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基型DRAM
icon
搜索文档
兆易创新(603986):(可公开)国内存储、MCU双龙头企业,平台化布局
东莞证券· 2025-07-30 17:1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7元、3.04元和3.88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2.88倍、39.56倍和30.96倍 [4] 公司概况 - 兆易创新是国内存储、MCU双龙头企业,采用Fabless模式,形成"存储+控制+传感+模拟"四大业务布局 [4][12] - 2015-2024年营业收入从11.89亿元增长至73.56亿元,复合增长率22.45%,归母净利润从1.58亿元增长至11.03亿元,复合增长率24.11% [4] - 2024年存储芯片营收占比70.6%,MCU营收占比23.2%,传感器占比6.1% [31] 存储业务 - 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1655.16亿美元,占集成电路比重30.68%,其中DRAM占比57.06%,NAND占比40% [43][48] - 端侧AI和汽车"三化"驱动存储需求增长,预计2024-2029年专用型存储市场规模CAGR为7.1% [54][56] - 公司NOR Flash全球市场份额18.5%,排名第二;利基型DRAM全球排名第七,市场份额1.7% [88][96] - 车规级NOR Flash累计出货超1亿颗,2025年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89] MCU业务 - 2024年MCU收入2.31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八,国内第一,产品覆盖63个系列700多款 [4] - 推出搭载M7内核的车规级MCU GD32A7系列,募投12亿元用于汽车MCU研发 [4] - 预计2025-2030年全球汽车MCU市场CAGR为8.92% [89] 行业趋势 - AI终端渗透率提升:AI手机渗透率将从2024年16.2%提升至2029年54%,AI PC从18.5%提升至69.2% [57] - 汽车智能化发展:L2级以上自动驾驶占比将从2021年0%提升至2030年75% [68] - 海外大厂退出利基存储:三星、美光、SK海力士逐步退出DDR3/DDR4市场,DDR4价格三个月上涨160% [76][83]
机构认为利基型DRAM供需反转价格向上,科创半导体ETF(588170)买盘活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3:27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0356、C类:020357),指数中半导体设备 (59%)、半导体材料(24%)占比靠前,充分聚焦半导体上游。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截至10:22,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下跌0.6%。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华峰测控领涨 1.25%,盛美上海上涨1.03%,中船特气上涨0.2%;神工股份领跌2.05%,和林微纳下跌1.89%,华海诚 科下跌1.77%。科创半导体ETF(588170)下跌0.73%,最新报价1.0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7月 29日,科创半导体ETF近1周累计上涨6.69%。 流动性方面,科创半导体ETF盘中换手5.25%,成交2134.87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9日,科 创半导体ETF近1周日均成交8706.38万元。规模方面,科创半导体ETF最 ...
今日投资参考:光伏“反内卷”立竿见影 DDR4价格持续攀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0:14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48%报3509.68点,深证成指涨0.47%报10631.13点,创业板指涨0.22%报2189.58点,上证50指数涨0.62%,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5153亿元 [1] - 地产、煤炭、券商、钢铁、医药、银行等板块集体走高,石油、有色、酿酒等板块上扬,有机硅、稀土、创新药等概念活跃 [1] - 东莞证券表示7月中下旬上市公司中报业绩预告将逐步披露,市场对业绩确定性的要求提高,建议关注企业二季度业绩增速 [1] DDR4市场动态 - 美光、三星、SK海力士退出DDR4市场,南亚科暂停报价刺激DDR4市场价格,截至2025年7月9日DXI指数收于83072.69点,周涨幅0.3%,年初至今涨幅86.1% [2] - 三星、SK海力士、美光拟退出利基型DRAM市场,供需反转价格向上,2025年及2026年利基型DRAM价格有望保持中高位水平 [2] - 智能手机、PC、IOT及工控板块弱复苏态势延续,叠加国产化替代趋势,预计推动存储原厂端供应价格逐步上行 [2] 铜价波动 - 