利用成果 - 2021年至2025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十三五"总额) [20]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经历两次缩减 [20] 能源结构转型 - 2024年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1.6% [23] - 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2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较"十三五"末492万辆增长5倍多) [24] 内需消费贡献 - 2021-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 [32] - 最终消费平均贡献率56.2%(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 [32] 民生保障进展 -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200万人 [28] - 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升至64.6% [28] - 在300多地级市及人口大县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28] - 各级教育普及达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8] 医疗能力提升 - 支持建设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10] - 推动707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能力 [10] 制度创新突破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151项减至106项 [18] - 清理4218件妨碍市场公平规定 [18] - 分4批推广88条创新举措 [18]
9.5% 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04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1]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4] 科技创新成果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前5个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2] - 上半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2] 产业创新平台 - 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2]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3] 数字经济与绿色产业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4]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2%、53.3%、18.2% [4] 科技金融支持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是去年末的1.9倍,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7] - 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为3983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7]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