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热管理系统

搜索文档
对话美的CTO卫昶:美的能源,将成为集团战略转型的支柱产业
钛媒体APP· 2025-06-12 18:22
业务整合与品牌成立 - 公司完成家电行业外多起并购后启动新一轮业务整合,2022年成立美的医疗品牌,整合万东医疗、库卡、美的生物医疗等子公司,推出公共医疗综合解决方案 [2] - 2023年6月成立"美的能源"品牌,首次以集团战略品牌亮相,整合合康新能、科陆电子、楼宇科技、库卡机器人等业务单位 [2] - 合康新能(2020年收购)聚焦户用储能,科陆电子(2023年收购)聚焦大型工商业储能 [2] 子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合康新能总营收22.4亿元(+220.56%),净利润2816万元(+155.29%) [2] - 同期科陆电子总营收12.14亿元(+16.2%),净利润6745万元(+857.45%) [2] 能源战略布局 - 通过"储能×热泵×AI"三维协同重塑能源生态,目标成为集团支柱产业之一 [3] - 战略突破方向:储能系统时效优化(峰谷调节、源荷匹配)、热能转化效率提升(热电联动、光热转化)、AI技术深度应用 [3][4] - 户用储能领域推出美墅2.0解决方案,最高支持240kWh储能规格 [4] - 大型储能领域在智利落地485MWh光伏配电项目(南美最大储能项目) [4] 技术协同与研发体系 - 楼宇科技提供储能热管理系统和iBUILDING平台(设计周期减少90%) [5] - 库卡重载机器人在光伏自动化领域市占率超25%,降低生产成本 [5] - 研发体系分为集团中央研究院(3-5年技术储备)和事业部研发组织(新品开发+下一代技术突破) [5] - CTO卫昶负责打通集团与美的能源的研发协同 [6]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坚持toB与toC业务并重发展,新能源是toB重点领域 [6] - 依托家电业务积累的电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热管理技术和AI技术切入储能赛道 [6] - 判断新能源业务未来5-10年将持续快速发展 [6]
从工商业到家庭全覆盖,"美的能源"发布全链路多场景解决方案
格隆汇APP· 2025-06-12 11:45
公司战略发布 - 首次以集体品牌亮相发布"储能+热泵+AI"三维驱动战略 [1] - 展示五大能源解决方案:家庭、工商业、绿色建筑、大型地面储能、智能制造 [1] 家庭能源解决方案 - 美墅2.0别墅绿电解决方案实现发储用电全链智能和一屏掌控 [3] - 升级后具备90kW/240kWh大容量备电能力 [3] - 支持六簇电池包并联和峰谷电价灵活设置 [3] 工商业能源解决方案 - 推出"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绿能园方案 [5] - 包含1个EMS系统、3套场景策略、4种运行模式 [5] - 通过BAPV/BIPV光伏电站+储能+充电桩实现智能化管理 [5] 大型地面储能方案 - 构建"设备-系统-服务"三位一体解决方案 [5] - 智利485MWh项目成为行业标杆 [5] 绿色建筑解决方案 - 推出储能热管理系统保持电池最佳工作状态 [5] - iBUILDING平台使暖通机房设计周期减少90% [5] - 已实现"一企一策"行业赋能 [5]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 库卡重载机器人占据新能源行业25%市场份额 [7] - 应用于光伏自动化生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7] 未来发展 - 将通过储能×热泵×AI三维协同重塑能源生态 [9] - 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9]
46页深度 | 银轮股份:热管理先行者,数字能源、机器人新领域加速拓展【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3-24 22:29
公司概况 - 银轮股份是国内热管理头部企业,换热器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国内第一,核心业务为乘用车、商用车及非道路、数字能源热管理板块,2023年收入占比分别为49%/41%/6% [2] - 公司在北美、欧洲实现属地化生产,海外经营体盈利持续改善,2024H1北美经营体净利润1785.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31] - 2022-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目标明确,2023年已顺利完成,2025年考核目标为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0.5亿元,营业收入不低于150亿元 [36] 新能源热管理业务 - 新能源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达5850-7350元,较燃油车(2150-2450元)提升近3倍,主要因新增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及热泵系统 [66] - 2027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市场空间将达1197亿元,2024-2027年复合增速18%,全球市场空间达1581亿元 [67] - 公司已获得北美著名汽车品牌6134.4万美元散热器订单、欧洲品牌3915万欧元电池冷却板订单等重大突破 [84] 数字能源业务 - 数字能源业务覆盖储能/数据中心/重卡超充三大领域,2027年市场空间预计分别达171/794/108亿元 [108] - 储能液冷渗透率持续提升,数据中心液冷技术PUE可降至1.1以下,重卡超充受益华为全液冷超充场站建设 [90][100][103] - 公司成立数字能源事业部,2023年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3%,已配套ABB/格力/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 [21][76] 商用车及机器人布局 - 2025年商用车行业迎来替换周期,新能源重卡渗透率突破9%,公司长期配套康明斯/戴姆勒等全球龙头 [6][76] - 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与车端高度重合,公司新增AI数智产品部并获多项专利,卡位特斯拉引领的产业化机遇 [7][8] - 商用车业务基本盘稳固,2023年收入占比41%,新能源化带来增量机会,海外市场实现重点突破 [6][21]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15-2023年营业收入CAGR达19.1%,2023年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59.7%,净利率从2021年3.4%提升至2023年6.4% [38][41] - 研发费用率稳定在4%以上,2022-2023年新增专利292项(含国际专利22项),在欧美设立三大研发中心 [19][79]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从2019年5.3%降至2023年2.6%,管理费用率从7.2%降至5.5%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