特朗普考虑对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附加税,7月8日COMEX铜价一度逼近5.9美元/磅(13000美元/吨),最终收于5.51美元/磅(12147美元/吨),日涨幅逼近10% [3] - 7月8日LME铜价下跌1.22%至9665美元/吨,7月9日夜盘SHFE铜价回升至80000万元/吨附近,COMEX-LME价差拉阔至接近2500美元/吨 [3] - 中信证券认为三季度初或进入美铜关税利多因素加速兑现期,短期铜价波动或将加剧,供给偏紧、需求韧性、流动性宽松等因素将支撑后续铜价高位运行 [3] 光伏行业 - 硅料报价大幅提升至4.5万元/吨左右,涨幅达25%,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7万元/吨,环比回升6%-7% [4] - 多晶硅厂商此前价格已远低于综合成本,全行业亏损1年以上,此次价格提至成本线之上是对"不低于成本销售"规定的响应 [4] - 7月9日各尺寸N型硅片报价临时调涨,涨幅普遍达8%-12%,机构预计后续电池、组件及部分辅材环节或也将顺价和涨价 [4] 银行板块 - "稳定回报"资产具有低波动、低回撤、持续收益特点,美股经验显示其核心逻辑在于盈利与分红双重稳定性 [6] - A股中银行、电力等四大行业过去15年财务条件最符合ROE、分红与股息绝对值和稳定度要求 [6] - 宏观政策、监管政策对银行盈利稳定性有贡献,险资、公募和AMC公司增持进一步强化"稳定回报"属性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国资委支持企业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争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7] - 商务部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锑和镓等战略矿产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8] 公司公告 - 广生堂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为公司在乙肝治疗领域第二款获得突破性治疗认定的创新药物 [9] - 包钢股份拟将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382.18元/吨 [10]
东芯股份:海外存储大厂逐步削减DDR4生产,公司积极拓展利基型DRAM产能
快讯· 2025-06-25 18:20
行业动态 - 海外存储大厂正逐步削减乃至停止DDR4内存芯片的生产 [1] - 海外存储大厂将资源投向DDR5等新产品 [1] 公司战略 - 公司正积极拓展利基型DRAM产能 [1] - 公司加强客户端布局 [1] - 公司力争在本轮海外大厂退出的背景下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1]
力积存储递表香港联交所 主要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22:11
公司概况 - 力积存储为内存芯片设计公司和AI存算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利基型DRAM市场 [1] - 按2024年利基型DRAM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内地公司中排名全球第四 [1]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无自有晶圆制造工厂,依赖第三方代工 [1] 业务模式与市场定位 - 公司产品面向利基型DRAM市场,而非主流DRAM市场 [2] - 利基型DRAM性能要求较低,依赖成熟工艺技术,应用于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领域 [2] - 利基型DRAM下游应用分散,需求相对稳定,市场波动小于主流DRAM [2] - 公司目前提供8GB DDR4及更早代际产品,覆盖消费电子、网络通信、物联网、汽车电子等场景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DRAM芯片销售收益分别为5.37亿元、4.84亿元、4.54亿元,呈连续下降趋势 [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39亿元、2.44亿元、1.09亿元,2023年亏损扩大主因股份支付费用 [3] - 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37亿元、0.93亿元、0.53亿元,亏损幅度收窄 [3] 供应链与产能风险 - 力积电是公司唯一的第三方代工供应商,存在单一依赖风险 [4][5] - 若代工供应商产能受限或合作恶化,公司可能面临替代供应商获取困难的问题 [5] - 2025年4月公司与力积电签署19纳米及以下制程合作协议,有望成为中国内地最先进工艺之一 [5] 行业竞争与战略 - 全球主流DRAM厂商均拥有设计和制造能力,Fabless模式在行业中较为少见 [4] - 公司强调优先业务扩张而非短期盈利,认为中国利基型DRAM市场潜力巨大 [4] - 行业观点认为设计与制造融合越紧密效果越好,国产化趋势加速这一进程 [4]
兆易创新闯关港交所上市:业绩复苏明显,大手笔股权激励胡洪等人
搜狐财经· 2025-06-22 17:35
