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全链条协同突破 商业航天加速迈向“百箭千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1 01:18
商业航天发展态势 - 2025年6月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 5月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火箭、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火箭等密集发射 显示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1] - 行业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商业卫星、火箭、测控企业快速涌现 全产业链商业化落地推进 生态持续完善 [1] - 2025年将迎来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新型商业火箭首发 千帆星座、国网星座等大规模低轨星座部署启动 进入"百箭千星"发射高峰期 [1] 政策驱动因素 -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提出推动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释放高质量发展信号 [2]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出台商业航天测控规范 上海发布培育商业航天集群措施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 - 政策引导与产业集群效应降低企业商业化压力 助推产业化提速 [2] 核心技术突破 - 中天火箭突破大喷管及摆动喷管技术 试制多个型号并试车成功 "十四五"期间将形成年产6000台中小型喷管产能 [3] - 可复用火箭技术成为行业质变点 天辰合创研发火箭控制测量一体化技术 其POWERLINK环网测量系统将在朱雀2E火箭首飞 属国内首创 [4] - 斯瑞新材攻克铬铜/铬锆铜合金推力室内壁材料 填补国内空白 启动产业化项目 达产后年产300吨锻件及1000台套火箭发动机组件 [5][7] 市场与资本动态 - 2020-2024年行业产值年复合增长率22.9% 预计2025年达2.8万亿元 [6] - 2024年融资138起 金额超200亿元创纪录 卫星应用(50起)、火箭制造(32起)、卫星制造(29起)为三大吸金领域 [6] - 2025年深蓝航天完成5亿元B4轮融资 星际荣耀获数亿元D轮融资 [6] 商业化路径 - 北京"南箭北星"与上海千帆星座形成产业集群 实现"制造-发射-应用"全链条协同 [6] - 卫星互联网全球覆盖需求、低空物流/载人交通应用构成长期驱动力 [6] - 魔方卫星产能预计2025年Q2-Q3翻番增长 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7]
商业航天跟踪05期:天启星座05组卫星等发射成功,二级市场表现较弱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29 22:54
产业发展动态 - 天启星座05组卫星发射成功,标志一期全球组网全面完成,由37颗卫星组成[8] - 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一箭6星”发射成功,是第7次飞行,共将63颗卫星送入轨道,载荷超6吨[11] - 全国首颗湖泊生态环境监测遥感卫星“南昌航空一号”发射,构建八大领域遥感大数据服务体系[15] - 中星3B卫星发射成功,用于话音、数据、广播电视传输,是长征系列第577次飞行[19] - Impulse Space将从2027年起用Helios火箭8小时内送4吨SES卫星从LEO至GEO[23] 行业融资进展 - 极光星通、鑫辉空天、星辰光电、银科启瑞4家企业获融资[3] 资本市场表现 - 商业航天指数当周下跌3%,成交量降26.41%,仅13.6%公司股价上涨[3][42]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年有多场商业航天行业会议将在北京、苏州、武汉等地举办[54] 风险提示 - 商业航天细分领域技术研发和量产、政策出台、行业融资可能不及预期[2][56]
周期缩短、风险共担,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开出首单,模式能否复制?
