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机器人指数

搜索文档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涨0.81%,东杰智能涨超11%,机构:看好机器人板块景气度上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10:37
8月5日,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消息面上,8月4日智元机器人宣布,将于2025年8月21日在上海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百台机器人同 场亮相,还将首发"神秘新品"。 东方证券研报称,AI投资应用加速,看好机器人板块。近年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 市场对机器人的关注点也逐渐从"能不能造""能不能动"到"能不能使用",而机器人的应用落地需要大小 脑及模型的进步。近期我们看到国内外AI投资和应用加速,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也有望受益AI 突破并出现会加速发展,看好机器人板块景气度上升。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 策。) 相关ETF中,机器人ETF基金(562360)截至发稿涨0.81%,成交额超1000万元。溢折率0.03%,盘中频 现溢价交易。成分股中,东杰智能涨超11%,科沃斯、燕麦科技、埃斯顿等股涨幅居前。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 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他相关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以反映机器人产业相关 股票的走势。 ...
行业ETF风向标丨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规模快速提升,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投资弹性凸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6:47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出台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文件推动产业创新和集聚[1]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和中证机器人指数本周分别上涨1.3%和0.9%其中国证指数弹性更优[1]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自2025年4月10日修订以来累计涨幅达15.8%同期中证指数涨幅为10.4%[1]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年内份额增加13亿份增长超8倍追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3] - 科技板块经历挤泡沫后机器人指数已回归2月初水平情绪处于恢复阶段[3] - 中国人形机器人龙头厂商中标中移动订单国内需求恢复驱动基本面补涨机会[3] 指数成分与行业聚焦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人形机器人相关成份股权重过半前十大包括双环传动绿的谐波埃斯顿等[3] - 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成份股以汇川技术科大讯飞为主布局差异显著[3] - 国证指数权重股双环传动占比5.15%机器人石头科技绿的谐波分别占5.04%4.88%4.41%[5]
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有望迎来突破,机器人ETF嘉实(159526)近2周规模增长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7-02 11:35
机器人ETF嘉实表现 - 机器人ETF嘉实盘中换手1.04%,成交589.56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2822.67万元 [2] - 近2周规模增长4959.98万元,近10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2731.18万元 [2] - 近6月净值上涨8.88%,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7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7.1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9.72%,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100% [2] 中证机器人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等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58%,包括汇川技术(10.08%)、科大讯飞(8.35%)、石头科技(5.50%)、中控技术(5.14%)、大华股份(5.13%)等 [2][4] - 前十大权重股最新涨跌幅:汇川技术+0.34%,石头科技+1.77%,科大讯飞-1.51%,中控技术-0.74%,大华股份-0.76% [4]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发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4] - 人形机器人发展关键在于应用场景实质性落地,依赖具身智能技术迭代突破 [5] - 2025年预计为人形机器人突破年,万台级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放量,解决数据匮乏问题 [6]
