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管理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03:12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15:00-16:00通过网络平台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2]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出席并与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 [2] 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热管理产品收入占比超过60% 其中新能源业务增量明显 [3] - 2025年1-6月新能源车热管理产品实现收入68,071万元 占热管理系统收入比例55.42% [3] - 报告期内获得新项目定点138个 其中新能源项目112个 [3]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主要因客户年度降价要求及内部降本措施效果滞后 [4] - 部分高毛利产品对应整车销量同比下降 影响毛利结构 [4] - 公司已推动多维度降本行动 涵盖制造环节、工艺技术优化和供应链整合 [4]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波兰工厂已进入快速成长期 批量供应沃尔沃、Stellantis等重点客户 [7] - 波兰工厂集成模块类产品2024年产量约4万套 预计今年产量继续提升 [8] - 马来西亚工厂作为募投项目按计划推进 主要资金来源于募集资金 [5] - 摩洛哥工厂以自有资金投入 已完成工厂选址 目标服务欧洲主机厂客户 [5] - 马来西亚新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投产 重点扩产铝管及空调管路总成产品 [9] - 摩洛哥基地预计2026年底初步建成并具备试产条件 [1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成功实现电子水泵、板式换热器、温压传感器等关键产品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 [13] - 空调胶管产品完成性能检测与小批量生产验证 预计逐步放量 [13] - 从发动机胶管向汽车空调胶管领域拓展 并推进液冷系统胶管产品研发 [13] - 在汽车电子领域积极投入 强化研发创新与项目储备 [13] 新兴业务拓展 - 电子水泵及橡胶管、尼龙管产品用于数据中心和储能电柜领域液冷产品的小批量供货 [17] - 拟投资5000万元在常州市设立全资子公司 专门从事储能、服务器等领域液冷相关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17] - 子公司麦极客无线充电业务去年产值突破亿元 在手订单储备充足 [18] - 车载冰箱完成年产10万台生产线建设 获得福田戴姆勒商用车型项目定点 预计年底批量投产 [18] 客户与市场战略 - 依托核心客户资源持续拓展新能源车企及传统主机厂客户 [14] - 与主流车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部分新产品已获得供应商资质认可 [14] - 推进国际化布局 同步发力国内与海外两大市场 [15] - 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与供应链建设 提升全球订单响应能力 [15] 创新与效率提升 - 加大研发投入 注重技术集成与系统化解决方案能力建设 [17] - 通过智能制造和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17]
财通证券:首予比亚迪电子“增持”评级 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9-16 14:43
公司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1895/2082/2282亿元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达52.96/61.40/77.49亿元 [1] - 1H25收入806.1亿元同比增长2.6% 低于机构预期858.8亿元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7.3亿元略超机构预期17.2亿元 [1] - 毛利率低于预期0.4个百分点 销售与管理费用率均高出预期0.2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低于预期0.8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汽车业务1H25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60.5% 受益于智能座舱/悬架出货增长及智驾/热管理产品份额提升 [1] - 零部件业务收入远超预期 组装与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略不及预期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远低于预期 [1] - 母公司1H25新能源汽车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长33% [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基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预期 [1]
财通证券:首予比亚迪电子(00285)“增持”评级 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4:38
公司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95亿元、2082亿元、2282亿元[1]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96亿元、61.40亿元、77.49亿元[1] - 1H25收入806.1亿元同比增长2.6% 低于机构预期858.8亿元[1] - 1H25经调整归母净利润17.3亿元 略高于机构预期17.2亿元[1] 业务分部表现 - 新能源汽车业务1H25营收124.5亿元 同比增长60.5%[1] - 组装业务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略不及预期[1]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远低于预期[1] - 零部件业务收入远超预期[1] 盈利能力指标 - 1H25毛利率低于预期0.4个百分点[1] - 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均高出预期0.2个百分点[1] - 研发费用率比预期低0.8个百分点[1] 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 - 受益于智能座舱产品和智能悬架出货量增长[1] - 智能驾驶辅助和热管理产品市场份额提升[1] - 母公司1H25新能源汽车销量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1]
津荣天宇:公司持续深耕汽车配套领域 获得欧美系、日系、国内新能源车企众多客户
