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耗材

搜索文档
安杰思(688581):海外业务稳健增长 投入加码赋能长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13 18: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2亿元(yoy+14.56%),归母净利润1.26亿元(yoy+1.26%),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yoy-7.0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76亿元(yoy-34.90%)[1] - 2025Q2营业收入1.74亿元(yoy+14.03%),归母净利润0.70亿元(yoy-2.65%)[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0亿元(yoy+22.5%)、9.74亿元(yoy+24.9%)、12.14亿元(yoy+2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9亿元(yoy+8.6%)、3.83亿元(yoy+20.2%)、4.74亿元(yoy+23.8%)[3] 业务分区域表现 - 境外业务收入1.63亿元(yoy+18.29%),占比53.8%(较2024H1提升1.7pp),欧洲(yoy+38.28%)、亚洲(yoy+29.05%)、南美洲(yoy+58.95%)增长显著,北美洲受关税影响下滑9.89%[2] - 境内业务收入1.37亿元(yoy+10.07%),在集采压力下展现韧性[2] 战略与投入 - 泰国工厂逐步投入运营,美国子公司建设推进,海外本地化服务能力提升[2] - 销售费用率7.92%(yoy-2.66pp),管理费用率10.55%(yoy+1.44pp),研发费用率11.39%(yoy+1.60pp),主要因产能建设(泰国基地)和新产品开发投入增加[3] - 财务费用率-1%(yoy+10.52%),因理财增加导致利息收入减少[3] 行业与产品 - 内镜耗材行业处于高景气发展阶段,公司为国内消化内镜介入治疗领域头部企业[3] - 新产品注册上市加速,产品迭代升级,有望缓解国内集采压力[2] - "反内卷"原则在集采中逐步践行,医疗耗材采购价格有望保持平稳[2]
南微医学(688029):业绩超预期,出海+创新产品驱动快速增长
中泰证券· 2025-08-12 15:02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南微医学"买入"评级,基于其海外业务加速开拓及第二增长曲线确立的成长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5亿元(+17.36% YoY),归母净利润3.63亿元(+17.04% YoY),扣非净利润3.64亿元(+18.90% YoY) [6] - 单二季度营收8.66亿元(+21.36% YoY),归母净利润2.02亿元(+21.22% YoY),增速显著提升 [6]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营业收入33.13/39.39/47.62亿元(CAGR+20%),归母净利润6.41/7.80/9.68亿元(CAGR+21%) [4][6] 业务分项表现 海外业务 - 海外收入8.98亿元(+45% YoY),占比提升至58%,欧洲/中东/非洲区域收入4.16亿元(+89% YoY) [6] - 完成西班牙公司CreoMedica 51%股权收购,欧洲市场整合顺利,泰国制造中心预计年底投产 [6] 国内业务 - 国内收入6.56亿元(-7% YoY),受止血夹等产品集采影响,但销售模式转型稳住基本盘 [6] 产品线 - 内镜耗材/肿瘤介入/可视化业务收入12.18/1.14/0.16亿元(+8.02%/+2.53%/+13.42% YoY) [6] - 三臂夹等创新产品获批,胆道镜、支气管镜等医工转化项目进入注册阶段 [6] 盈利能力与费用 - 毛利率64.89%(-3.04pp YoY),净利率24.26%(+0.27pp YoY) [6] - 销售费用率21.56%(-1.17pp YoY),研发费用率5.64%(+0.42pp YoY),财务费用率-4.98%(受益汇兑收益) [6]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 27/22/18倍,PB 3.9/3.4/2.8倍 [4][6] - 总市值173.55亿元,流通市值占比100%,每股收益2025E为3.41元 [4][6]
红宝书20250615