公司上市与基本信息 - 兆易创新于2025年6月19日递交港交所上市招股书,计划成为"A+H"上市公司,中金公司和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2016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IPO发行价23.26元/股,募资5.82亿元,截至2025年6月19日股价123.21元/股,市值818亿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注册资本6.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何卫,董事长为朱一明 [3]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多元芯片设计企业,产品包括Flash、利基型DRAM、MCU、模拟芯片及传感器芯片,采用无晶圆业务模式 [5] - 以2024年销售额计,公司是全球唯一在NOR Flash、SLCNAND Flash、利基型DRAM和MCU领域均排名全球前十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5] - 2024年专用型存储芯片收入51.94亿元,占总收入70.6%,MCU收入16.91亿元,占比23% [12][1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1.30亿元、57.61亿元、73.56亿元,2023年同比下降29.14%,2024年同比增长27.69% [5][8][10]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0.53亿元、1.61亿元、11.01亿元,2023年同比下滑92.15%,2024年同比上升584.21% [5][7][10]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增长3660.7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32亿元,同比增长71.24% [10] 产品销量与价格趋势 - 专用型存储芯片销量从2022年22.60亿颗增至2024年35.53亿颗,但平均售价从2.14元持续降至1.46元 [11][12] - 2023年产品出货量31.22亿颗同比增12.98%,但所有产品线单价下滑导致毛利率从47.66%降至34.42% [9] - MCU产品2022-2024年平均售价分别为8.22元、4.75元、4.13元,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12]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朱一明2022年薪酬710万元,2023年降至295.4万元,2024年回升至479.9万元 [13][14][16] - 执行董事胡洪2024年薪酬达1741.5万元,其中股份支付1113.7万元,较2022年374万元大幅增长 [14][16][17] - 管理层薪酬与业绩挂钩,2023年业绩下滑时整体薪酬减少,2024年随业绩恢复而增长 [14][16]
兆易创新赴港 IPO,一年狂卖 43 亿颗芯片
是说芯语· 2025-06-21 09:55
核心观点 - 兆易创新作为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龙头,正式启动"A+H"双资本平台布局,展现从细分龙头向综合型半导体平台跃迁的战略方向 [1] - 公司在NOR Flash、SLC NAND Flash、利基型DRAM、MCU四大领域均进入全球前十,是国内唯一实现此成就的IC设计公司 [1][4] - 通过"感存算控连"平台生态构建,形成存储芯片与MCU、传感器的协同优势,应对端侧AI浪潮带来的增长机遇 [3][1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营收73.56亿元,销售芯片43.62亿颗,三年累计收入超212亿元 [1][2] - 2024年利润恢复至11.01亿元(2023年受行业周期影响降至1.61亿元),三年研发投入合计34亿元 [2] - 全球市场份额:NOR Flash 18.5%(全球第二)、SLC NAND Flash 2.8%(全球第六)、利基型DRAM 1.7%(全球第七)、MCU 1.2%(全球第八) [4][9] 业务板块与技术优势 - **存储产品线**:45nm NOR Flash量产工艺领先国内,HBM控制器等先进封装技术研发中 [7][9] - **MCU产品线**:全球首个量产RISC-V内核32位MCU,拥有63大系列700余款产品,汽车导航与工业自动化领域突破 [5] - **生态整合**:收购锂电保护芯片龙头苏州赛芯,指纹识别芯片国内市占率第二,形成"存储+计算+感知"协同方案 [6][12] 供应链与客户结构 - 覆盖40多国分销网络,前五大客户(均为分销商)销售额占比33.3% [7]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超70%,与中芯国际等晶圆厂深度绑定 [7] - 成立青耘科技聚焦定制化存储方案,切入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领域 [7] 研发与战略布局 - 2024年研发费用11.22亿元(占营收15.3%),技术员工占比73.8%,持有997项国内专利 [2][10] - 车规级产品突破:汽车电子收入占比从2022年5%提升至2024年12%,NOR Flash进入比亚迪、特斯拉供应链 [12] - 未来规划:2025年推出车规级MCU,募资用于先进制程研发与全球化团队建设 [10][11]
【IPO前哨】芯片巨头递表!兆易创新手握92亿现金,为何赴港?
