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组件

搜索文档
“传动龙头”双林股份递表前改名,为“机器人”融资“铺路”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09 10:49
公司业务与战略转型 - 公司核心业务分为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58.9%)和汽车内外饰基础业务 [7] - 依托传动驱动核心技术同源性,公司切入人形机器人(开发反向行星滚柱丝杠、线性关节模组)和低空经济(研发车载无人机夹紧驱动器及230KW飞行器电驱系统)新赛道 [2][8] - 公司于2025年8月更名为“双林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业务边界突破传统汽车领域,为港股上市后全球化布局及新兴业务融资奠定基础 [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达49.1亿元,为2017年以来新高,净利润达到4.97亿元,同比激增514.49% [3][11] - 公司净利润波动明显,2022年净利润同比大降41.65%,2024年净利润暴涨部分原因系收到业绩补偿 [1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负债率从报告期内最高点63%下降至54.4%,短期偿债压力有所减轻 [12]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较高,报告期内占比分别为50.6%、52.9%、56.5%、54.3%,最大单一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17.2%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7.4% [3][10] - 按2024年收入统计,公司在三大核心产品领域均稳居全球或中国头部位置 [10] - 公司供应商结构相对分散,报告期内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最高为14.0% [10][11]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正式启动港股IPO,拟搭建“A+H”双资本平台,港股上市主体与A股业务完全一致 [3] - 实控人邬建斌家族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公司48.95%股份,以2025年9月30日A股总市值245.4亿元计算,对应市值约120亿元 [14] - 公司2025年以来股价曾一度达到58.71元/股创下上市以来最高纪录,截至9月30日股价保持在44.74元/股 [3] 发展历程与产能布局 - 公司前身为2000年成立的宁波双林精密模具有限公司,2010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约2.5亿元 [5] - 通过多次收购(如2014年收购湖北双林轴承、2018年收购澳大利亚DSI Holdings)形成“内外饰+传动+动力系统”三维矩阵 [5] - 2019年成立泰国子公司落地海外产能,2025年6月泰国工厂轮毂轴承量产,完成从“汽车零部件”到“多领域智能传动”的跨越 [7]
双林股份递表港交所 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8:45
公司上市申请 - 公司已向香港交易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 [1] 主营业务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制造商 产品包括传动组件、新能源驱动系统、轮毂轴承零部件以及内外饰 [1]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座椅HDM供应商 市场份额15.1% [1]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是中国最大汽车座椅HDM供应商 市场份额32.8% [1] - 公司是全球第九大轮毂轴承供应商 市场份额2.2% [1] - 公司是中国第三大轮毂轴承供应商 市场份额6.9% [1]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小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制造商 全球市场份额6.4% [1] - 公司是中国小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制造商 市场份额9.5% [1] 业务拓展 - 公司已将产品组合延伸至人形机器人传动驱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 [1] - 公司已将产品组合延伸至低空经济领域 [1]
精研科技(300709) - 300709精研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17:42
关税与市场影响 - 2024 年公司直接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总营收比重不超 3%,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有限 [1][2] - 2022 年以来公司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国内客户收入规模比重逐年提升 [2][13] 业务板块情况 整体业务格局 - 公司打造六大业务板块新发展格局,包括精密金属零部件及组件、动力、精密塑胶、散热、智能制造服务及电子制造 [2][13][18] 各板块具体情况 - 金属板块:在原有 MIM 板块基础上横向拓展精密结构件加工工艺,拓展应用领域,深化客户关系 [6][12] - 动力板块:短期以折叠屏转轴组件业务、电机齿轮箱带动产值提升,长期布局工业控制、汽车运动执行模块、机器人方向 [6][7][12] - 散热板块:已在储能、边缘计算服务器等方面量产,逐步拓展服务器、芯片等应用,聚焦液冷方向,涉及液冷模组等产品 [7][12][18][19] - 精密塑胶板块:集中开拓汽车业务,推进产品及市场端开拓 [7][12] - 终端产品板块:在 TWS 声学类产品线外,拓展其他有增长潜力的消费终端产品 [7][12] 财务相关情况 盈利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5,914.45 万元,毛利率 28.80%,与 2023 年度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967.89 万元,较 2023 年度下滑,因 2023 年度确认业绩补偿款 3,484.51 万元,2024 年无此收益 [8][17]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4.69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0.66%;归母净利润为 -1,749.62 万元,同比上升 35.45%;扣非净利润为 -2,059.15 万元,同比增长 34.61%;毛利率为 22.85%,同比增加 0.12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 -4.12%,较上年同期上升 3.40 个百分点 [15] 现金流情况 - 受运营节奏和周期影响,公司现金流量短期略有波动,但整体状况良好 [13] 客户与合作情况 - 公司与海内外许多知名头部公司合作,但因商务框架合约需对合作事宜保密 [3] - 公司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包括提供技术咨询、参与早期技术验证等多个阶段,不同阶段即时经济回报不同 [3][4] 股价与市值管理 - 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企业自身业绩、财务等内部因素和市场情绪、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 [5][9][16] - 公司将结合实际状况等因素审慎评估市值管理措施,如有回购计划将及时披露 [9][13] 其他情况 越南公司情况 - 越南精研因大客户需求建厂,刚投入运营,产能布局视订单情况而定,未来有望在传动、散热、精密塑胶方面贡献力量 [2] 研发投入情况 - 2021 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不断提升,分别为 7.21%、7.85%、8.23%、8.25% [9] 行业发展前景 - 随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公司依托多元化业务布局,对不同板块技术交叉应用和集成创新,所处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18] 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通过“四个现代化”布局提升管理水平等,包括标准化建设、全流程精益化、数字化建设、智能化升级 [19][20] - 公司重视研发创新,通过材料、技术产品、制造创新构建复合竞争优势,实现角色跃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