全景网· 2025-09-11 16:53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持续深耕汽车配套领域并拓展产品品类 与客户建立深度绑定关系[1] - 通过优化成本和提升竞争力 获得欧美系 日系及国内新能源车企的众多客户[1] - 有效消除对单一车企的依赖[1] 客户合作进展 - 汽车业务主要服务于行业头部一级配套商[1] - 与国内造车企业的合作订单规模稳步扩大[1] 产品与技术成果 - 在汽车底盘 减震器 被动安全 电子电控 热管理及座椅骨架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进展[1] - 2025年上半年在八大领域共计取得96个新品种类和4个增产产品种类[1] - 预计量产后每年将新增销售收入1.6亿元[1]
比亚迪电子(00285.HK):1H25业绩符合预期 看好AI数据中心和AI机器人等业务加速布局
格隆汇· 2025-09-04 12:18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806.06亿元同比增长2.58%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3.97% [1] - 2Q25单季度收入437.25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18.56%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增长22.07%环比增长78.04%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72% 新型智能产品收入下降4.15%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大幅增长60.5% [1] - 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主要源于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热管理产品进入放量阶段 [1] 盈利能力变化 - 1H25毛利率同比增长0.54个百分点至7.36% 主要受益于消费电子捷普业务自动化率提升及汽车电子业务成本摊薄效应 [1] - 期间费用率整体稳中有降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4/-0.29/-0.17个百分点 [1] 研发与创新投入 - 1H25研发费用达22.31亿元 持续投入新能源汽车产品与AI服务器领域 [1] - 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 多款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行业领军企业认证 [2] 智能化布局进展 - 大规模应用AMR智能物流机器人于集团内制造场景 显著提升仓储配送效率 [2] - 积极开发AI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 持续拓宽技术能力边界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49.35亿元 2026年61.84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18.4倍/14.5倍 目标价上调7.5%至50港元 [2]
国信证券发布三花智控研报: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较快提升,机器人零部件持续改进
搜狐财经· 2025-09-04 09:4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 [1] - 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率实现同比和环比改善 [1] 业务发展 - 汽车零部件业务稳步提升 制冷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1] - 多项热管理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1] -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战略 [1]
中金:维持比亚迪电子(00285)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5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3 09:44
业绩表现 - 1H25收入806.06亿元同比增长2.58%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3.97% [2] - 2Q25单季度收入437.25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18.56%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增长22.07%环比增长78.04% [2] - 维持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49.35亿元/61.84亿元不变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72% 新型智能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15% [3]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0.5% 因智能座舱出货量增长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放量 [3] - 1H25整体毛利率同比增长0.54个百分点至7.36% 因消费电子自动化率提升及汽车电子成本摊薄 [3] 财务管控与研发投入 - 期间费用率(除研发)稳中有降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4/-0.29/-0.17个百分点 [4] - 研发费用保持22.31亿元高水平投入 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产品与AI服务器 [4] 战略布局与新技术发展 - 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 液冷与电源产品获行业领军企业认证 [5] - 大规模应用AMR智能物流机器人于制造场景 积极开发AI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 [5]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8.4倍/14.5倍P/E [1] - 目标价上调7.5%至50港元 对应2025/2026年20.9倍/16.4倍P/E 较当前股价存在13.4%上行空间 [1]
