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姆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市2025年度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养老科技支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6-12 18:14
上海市2025年度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养老科技支撑"项目核心要点 专题一:生活辅助、健康服务类产品 - 智能循迹轮椅:研发重载智能循迹辅助出行产品,支持≥3种人机交互模式、4种操作指令,障碍物识别率100%,准确率≥98%,续航≥25km,负载50-100kg [3][4][5] - 爬楼机器人:研发自适应辅助爬楼机器人,最大负载≥150kg,响应时间≤0.2秒,续航≥1小时,速度≥0.3m/s,支持12-20cm台阶高度 [6][7][8][9] - 便携式助浴机:研发纳米水粒子助浴机,清洁效果≥98%,负氧离子浓度≥100,000 pcs/cm³,温度控制38-42℃±1℃,重量≤10kg [10][11][12][13] - 可穿戴心衰监测设备:研发肺水测量可穿戴设备,测量范围15%-60%,误差≤±5%,测量时间≤45秒,整机重量≤3kg [14][15][16] - 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监测设备:研发多系统联动监测设备,实现≥4类呼吸系统疾病、≥3类消化系统疾病、≥3类泌尿系统疾病预警,准确率≥90% [17][18][19][20] 专题二:康复辅助、安全监护类产品 - 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研发轻量化智能外骨骼,步态识别准确率≥95%,响应延迟≤50ms,续航≥8小时,整机重量≤4.5kg,改善步态对称性≥15% [21][22][23][24] - 面神经康复训练仪:研发柔性可穿戴设备,表情识别准确率≥95%,响应时间≤3s,电流刺激定位精度±1mm,连续工作≥72小时 [25][26][27] - 居家运动功能评估仪:研发智能评估康复仪,步态评估误差≤10%,6分钟步行测试增加≥15%,Berg平衡量表提升≥5分 [28][29][30][31] - 3D无感光感监护仪:研发3D光感监护仪,跌倒监测准确率≥95%,工作温度-10℃~50℃,重量<200g,覆盖监测范围≥4m×4m [32][33][34][35] 专题三:照护服务、情感慰藉类产品 - 保姆式护理机器人:研发自由度≥60的人形机器人,移动能力≥0.5m/s,单臂负载≥50kg,双臂可抱起80kg老人,续航≥4小时 [36][37][38][39] - 智能护理床椅:研发一体化床椅,床态长度≤2100mm,重量≤180kg,轮椅态长度≤1400mm,续航≥6km,支持≥5种监测指标 [40][41][42][43] - AI数字医疗服务仪:研发智能诊断仪,支持≥4类物联网协议,诊断≥12项疾病,准确率≥90%,生成≥10000份诊断报告 [44][45][46][47] - 认知障碍测评机器人:研发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认知评测准确率≥85%,干预有效性≥85%,续航≥8小时,支持人脸识别和手势交互 [47][48][49] 申报要求 - 申报单位须为上海注册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资助比例不低于1:1 [50][51][52][53] - 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填报时间为2025年6月19日至7月8日 [54][55][56][57] - 评审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立项结果将公示 [58][59][60]
家政服务要有“家的温度”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5
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23万亿元 [1] - 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家政企业约100万家 [1] - 行业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人,高素质家政服务人员较为短缺 [1] 政策支持 - 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9部门推出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的举措 [1]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计划2025-2027年每年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50万人次 [1] 人才培养 - 多部门联合开展家政培训行动以提升技能水平并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2] - 支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建立全链条全员培训体系 [2] - 加强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 [2] 企业发展 - 家政服务机构需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并加快职业化发展 [2] - 地方家政劳务品牌如"河北福嫂"、广西"八桂家政"快速崛起 [2] - 品牌通过标准课时培训和多元化评价标准强化人才培养 [2] 从业者激励 - 建立技能等级与薪资待遇、职业晋升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 [2] - 加强对家政从业者的生活关怀,帮助其融入城市生活 [2]
投融|千亿融资落地!千诀科技成功融资的三大关键因素
