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混合所有制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网购商城低价销售黄金“罗生门”:优联云购再现“延迟发货”,消费者与平台互指违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09:03
事件概述 - 深圳优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优联云购商城以低于市场价线上销售黄金,吸引消费者投入数十万至超百万元资金购买金条[1][3] - 2025年8月前后,商城出现黄金延迟发货现象,引发消费者担忧并怀疑遭遇投资诈骗[3] - 公司方则称消费者低价购金可能涉嫌骗取"补贴"获利,买卖双方各执一词[3] 运营模式与历史问题 - 优联云购长期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黄金,与常规渠道形成价差吸引客户[4] - 延迟发货问题并非首次出现,2023年10月及2024年7月前后均发生过类似情况,但后续得以部分解决[5][6] - 2024年事件后,公司更改销售模式,宣称销售新疆地方'补贴产品',购买后可返U豆(类似购物积分),用U豆即可低价购买黄金[8] - 消费者指出,所谓"补贴产品"在商城中的售价远高于市场价[8] 2025年延迟发货原因与公司解释 - 公司公告称延迟发货原因为将与国企新疆昆仑天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尽职调查预计历时3-6个月[9][10] - 昆仑天和发函指出,部分用户存在领取国家"补贴资金"后二次倒卖产品的违规行为[10] - 深圳优联随后公告称正对涉嫌骗补用户进行核查,核查预约时间为2025年10月至2026年3月[10] 关键争议点:U豆机制 - U豆是在优联云购购买黄金的必需物,主要通过购买高价的"地方补贴"产品获取[12] - 消费者为降低成本,衍生出将"补贴产品"转卖其他用户换取U豆或直接购买U豆的行为,被公司指为违规[12] - 公司工作人员称,虽"补贴产品"价高,但消费者用U豆低价购金被视为享受"补贴",故需核对U豆来源[12] - 消费者质疑向用户出售U豆最多者可能为商城员工或关联人,并认为公司该项低价销售业务难以盈利,怀疑公司"做局"[13] 公司背景与市场环境 - 深圳优联为私营企业,执行董事、总经理包义成持有92.5%股份[10] - 公司官网称2023年优联云购单日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2024年营收目标为150亿元[10] - 2024年初国际金价在2100美元/盎司附近震荡,目前位于4000美元/盎司附近,呈现明显阶梯式上涨趋势[8]
网购商城低价卖金“罗生门”:优联云购再出延迟发货问题,消费者与平台互指对方违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7:54
深圳优联事件概述 - 深圳优联网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优联云购商城以低于市场价线上销售黄金,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投入数十万至超百万元资金购买金条 [1] - 商城在2023年10月、2024年7月及2024年8月多次出现黄金延迟发货情况,最近一次延迟导致消费者既未收到黄金也未获退款 [3][4][10] 优联云购商业模式 - 商城通过销售远高于市场价的所谓新疆地方“补贴产品”来返还U豆(类似购物积分),消费者再利用U豆低价购买黄金 [5][13] - 优联云购2023年单日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2024年营收目标为150亿元 [11] - 黄金销售价格由算法确定,公司工作人员称盈亏由公司领导考虑 [16] 延迟发货原因与公司解释 - 公司公告称延迟发货系因与国企新疆昆仑天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需开展为期3-6个月的尽职调查 [11] - 公司后续公告称正核查用户涉嫌骗取“补贴资金”行为,要求涉嫌用户退回补贴,未涉及者将尽快安排发货 [12] 争议焦点:U豆与“骗补”指控 - 公司指责消费者通过二次倒卖“补贴产品”或直接购买U豆的方式涉嫌骗取国家补贴资金 [11][16] - 消费者质疑向其大量出售U豆的用户实为商城员工或关联人,认为公司以低于市场价销售黄金难以盈利,怀疑是“做局割韭菜” [16] 公司股权与现状 - 深圳优联为私营企业,执行董事、总经理包义成持有92.5%股份,自然人冯宁持有7.5%股份 [11] - 公司法定代表人包义成电话已停机,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不便接受采访,“正在内部调解中” [16][17] 黄金市场背景 - 2024年以来国际金价呈现阶梯式上涨,从年初的2100美元/盎司附近震荡上涨至4000美元/盎司附近 [10]
“十五五”规划前瞻之体制改革、产业政策
2025-10-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矿产资源、电网、核电、能源、交通、水利、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房地产等[1][6][8][15] * 涉及的公司类型主要为国有企业(特别是战略型央企)和民营企业[1][6][8][1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体制改革与市场环境 * 建立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是未来十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作用[1][4][5] * 将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措施 通过标准、安全技术等手段治理地方保护主义和无序竞争[1][4][7] * 