北京商报· 2025-05-26 20:39
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首单承保 - 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完成首单承保,为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提供近亿元风险保障 [1][3] - 共保体由20家保险机构组成,投保周期较以往缩短20%,提供从询价到承保的全流程服务 [3] - 该模式是保险行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实践,有助于构建稳定的商业航天承保体系 [3][6] 共保体运作机制 - 共保体是多家保险公司联合风险分担的机制,核心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整合资源分散高额风险 [4] - 采用"年度资质审核+项目首席保险人"动态调整机制,成员可灵活调整,区别于传统共保体的固定成员模式 [4] - 聚焦市场化运作和民营航天企业支持,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提升服务效率 [4] 政策支持与行业意义 - 近期政策文件多次提及共保体模式,科技部等七部门明确探索共保体方式开展科技保险风险保障 [5] -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共保体对初创行业的重要性,可减轻企业投保财务负担并分散潜在损失风险 [5][6] - 该模式可复制至其他高风险或缺乏数据的科技创新项目,增强市场活力并调动成员公司参与意愿 [6]
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首个服务项目成功发射 提供近亿元风险保障
证券日报网· 2025-05-26 18:53
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成立及首单项目 - 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由20家保险机构组建,包括17家财险机构、2家再保险机构和1家保险中介机构,是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 [2] - 共保体首个服务项目为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提供近亿元风险保障,投保周期较以往缩短20% [1][2] - 力箭一号遥七采用"一箭六星"方式成功发射6颗卫星,主要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气象探测等领域 [2] 共保体运营模式及政策支持 - 共保体通过集合成员承保能力,提供从询价到承保出单的全流程服务,提升承保效率 [2][3] - 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文提出通过共保体、再保险等方式分散科技保险风险,减轻企业投保负担 [4] - 科技部等7部门明确支持以共保体方式开展重点领域科技保险风险保障 [4] 科技保险行业数据及发展方向 - 截至2024年末保险业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过6000亿元 [5] - 金融监管总局正联合科技部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优化服务体系 [5] - 共保体机制可支持高价值卫星发射等项目,推动产品创新和险企技术协作 [4]
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开出首单 投保周期缩短20%
快讯· 2025-05-26 10:31
商业航天共保体首单 - 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由20家保险机构组建 [1] - 共保体首单承保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任务 [1] - 共保体为本次发射提供近亿元风险保障 [1] - 投保流程从询价到承保出单周期缩短20% [1] 商业航天保险市场发展 - 2015年以来北京保险机构已承保50余次商业航天发射任务 [1] - 服务覆盖近30家商业航天企业包括星河动力、中科宇航、蓝箭航天等 [1] - 累计提供超过300亿元保险保障 [1] 发射项目信息 - 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完成发射 [1]
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首个服务项目成功发射
北京商报· 2025-05-26 10:04
商业航天共保体成立及首次发射成功 - 北京金融监管局指导20家保险机构组建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1] - 共保体首个服务项目为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采用"一箭六星"方式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 - 发射卫星主要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气象探测等领域[1] - 共保体为本次发射提供近亿元风险保障,投保周期较以往缩短20%[1] 共保体服务优势及行业意义 - 共保体发挥保障有力、专业高效的服务优势,提供从询价到承保出单的全流程服务[1] - 本次发射险项目是共保体的首次尝试,体现凝聚行业力量、迅速响应商业航天企业保险需求的优势[1] - 是保险行业以共保体方式优化重点领域科技保险服务的有益探索[1] - 是保险行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实践[1]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金融监管局将指导共保体提升保险服务能力,完善产品、服务和机制[2] - 共保体将深度参与研发历程,积累数据和信息,为产业技术更新迭代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2] - 目标是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构筑坚实保障,服务全国航天强国建设[2]
民生银行与民营火箭“六支箭”的星辰大海!
