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闪购

搜索文档
【西街观察】外卖“烧钱”没有赢家
北京商报· 2025-08-28 21:46
核心观点 - 外卖大战导致平台利润大幅下滑 非理性竞争策略是主因 行业需转向理性和创新 [1][2][4] 财务表现 - 美团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 同比下滑89% [1] - 京东二季度归属股东净利润62亿元 同比下滑50.8% [1] - 巨额补贴造成数十亿至百亿级别利润损失 [1] - 美团预计核心本地商业三季度将出现大规模亏损 [1] 竞争策略 - 平台采用不计成本的投入进行即时零售圈地 [1][2] - 补贴策略导致强制商家参与 扰乱定价权和经营策略 [2] - "零元购"等夸张促销手段减少但竞争持续 [1][2] - 烧钱模式未产生创新或行业增量价值 [2] 行业影响 - 超低价补贴改变消费习惯 补贴减少后客单价与订单量双降 [3] - 小微商业个体难以恢复经营秩序 [3] - 骑手权益保障在竞争中被忽视 [2] - 即时零售被视为比外卖更大的战场 [2] 监管与承诺 - 监管部门多次约谈强调平台竞争问题 [2] - 平台自我承诺保障商家自主权和骑手权益 [2] - 非理性竞争行为受到政策约束 [1][2]
闪购大战2025:决战前的较量
虎嗅· 2025-08-22 14:18
2025年7月初,杭州拱墅区,运河公园。 闪电仓老板老杨,尾随着骑手小哥在公园里紧张地寻找着闪购订单上的主人。 这是盛夏凌晨两点钟杭州市政公园,能发声的除了他们俩,只有知了、蚊子跟它们家亲戚。而此刻两个人身上扛着订单要求的货品居然是八把户外椅。 老杨解释自己去现场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是担心订单配送地点没有具体门牌号和更详细的位置,还是户外公共区域,骑手一旦找不到客户,客户又说自己 没拿到货,搞个"仅退款",这会引发平台客户骑手说不清的第三方纠纷。 另一方面老杨也是好奇,都这么晚了,还有人一次下单买这么多椅子着急送到这个地点,客户是要干嘛。 一个小时后,老杨气呼呼地回来了,嘴里还骂骂咧咧的:他妈的,居然是一帮偷钓的。 简单概括老杨在前置仓里过去小十年的买卖,特别像女神小甜甜甩给舔狗之一的经典话术: 她慢热,要用我的时间和实际行动来慢慢证明一切。 可时间就是金钱,小甜甜早已变成了牛夫人,老杨的女儿今年都十岁了!10后成为这轮补贴大战中狠薅京东、美团、淘宝闪购羊毛,下单一堆奶茶外卖的 目标客群。 所见即所得,所想即所享。 前置仓生意这个不入流的称呼已经改名换姓,"闪购"成了今天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电商项目。 据朱思码记独 ...
8000万淘宝闪购日订单后 沉默的蒋凡下最重的手
搜狐财经· 2025-07-08 05:06
淘宝闪购业务表现 - 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1] - 闪购上线2个月后在100亿补贴基础上追加500亿补贴,相当于阿里巴巴2024年净利润的75% [3] - 5月底快速达到4000万笔闪购日订单,7月6日实现2亿日活目标 [4] 蒋凡的战略决策 - 采取"沉默狠人"策略,重掌淘天业务后持续加码补贴和订单追高 [1][3] - 推动营销留存一体化系统工程,重点补贴大品类和非餐产品而非单一品类 [3] - 通过"每天送出一亿杯奶茶"等活动快速提升用户参与度,并增加中奖进度条提升体验 [4] 组织与人才配置 - 蒋凡+处端(闲鱼创始人)的组合形成最佳配置,复用饿了么"抽免单"等留存策略 [4] - 调动ONE ALIBABA全组织资源,打破内部壁垒实现协同作战 [3][12] - 吴泳铭人才班子通过夸克AI、通义千问等案例凝聚员工信心 [5]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日订单量从1亿快速突破2亿,次日达升级为小时达 [7] - 淘宝7月5日率先发起补贴大战,竞对被迫跟进 [10] - 京东试图通过PLUS会员优势切入四五星酒店市场破局 [8] - 腾讯生态支持将成为决定闪购终局的关键因素 [11] 业务运营策略 - 注重用户习惯培育而非单纯补贴,避免重蹈饿了么"补贴停即流失"覆辙 [7] - 通过非标业务(上门喂宠、跑腿等)拓展想象空间 [11] - 巧妙结合体育营销(常州队比赛)增强补贴活动情感联结 [4] 战略意义 - 闪购成为验证ONE ALIBABA战略正确性的关键案例 [3] - 通过连续胜仗重塑"阿里能成"的内部共识 [5] - 虽不直接撼动电商格局,但培育用户同城消费心智 [11]
淘宝闪购祭出500亿补贴,打工人盯上罗森、全家“羊毛”
36氪· 2025-07-03 07:33
