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羊

搜索文档
保险资金“大投资”撬动“大民生”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1
龙羊峡水电站概况 - 库容达247亿立方米,配备四台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未直接披露但具有重要调节功能 [1] - 使下游省区灌溉保证率从56%提升至80%,保障沿黄9省区承担全国13.4%的粮食供给安全 [1] - 2022年完成电气主接线及363千伏GIS设备改造,显著提升电网供电稳定性和调频能力 [5]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规模 - 在918公里河段上建成11座大中型水电站,形成梯级开发的"水电走廊" [5] - 截至2025年5月底总装机容量达2900万千瓦,年清洁发电量超600亿千瓦时,可满足250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5] - 实现"1滴水发11次电"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5] 保险资金投资布局 - 2017年投资80亿元、2019年追加90亿元股权投资青海黄河公司,后者成为当年央企混改引战第一大项目 [4] - 保险资金平均久期超10年,与水电项目20-30年回报周期高度匹配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资产规模6.3万亿元,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近4万亿元,其中社会民生领域投资超2400亿元 [6] 光伏产业生态融合 - 海南州生态光伏园总装机容量6244兆瓦,相当于6个大型火电厂规模 [9] - 光伏板使地表温度降低2-3℃、风速减少50%、土壤水分蒸发量降低30%,形成"光伏小气候" [9] - 植被覆盖率增加80%,减少荒漠化土地100平方公里,实现"光伏+生态+民生"三赢 [10] 储能技术突破 - 贡玛储能电站采用180兆瓦/720兆瓦时集中式高压级联储能系统,无变压器模式直接接入电网 [13] - 2025年5月30日正式并网,为"青豫直流"外送通道提供电网支撑 [13] - 技术具备单机容量大、能量转化效率高及强电网支撑能力等优势 [13] 多元化投资战略 - 从单一能源投资转向"水风光储"一体化布局 [14] - 设立30亿元粮油产业股权计划支持产能扩建,200亿元云南国企改革计划支持滇中引水工程,直接受益1500万人 [14] - 陕西、甘肃、吉林三地乡村光伏项目获7800万元资金支持,带动畜牧业发展与就业 [10]
大投资撬动大民生 解码中国人寿“高原水光”投资密码
财联社· 2025-07-02 09:30
中国人寿在青海的投资布局 - 公司通过90亿元股权投资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支持黄河上游水电滚动开发、西电东送和西部大开发[4] - 青海黄河公司是青海最大发电企业,拥有水、光、风、火、储能等多种电源品种,参与建设的海南州生态光伏园获吉尼斯世界纪录[4] - 光伏羊生态模式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牧羊,既降低企业成本又助农牧民增收,609.6平方公里的光伏园内牧草生长旺盛[2][5] 清洁能源项目运营成效 - 贡玛储能电站作为90万千瓦光伏项目配套工程,2025年5月30日并网后提升光伏电站就地消纳能力,为青海电网提供调峰调频服务[6] - 龙羊峡水电站总库容247亿立方米,设计调洪库容51.8亿立方米,使下游防洪削峰率超40%,并实现青海从电力输入省转为输出省[7][8] - 拉西瓦水电站以两回750千伏出线接入西北电网,成为骨干电源点,建设周期创同类型电站最短纪录[10] 保险资金支持民生的策略 - 通过权益投资(930亿元)、债券投资(1100亿元)和另类投资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投向基建、医疗、乡村振兴等领域[12] - 发行普惠金融专属资管产品,投资银行小微贷款专项债,2025年一季度末民生领域总投资规模达2400亿元,较"十四五"初期增长160%[13][14] - 建立"投前筛选—投中决策—投后管理"全流程机制,确保资金精准流向民生工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13] 综合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 - 公司将服务新质生产力作为投资着力点,推动"绿电+生态+民生"协同发展,如光伏羊模式带动生态畜牧业[1][5] - 通过长期资本支持青海黄河公司19座水电站建设,其中龙羊峡水电站发电量50%以上用于青海省建设[8][10] - 利用保险资金长期性优势定制化对接企业中长期需求,典型案例包括青豫直流二期外送项目等国家重大项目[11]
中国人寿的青海答卷:戈壁滩上育出“光伏羊”,“耐心资本”的绿色远征|五篇大文章调研行
华夏时报· 2025-06-25 07:29
青海黄河公司清洁能源项目 - 青海共和县塔拉滩戈壁建成全球最大光伏发电园区,装机容量达6244兆瓦,形成"牧光共生"模式,光伏板间距设计兼顾发电效率与生态修复,植被覆盖率提升80%,100平方公里荒漠变绿洲 [2][3] - 项目由中国人寿资产领投90亿元股权投资,为2019年央企混改第一大单,支持"西电东送"战略,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5.44%,形成抗周期能力 [2][9] - 龙羊峡水电站具有51.8亿立方米调洪能力,洪水削峰率超40%,下游灌溉保证率从56%提升至80%,保障沿黄九省区13.4%的全国粮食产能 [4][5] 清洁能源技术突破 - 拉西瓦水电站配备6台70万千瓦机组,年平均发电量102亿千瓦时,创下750千伏出线电压等多项世界纪录,为西北电网骨干电源点 [6] - 配套建设的贡玛储能电站容量180兆瓦/720兆瓦时,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通过"青豫直流"输送至华中地区 [6] - 光伏阵列与储能系统形成"光储协同"模式,提升电网调峰调频能力 [6][7] 保险资金绿色投资战略 - 中国人寿资产构建"双线配置"投资体系,绿色投资规模突破4500亿元,重点布局清洁能源、水利工程等民生项目 [9][10] - 推出行业首个ESG投资指导规则,设立国内保险资管领域首只ESG债券与权益指数,实施"绿色引擎"计划 [10] - 通过定制化方案对接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需求,平均投资期限达10年以上,匹配险资负债端特性 [9] 社会经济效益 - "光伏羊"模式使牧民年增收数万元,实现"绿电生产、生态修复、民生改善"三重效益 [3][4] - 龙羊峡库区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湿地扩大600平方公里,提升"中华水塔"水源涵养能力 [5] - 项目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1.2万个,带动库区移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