中金:维持比亚迪电子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5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3 09:4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49.35亿元和2026年净利润预测61.84亿元不变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18.4倍P/E和2026年14.5倍P/E [1] - 1H25收入806.06亿元同比增长2.58%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3.97% [2] - 2Q25单季度收入437.25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18.56%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增长22.07%环比增长78.04% [2] 业务板块分析 - 1H25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72% 新型智能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15%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5% [3] - 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主要源于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热管理产品进入放量阶段 [3] - 1H25毛利率同比增长0.54个百分点至7.36% 主要因消费电子捷普业务自动化率提升和汽车电子收入增加带来的成本摊薄 [3] 成本控制与研发投入 - 1H25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4] - 期间费用率(除研发费用)整体稳中有降 体现积极降本控费成效 [4] - 1H25研发费用22.31亿元 持续投入新能源汽车产品和AI服务器等领域 [4] 战略布局与发展方向 - 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 多款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行业领军企业认证 [5] - 大规模使用AMR智能物流机器人应用于集团内制造场景 助力提升仓储和配送效率 [5] - 积极开发AI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 持续拓宽能力边界 [5] 估值与评级 - 目标价上调7.5%至50港元 对应2025年20.9倍P/E和2026年16.4倍P/E [1] - 较当前股价存在13.4%上行空间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比亚迪电子(00285):2025年半年报点评:增长稳定,汽车与新型智能培育新动能
东吴证券· 2025-09-02 22: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1亿元同比+2.6%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14.0% 25Q2营收437.3亿元同比+3.9%环比+18.6%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22.0%环比+77.0% [7] - 消费电子业务结构优化 新型智能产品AI数据中心跃升式发展 新能源汽车业务同比+60.50% [7] - 上调盈利预测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53.0/63.3/73.8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总收入194,202百万元同比+9.53% 2026E 222,464百万元同比+14.55% [1] - 2025E归母净利润5,300百万元同比+24.26% 2026E 6,333百万元同比+19.48% [1] - 2025E每股收益2.35元 对应PE 17.59倍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2025H1收入609.47亿元同比-3.7% 其中零部件137.52亿元同比-9.8% 组装业务471.95亿元同比-1.8% 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与自动化效率提升 [7]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2025H1收入72.09亿元 AI服务器出货大幅增长 液冷与电源产品获行业认证 IDC预测2025年嵌入式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46.7% 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同比+40.9%达2364亿美元 [7] - 新能源汽车业务2025H1收入124.50亿元同比+60.50% 占比15.45% 智能座舱/智驾/热管理产品驱动增长 智能悬架实现量产供货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4.10港元 市净率2.76倍 港股流通市值90,602.21百万港元 [5] - 2025E ROE 14.74% 毛利率7.41% 销售净利率2.73% [8] - 2025E EV/EBITDA 10.37倍 [8]
比亚迪电子(0285.HK):汽车电子业务高速增长 发力AI服务器液冷与电源核心组件业务
格隆汇· 2025-09-02 20: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06.06亿元 同比增长2.58% 归母净利润17.30亿元 同比增长13.97% [1]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609.47亿元 同比下降3.72% 其中组装业务收入471.95亿元 同比下降1.79% 零部件收入137.52亿元 同比下降9.8% [1]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24.50亿元 同比增长60.50% [2] - 新型智能产品收入72.09亿元 同比下降4.15% [3] 消费电子业务 - 消费电子业务阶段性承压 北美大客户下一代折叠屏手机有望采用钛合金中框方案 公司可能受益于折叠屏手机中框用量翻倍及高价值铰链部件增量 [1] - iPhone金属中框钛合金换铝对零部件业务的影响已充分计入 [1] 汽车电子业务 - 汽车电子业务高速增长 主要受益于母公司出货量高增长及智能化水平提升 [2] - 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持续攀升 智能驾驶辅助和热管理产品市场份额提升 新品类智能悬架系统开始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2] - 预计下半年智能座舱/热管理/智能驾驶辅助产品出货量保持高增长 智能悬架产品将配套更多车型 [2] - 未来两三年汽车电子业务出海预计取得进展 [2] 新型智能产品与AI业务 - AI服务器业务首次在半年内突破10亿元收入规模 [3] - 全系列液冷产品(包括快接头/冷板/分水器)于2025年3月获得英伟达认证 液冷产品及ML72电源系统预计三四季度向国内外客户批量出货 [3] - 预计2026年成为液冷产品大规模上量第一年 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 [3] - 公司布局光模块产品 800G产品已具备量产能力 [3] - 作为英伟达高压系统领域战略合作伙伴 相关前瞻性产品预计2026年下半年或2027年开始量产 [3] 盈利展望 - 预计2025年收入1910.63亿元 同比增长7.76% 2026年收入2184.25亿元 同比增长14.32%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7.64亿元 同比增长11.69% 2026年60.52亿元 同比增长27.03% [3] - 对应净利率2025年2.49% 2026年2.77% [3]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巩固高端消费电子市场领先地位 关注大客户下一代折叠屏手机NPI进展 [1] - 汽车电子业务通过智能悬架等新产品加速配套更多车型 实现出货量与单车价值量双重提升 [1] - 积极发力AI服务器液冷与电源核心组件业务 未来有望打造新增长曲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