金融界· 2025-06-20 21:00
公司概况 - 兆易创新是A股芯片设计龙头,总市值超过818亿元人民币,于2016年8月登陆上交所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多元芯片设计公司,产品包括Flash、利基型DRAM、MCU、模拟芯片及传感器芯片,构成"感存算控连"生态协同解决方案 [1] - 公司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PC及服务器、物联网及网络通讯等终端市场 [1]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销售计算,兆易创新是多个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为唯一一家在NOR Flash、SLC NAND Flash、利基型DRAM及MCU方面全球排名前十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2] - 具体排名:NOR Flash全球第二、中国内地第一;SLC NAND Flash全球第六、中国内地第一;利基型DRAM全球第七、中国内地第二;MCU全球第八、中国内地第一;指纹传感器芯片中国内地第二 [2] - 公司股东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葛卫东、诺安基金、易方达指数基金等知名机构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1.30亿元、57.61亿元、73.56亿元;年度利润分别为20.53亿元、1.61亿元、11.01亿元 [3] - 2023年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受行业周期影响,2024年有所回升 [3] - 2022-2024年专用型存储芯片收入占比分别为59.3%、70.8%、70.6%,业绩对存储芯片依赖度高 [3] - 2022-2024年专用型存储芯片平均售价分别为2.14元、1.54元、1.46元,销量分别为22.60亿颗、26.55亿颗、35.53亿颗 [4] 存货情况 - 2022-2024年末存货分别为21.54亿元、19.91亿元、23.46亿元 [6] - 2022-2024年分别录得存货减值1.77亿元、2.37亿元、1.72亿元 [6] - 2024年行业需求回暖,公司在消费、网通、计算等领域实现收入和销量大幅增长 [6] 行业展望 - 2024年行业供需关系改善,AI需求推动市场反弹,预计近两年保持上行周期 [6] - 专用型存储市场逐步脱离商品存储周期,国内制造商市场份额稳步上升 [6] - 国际头部公司减少利基型产品生产,有利于兆易创新等国内厂商 [6]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和利润双双实现同比增长 [7] 港股IPO计划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92.40亿元,仍选择赴港上市 [8] - IPO目的是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8] - 募资用途:提升研发能力、战略性投资及收购、全球战略扩张、营运资金 [8] - 赴港公告后股价出现下跌 [8]
兆易创新年入74亿赴港IPO:股价曾应声下跌,“私募大佬”葛卫东位列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6-20 18:03
公司概况 - 兆易创新是一家多元芯片设计公司,提供Flash、利基型DRAM、MCU、模拟芯片及传感器芯片等产品,采用无晶圆业务模式,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和研发 [1] - 公司于2005年4月由朱一明创立,2016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986 SH),最新市值800亿元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1 3亿元、57 61亿元、73 56亿元,权益股东应占年度利润分别为20 53亿元、1 61亿元、11 03亿元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5 5%、30 3%、35 7%,销售成本占比从54 5%升至64 3% [2]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11 5%增至2024年15 3%,行政开支占比从6 1%升至7 1% [2] - 2023年营业利润大幅下降至2 4%(2022年为28%),2024年恢复至15 6% [2] - 2024年税前利润15 3%,年度利润15 0%,其中权益股东应占15 0% [3] 股权结构 - 创始人朱一明持股6 89%,为第一大股东,无质押或限售股份 [6][8] - 私募大佬葛卫东持股2 82%,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 81% [6][8] - 前十大股东中包含多家公募基金产品,如诺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 19%)、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 73%)等 [8] 市场表现 - 最新股价数据:最高123 25元,最低119 60元,成交量61048手,成交额7 38亿元,动态市盈率85 3倍 [4] - 52周股价区间为64 13-147 56元,总股本6 64亿股,流通股占比100% [4] - 5月20日宣布赴港IPO计划后,次日股价盘中下跌6 54%,公司解释H股定价通常低于A股可能影响短期情绪 [9][10] 管理层 - 朱一明现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负责整体战略规划,拥有清华大学物理学士、工学硕士及纽约州立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4][5] - 朱一明同时担任长鑫科技集团董事长,曾担任长鑫存储CEO等职务 [5]
兆易创新正式递表港交所,开启A+H双资本市场布局
巨潮资讯· 2025-06-20 10:50
公司动态 - 兆易创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刊登申请资料 [2] - 公司采用无晶圆业务模式 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和研发 [2] - 公司成立于2005年 深耕专用型存储芯片行业20年 MCU领域14年 [2] 市场地位 - 全球唯一在NOR Flash、SLC NAND Flash、利基型DRAM和MCU领域均排名全球前十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2] - NOR Flash全球第二 中国内地第一 [2] - SLC NAND Flash全球第六 中国内地第一 [3] - 利基型DRAM全球第七 中国内地第二 [3] - MCU全球第八 中国内地第一 [4] - 指纹传感器芯片中国内地第二 [4]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81.3亿元 2023年57.608亿元 2024年73.56亿元 [5] - 2022年调整后净利润22.561亿元 2023年2.583亿元 2024年12.599亿元 [5] - 调整后净利润率2022年27.7% 2023年4.5% 2024年17.1% [5] 研发投入 - 2022年研发支出9.356亿元 占收入11.5% [5] - 2023年研发支出9.9亿元 占收入17.2% [5] - 2024年研发支出11.224亿元 占收入15.3% [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1059项专利 195个注册商标 62项著作权 3个域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