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吴中精准赋能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集群
新华财经· 2025-06-19 11:24
机器人产业规模与集群发展 - 苏州市吴中区机器人产业规模超过1600亿元,服务机器人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内资品牌七分之一 [1] - 吴中区集聚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1100多家,涵盖关键零部件、本体制造、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和终端应用等领域 [1][2] - 吴中区力争到2026年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2200亿元 [5] 科研机构与成果转化 - 哈工大苏州研究院推出液压人形机器人、加油站人形机器人、机器导盲犬等代表性整机产品 [1] - 哈工大苏州研究院与600多家行业企业合作,完成技术需求对接近400项,落地孵化企业超过20家,2024年计划新增30家 [1] - 研究院与27家企事业单位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24级"苏州专项"研究生入企率达100% [1]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布局 - 吴中区每年拿出不少于30%的新供工业用地用于机器人产业项目,设立及拟设立机器人合作基金29只,累计规模约150亿元 [2] - 吴中区汇聚机器人整机制造企业45家,生产机器人本体58种、700余款 [2] - 自2018年以来,吴中区连续发布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构建机器人产业扶持培育政策体系 [2] 企业创新与市场表现 - 伟创电气开发旋转关节模组、空心杯电机模组等核心产品,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 [2] - 魔法原子专注具身智能和通用人形机器人研发,研发人员占比超80%,拥有全球专利150多项,核心产品已量产 [2][3] - 科沃斯集团2024年一季度营收38.58亿元(同比增长11.06%),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59.43%),研发费用2.36亿元(同比增长7.27%) [3] - 汇川技术预计2030年海外营收占比超20%,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核心领域建立全球技术标准 [3] - 绿的谐波2024年一季度营收1亿元(同比增长近20%),减速器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50%以上 [4]
在上海,机器人正加速“进化”(“融”观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9 06:02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依托高端制造业基础和长三角供应链优势 [9] - 行业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上海启用,面积5000平方米,预计2024年沉淀1000万条数据 [10][11]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全球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 [11] 技术创新与数据积累 - 机器人智能化依赖大数据训练,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建立数据采集厂,每天100台机器人训练产生上万条数据 [9] - 异构训练场联合智元、傅利叶、开普勒等公司上百台机器人训练多种技能,避免AI幻觉 [11] - 启用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OpenLoong",吸引全球开发者共享数据 [11] 资本支持与融资情况 - 上海市设立百亿级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各区县建立配套引导基金 [13] - 浦东新区筹备人形机器人子基金,宝山区发布5亿元上海首宝智业投资基金 [13] - 傅利叶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GR-1商业化落地交付超100台 [14] - 智元获腾讯B轮融资估值150亿元,2024年1月量产第1000台机器人 [14] 企业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傅利叶GR-2身高1.75米用于康复训练,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合作建示范基地 [9][14] - 智元发布能骑自行车的双足人形机器人灵犀X2 [14] - 开普勒K2"大黄蜂"在上汽通用汽车完成实景实训 [6][7] 产业链与应用场景 - 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覆盖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全环节 [15] - 关键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叉,精密加工环节可迁移 [15] - 应用场景包括医院护理、家庭助手、汽车工厂装配等 [15] - 行业预测人形机器人未来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 [16]
人形机器人周报(第13期):奇瑞墨甲机器人全球批量交付,关注奇瑞机器人产业链【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7 21:50
