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工船

搜索文档
 机构:船舶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1:21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政策催化深海装备建设提速,具备高端建造与系统集成能力的船企有望深度受益。 深海油气开发、深远海风电、海洋渔业、科考探测等领域加快推进,对高可靠性、复杂工况适配性强的 深海装备形成系统性需求。我国已在LNG运输船、超深水钻井平台、风电施工船、养殖工船等高端船 型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海工装备新签订单、交付排产均处于高位,船舶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 华西证券认为,1)船舶行业大周期景气持续向上。船舶制造业和航运行业分别作为船舶产业链的中游 和下游均有自身的周期性。作为供需两端,两个行业的发展逻辑极为紧密。本轮船舶产业链周期启动自 2021年,整体呈现出结构性景气的特点,在经历了子行业结构性分化后,当前景气度依然持续向上。 2)中国在本轮周期中最为受益,从订单量、造船交付量、新签船舶订单、完工量等指标来看,中国已 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船舶制造国。并且,中国船厂在本轮船舶大周期中的成本优势、产业链韧性、技术创 新以及产能规模优势明显,并且在2021年开始订单结构逐步改善,并随着高价值造船订单的交付,船企 利润率提升明显。 据央视新闻消息,从南京海关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出口各类船舶1078.4亿元,出口 ...
 中国船舶:公司深耕深海船舶装备等高端船舶领域,在FPSO、半潜船等方面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0 22:13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 [1]   公司制造能力 - 公司深耕深海船舶装备等高端船舶领域 [1] - 公司在FPSO、半潜船、水下作业装备、养殖工船、深海渔业装备等方面具备强大的制造能力 [1]
 找矿重大突破!这场发布会,信息量满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5:01
 能源资源勘探开发 - 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 探明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2] - 石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 天然气年产量突破2400亿立方米 [2] - 新探获多个大型铀矿床 显著提升铀资源安全保障程度 [2] - 海洋原油增量占2024年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成为增储上产主力 [6]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产业门类涵盖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5] - 海工装备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 [7]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 [9]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邮轮旅游和海洋研学热度高涨 [9]   海洋科技创新 -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排水量42600吨 钻深11000米 综合性能全球领先 [11]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11] -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和"奋斗者"号深潜器等重大装备相继投入使用 [11] -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天津建成全国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 [8] - 自主研发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 厦门生产全球纯度最高氨糖药品 [8] - 海洋能技术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舟山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时间和发电量居世界前列 [8]   林草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超10万亿元 带动6000万人就业增收 [4] - 森林食物年产量突破2亿吨 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4] - 油茶种植面积达7500万亩 茶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 [4] - 浙江安吉竹子产业创造192亿元产值 带动近4万竹农增收 [4] - 生态护林员队伍稳定在170多万名 实现家门口就业 [4]   不动产登记服务 - 实现抵押登记等业务跨省通办 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登记服务高频事项全程网办 [3] - 交房即交证覆盖2200多个县市 化解1500多万套房屋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3]
 天海防务: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2:1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8.43亿元,同比增长22.00%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106.69%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88.43%,从-3.01亿元提升至-3485.71万元 [4] - 基本每股收益0.0726元/股,同比增长106.84% [4]   业务板块分析 - 船海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收入16.97亿元,同比增长32.33%,毛利率19.85% [27][31] - 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收入2179.24万元,同比下降66.73% [27][31] - 能源业务收入3320.10万元,同比增长6.85% [27][31] - 国外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233.71% [31]   订单情况 - 船海工程设计业务在手订单金额1.31亿元 [8] - 监理业务在手订单金额4712.41万元 [8] - 建造业务在手订单总额141.43亿元,其中已生效人民币合同26.19亿元,美元合同8308.20万美元 [8] - 报告期内交付海工类船舶22艘,运输船17艘 [8]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2409.78万元 [31] - 与天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7][12] - 推进甲醇混合动力江海直达船型、浮式风电安装船舶等新船型研发 [2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49.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3% [4] - 货币资金8.07亿元,占总资产16.29% [33] - 短期借款9.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9个百分点 [33] - 合同资产8.82亿元,占总资产17.80% [33]   子公司表现 - 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船海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 [36] - 上海沃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能源业务收入3321.81万元 [36] - 江苏金海运科技有限公司防务装备业务收入2179.24万元 [36] - 上海佳豪船海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业务收入3629.77万元 [36]   行业与市场 - 公司是工信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 - 具备新船型开发、设计、工程支持等完整的技术服务链 [21] - 在风电安装平台、起重船等海洋工程船舶研发设计方面保持市场领先优势 [21] - 紧密契合国家"绿色发展"、"一带一路"等宏观战略 [25]
 海洋经济驱动内需增长 深海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9 07:11
 海洋经济总体发展   - 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达99097亿元,同比增长6%,占GDP比重提升至7.9%,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2]   -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29861亿元,增长7%,高于全国制造业增速2个百分点 [2]   - 海洋服务业增加值58968亿元,占比近60%,其中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分别增长8.5%、10% [2]   - 国家通过《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沿海省市出台专项规划优化布局 [2][3]     细分产业表现   - 海洋水产品产量超3500万吨,同比增长3%,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169个,较2022年增加16个 [2]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9年居全国第一,2023年达18778.1亿元,占地区GDP的13.8%,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工项目40个 [3]   - 浙江构建"一环一城四带多联"的陆海统筹发展格局 [3]     海洋渔业与"蓝色粮仓"   - 2023年渔业总产值1.59万亿元,同比增长4.5%,海水养殖产值占比65.2% [4]   - 深远海可利用养殖面积超10万平方公里,养殖水体达4398万立方米,产量39.3万吨,较"十三五"初期增长2.4倍 [4]   - 政策要求重力式网箱布设水深15米以上,桁架类网箱及养殖工船需离岸10公里或水深20米以上 [4]   - 广东南澳县规划深水网箱养殖面积9800公顷,其中5790公顷用于"网箱+风电"立体开发 [4]     技术创新与装备升级   - 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年产量达3700吨,"深蓝1号"突破离岸120海里养殖极限,"湛江湾1号"实现1500米水深养殖 [5]   - 2023年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新品种如"甬岱1号"大黄鱼生长速度提升20%以上 [5]   - 湛江种苗基地年供苗量占全国30%,但深远海养殖90%产量集中在大黄鱼、金鲳鱼等少数品种 [5]     产业链延伸与国际化   - 湛江建成30万吨级中心冷库,金鲳鱼加工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 [6]   - 天津南港30万吨海水淡化项目配套智能冷链系统,实现全程温控 [6]   - 与东盟共建"蓝色粮仓"合作示范区,推广"深水网箱+冷链物流"模式带动国产装备出口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