2025-06-16 11:1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油气、钾肥与溴素、铜锌矿石、碳酸锂、甲醇、硫磺、固态电池、医药、军工、半导体设备、物流、果蔬、制药、航空、油田服务、核防护、化工包装等 - **公司**:紫金矿业、西部矿业、驰宏锌锗、罗平锌电、锌业股份、中金岭南、金瑞矿业、红星发展、金牛化工、赤天化、山西焦化、兴化股份、云煤能源、粤桂股份、司尔特、上海雅仕、海辰药业、有研新材、科恒股份、宏工科技、纳科诺尔、金银河、蓝海华腾、金龙羽、德新科技、华业智能、海目星、先导智能、曼恩斯特、厦钨新能、天际股份、宝丽迪、百合花、振华新材、渤海化学、东方铝业、三祥新材、凯盛科技、龙蟠科技、格林美、容百科技、美联新材、元力股份、天奈科技、惠泰医疗、南微医学、春立医疗、微电生理、心脉医疗、安杰思、新产业、爱博医疗、大博医疗、泓博医药、成都先导、睿智医药、北化股份、乐通股份、恒久股份、大洋生物、捷强装备、北方长龙、准油股份、贝肯能源、利柏特、通源石油、和顺石油、新能动力、山东墨龙、洲际油气、科力股份、德石股份、东方环宇、中远海能、招商轮船、招商南油、海油发展、亚钾国际、盐湖股份、藏格矿业、东方铁塔、山东海化、鲁北化工、滨化股份、安迪药业、晓程科技、畅联股份、沪江材料、宏辉果蔬、光韵达、海默科技、众生药业、ST明诚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油气行业 - **核心观点**:伊以冲突升级或影响油气供应,导致油价上涨,且影响中国从伊朗的资源进口[1] - **论据**:霍尔木兹海峡承载全球约20%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气流动,高盛预测该通道中断油价将上涨25%;2025年第一季度伊朗日均出口原油150万桶,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3%;中国对伊朗液化天然气进口依赖度较高[1] 钾肥与溴素行业 - **核心观点**:伊以冲突可能影响中国从以色列的钾肥和溴素进口[1] - **论据**:以色列是全球第六大钾肥生产和第二大溴素供应商,中国从以色列进口的钾肥占农业需求重要份额,溴素用于阻燃材料生产[1] 铜、锌矿石行业 - **核心观点**:伊以冲突或影响中国从伊朗的铜、锌矿石进口[2] - **论据**:伊朗铜矿储量全球第三,锌矿出口占全球12%,中国精炼锌企业对其依存度高[2] 碳酸锂行业 - **核心观点**:伊以冲突可能影响中国碳酸锂原料供应[2] - **论据**:伊朗天青石占中国总消费量的24.3%,碳酸锂90%以上以天青石为原料生产[2] 甲醇行业 - **核心观点**:伊以冲突或影响中国从伊朗的甲醇进口,国内甲醇企业有望受益[2][17] - **论据**:伊朗是全球第二大甲醇生产国,2024年我国进口伊朗甲醇867万吨;2025年以色列袭击伊朗能源基础设施,预计后续甲醇生产受持续影响;需求旺季为每年9月至10月,伊朗甲醇出口量占生产量的90%,国际甲醇供应将大幅下降[2][17] 硫磺行业 - **核心观点**:伊以冲突或影响中国从伊朗的硫磺进口[2] - **论据**:2024年中国进口硫磺总量995万吨,其中伊朗供应66.6万吨,占比6.7%,且伊朗硫磺有显著价格优势[2] 固态电池行业 - **核心观点**:固态电池上车节点明确,设备材料订单将释放[3][16] - **论据**:2025年底长安集团、上汽集团将实现固态电池功能样车首发,2027年实现装车;预计全固态电池市场带动超百亿级,干法电极设备、固态电解质膜制备设备等为核心增量设备;硫化锂为核心材料,预计2030年市场份额65%,2030年电解质 + 导电剂需求超5000吨[3][16] 医药行业 - **核心观点**:药品及耗材集采优化,AI制药领域获海外大单[6][16] - **论据**:2025年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有关举措,预计近期推出新一轮集采;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在AI制药领域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将获1.1亿美元预付款及高额潜在付款[16] 军工行业 - **核心观点**:伊以冲突及核设施袭击事件使相关军工企业受益[17] - **论据**:如北化股份下属子公司是我国唯一的“核化生”三防器材科研、生产单位,全球弹药需求增长带动硝化棉需求旺盛,且全球硝化棉产能减少;恒久股份产品用于核污染防治,氯酸钠产能处于行业头部;大洋生物是世界第二盐酸氨丙啉厂商,伊朗冲突或使美国辉宝以色列工厂供应受影响,利好大洋生物等[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6月19日,中国国际固态电池科技大会将于合肥举办[16] - 2025年6月13 - 16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袭击,涉及石油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影响相关资源供应[17][18] - 第55届巴黎航展将于2025年6月16 - 