搜狐财经· 2025-06-04 08:33
融资情况 - 2025年5月完成Pre-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祥峰投资 钧山投资 厦门国升追创机器人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常州市德同合心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1] - 2025年3月完成Pre-A轮融资 金额数千万元 投资方包括杭州正景智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合肥石溪兆易创智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武汉长江源通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安徽华业启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1] - 2024年12月完成天使+轮融资 金额数千万元 投资方包括天津九尚一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图门要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1] - 2024年9月完成天使轮融资 金额数千万元 投资方包括北京英诺鼎鑫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启迪之星 水木华清(北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1] 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具身大脑"系统 具备多模态实时感知 持续任务规划 不依赖预设策略的自主执行能力 与Physical Intelligence的π0.5模型理念高度契合 [3] - 系统展现跨环境 无预设 长时程特点 可适配二十余种具身本体硬件形态 支持全开放现场演示 [5] - 采用"类脑计算"技术路径 打通感知 推理 行为系统闭环 实现机器人从被动执行向主动规划的转变 [7] 团队实力 - 孵化自清华大学类脑中心 由中国首批脑类计算研究者领衔创办 技术团队主体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硕博士组成 [8] - 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深度结合 能精准把握技术发展方向 高效解决技术难题 快速转化前沿技术为实际产品 [10] 市场潜力 - "具身大脑"系统已在家庭服务 物流配送 商业运营等多个场景实现稳定运行 展现广泛适用性和市场潜力 [11] - 在家庭服务领域 自主家庭保姆机器人可持续运行数小时 在物流配送和商业运营领域能有效提升效率 降低成本 [13] - 与知名3C产业方合作构建全球最大纯实采家庭场景数据集 并与多家头部具身机器人厂商 消费电子公司及互联网科技企业达成合作 [13]
北京欢迎李菊仙
经济观察报· 2025-05-18 14:25
家政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北京市计划未来3年每年对接引导1万名家政服务人员来京就业 [5] - 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约3000万,实际需求超5000万,呈现供不应求状态 [10] - 中央及地方政府将家政服务作为促消费、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启动提质扩容措施 [10] 家政服务需求变化 - 北京老龄化加速,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超22%,催生护理、康复等细分需求 [9] - 经济压力下客户偏好从全职居家护理转向小时工,但家政公司营收仍保持增长 [8] - 高技能人才集聚带动低技能岗位需求,美国数据显示每1名高科技人才可带动3名低技能岗位 [9] 家政从业人员现状 - 北京30万家政工中70%超50岁,95%为女性,典型收入为清洁工月入7000元、住家保姆5000-9000元 [4][13] - 50岁以上家政工供给饱和,但新生代客户更倾向高学历、高素质服务人员 [13] - 农民工平均年龄达43.2岁,50岁以上占比31.6%,家政成为吸纳中老年女性就业的重要领域 [14] 行业供需错配与转型 - 家庭陪伴师岗位受年轻人青睐,但护理员、清洁员等传统岗位面临年轻劳动力短缺 [15] - 连锁家政公司通过员工制(劳动合同+社保)吸引30岁左右从业者,服务更专业化 [16] - 行业存在服务标准不统一、体检项目缩水等问题,需合规化管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17][18] 从业人员保障与挑战 - 家政工住宿条件差曾导致人员流失,政策拟将其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但落地不足 [19] - 北京生活成本高使多数家政工仅短期务工,户籍限制和社保问题阻碍长期留存 [20] - 连锁企业运营成本高,呼吁规范市场以提升消费体验和行业规模 [17][18]
培养“放心保姆”需要体系化科学化设计
北京青年报· 2025-05-14 22:44
