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医药板块逆势走强,关注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港股通医药ETF(513200)等产品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13:18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至218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6%至75亿美元[4] - 公司全年营收同比增长8%至891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39%至297亿美元[4] - 公司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1.63美元 全年每股收益为6.16美元[4] 业务板块表现 - 软件和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至119亿美元 成为最大收入来源[4] - 个人电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至98亿美元 结束连续七个季度下滑趋势[4] - 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至65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4] 市场与行业动态 - 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 结束连续下滑[4] - 人工智能芯片需求持续增长 数据中心GPU订单排期已达2025年[4] - 公司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将达220-230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4] 财务指标分析 - 公司毛利率提升至45.7% 较去年同期增长2.3个百分点[4] - 经营现金流达到85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为72亿美元[4] - 公司宣布新增1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季度股息提高10%[4]
创新药价值重估进行时!普通人的上车机会藏在哪?
券商中国· 2025-08-21 07:31
在时代的浪潮中,分散风险、顺应趋势是穿越市场迷雾的不二法门。对于创新药这一蕴藏巨大潜力的黄金赛道,指数 化投资,或许是捕捉其长期红利的合适选择。 当18世纪的蒸汽机轰鸣着改写生产法则时,无人预见两百年后,生物反应器正重塑医疗产业,推动创新药从"仿制药依 赖"迈向"自主研发突破",成为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时,亦难料一个世纪后,中国创新药企能 将自研药海外授权费推至百亿美元量级。 中国创新药崛起之路并非偶然。依托更高的研发效率与显著的成本优势,中国医药产业链在早期临床研发领域率先撕开 突破口;在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等前沿赛道,国产创新药不仅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更以卓越疗效和高性价比叩 开国际市场大门,对外授权交易(license out)的爆发式增长正是这一进程的最佳注脚。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迎来了久违的强势反弹。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催化:此前四年的深度调整积蓄了充足的估值 修复空间,创新药研发投入正步入成果兑现期,叠加政策支持的东风形成周期赋能,同时跨国药企专利到期潮带来全球 市场补位的绝佳机遇。在此背景下,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等港股及A股市场的创新药相关 ...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强势,关注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港股通医药ETF(513200)等投资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3:30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午间收盘上涨1.1% [1][2]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午间收盘上涨1.0% [1][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午间收盘上涨0.3% [1][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午间收盘上涨0.1% [1][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午间收盘上涨0.02% [1][3] 指数估值与分位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滚动市盈率57.4倍 自2023年7月10日发布以来估值分位未提供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滚动市盈率31.6倍 自2017年以来估值分位48.9%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滚动市盈率52.6倍 自2019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79.8%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滚动市盈率54.9倍 自2015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65.6% [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滚动市盈率30.8倍 自2007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46.5% [3] ETF资金流动与规模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连续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最新规模超12亿元创历史新高 [1] 指数覆盖范围与成分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 由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的港股通股票组成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聚焦港股医疗卫生行业龙头 由50只医疗器械、生物药品、化学药及其它医药卫生行业的港股通股票组成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聚焦A股创新药龙头 由不超过50只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公司股票组成 [2]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聚焦A股生物科技龙头 由不超过50只业务涉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的公司股票组成 [2]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聚焦A股医药卫生行业龙头 由沪深300指数样本中属于医药卫生行业的公司股票组成 覆盖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细分环节 [3]
创新药指数 “基因” 大比拼
金融界· 2025-08-13 15:59
指数编制规则差异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选样范围聚焦A股创新药研发公司 从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股票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选样范围聚焦港股通创新药公司 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的创新药相关香港股票表现 [1] - 恒生指数在8月11日修订方案中明确剔除医药外包公司(CXO) 并按创新药业务相关性分数选样 [1] - 中证指数不剔除医药外包公司 在符合要求的股票中选市值最大的50只作为样本 [1] 行业分布特征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化学制剂46.6% 医疗研发外包21.3% 其他生物制品15.2% [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主要侧重化学制剂48.9% 和其他生物制品41.1% [5] - 化学制剂属于化学药 主要通过化学合成生产 多为小分子药物 [5] - 其他生物制品属于生物药 借助生物技术生产 多为大分子药物 研发周期更久且技术壁垒更高 [5] 成份股结构对比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约75%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合计占比不足50% [8] - 中证指数第一大成份股为药明康德权重13.09% 属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第二大恒瑞医药权重10.19% 属化学制剂 [10] - 恒生指数前两大成份股为石药集团权重10.75% 和中国生物制药权重10.31% 均属化学制剂行业 [10] - 恒生指数包含更多生物科技公司如康方生物权重10.24% 信达生物权重9.45% 均属其他生物制品行业 [10] 市值覆盖范围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既包含百济神州等千亿市值以上龙头企业 也包含百亿市值以下中小药企 [8]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除恒瑞医药 药明康德等巨头外 其余成份股市值均超百亿 [8] 指数投资工具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11] - 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11]
创新药十年蝶变,从跟跑到领跑,普通人的财富密码藏在哪?
证券时报· 2025-08-11 07:59
行业趋势与投资价值 - 创新药行业投资价值体现为长达数年的产业红利,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资本认可形成共振 [1]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年内涨幅分别达106.7%和32.3%,反映行业从"跟跑者"蜕变为"引领者" [1] - 国产创新药在IO双抗、ADC药物等领域引领国际潮流,GLP-1研发快速跟进 [1] 资金流向与ETF产品 - 跟踪港股创新药指数的ETF产品上周净流入42.6亿元,6月以来净流入超160亿元,近9周有8周呈现净流入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和创新药ETF(159992)为投资者提供低门槛、高效率的行业红利分享渠道 [2] 指数优化与产业聚焦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CXO企业,调样频率从半年提升至季度,更精准锚定创新药核心驱动力 [4] - 调整后指数纯度提升,前十大成份股多为Biotech企业,如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 [4] - 季度调样频率增强指数灵敏度,快速捕捉新兴创新药企成长机会 [4] 政策支持与行业拐点 - 国务院提出"打造全球竞争力创新生态"目标,医保局计划发布丙类目录支持创新药支付 [6] - 多部门出台16条举措优化审评审批、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政策协同为行业亮"绿灯" [6] - 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出2024年为2020年的3.9倍,年均增速40% [7] 研发与市场表现 - 中国创新药临床数量全球第一,2024年新增704款创新药,超越美国 [7] - FIC药物占比从2015年不足10%提升至2024年24%,全球排名第二 [7] - A股创新药企业基本面改善,力生制药、众生药业等上半年净利增幅中值超100% [7] 长期增长逻辑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当前点位较2021年高点仍有82.2%上行空间 [9] - 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5.6%,老龄化推动癌症、慢性病治疗需求长期支撑市场扩容 [9] - 中国创新药市场渗透率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50%-80%水平,提升空间巨大 [10] 产品与市场工具 - 银华创新药ETF规模近100亿元,覆盖A股创新药全产业链,近3个月收益率25.58% [10]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指数年内涨幅106.7%,成份股聚焦生物技术与药品两大核心环节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