行政体制改革将优化政府职能配置 提升行政效率[2] * 国家规划法将发展规划变成法定程序 通过人大审议后不会轻易改变 以提高政策透明度[13] 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 产业政策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6] * 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整合 加强矿产资源、电网等功能性行业的大型央企整合[1][6] * 重点发展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 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机器人 对传统行业进行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改造[15] * 十五期间预计会有更多重大工程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投向最需要的领域 并非以盈利为主要目的[9][27] 国企改革与企业发展 * 国企改革侧重专业化整合和并购重组 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集中度[2][6] * 强调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股权多元化和完善公司治理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投资 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1][8] * 国企改革将侧重于资产化、证券化及杠杆化原则 竞争性行业会尽量推进证券化[21] * 市值管理是国资委的重要考核指标 更注重上市公司治理管理水平 如投资者沟通、信息交流等[14] 财政金融与资本市场 * 将规范财税金融制度 明确监管主体责任、协调机制以及追责问责机制[1][2] * 地方债务问题可通过扩大地方债规模缓解 2025年地方债规模已经突破4% 政府拥有大量高质量资产支持发债空间[22] * 未来赤字率可能超过3% 甚至达到4% 中央政府可能用显性债务置换地方隐性债务[23] * 资本市场面临注册制改革、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挑战 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加强监管和退市机制[18] 房地产与社会政策 * 房地产市场供需逆转 重点转向城市更新和提高宜居功能 预计年销售额维持在8-10万亿元 不再回到高峰水平[3][25] * 政府计划扩大社会福利和补贴 包括0-3岁育儿补贴、3-6岁幼儿园补贴、提高农村退休金 相关政策于2025年9月开始落实[3][20] * 将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与共同富裕政策 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缩小差距 扩大服务消费[26] 其他重要内容 * 国际环境变化促使中国成立战略型央企应对竞争 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11] * 人工智能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类似于过去电力的角色 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17] * 居民储蓄因房地产投资价值下降需寻找新渠道 可能引导进入资本市场 但需建立稳定机制[19] * 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差异化发展 如上海定位金融中心 北京定位科技创新中心[16] * 今年年底到明年将进行中期考核评估 以确保五年计划目标不会轻易改变[12]
总裁张磊突遭停职、公司上半年业绩几近腰斩 手游出海先锋智明星通神话能否延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2:06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公司于10月10日召开董事会,决定停止总裁张磊职务,相关工作由董事会接管,公告称停职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1] - 除总裁张磊外,发行负责人张金鑫、发行一部负责人刘源畅也被同时撤职,今年9月副总裁彭欣也已辞任,核心管理层短时间内连续变动 [1][2] - 公司普通员工对高层变动未表现出意外,办公秩序一切如常,但前台工作人员对事件回应为“不知情”或“不方便透露” [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最早一批出海游戏厂商,2009年将《开心农民》等产品成功推向海外,2010年获得腾讯数千万元级别投资 [4] - 2014年推出SLG手游《列王的纷争》,该游戏成为中国游戏国际化历史上流水最高产品,2016年末全球注册用户总数1.85亿,月活跃用户1251.77万人 [5][6] - 2014年公司被中文传媒以26.6亿元全资收购,获得上市公司资本支持,持续运营成熟产品并尝试多元化题材 [6] 创始人角色演变 - 创始人唐彬森于2016年创立饮料品牌“元气森林”,2020年6月辞去公司CEO及副董事长职务,此后逐步退出董事会,完成向消费领域跨界转型 [1][3] - 张磊于2016年加入公司担任商务副总裁,2020年从唐彬森手中接任总裁,期间公司拟通过增资扩股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实施员工持股 [2][3] 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51亿元,同比减少20.70%,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滑47.15%,经营性现金流为-651万元,由正转负 [7] - 2024年全年营收12.36亿元,同比下降7.41%,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降15.89%,业绩持续下滑 [7] - 目前《列王的纷争》全球注册用户总数为2.39亿,游戏月流水为3906万元,虽大不如前但仍有一定收入 [6] 业务结构与行业环境 - 公司对单一游戏《列王的纷争》存在较大依赖,该游戏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大,若玩家偏好变化或竞争对手推出高质量同类型产品,公司可能面临收入下滑风险 [7] - 2025年中国游戏市场竞争激烈,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头部企业凭借研发实力与IP储备占据主导地位,点点互动、柠檬微趣等出海新锐进一步瓜分海外市场 [7] 未来挑战与展望 - 新管理层需在短期内稳定团队士气,确保业务平稳过渡,长期需在保持SLG传统优势基础上找到新增长点,重建核心竞争力 [8] - 公司需应对依赖单一产品的结构性问题,并研发出可有效替代《列王的纷争》的新款游戏,以应对业务增长放缓风险 [7][8]
浙能迈领拟赴港上市 正就IPO中介机构进行选聘
智通财经· 2025-10-16 14:22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赴港上市,正选聘包括香港IPO上市券商、境内外律师、审计师在内的中介机构[1] - 中介机构选聘采用公开竞争性谈判、资格后审的采购方式进行[1] 公司背景与地位 - 公司隶属浙江省能源集团公司,是浙能集团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1] - 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是浙江省国资委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1] - 公司从船舶脱硫系统起家,现已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船用脱硫系统总承包商[1] - 公司单年交付200余台套船舶脱硫系统[1] 行业市场地位 - 根据克拉克森研究2024年11月数据,公司脱硫订单量位居全球脱硫塔供应厂商首位[1] - 公司与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东塞斯潘航运集团于今年6月签署正式合作协议[1] - 公司全球累计脱硫塔订单正式突破1000套[1]
智明星通总裁突遭停职,公司爆款游戏全球用户超2.3亿,但净利几近腰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22:07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公司于10月10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停止总裁张磊职务的议案,相关工作由董事会接管 [1] - 除总裁张磊外,发行负责人张金鑫、发行一部负责人刘源畅也被同时撤职,副总裁彭欣于今年9月辞任 [1][3] - 公司创始人唐彬森于2020年辞去CEO及副董事长职务,此后逐步退出董事会,完成向消费领域的转型 [2][4] 公司历史与核心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最早一批出海的游戏厂商,2009年将《开心农民》等产品成功推向海外 [5] - 2014年推出的SLG手游《列王的纷争》奠定行业地位,2015年成为中国游戏国际化历史上流水最高的产品 [6][8] - 2015年《列王的纷争》全球注册用户总数达1.85亿,月活跃用户为1251.77万人 [8] - 2014年公司被中文传媒以26.6亿元全资收购,获得上市公司资本支持 [9] 近期经营业绩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51亿元,同比减少20.70% [11][1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下滑47.15%,几近腰斩 [2][11][12] - 2024年全年营收12.36亿元,同比下降7.41%,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降15.89% [1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为-651万元,由正转负 [11] 核心产品当前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列王的纷争》月末总注册用户为23,879.42万户,月活跃用户为123.51万户 [9] - 《列王的纷争》付费用户数为4.07万户,游戏月流水为3,906.28万元 [9] - 另一款游戏《The Walking Dead: Survivors》月末总注册用户为3,760.61万户,月活跃用户为90.05万户 [9]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行业竞争 - 公司对单一游戏《列王的纷争》存在较大依赖,该游戏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较大 [13] - 自《列王的纷争》后,公司未能推出同等级影响力的新品,多元化尝试未达预期 [13] - 2025年中国游戏市场竞争激烈,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13] - 出海新锐如点点互动表现强劲,其游戏《Whiteout Survival》全球累计收入已突破35亿美元 [14]
102万甩卖资不抵债子公司,国资入主后的美芝股份正加速“卸包袱”
钛媒体APP· 2025-10-14 19:23
