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冻品

搜索文档
打造场景化消费体验,鸣鸣很忙抢占零食饮料零售市场先机
搜狐财经· 2025-07-25 20:45
行业背景 - 传统零食零售渠道存在价格高或品类不全的痛点,公司通过"质价均优"模式创造新消费场景 [1] - 行业面临品牌同质化竞争加剧,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力冲刺上市 [1] 商品策略 - 构建覆盖追剧、健康、夜宵等多场景的商品矩阵,SKU达3880个,单店维持1800+SKU,是同等规模超市的两倍 [3] - 3.0店型新增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等品类,增设鲜食和低温冻品专区,实现全场景覆盖 [3] 供应链管理 - 采用厂家直采模式,与2000+厂商直连,压缩流通成本使多数商品定价在个位数区间 [7] - 建设中国最大单体智慧物流零食仓库,含2000㎡研发检测中心,单日检测能力提升至200批次(现有5倍) [7] 品控体系 - 实施"六审六检"机制,配备超百人质检团队+自主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构建全流程监控网络 [7] - 提供完整产品溯源信息,强化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7] 数字化建设 - 200+人数字化团队开发仓储/运输管理系统,智能零售中台实现远程巡店和科学补货 [8] - AI智能秤提升散称商品识别效率,收银速度大幅提高 [8] - 与阿里云合作升级云原生架构,支撑促销流量洪峰和业务快速迭代 [10] 商业模式升级 - 从商品丰富度(SKU)、质价比(直采+品控)、数字化(供应链效率)三维度重构消费体验 [12] - 将零食消费从功能需求升级为生活享受场景 [12]
零食界“蜜雪冰城”冲击上市 鸣鸣很忙不能只靠“薄利”
北京商报· 2025-05-18 22:18
公司概况 - 公司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来,合并后仍保持双品牌策略但经营管理已深度融合 [3] - 2024年门店数量达14394家,覆盖全国28个省份及所有线级城市,其中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 [3] - 2024年共开出8083家门店,平均每天新开约22家门店 [3] - 2024年GMV达555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7.5%、7.5%、7.6%,净利润率分别为1.7%、2.1%、2.1% [4] - 2024年净利润为9.13亿元,主要来自门店扩张及收购事项 [4] - 超过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 [5] - 仓储及物流成本逐年递增,全国拥有36个仓库(25个自营+11个第三方) [5] 商业模式与挑战 - 主要依赖商品差价盈利,与供应商议价空间是关键 [5] - 需平衡加盟商利益,在商品价格、供货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压缩利润空间 [5] - 规模扩张带来成本递增,与低价模式下的利润挤压形成剪刀差 [1] - 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赵一鸣零食约1100条,零食很忙约600条) [8] 行业趋势与转型 - 国内休闲零食市场规模从2019年2.9万亿元增至2024年3.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5% [10] - 预计2029年行业规模达4.9万亿元,2024-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5.8% [10] - 行业从单一零食向综合性零售超市转变,公司新增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烘焙等品类 [7] - 转型带来供应链管理复杂性提升、非标品损耗率增加等运营难题 [7][8] 未来发展 - IPO募资将用于供应链能力提升、门店网络升级、品牌建设、科技能力提升等 [10] - 需从"价格敏感客群"向"长期价值用户"转化,聚焦供应链效率与消费者心智 [11] - 行业同质化严重,依赖价格战吸引客源,压缩利润且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11]
鸣鸣很忙IPO三问:谁挣钱?谁在卷?谁受益?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53
公司概况 - 公司鸣鸣很忙集团于2025年4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成为港股"零食量贩第一股"[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从长沙一家不足40平米的小店起步,8年内通过加盟、合并、扩张等方式成长为年度GMV达555亿元的行业龙头[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58%的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覆盖全国1224个县,占全国县城总数的66%[7]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42.8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93.44亿元,三年增长超八倍[6] - 毛利率维持在7.5%-7.6%的低水平,略低于竞争对手万辰集团的10.76%[10]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的0.81亿元增至2024年的9.13亿元,但净利润率仅1.7%-2.1%[10] 商业模式 - 采用低价、下沉和加盟三大核心运营模式,99.5%的收入来自向14379家加盟店供货[11] - 通过与上游厂商直接谈判获取低价货源,平均售价比线下超市同类产品便宜约25%[13] - 每家门店保持1800个以上商品种类,每月更新约100款新品,采用散装称重等灵活销售方式[8] 行业竞争 - 与万辰集团旗下"好想来"展开扩张竞赛,2024年新增门店分别超过8000家和9776家[14] - 55%的"好想来"门店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半数与公司门店直线距离不足1公里[15] - 双方推出加盟扶持政策,包括免除费用、特殊补贴等,公司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994家激增至2024年7241家[17] 战略转型 - 从低价策略转向"高质价比"战略,发力自有品牌产品,2024年底定制化产品占比达25%[22][26] - 推出"省钱超市"新业态,增设鲜食专区、低温冻品区等,向社区折扣超市转型[29] - 引入潮玩等高利润产品,计划未来引入食品健康评级标签[30][27] 发展计划 - 港股IPO募资计划中70%资金将用于门店扩张[18] - 营销投入快速增长,从2022年417万元增至2024年1766万元,增长逾三倍[19] - 签约代言人周杰伦,开展IP联名等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20][21]