指数基金产品研究系列报告之二百四十七: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投资价值分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9 19: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机器人在2025 - 2026年或出现类似ADAS/AD的“智能井喷”,当前投入可“技术外溢”到“低空经济”,2025年起行业和消费机器人将有回报 [1][17] - 中证机器人指数主题鲜明、攻守兼备、盈利增速强劲且估值先行,2025年后续有望表现 [1]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紧密跟踪指数,规模占比高,具备投资价值 [1][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机器人工程:融合智能车,铺路未来低空 - 历史借鉴:智能车与机器人产业成熟度相差约2 - 3年,2017 - 2024年智能车在多域融合、传感器前融合、行泊一体化、大模型端到端等方面有重要进展,2024年中期ADAS/AD智能化程度井喷,预计机器人在2025 - 2026年实现类似“智能井喷” [4][11][17] - “技术外溢”:智能车CAPEX与机器人CAPEX此消彼长验证“技术外溢”,AD/ADAS在芯片、电机、控制系统、能源系统等方面对机器人有技术外溢,AD + 机器人在视觉算法、传感器、电机、能源系统等方面对低空经济有技术外溢 [23][24][26] - 被严重低估:朝向“人形机器人”发展中,行业和消费机器人被低估,AD/ADAS和AGI算力发展有“攀登珠峰,沿途下蛋”经验,预计2025年起行业和消费机器人将“沿途下蛋” [31][34][36] 中证机器人指数:主题鲜明、增长可期 - 指数编制简洁有效:由中证指数公司于2015年2月10日发布,基日为2010年12月31日,选取相关公司为样本股,与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编制方案有差异 [37] - 机械设备行业权重近六成:截至2025年5月20日,69只样本股平均总市值169亿元,机械设备样本权重占比59.78%,行业分布广泛,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50.38% [1][40][44] - 攻守兼备凸显配置价值:2015年以来累计上涨47.2%,年化收益率3.91%,年化波动率32%,夏普比率0.12,最大回撤 - 67.9%,优于同期SW机械设备和沪深300指数 [52][55] - 盈利增速强劲、估值先行:预计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均有增长,截止2025年5月20日,指数PE、PB略高于估值中枢,当前估值安全,盈利增长确定,2025年后续将有表现 [59][61][66]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 - 产品信息:2021年12月17日成立,基金经理为华龙,流通规模132.36亿元,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2%,年跟踪误差不超过2% [68] - 市场地位:市场上机器人主题ETF共9只,规模近226亿元,7只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华夏中证机器人ETF规模占比58.6% [69] 基金管理人信息 - 基金管理人简介:华夏基金依托投研体系完善产品线,截至2025年5月22日旗下ETF共104只,规模7198亿元,涵盖多种类型 [73] - 基金经理简介:华龙硕士,2016年7月加入华夏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在任管理18只基金,规模总计195.56亿元 [78]
机器人格斗再次出圈!机器人指数ETF(159526)近半年新增规模同类居前
新浪财经· 2025-05-27 13:11
市场表现 - 中证机器人指数下跌1 17% 成分股中盈峰环境领涨7 71% 东杰智能上涨3 15% 克来机电上涨2 74% 江苏雷利领跌 [1] - 机器人指数ETF(159526)回调整固 [1] 流动性及规模 - 机器人指数ETF盘中换手1 74% 成交936 43万元 近1月日均成交3508 44万元 排名可比基金前3 [3] - 机器人指数ETF近半年规模增长4 76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3 [3] 份额与资金动向 - 机器人指数ETF近半年份额增长3 77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前3 [4]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连续6天获净买入 最高单日净买入186 56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达1308 20万元 [4] 指数构成 - 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系统方案商、集成商、设备制造商等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38% 包括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等 [4] 行业动态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格斗赛"CMG世界机器人大赛·机甲格斗擂台赛"举行 验证了动态平衡系统与毫秒级关节响应能力 [4] - 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产业链加速发展 投融资活跃 上下游战略合作加强 整机厂发布量产规划 终端场景应用快速推进 [5]
人形机器人赛道全面提速,机器人指数ETF(159526)近1周规模增长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5-15 10:58
市场表现 - 中证机器人指数下跌1 53%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ST新元领涨2 14% 秦川机床上涨1 66% 亿嘉和上涨0 96% 燕麦科技领跌 [1] - 机器人指数ETF(159526)回调整固 [1] 流动性及规模 - 机器人指数ETF盘中换手2 25% 成交1338 19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3833 12万元 居可比基金前3 [3] - 近1周规模增长496 53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2 [3] - 近1周份额增长3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前2 [3] 指数构成 - 中证机器人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等作为样本 [3] - 前十大权重股为汇川技术、科大讯飞、大华股份等 合计占比50 38% [3] 行业动态 - 越疆科技与腾讯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人形机器人领域 [3] - 华为与优必选达成全面合作 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3] 行业前景 - 机器人正从工业场景向消费和生活场景延伸 推动社会效率提升 [4] - 机器人板块具备较高估值弹性 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长期成长机遇 [4]
