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岭南(000060) - 000060中金岭南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5:20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4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现场参观 □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称及 人员姓名 民生证券、华西证券 时间 2025 年 9 月 16-17 日 地点 深圳 上市公司接待人 员姓名 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 万磊 公司证券部(董事会办公室)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 1、公司资源量及矿产勘探活动情况? 公司以资源优先战略为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有色金属全 产业链国际矿冶集团。公司拥有亚洲大型铅锌银矿山凡口铅锌矿及广西、 澳大利亚、多米尼加多座在产铅锌矿山,是国家铜铅锌战略资源重要保障 力量;作为广东省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头部矿冶集团,公司深耕 省内关键资源,成功摘牌"韶关万侯钨银多金属矿探矿权"、"广东省新兴 县天堂铅锌铜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等多个优质矿权,并通过自有矿权"增 储上产",持续推动广东省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升。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所属矿山保有金属资源量锌 713 万吨,铅 366 万 ...
中金岭南旗下中金科技引战落地 加速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制造商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6:40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战略引资 - 中金科技完成首轮增资扩股 成功引进南方报业 广晟资本 泰骥资本作为战略伙伴 落地混合所有制改革 [1] - 2024年12月中金岭南向广晟资本协议转让中金科技16.12%股权 优化资本结构并引入战略资源 [2] - 2025年8月通过广东联合产权交易所引入战略投资者 每股价格不低于1.6091元 8月29日完成资金实缴 [2] 战略投资者资源协同 - 南方报业将提供品牌影响力 媒体传播资源 政策信息解读 渠道整合联动等全方位支持 [5] - 泰骥资本(隶属野马电池)将深化技术前沿探索 供应链优化升级 企业战略转型等合作 [5] - 广晟资本作为集团资本运营平台 围绕"赋能实体 共创价值"使命支持高质量发展 [4]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中金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74亿元 净利润3667.73万元 近两年营收与利润总额实现翻倍增长 [8] - 业务涵盖高端电池锌合金及重金属防腐材料 高性能复合金属材料 储能材料三大板块 [8] - 2023年并购热双金属龙头企业佛山通宝精密合金 2024年获取山东中金新材料科技64%股权延伸铜加工链条 [9] 企业定位与发展战略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广东省"单项冠军"企业 实现多项高端材料进口替代 [8] - 作为广晟控股集团新材料板块核心企业 打造研发制造加工服务一体化的世界一流新材料制造商 [8][4] - 通过混改建立完善治理结构 深化"以融促产 产融结合"实践 增强发展动能 [4][9]
55页PPT详解新材料产业分析及投资思路(附10篇新材料宝典)
材料汇· 2025-05-13 23:35
新材料概述 - 新材料是指新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 [4] - 新材料能够显著开发出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4] - 新材料可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角度分类,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融合 [4] - 新材料的"新"可定义为三个方向:技术新(成分、结构或性能独特)、工艺新(改进制备方法)、应用新(新兴产业应用) [4] 新材料产业特征 - 新材料产业具有"三高三长"特点:高难度、高投入、高门槛、长验证周期、长应用周期、长研发周期 [6] - 大部分企业3年内很难盈利,未来市场和技术方向存在不确定性 [6] - 研发要求及难度大,涉及超高纯度、超高性能、超低缺陷等多方面 [7] - 新材料产业与各个行业相关,更重视核心技术打造而非拳头产品 [7] - 单一企业难以推动行业发展,不适合初创或小企业 [8] - 材料导入周期长(10-20年),前期投入高 [9] - 客户测试和导入门槛高,测试周期通常在3-5年 [9] - 新材料品种多且分散,十三五规划提出了7大类42个重点发展方向 [9] - 投资认知门槛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 [9] 全球竞争格局 - 发达国家抢占新材料技术高地,产业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 [10] - 我国在244种关键材料中,仅有13种国际领先,39种国际先进,101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10] - 高端材料技术壁垒高,呈现独家垄断态势 [11] - 日本、美国、欧洲在技术研发实力、经济实力、市占率等方面占绝对优势 [10][11] - 美国新材料产业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12] - 日本注重实用技术,在电子材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全球领先 [12] 中国新材料产业现状 -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13] - 2021年总产值超过6万亿元,2023年达7.6万亿元,2024年预计超8万亿元 [13][14] - 2020-2025年CAGR达13.5%,增速较快 [14] - 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产业集群 [17] - 整体平均研发周期约4.5年(全球平均9.4年) [18] - 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近2万家,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21.3% [19] - 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数位居世界第一 [19] 重点发展领域 - 分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和材料相关配套服务4大类19小类 [15] - 13类重点新材料包括先进钢铁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绿色能源材料等 [16] - 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 [20] - 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材料技术取得多项突破 [20] - 63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等一批新材料实现全球首发 [20] 产业挑战与机遇 - 面临"大而不强"问题,中低端材料产能过剩,高端材料国产替换门槛高 [22] - 产学研用脱节,科研成果难以落地 [22] - 高端终端器件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带来机遇 [2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巨大,但高端材料自主保障率不足15% [23] - 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领域材料需求量大 [24] 投资逻辑与策略 - 2017-2022年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投融资事件397项,投资额440亿元 [36][37] - 区域分布:广东投资额度最高,江苏项目数量最多 [40] - 投资模式:战略投资/并购占比最大 [40] - 细分赛道选择应关注行业规模可观、增速快的子行业 [43] - 投资阶段选择需考虑企业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47] - 重点关注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链位置和市场地位 [48][49] - 新能源汽车材料关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及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54] - 光伏材料关注技术变革中的机遇(颗粒硅、HJT电池、钙钛矿等) [57] - 集成电路材料重点关注国产替代机会 [61] - 显示材料关注国产化和新技术布局 [62] - 5G通信材料关注高频化合物半导体、PCB材料等 [63] - 航空航天材料关注"卡脖子"问题和军民融合 [65] - 前沿新材料关注石墨烯、超导材料、3D打印材料等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