券商中国· 2025-05-23 23:16
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发展现状 -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实现"一箭六星"发射,累计入轨载荷总质量超过六吨,成为国内唯一连续发射吨级以上载荷的民商火箭 [1] - 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完成"天启星座"4颗卫星发射,实现一期全球组网,轨道高度达850公里 [1] - 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完成液氧甲烷火箭领域"一箭六星"发射,技术攻关和商业化运营能力达新高度 [1] - 国内已有星际荣耀、星河动力、天兵科技、蓝箭航天、东方空间和中科宇航六家民营火箭公司实现入轨级发射 [1] 民生银行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布局策略 - 民生银行深度服务六家民营火箭公司中的五家,提供信贷资金和"企业+企业家+员工"定制化综合服务方案 [1] - 设立17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和6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全面覆盖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布局和科技园区 [2] - 授信审批从"看财报"升级为"看人才、看赛道、看技术、看生态和看股权"的创新模式 [2] - 北京市政府2024年出资100亿元加大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力度,民生银行同步加强服务力度 [3] 民生银行金融服务体系特点 - 打造"民生易创"服务矩阵,提供"商行+投行""债权+股权""融资+融智"一站式服务 [4] - 在股权融资中扮演义务FA角色,对接产业CVC和市场化PE/VC机构 [4] - 推出"航天家"财富方案等高端服务,包括理财计划、非凡出行、高端康养等权益 [4] - 开发"民生E链"产品系列,针对供应链各环节提供"脱核"服务,将数据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 [5] 商业航天产业链延伸 - 金融服务从运载火箭向上游燃料贮箱、整流罩、柔性太阳翼、姿轨控等环节延伸 [5] - 向下游卫星整星制造、星座组网与数据应用领域拓展 [5] - 面向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扩展服务范围 [5]
一箭六星,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我国系列化标准新能源机车将首次出口海外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22 11:04
中国中车新能源机车出口 - 中国中车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合作的新能源机车CKD6H型机车下线,标志着中国系列化标准新能源机车首次实现出口海外[1] - 该项目代表中国绿色轨道交通装备在国际市场取得历史性突破[1] SpaceX越南投资计划 - SpaceX计划投资约15亿美元在越南各地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重点覆盖偏远、边境和岛屿地区[1] - 第一阶段将在越南设立10至15个地面站以支持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1] 中国水下机器人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团队研发出基于自主视觉的仿生侧线传感器FlowSight,赋予水下机器人精准水流感知能力[1] - 该技术受鱼类侧线系统启发,为复杂水域自主导航与环境监测开辟新路径[1] 中国商业航天进展 - 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第7次飞行任务[1] - 搭载卫星包括泰景三号04星、泰景四号02A星等多颗不同用途卫星[1]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已累计将6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5:27
发射任务与卫星部署 -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于2025年5月21日成功发射,采用"一箭6星"方式将泰景三号04星等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发射任务卫星主要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气象探测等领域 [1] - 力箭一号累计完成7次飞行,共将63颗卫星送入轨道,入轨载荷总质量超6吨 [1] - 力箭一号是我国唯一连续发射吨级以上载荷的民商火箭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中科宇航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火箭研制、宇航发射、亚轨道科学试验及太空旅游等业务 [1] - 公司自2023年起在民商火箭发射服务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1] - 发射服务业务覆盖中国、北美、中东、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1] 卫星技术与应用 - 泰景三号04星搭载可见光相机载荷,可用于国土资源监测、地理测绘、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高商业价值 [2] - 泰景四号02A星为高分辨率平板式SAR成像卫星,采用X波段SAR载荷,具备目标快速检测与识别等创新设计 [2] - 泰景四号02A星主要应用于灾害监测、环境监测、海洋监测、资源勘查等领域 [2] 技术发展与战略规划 - 公司通过技术方案优化和质量管理改进双轨并行,提高火箭飞行可靠性 [2] - 未来将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塑造高效率、低成本的商业航天体系 [2]
一箭6星!发射63颗卫星的民商火箭:市占率第一,覆盖欧美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3:18
发射任务概况 - 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6星"发射任务,将泰景三号04星等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主要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气象探测等领域 [1] - 此次是力箭一号第7次飞行,累计发射63颗卫星,入轨载荷总质量超6吨,是我国唯一连续发射吨级以上载荷的民商火箭 [3] 公司市场地位 - 中科宇航自2023年起在民商火箭发射服务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业务覆盖中国、北美、中东、欧洲等区域 [3] - 公司通过技术优化和质量管理改进双轨并行,全面提高火箭可靠性,未来将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 [6] 卫星技术特点与应用 - 泰景三号04星搭载可见光相机,用于国土资源监测、地理测绘等领域,具有极高商业价值 [3] - 泰景四号02A星采用平板式SAR成像技术,分辨率提升,应用于灾害监测、资源勘查等领域 [3] - 星睿十一号卫星具备0.5m分辨率全色多光谱相机,提升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国际竞争力 [4] - 星迹源一号卫星为100kg级微纳智能卫星,提供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于电力、水利等领域 [4][5] - 立方108 001星是20kg级立方卫星,配置GNSS掩星探测仪,推动天基气象探测研究 [5] - 西光壹号02星配置多光谱相机,主要用于新型多光谱载荷技术验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