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周期

搜索文档
集体大涨,芯片一则传闻突袭
证券时报· 2025-10-16 21:18
芯片股,集体异动! 软银集团收盘大涨8.58%,市值攀升至35万亿日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他个股方面,瑞萨电子涨超8%, 东京电子涨超4%。 据多家韩媒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应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邀请,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SK集团会长 崔泰源、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LG集团会长具光谟,以及韩华集团副会长金东官星期四(10月16 日)起将到海湖庄园访问。 报道称,软银正与美国人工智能(AI)企业OpenAI和甲骨文携手展开在美各地兴建AI数据中心的"星际 之门"项目,规模相当于5000亿美元。据悉,孙正义为了寻找项目合作伙伴而筹办这次活动,全球70多 家企业掌门和首席执行官将出席。 今日(10月16日),在韩国股票市场上,芯片股集体爆发,SK海力士大涨超7%,三星电子涨近3%,双 双刷新历史新高。韩国综合指数涨超2%,站上3700点关口,再创新高。 同日,在日本股票市场上,软银集团大涨超8%,刷新历史新高。当天,有市场传闻称,三星电子执行 会长李在镕、SK集团会长崔泰源等韩企高管应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邀请,将出席在海湖庄园举行 的"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投资推介活动。上述企业掌门人还可能与特朗普及其他 ...
龙虎榜复盘 | 存储反弹,煤炭有所表现
选股宝· 2025-10-16 18:25
龙虎榜机构热股 个股龙虎榜 今天机构龙虎榜上榜42只个股,净买入26只,净卖出16只。当日机构买入最多的个股前三位是:云汉芯城(1.49亿)、向日葵(1.45亿)、中电鑫龙(7927 万)。 | 上榜热股 | 实时涨跌幅 ◆ 买/卖家数 ◆ | | | --- | --- | --- | | 云汉芯城 | +20.00% | 3/1 | | 301563.SZ | | | | 向日葵 | | | | 300111.SZ | +10.97% | 5/1 | | 3日 | | | | 中电鑫龙 | -2.76% | 4/3 | | 002298.SZ | | | 云汉芯城 龙虎榜显示,今日3家机构净买入1.49亿。 目前公司有销售存储芯片产品。 龙虎榜知名游资 一、内存 德明利 公司目前已建立了完善的存储产品矩阵,包括移动存储、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内存条等 大有能源 个股龙虎榜 河南能源集团旗下煤炭企业;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间接控股股东河南能源集团和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安泰集团 香浓芯创 个股龙虎榜 公司主要代理产品是SK海力士的存储器及MTK联发科的主控芯片,前者与后者的比例大致在80%和20 ...
阿斯麦:最坏时期已过
虎嗅· 2025-10-16 07:45
阿斯麦(ASML)于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5日下午的美股盘前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截止2025年9月),要点如下: 1、收入&毛利率:a)本季度收入75亿欧元,同比增长0.7%,市场预期(77亿欧元)。其中公司本季度收入主要来自台积电和中国大陆客户的贡献。b) 本季度毛利率51.6%,靠近公司指引区间上方(50%-52%),主要是服务类占比提升,对整体毛利率有结构性提振的影响。 2、费用端及利润:公司研发费用和销售管理费用都保持相对平稳,公司本季度实现净利润为21.3亿欧,同比增长2.3%,主要受毛利率提升的带动。公司 本季度净利率为28.3%。 3、具体业务情况:其中光刻系统收入55.5亿欧元,同比下滑6.3%;服务收入19.6亿欧元,同比增长27.3%。两项业务的比例接近于7:3。虽然服务类业务 是公司本季度主要推动力,但光刻系统依然是公司业绩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a.地区收入:中国大陆地区是本季度最主要的收入来源(42%),大约贡献了31.6亿欧元。这远远好于公司此前25%的份额预期,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地 区对ArFi等设备的加快拉货。中国台湾地区本季度依然贡献了22.6亿欧元左右的收入,占比 ...
阿斯麦 ASML:AI Capex加buff,最坏时期已过
36氪· 2025-10-15 19:46
5、阿斯麦(ASML)业绩指引:2025年第四季度预期收入92- 98亿欧元(市场预期92.1亿欧元)和毛利率(GAAP)为51-53%(市场预期50.6%)。 | (in EUR €1 million) | | | | | ASML (ASML.O) 3Q25 Financial Performan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Q23A | 4Q23A | 1Q24A | 2Q24A | 3Q24A | 4Q24A | 1Q25A | 2Q25A | 3025A | Consensus | A VS Cons | | Overview | Total Revenue | 6673 | 7237 | 5290 | 6243 | 7467 | 9263 | 7742 | 7692 | 7516 | 7708.4 | -2.50% | | | VOV | 15.596 | 12.6% | -21.696 | -9.6% | 77:99 ...