22日举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多款军机、无人机、民机参展[18] - 安迪药业HIV暴露前预防长效药物预计2025年下半年申报临床,首款HIV治疗药物复邦塔快速放量[18] - 晓程科技金矿选厂预计2025年底建成,2026年中投产爬坡,2027年满产运行[18] - 宏辉果蔬控股股东拟转让26.54%股份,交易完成后实控人变更[18] - 广生堂乙肝治疗创新药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准[18] - 光韵达部分防辐射玻璃产品应用于核电工业领域,且是成飞集团3D打印航空零部件供应商[18] - 众生药业控股子公司将展示新药RAY1225注射液临床试验成果,该药物减重达标率高于替尔泊肽[18] - ST明诚与产业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重整失败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和终止上市风险[18]
南微医学:24年海外亮眼,1Q25业绩稳定增长-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1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81.80 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55 亿、5.53 亿、5.44 亿元,同比+14.3%、+13.9%、+17.5%;1Q25 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99 亿、1.61 亿、1.61 亿元,同比+12.8%、+12.2%、+14.2%,24 年业绩符合业绩快报,1Q25 收入及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看好后续集采影响消化后业绩增长提速 [1] - 根据 1Q25 业绩,考虑集采影响,下调内镜耗材类产品收入增速及毛利率预期,上调代理经销业务收入预期,预测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 6.7 亿、7.8 亿、9.1 亿元,同比+20.8%、+17.5%、+15.8%,对应 EPS 3.56 元、4.18 元、4.84 元,给予 25 年 23x PE 估值,目标价 81.80 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情况 - 2024 年国内受集采影响,GI 产品线增长受阻,国内收入 13.82 亿元,同比+2.1%,毛利率达 68.7%,同比+3.2pct;海外市场业绩亮眼,海外收入 13.59 亿元,同比+30.4%,毛利率 66.8%,同比+3.3pct,海外营收接近总收入 50%,利润贡献近 40%,亚太区收入 14.38 亿元,同比+5.5%,美洲区收入 5.82 亿元,同比+23.5%,欧洲、中东及非洲区收入 4.79 亿元,同比+37.1% [2] - 2024 年内镜耗材类、肿瘤介入类、可视化类收入分别为 23.28 亿、2.18 亿、0.35 亿元,分别同比+13.5%、+19.1%、 - 46.2%,24 年部分产品国内销售受集采影响,一次性胆道镜终端销量稳步上升 [3] - 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3.46%、13.39%、6.33%、 - 1.80%,同比 - 0.29、 - 0.25、+0.07、+1.42pct;1Q25 分别为 21.33%、13.93%、5.44%、 - 4.51%,同比 - 0.35、+0.63、+0.46、 - 4.03pct,持续拓展市场布局加强销售费用投入致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2024 年/1Q25 毛利率为 67.65%/65.69%,同比+3.15、 - 2.62pct,1Q25 毛利率下滑因部分产品集采后毛利率下降 [4] 估值 - 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均值 PE 为 23x,报告给予公司 25 年 23x PE 估值 [5] 盈利预测 - 预测 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3.12 亿、39.25 亿、45.81 亿元,同比+20.18%、+18.53%、+16.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68 亿、7.85 亿、9.09 亿元,同比+20.77%、+17.49%、+15.78%;EPS 分别为 3.56 元、4.18 元、4.84 元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