资产出售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不低于102万元的价格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广东英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 [2] - 该交易议案已于10月11日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3] - 交易在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以公开挂牌方式进行,最终交易价格取决于摘牌结果 [3]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英聚建筑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总资产为2.85亿元,总负债高达3.29亿元,净资产为-4444.24万元,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3] - 标的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但净利润亏损高达5049.45万元 [3] - 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显示,英聚建筑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4397.66万元,公司持有的51%股权对应评估值为-2242.81万元 [3][4] 历史投资与业绩对赌 - 公司于2022年1月以自有资金2805万元收购英聚建筑51%股权 [4] - 原股东朱涛曾承诺英聚建筑2022至2024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但该业绩承诺彻底落空 [5] - 由于业绩未达标触发对赌条款,朱涛需支付业绩补偿款303.27万元及利息,但未如约支付,直至2025年9月双方才达成和解协议 [5] 公司整体经营与财务困境 - 公司自2021年起已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超过7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仅1.23亿元,同比暴跌66.47%,归母净利润为-3476.17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5]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58.45%一路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5.0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短期偿债能力脆弱 [5] 控制权变更与战略调整 - 2020年12月,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将29.99%股份以7.5亿元转让给佛山南海国资,后者成为新实际控制人 [6] - 新老控制人之间存在矛盾,使公司治理陷入僵局 [6] - 国资入主后正加速推动公司战略重整与资产剥离,除本次交易外,2025年9月公司还公告拟转让50项房地产资产,预计回笼资金近4000万元 [6]
元气森林老板创办的新三板游戏公司,总裁等高管被停职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5-10-13 21:56
核心管理层重大变动 - 公司总裁张磊因工作重大失误被停职检查,发行负责人张金鑫与发行一部负责人刘源畅均被撤销职务 [1] - 三人原有工作由控股股东中文传媒派驻的工作组接管,公司内部正完成交接,事件尚在调查中 [1] - 公司董事会决定停止张磊总裁职务,其相关工作由公司董事会接管,此次停职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 公司历史与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游戏行业最早成功出海的厂商之一,早期凭借将类似《开心农场》的《开心农民》等产品推广到海外市场获得成功 [1] - 公司自研游戏《Clash of Kings》(列王的纷争)成为SLG品类阶段性标杆,2015年成为中国游戏国际化历史流水最高游戏,2016年上半年月均流水达3.74亿元,总注册用户1.6亿 [1] - 2014年,公司被中文传媒以26.6亿元的价格全资收购,2016年后打造出《Clash of Queens: Light or Darkness》等多款成功产品 [2] - 公司于2024年底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员工持股平台智明星汇,张磊为执行合伙人,张金鑫是持股份额最多的合伙人之一 [2]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51亿元,同比减少20.70%,净利润为1.11亿元,同比减少47.15% [4][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651万元,与去年同期4586万元相比,同比由正转负,下降幅度为114.19% [4][5]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12.36亿元,同比下降7.41%,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降15.89%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67.91%,相比上年同期的70.85%有所下降,基本每股收益为1.0971元,同比减少47.19% [5] 创始人关联信息 - 公司创始人唐彬森在2016年创立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并于2020年6月辞去公司CEO及副董事长职务,后续又辞掉公司董事等职务 [6]
宗馥莉,危险!