看好AI数据中心驱动NAND景气度持续上行至26H2
格隆汇· 2025-09-29 08:59
本轮周期上行自25Q1起,在供给端,1)DRAM:海外原厂聚焦高利润率的DDR5(Double Data Rate 5)、HBM(High Bandwidth Memory),压缩DDR3/DDR4供给,使DDR3/DDR4在2025年2月开始止跌 回升,Q2 DDR4涨幅快速扩大,根据Bloomberg,DDR4颗粒Q2涨幅基本翻倍;2)NAND Flash:海外 原厂自2024年12月以来陆续公告减产10%~15%,同时加快将产能向200层以上产品迁移,进而减少低阶 产品的供应量,2025年3月TLC(Triple-Level Cell)颗粒价格止跌回升,25Q1加速供需平衡,25Q2温和 上涨3~8%。进入9月,多家海外存储原厂包括闪迪、美光、三星均公告计划调涨主流存储DRAM、 NAND报价,我们继续看好"北美CSP(Cloud Service Provider)上调CAPEX + HDD(Hard Disk Drive) 需求外溢"带动的需求周期。 ▍需求端:AI CAPEX高增、HDD紧缺是本轮企业级SSD涨价核心原因。 1)AI CAPEX高增带动数据中心存储需求。海外四大CSP厂商2025年C ...
江波龙(301308):2Q25:存储周期向上,环比扭亏
华泰证券· 2025-08-25 17:1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29.10元人民币[1][4][6] 核心观点 - 存储周期向上 DRAM/NAND Flash三季度预计涨价10%-15%/5%-10%[1][3] - 2Q25营收59.39亿元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环比增长39.53%[1][2] - 毛利率环比改善4.47个百分点至14.82% 费用率同比下降3.66个百分点[1][2] - 企业级存储1H25收入同比+138.66% Lexar品牌1H25收入同比+31.61%[2] - 巴西Zilia业务1H25收入同比+40.01% 海外供应链布局完善[2][3] 财务表现 - 2Q25归母净利润1.67亿元 环比增长209.73%[1] - 1H25营收101.96亿元 同比增长12.80%[1][6] - 存货周转天数161天 较1Q25末185天显著改善[2] - 2025E营收预测上调至241.6亿元(原值+6.2%)[4][11]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10.5亿元(原值+56.7%)[4][11] 业务进展 - 企业级存储连续获得多家知名客户服务器采购订单 2Q25收入3.74亿元[2] - UFS 4.1自研主控芯片实现量产 加速导入手机品牌客户[3] - 通过TCM及PTM模式实现大客户突破 推动长期稳定增长[1][4] - 受益字节、阿里等CSP增加数据中心CAPEX 存储国产化进程加速[3] 行业趋势 - 存储供需格局改善 价格见底回升[1] - 终端需求回暖 下游库存回归健康水位[1] - 消费电子传统旺季带动存储价格上行动能[3] - 三星、美光等原厂控产/减产支撑价格趋势[3]
德明利(001309) - 001309德明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20:18
存储行业趋势 - 存储行业进入供需平衡改善与价值回升通道,自2024年底原厂优化产能布局,叠加AI应用与产品升级,下游库存去化,行业基本面改善,2025年一季度价格趋稳,3月底回暖,预计全年稳步复苏 [2] - 企业级与消费级存储产品整体走势趋同,企业级周期波动平缓,但特定时期有结构性分化,企业级需求受益于AI等领域发展 [2] 企业级业务 - 定位为解决方案提供商与服务商,提供产品主控芯片定制、固件方案开发、供应链综合管理等全栈服务 [3] - 吸纳优秀人才,2024年底企业级团队规模超百人,聚焦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能力,重视产品测试与供应链管理,实现业务拓展 [3] 嵌入式业务 - 上市后发力嵌入式存储业务,推出eMMC、UFS、LPDDR等产品,多项产品完成主流客户认证导入,提升销售规模 [4] - 未来持续研发创新,向消费电子、工控、安防、通信、电力等领域拓展 [4] SSD业务 - 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得益于响应市场需求,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矩阵,强化供应链管理,依托国产化趋势与新兴应用场景拓展市场,包括消费级、企业级、工业级产品 [5] 库存策略 - 整体保持中性策略,供应链交付中心根据业务反馈和市场价格制定采购计划,提升库存周转,随业务发展调整优化库存结构,增加相关颗粒采购 [6] 员工与经营效率 - 2024年底员工总数846人,保持较高人效比,未来强化技术平台复用能力,优化组织架构,应用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提升定制类业务和高附加值产品收入占比,平衡规模扩张与经营效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