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燃油乘用车

搜索文档
乘联分会:7月乘用车厂商零售、出口、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 新能源出口创出历年各月历史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6:19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7月乘用车厂商零售、出口、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新能源出口创历年各月历史新高 [1] -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2.6万辆,同比增长6.3%,环比下降12.4%,1-7月累计零售1,272.8万辆,同比增长10.1% [2] - 7月乘用车厂商批发222.1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0%,环比下降10.8%,1-7月累计批发1,550.3万辆,同比增长12.4% [9] - 7月乘用车生产222.9万辆,同比增长12.1%,环比下降7.1%,1-7月累计生产1,545.8万辆,同比增长13.2% [7]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升至54.0%,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74.9%,豪华车渗透率30%,主流合资品牌渗透率仅6.7% [15] - 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53.2%,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7.4%,豪华车43.5%,主流合资品牌仅6.6% [12] - 7月纯电动零售市场同比增速24.5%,插混同比下降0.2%,增程式同比下降11.4%,新势力中纯电动占比从43%升至64% [2] - 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1.3万辆,同比增长120.4%,占乘用车出口44.7%,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65.3% [16] 品牌表现 - 7月自主品牌零售121万辆,同比增长14%,市场份额65.9%,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1-7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64%,同比增长6.9个百分点 [5] - 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同比增长1%,德系品牌份额14.5%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日系份额12.9%同比持平 [5] - 7月豪华车零售17万辆,同比下降20%,份额9.3%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5] - 比亚迪汽车7月新能源批发34.1万辆,吉利汽车13.0万辆,长安汽车7.6万辆,特斯拉中国6.8万辆 [18] 车型与细分市场 - 7月B级电动车批发23.6万辆,同比增长14%,占纯电动份额32% [13] - A00级纯电动车批发13万辆同比增长53%,A0级16.9万辆,A级18.5万辆 [13] - 7月批发超两万辆车型有17个,新能源占11个,比亚迪宋(52,648辆)、Model Y(45,838辆)、海鸥(44,989辆)等领先 [14] 库存与促销 - 7月总体乘用车厂商与渠道库存下降9万辆,新能源车库存下降6万辆 [2] - 7月新能源促销环比持平达10.2%,传统燃油车促销力度23.4% [4] - 7月有17款车型降价,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4] 出口表现 - 7月汽车出口(含整车与CKD)69.4万辆,出口额118.37亿美元,1-7月出口417万辆同比增长19.7% [7] - 1-7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出口176万同比下降9%,新能源出口120万增长57%,自主新能源占自主出口39.0% [2] - 长城汽车CKD出口占比20%,比亚迪CKD出口占比10% [17]
好消息!新一轮消费补贴要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11 17:15
政策概述 - 吉林省将于2025年7月15日至8月31日开展"政银企"联动购车贴息促销活动,支持个人消费者贷款购买传统燃油或新能源乘用车新车 [1][3] - 贴息政策针对贷款额度20万元及以下的消费者,按5年期贷款金额的10%贴息,上限15000元,超出部分由消费者承担 [3] - 金融机构需先垫付贴息,活动结束后由省财政据实结算兑付 [3] 金融机构参与条件 - 需在吉林省设有分支机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最近6个月省内汽车金融业务月均投放额不低于2亿元 [4] - 汽车金融资产不良率不高于0.1%,需拥有自有宣传媒介和客服热线 [4] - 需与省内主流汽车销售企业全品牌合作,覆盖城乡消费者需求,风控模型需结合多维度数据评估 [4][5] - 5年期产品总费率需降低1%以上,定价需低于同业平均水平并给予折扣 [6] 申请材料要求 - 需提交申请函、资质证明、近三年审计财报、汽车金融业务报告(含业务规模、违约率等数据) [7][8][9] - 需提供本地服务网络清单、信息系统对接方案及合规承诺书 [10] 实施流程 - 申请材料需在7月14日12时前提交至吉林省商务厅和财政厅,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 [11] - 商务厅会同财政厅进行资格核验后公布入选机构名单 [12] 监管要求 - 金融机构需确保材料真实,违规将取消资格并追责 [13] - 禁止擅自提高利率或增设收费项目,违规将面临警告或取消合作资格等措施 [13]
政策红利叠加“价格战”冲击,乘用车均价连续两月跌幅超2万元
新华财经· 2025-05-16 16:2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6872万辆 同比增长79% [1] - 2025年1-4月乘用车市场均价17万元 较2024年下降07万元 [1] - 2025年4月均价较2024年同期下降21万元 连续2个月同比跌幅超2万元 创近5年最大跌幅 [1] 价格变动驱动因素 - 国家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补贴促进入门级车型销售占比提升 [1] - 车市中低端市场回暖 消费结构向中低价位倾斜 [1] - 均价降低推动市场全方位发展 有利于车市普及和规模提升 [1] 不同动力类型价格趋势 - 传统燃油车均价从2023年的183万元降至2025年4月的18万元 [2] - 新能源车均价从2023年的184万元降至2025年4月的161万元 降幅23万元 [2] - 新能源车价格下探得益于车企技术创新实现成本优化 同时反映竞争白热化 [2] 细分市场价格特征 - 5万元以下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90% 纯电动占比86% 市场份额回升至4% [2] - 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新能源占比约40% 增程式车型占比超过纯电和混动 [2] - 40万元以上市场增程式车型占比高达27% [2] - 10-15万元价格带集中467%的插混产品 [2] 品牌竞争格局 - 豪华品牌2025年1-4月均价持平于2024年同期的366万元 [3] - 合资品牌微涨01万元至174万元 [3] - 新势力品牌降幅36万元至235万元 [3] - 自主品牌小幅下探至121万元 [3] - 豪华/合资/自主三大阵营新能源车均价均超越同品类燃油车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