行业规模与现状 - 家政服务行业规模已超1.1万亿元 从业人员超3000万 家政企业约100万家 [1] - 优质家政服务供给不足 存在好家政数量少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人员流动性高三大难题 [1] - 市场不仅缺保姆 更缺让雇主放心的保姆 放心保姆需满足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双标准 [1] 政策支持与培训措施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12条措施 推动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 [2] - 人社部等6部门将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2025-2027年每年培训150万人次 [2] - 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 [2] 行业标准化与专业化 - 新修订《家政服务 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为国标提供科学指南 [3] - 需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将反面案例纳入培训体系 建立诚信档案和从业禁止规则 [3] - 部分地方建立保姆劳务品牌 开展标准课时培训 颁发人社部可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 行业发展趋势 - 体系化培养需根据市场细分需求 从教材 师资到培训评价形成系统模式 [2][4] - 科学化培养需完善现有标准 市场已细分为保洁 烹饪 月嫂 养老照护等岗位 [2][3] - 需从家政企业培训到高等家政教育机构协同 培养综合素质高 专业能力强的从业者 [4]
加快培养高素质家政员队伍(市场漫步)
人民日报· 2025-05-14 06:11
行业现状与需求 - 家政服务业2023年营业收入达1.16万亿元,2024年预计增长至1.23万亿元 [1] - 母婴护理、养老照护、收纳、保洁等服务成为家庭刚性需求 [1] - 天鹅到家北京门店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钟点工需求占比达44.5%,社区管家店新增干洗、技能培训、缝纫等服务 [1] 供给与质量挑战 - 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超3000万,但有效供给仍不足 [1] - 行业存在发展不规范、无序竞争、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1] 人才培养与政策支持 - 北京市人社局提出开发10个以上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配套高质量培训教材 [2] - 建议依托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扩大高素质家政人才供给 [2] - 需建立健全全链条培训体系,落实岗前和"回炉"培训要求 [2]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支持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进入"快车道" [3] - 行业将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 [2]
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超3000万 供给不足问题仍突出 “放心保姆”如何培养(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12
"求推荐月嫂""寻专业护工""找放心保姆"……社区微信群里,常能看到这样的信息。优质家政服务不好 找,这是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9部门围绕提升家政服务供给质量、促进家政服务便利消费、完善家政 服务业支持政策、优化家政服务消费环境等推出一系列举措。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等6部 门印发通知,决定自2025年至2027年组织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每年培训150万人次。 消费者对家政服务有哪些期待?家政服务质量如何保障?怎样培养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家政人才 队伍?本报记者采访了河北、广西、上海等地的消费者,以及家政劳务品牌和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 行业主要难题有哪些? 好家政数量少、服务质量差别大、人员流动性高 回想第一次找保姆的经历,河北石家庄市居民仇晓丽心情复杂。她通过熟人请来一名保姆,却依然摩擦 不断,"保姆做的宝宝辅食种类单一,孩子不爱吃。沟通起来也困难,有时我想教她怎么做,她也不 听,很固执。"在一次次和保姆争执后,仇晓丽最终选择解约。 后来,仇晓丽从家政公司得知"河北福嫂"劳务品牌,就请来了持证上岗的"福嫂"张茜。这一回,仇晓丽 非常满意:"张姐变着花样准备 ...
下一代智能体如何跨界进化(唠“科”)
人民日报· 2025-05-10 06:29
智能体的定义与特征 - 智能体由硬件、软件等多种要素组成,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判断和决策 [1] - 日常生活中的智能体包括辅助驾驶汽车(根据路况自主操作)和扫地机器人(识别不同污物并选择清洁方式) [1] - 智能体具备自主进化能力,可在陌生环境中自主学习并适应场景变化 [1] 智能体的进化历程 - 早期智能体如1997年"深蓝"仅依赖存储数据,缺乏规则外应对能力 [2] - 2014年AlphaGo开启"思维训练"模式,通过自我学习提升专项能力 [2] - 2022年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标志智能体达到较高水平,具备跨领域联想能力(如结合青铜器纹样破译甲骨文) [2] 下一代智能体的发展方向 - 下一代智能体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观察和互动掌握技能(如仅需一次示范即可学会骑自行车) [3] - 未来智能体将更自主适应,能主动获取信息、分解任务并完成(如厨房智能灶台记忆口味偏好、AI医生定制诊疗方案) [3] - 当前局限在于仅能完成固定场景任务,发展目标是实现"跨任务、跨场景、跨本体"能力 [3] 智能体的技术与社会影响 - 人工智能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延伸,智能体可信性成为关键 [4] - 需界定行为边界与伦理规范,确保技术进步服务于人性需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