鸣鸣很忙冲港股
虎嗅APP· 2025-05-01 17:00
公司概况 - 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2017年成立)与赵一鸣零食(2019年成立)于2023年合并成立,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5] - 若上市成功,将验证量贩零食行业通过整合推动门店规模与市场份额跃升的有效性 [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14394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份和所有线级城市,其中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 [6] - 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994家激增至2024年的7241家 [6] 商业模式 - 采用强管控型加盟体系,通过直连厂商压缩中间环节,依托36个仓库、300公里仓储辐射圈与24小时物流体系,将存货周转天数压缩至11.6天 [6] - 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 [7] - 在库SKU数量3380个,其中约25%为定制化产品,超4成产品采用散装称重形式 [7] - 单店SKU数量不少于1800款,是同等规模商超的2倍,每月上新百款产品 [7] 运营管理 - 建立超10000个点位的选址数据库,从选址评估到标准化培训、装修指导和日常经营辅导全流程支持加盟商 [8] - 采用"线上远程督导+线下门店督导"双巡店机制确保全国门店标准化运营 [8] - 部署数字化订货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自主开发门店零售"智能中台" [8] 市场策略 - 采取"高质价比+高频上新"策略,2025年将推出双品牌3.0店型,新增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烘焙、鸡蛋等多元化产品 [7] - 依托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数字化能力,计划在下沉市场深耕同时向一二线城市中高端市场渗透 [8]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市场规模达3.7万亿元,预计2029年增至4.9万亿元 [9] - 专卖店渠道GMV占比大幅提升,未来五年将持续增长 [9] - 下沉市场零售业态成熟升级,专卖店等小型业态更契合消费者对易触达、便捷和灵活购物体验的需求 [5] - 行业竞争加剧,新兴品牌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价格、丰富产品种类争夺市场份额 [9] - 消费者需求快速变化,越来越注重健康、个性化的零食产品 [9] 发展计划 - IPO募资主要投入门店拓展和升级、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 [10]
鸣鸣很忙冲击港股零食赛道
虎嗅· 2025-05-01 15:47
公司概况 - 公司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于2023年合并成立,现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1] - 若上市成功,将验证量贩零食行业通过"整合"路径推动规模扩张的有效性[1] - 截至2024年底拥有14394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份,58%位于县城与乡镇[2] - 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994家增至2024年7241家,两年增长628%[2] 商业模式 - 收入99.5%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占比不足0.5%[5] - 采用强管控型加盟体系,通过36个仓库、300公里辐射圈和24小时物流体系将存货周转压缩至11.6天[3] - 建立超10000个点位的选址数据库,提供选址评估到日常经营的全流程支持[5] - 部署数字化订货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和智能中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5] 产品策略 - 在库SKU达3380个,25%为定制化产品,超4成产品采用散装称重形式[3] - 单店SKU不少于1800款,是同等规模商超的2倍,每月上新百款产品[3] - 2025年将推出双品牌3.0店型,新增百货日化、烘焙等品类并设鲜食专区[4]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饮料市场规模达3.7万亿元,预计2029年增至4.9万亿元[6] - 专卖店渠道GMV占比显著提升,杂货店和超市渠道占比下滑[6] - 下沉市场消费潜力与低竞争密度为量贩零食提供扩张空间[1] - 消费者需求向健康化、个性化转变,对品质和包装要求提升[6] 竞争格局 - 万辰集团2023年合并四大品牌为"好想来",行业整合加速[1] - 新兴品牌通过优化供应链和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6] - 公司通过"高质价比+高频上新"策略建立差异化优势[3] 发展战略 - IPO募资将用于门店拓展、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7] - 计划从下沉市场向一二线城市中高端市场渗透[5] - 通过标准化运营和双巡店机制实现"万店如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