商业洞察· 2025-10-11 17:39
核心事件与品牌战略转变 - 宗馥莉于9月12日辞去娃哈哈集团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职务,相关程序已完成[4] - 内部通知显示,公司计划从2026年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替代已有近40年历史的"娃哈哈"品牌[5] - "娃小宗"年销售目标设定为300亿元,相当于当前娃哈哈实际销售规模的80%[14] - 类似"娃小哈""宗小哈"等多个商标已由宗馥莉完全控股的宏胜饮料集团申请注册,国际分类覆盖啤酒饮料、方便食品等[5][6]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娃哈哈集团股权呈现三方制衡格局: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个人持股29.4%,基层工会持股24.6%[24][25][26] - 任何重大决策需各方一致同意,单一反对即可否决,导致商标控制权不属于宗馥莉个人[26][27] - 宗馥莉曾尝试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移至其控股公司,但因国资方反对而暂停;较早提出1亿元收购商标方案也因价格分歧未达成[27] 历史纠纷与产权背景 - 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合资,达能出资4500万美元获合资公司51%股权,约定商标使用需董事会批准[22] - 2006年达能控诉娃哈哈绕开合资公司使用商标,引发"达娃之争",2009年达能撤资后商标归属娃哈哈集团[22][23] - 国资持股源于1987年宗庆后承包校办企业起家,并在产权改革中通过股权转让形成当前结构[29][30] - 国资在"达娃之争"中站台,维护了娃哈哈作为中国企业的身份[31] 经营风险与市场挑战 - 内部文件指出"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18][20] - 娃哈哈品牌价值约900亿元,放弃原有品牌被视为豪赌,行业内有加多宝与王老吉等因商标之争导致企业分崩离析的前例[12][13] - 新品牌"娃小宗"需在存量市场中与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对手竞争,部分经销商表示不愿冒险参与销售[16] - 若宗馥莉全面启用新品牌,娃哈哈可能沦为"空壳",复刻原有生产和销售网络难度极大[38] 财务与治理矛盾 - 娃哈哈集团净资产仅占整个娃哈哈体系的1/6,净利润占比微乎其微(1/250)[34][35] - 宗氏家族控制的"体外公司"体系获得不菲利润,而国资大股东近年分红有限[33][34] - 家族内讧导致股权可能碎片化,国资已于今年7月成立"专班"介入治理[36] - 员工担忧工作稳定性,宗庆后时代"不开除45岁以上员工"等遗产面临挑战[40]
宗馥莉,危险
创业邦· 2025-10-11 11:19
品牌更迭决策 - 公司内部通知宣布自2026年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替代已有近40年历史的“娃哈哈”品牌[4] - 新品牌“娃小宗”由宗馥莉完全控股的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注册 包括“娃小哈”、“宗小哈”等多个商标组合[4][6] - 公司为“娃小宗”定下的年销售目标为300亿元 相当于当前娃哈哈实际销售规模的八成[1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娃哈哈集团股权呈现三方制衡格局 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 宗馥莉个人持股29.4% 基层工会持有24.6%[27][28][29] - 当前股权结构下任何重大决策需获得各方一致同意 任何一方反对均可行使否决权 导致“娃哈哈”商标使用权须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29][30] - 宗馥莉曾尝试将387件娃哈哈商标转移至其控股公司并提出1亿元收购商标方案 但均因国资方反对或价格分歧未能达成[31] 历史遗留问题与法律风险 - 公司内部文件指出“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 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20][21][23] - 历史问题根源可追溯至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的合资 达能出资4500万美元获得合资公司51%股权并约定商标使用需经董事会批准[25] - 2009年“达娃之争”庭外和解后达能撤资 但娃哈哈商标归属娃哈哈集团 国资成为第一大股东[25][26] 体外体系与利润分配 - 娃哈哈体系内存在大量绕开国资的公司 工商登记显示“娃哈哈系”境内有200多家公司 而以国资为第一大股东的投资公司仅16家[38] - 截至2022年 娃哈哈集团的净资产仅占整个娃哈哈体系的六分之一 净利润占比更是微乎其仅二百五十分之一[39] - 国资大股东长期奉行“不插手经营”原则 但近期因家族内讧导致企业治理风波 已在今年7月成立“专班”介入处理[39][40] 市场竞争与经销商反应 - 新品牌“娃小宗”需在存量市场中与农夫山泉、康师傅、怡宝等强劲对手竞争 但目前有经销商表示不愿冒险参与销售[17] - 娃哈哈作为国民品牌其品牌价值约900亿元 放弃原有品牌在饮料行业被视为高风险行为 此前加多宝与王老吉等商标之争曾导致企业分崩离析[12][13] - 若宗馥莉全面启用娃小宗 娃哈哈可能沦为“空壳” 复刻原有生产和销售网络难度极大 短期将面临品牌分裂和资产缩水[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