即时零售市场崛起 - 2024年全国快递服务全程时限缩短至53.88小时,较2020年58.23小时提升7.5% [1] - 2023年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占网络零售额4.2%,预计2030年超2万亿元 [10] - 即时零售活跃用户约5.8亿人占网民规模53% [10] -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日订单量三个月内从1亿单跃升至1.6亿单 [4] 平台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联合饿了么日订单突破6000万单 [2][3] - 美团闪购618首日成交额同比增200%,下单用户破亿且人均消费增40% [3][16] - 京东外卖带动PLUS会员单月新增超40万,复购率是非会员2倍 [14] - 抖音与京东物流合作推出冷链共享仓,拼多多试验自建仓库拟8月上线即时配送 [19][20] 消费者行为转变 - 传统电商618总销售额7428亿元同比下降7%,直播电商增长12% [13] - 非茶饮订单占比达75%,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 [3][16] - 消费者从"囤货"转向"即买即得",闪购优惠券使外送订单激增 [6][11] - 全家435ml光明牛奶通过15减11红包从15.9元降至4.9元 [8] 行业生态变化 - 美团建立"外卖+即时零售+本地生活"成熟模式,拥有300万家入驻门店 [20] - 盒马、叮咚、山姆等线下零售商纷纷上线平台获取公域流量 [8] - 服饰品牌如迪卡侬、海澜之家等通过即时零售实现业绩增长400% [16] - 即时零售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成为零售业新增长曲线 [18] 配送能力对比 - 美团骑手网络与城市网格化运营体系形成核心优势 [20] - 京东依托自建物流体系在配送能力上占优 [20] - 抖音依赖第三方配送,骑手数量与网络覆盖存在差距 [21] - 拼多多试点同城配送仅能实现4小时达 [22]
晚点独家丨阿里升级淘宝闪购,加入即时零售大战
晚点LatePost· 2025-04-30 12:13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美团、阿里三大零售平台在即时零售领域直接竞争,该业务已成为各平台的第二条增长曲线[5] - 美团从外卖扩展到全品类即时配送,京东和阿里则从远距离电商配送转向同城即时零售[5] - 淘宝闪购原计划618上线,但提前至五一假期入局,因京东和美团在外卖领域的补贴战创造了营销机会[5] 淘宝闪购业务升级 - 淘宝将"小时达"升级为"闪购",覆盖城市从50多个扩展至全国,并设立一级入口[3] - 消费者侧投入超百亿元补贴,包括免单和大额优惠券[3] - 供给侧开放饿了么全部资源(含餐饮外卖),目标覆盖200家核心连锁品牌[3] - 组织侧整合淘系即时零售业务,由淘宝闪购统一负责,饿了么协同[3] 平台差异化战略 - 美团闪购2024年成交额超2000亿元,其中20%来自闪电仓(前置仓)模式[9] - 淘宝闪购优先依托天猫品牌商家,已接入300万家门店,优势品类包括3C数码、服饰、快消等[9] - 淘宝闪购吸引品牌商家的独特优势:结合直播营销与即时配送,实现快速退换货[9] - 美团闪电仓白牌商品占比30-40%,但贡献主要利润;淘宝暂不主攻白牌市场[9] 运营数据与成效 - 迪卡侬入驻淘宝小时达后,38大促单日销量环比增长665%[9] - ONLY品牌成交额增长近300%,JACK & JONES和VERO MODA超200%[9] - 淘宝小时达已覆盖Apple授权专营店3000家门店[9] - 佣金优惠政策吸引50多个头部品牌入驻,包括MO&Co、CHARLES & KEITH等[9] 物流配送体系 - 美团拥有约750万骑手(含82万高频骑手),京东达达130万年活跃骑手(3-4万全职)[10] - 饿了么注册骑手超400万,日活跃120万,全职约20万[10] - 淘宝闪购配送主要依靠蜂鸟骑手,饿了么将承担大部分订单[10] 业务整合挑战 - 阿里即时零售业务涉及多个团队(饿了么、淘鲜达等),过去存在协同问题[10] - 淘宝闪购升级后统一管理淘系即时零售业务,但跨事业群整合仍是最大难题[10] - 行业认为理想状态是彻底整合阿里体系内所有相关业务[10] 市场发展趋势 - 电商平台配送时效从"远场"(全国)向"中场"(城市)和"近场"(3公里)快速演进[10] - 各平台基于自身优势选择不同路径:美团强化前置仓,阿里依托品牌资源,京东发力运力建设[9][10] - 即时零售成为平台必争之地,竞争焦点转向"快"的心智占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