市场表现 - 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本周上涨3.21%,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6.5%,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3.64pct)和上证综合指数(3.7pct)[1][4] - 成分股中斯菱股份(+13.24%)、祥鑫科技(+12.17%)、精锻科技(+11.65%)涨幅居前,肇民科技(-3.88%)和北特科技(-0.8%)下跌[1][4] - 双林股份年初至今涨幅达185.96%,美力科技(+167.55%)、浙江荣泰(+114.56%)表现突出[7] 行业动态 企业进展 - 奇瑞完成220台墨甲人形机器人全球批量交付,采用"4S店-公共服务-家庭服务"三步走战略[8] - 宇树人形机器人G1完成13.2公里长跑测试,续航118分钟,最高速度达3.5m/s[9] - 优必选签署全球首个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涉及Walker S1工业机器人和Walker C商用机器人[10] - 灵初智能发布Psi R1大模型,支持机器人自主推理决策和长程操作[11] - 数字华夏推出全球首款双形态人形机器人星行侠P01,支持"本体模式"和"飞兵模式"切换[13] 产业链布局 - 星宸科技机器人芯片完成产品矩阵并大批量出货,计划2026年量产高阶机器人芯片[15] - 均普智能启动首条人形机器人量产中试线建设,年产能1000台,关键工序自动化率85%[16] - 征和工业研发微型链系统项目攻关灵巧手传动技术[2] - 西菱动力开展谐波减速器开发及产线建设[2] - 中鼎股份从谐波减速器拓展至力觉传感器,目标实现关节总成制造[2][31] 政策与资本 政府支持 -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完成注册,目标规模10亿元,首期募资5.6亿元[20] - 广东省提出组建超万亿元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机器人等前沿产业[21] - 广西发布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聚焦智能机器人等终端产品[22] 融资动态 - 因时机器人完成近亿元B3轮融资,累计融资7轮[24] - IndustrialNext获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由Khosla Ventures领投[25] - 法奥机器人获民生股权基金领投,2024年协作机器人出货量达6540台[26] - 鉴智机器人完成数千万美元B1轮融资,进入量产阶段[28] - 北微传感完成数千万B+轮融资,专注惯性传感器研发[29] 技术突破 - 灵初智能Psi R1模型实现"动作感知-环境反馈-动态决策"全闭环,支持多模态融合推理[11] - 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搭载DeepSeek大模型,具备用户特征识别和服务预测能力[14] - 三花智控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进展顺利,目标成为第三大增长点[31]
广深篇:科技龙珠雷达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06 22: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深“科技龙珠”作为新技术领域前沿且具影响力的“科技新贵”,打破国际科技巨头在某些核心领域的垄断,有望引领中国科技资产重估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杭州“七龙珠”引发科技关注热潮,广深作为新兴科技产业创业企业孵化地,“科技龙珠”企业有潜力引领中国科技资产重估 [3][6] 政策+资金助推,广深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 2024 年深圳、广州分别有 34、24 家独角兽企业,位居全球城市榜单第六、并列第九位 [7] - 2023 年广州产投集团成立 1500 亿元产投母基金和 500 亿元创投母基金,已签约超 450 亿元;广州市政府主导的天使母基金总规模超 100 亿元 [7] - 2025 年 3 月 3 日深圳连发四份“行动计划”,到 2026 年 AI 终端产业规模达 8000 亿元以上、力争 1 万亿元,集聚不少于 10 家现象级终端企业;到 2027 年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 1200 家,关联产业规模达 1000 亿元以上 [7] 科技龙珠闪耀广深 大疆创新:消费级无人机全球领导者,助中国低空产业腾飞 - 大疆成立于 2006 年,业务遍及 100 多个国家与地区,2023 年估值 1250 亿元在中国企业中排第九 [12] - 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近八成,北美市场占有率达 85%,亚马逊平台上其产品长期居销量 TOP10 [12][13] - 核心技术优势在飞控和图传技术,全球无人机相关专利申请量超 1.5 万件 [13] - 推出 Mavic、Air 等多系列消费级无人机产品,还有专业级影像设备 [16] - 实现无人机从“玩具”到“生产力工具”转变,应用于农业、公共安全等多领域,截至 2024 年 10 月农业无人机全球累计销量超 40 万台,作业面积超 90 亿亩次 [17][19] - 旗下卓驭科技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合作车企众多,升级激目系统,成本降低 30% - 40% [20] - 2025 年 3 月发布 GenDrive 解决方案,相关功能年内量产搭载;成行平台可拓展车载无人机系统 [22][23] 自变量:专研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水平位居国际前列 - 自变量聚焦“通用具身大模型”研发,是国内最早实现端到端统一具身大模型的公司 [27] - 2024 年 10 月自研全球最大参数规模的具身智能通用操作大模型 WALL - A 模型 [27] - 已完成 Pre A ++轮数亿元融资,投资方活跃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28] - 致力于实现通用机器人,走“大小脑统一”的端到端具身智能大模型路线 [31] - WALL - A 模型操作 Demo 动作达世界一流水平,部分能力强于国外对手,复杂任务成功率超 90% [32] 逐际动力:以运动智能为基,打造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 逐际动力聚焦打造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及创新产品,掌握足式机器人运动智能核心技术 [34] - 2023 年 9 月发布四轮足机器人 W1,12 月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 CL - 1;2024 年 8 月升级发布 CL - 2,10 月发布多形态双足机器人 TORN 1 并实现商业化闭环 [35][38] - 2025 年 2 月发布具身操作算法 LimX VGM,国内首次将人类操作数据应用于机器人操作 [39] - 截止 2025 年 3 月完成 5 亿元 A 轮系列融资,获头部机构战略支持 [42] 元象:国产开源大模型先驱,打造 AI + 3D 一站式应用平台 - 元象 2021 年成立,是国内领先的 AI 与 3D 技术服务公司,已完成 A + 轮融资超 2 亿美元 [43] - 自研 XVERSE - 65B/13B/7B 等系列高性能大模型,采用开源策略降低成本 [43] - 2024 年 4 月发布多模态大模型 XVERSE - V,性能领先;9 月发布 XVERSE - MoE - A36B 模型,助力商业化,Saylo APP 火遍港台 [47][51][52] - 提供一站式 3D 内容制作与消费平台,打造多个 IP 的 VR 产品,在全国 22 处景区和博物馆落地 [55][58] 思谋科技:工业大模型领航,助推工业智能化转型 - 思谋科技 2019 年成立,构建了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生态,服务全球近 300 家大型客户 [60][70] - 2023 年 6 月发布工业大模型开发与应用底座 SMore LrMo,支持云边端设备联动等,适配多种芯片和框架 [62][63] - 2023 年 11 月发布全球首个工业多模态大模型 IndustryGPT V1.0,2024 年 6 月升级到 2.0 版本 [65][66] 超参数科技:AI + 游戏技术驱动,Game Agent 商业化先锋 - 超参数科技 2019 年成立,是全球首个在 Game Agent 领域大规模商业化的公司,客户众多 [71][72] - 产品和服务覆盖 65 个国家和地区,年累积服务用户数 31.5 亿,年累积服务时长 384.2 亿小时 [74] - 2023 年 3 月推出 GAEA 系统,实现完全由 AI 驱动的 NPC 生态 [75] - 提供多元拟人化 AI BOT,截至 2024 年 8 月峰值在线数超 150w [82] 元戎启行: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通往 RoadAGI - 元戎启行 2019 年创立,2024 年业务量产,截至 2025 年 3 月智能驾驶汽车销量近 40000 台,里程超 4500 万里程 [83] - 发布 DeepRoute - Tite、Driver 3.0 等多个智能驾驶平台和解决方案,推出 D - PRO 和 D - AIR 两款智驾产品 [84][85] - 研发 VLA 模型助推汽车向具身智能进化,探索用量产车实现 Robotaxi 规模化运营 [93] - 2025 年 3 月发布道路通用人工智能平台 AI Spark,赋能移动智能体跨室内外行驶 [94] 黑格科技:3D 打印全流程应用,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 - 黑格科技 2015 年成立,整合 3D 打印完整流程,业务覆盖全球 30 多个国家与地区 [99] - 拥有全面硬件设备产品矩阵,UltraCraft A3D 可实现 7x24 小时不间断生产,UltraCraft Reflex RS 打印精准稳定 [100][102][105] - 提供齿科、工程等材料,拥有 HeyGears Cloud 和 HeyGears Blueprint 软件与平台 [109] - 面向数字化齿科、个性化康复辅具等领域提供整套应用方案 [112]
国泰海通|计算机:科技龙珠雷达——广深篇
广深"科技龙珠"企业概览 - 核心观点:广深地区孕育了在低空经济、AI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和商业化潜力的八家"科技龙珠"企业,这些企业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并可能引领中国科技资产重估 [1] - 投资建议:广深作为新兴科技产业孵化地,其"科技新贵"企业处于技术前沿且具有行业影响力,维持计算机行业"增持"评级 [1] 重点企业技术优势 大疆创新 - 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接近80%,并通过卓驭科技提供智能驾驶视觉方案 [2] 自变量机器人 - 国内首个实现端到端统一具身大模型的公司,2024年10月自研全球最大参数规模的具身智能通用操作大模型WALL-A [2] 逐际动力 - 研发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及双足机器人,国内首次实现人类操作数据直接应用于机器人的LimX VGM算法 [2] 元象XVERSE - 自研开源高性能大模型,提供一站式3D内容制作与消费平台 [2] 思谋科技 - 以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为核心,构建工业多模态大模型、智能工业平台及AI-AOI视觉检测设备的软硬件生态 [3] 超参数科技 - 全球首个Game Agent领域大规模商业化公司,通过AI技术提升游戏Agent自主性与互动性 [3] 元戎启行 - 截至2025年3月智能驾驶汽车销量近4万台,远期目标打造RoadAGI [3] 黑格科技 - 提供3D打印全流程解决方案,覆盖数据采集至后处理的完整链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