宇树科技王兴兴释放重大利好,机器人ETF(159770)高开高走涨超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0:1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全线飘红,中证机器人指数涨2.1%,成分股中拓斯达涨超13%,科力尔涨停,信捷电气、瑞松科技、博众精工等跟涨 [1] - 机器人ETF(159770)高开高走,涨2.11%,成交额超1.8亿元,换手率超3.1%,早盘交投活跃 [1] - 机器人ETF(159770)近10个交易日有8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超4.6亿元 [1] - 机器人ETF(159770)近一年、近三年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81%、4.59%,均居同标的ETF产品第一 [1] 行业动态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市场热度和国家政策关注,人形机器人企业发展良好,很多企业订单爆满 [2] - 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泡沫化的担忧,王兴兴认为与过去互联网行业类似,需求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偏差,关键在于大众的接受度 [2] - 财信证券指出,5月份往后指数层面短期或以震荡偏强为主,市场大概率重新回归AI产业趋势以及扩内需驱动逻辑 [2] - 可关注业绩高景气的AI产业链、自主可控方向、受益扩内需的消费板块(尤其是服务消费)、高股息板块 [2]
近一年超额收益率居同标的产品第一的机器人ETF(159770)跌超2%,近10日获近6亿资金“加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1:43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震荡走弱 机器人板块调整明显 中证机器人指数下跌超2% [1] - 成分股表现分化 巨轮智能涨超3% *ST新元 柏楚电子涨超1% 派斯林跌超8% 均普智能 国茂股份 禾川科技跌超6% [1] - 机器人ETF(159770)下跌2.40% 成交额1.23亿元 居深市同标的ETF首位 换手率超2% [1] 资金动向 - 机器人ETF(159770)近10日获资金大幅加仓 累计净流入近6亿元 居深市同标的产品第一 [1] - 该ETF配备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 C类014881) [1] 业绩表现 - 机器人ETF(159770)近一年超额收益率1.81% 近三年4.59% 均居同标的ETF首位 [1] 行业动态 - 机器人板块自4月中旬以来涨幅居前 成为资金追逐热门赛道 [2] - 私募机构投研热情高涨 重点关注核心零部件 AI大模型赋能 场景落地等细分方向 [2] - 国信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加速落地 2025年或成行业爆发起点 看好产业升级机遇 [2] - 海内外巨头(Figure 智元 华为 宇树 小米等)持续布局推动行业发展 [2]
人形机器人或将在2026年实现通用化,深市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159770)涨超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0:29
文章核心观点 4月30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机器人概念持续活跃,机器人ETF(159770)表现良好,资金流入明显,规模创新高;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受关注,国内外入局者增多,商业化落地可期,行情或进入验证期 [1][2] 市场表现 - 4月30日机器人概念持续活跃,机器人ETF(159770)涨1.52%,成交额超7000万元 [1] - 机器人ETF(159770)成分股中,秦川机床、迈赫股份等涨超4%,多股跟涨 [1] - 截至4月29日,机器人ETF(159770)近10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额为4.9亿元,近5、10、20、60日净流率全部位居同标的ETF第一 [1] - 机器人ETF(159770)最新流通份额为63.18亿份,最新流通规模为54.39亿元并创下历史新高,为深市同标的ETF规模第一 [1] 产品信息 - 机器人ETF(159770)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配备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1] 行业动态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计,人形机器人在2026年将正式进入通用化产品序列,基于达到10万台的生产或销售门槛 [1] -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国内华为、字节等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 [2] - 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 [2]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商业化落地可期 [2] 机构观点 - 上海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发展阶段,商业化落地可期 [2] - 中信建投指出当前或临近定点量产节点,行情预计将进入“去伪存真”的验证期,应把握中期确定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