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产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与产业双驱 万亿商业航天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23:43
商业航天产业动态 - 8月13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成功发射 8月以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5天内连续完成长征八号和长征十二号火箭发射 创下我国高密度发射纪录 推动商业航天产业2.8万亿元市场规模加速释放 [1] - 我国航天发射次数超过去年同期 多款新型号/可复用火箭计划2025年完成首飞 商业航天指数连续上涨 [1] - 证监会"6.18"IPO新政发布 明确把商业航天纳入"可尚未盈利"的绿色通道 [3] 资本市场表现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超4200万元 最新份额4.16亿份 年初至今份额新增率达118.79% [2] - 自7月29日起已有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三家商业航天企业启动IPO [4] - 星际荣耀披露第二十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计划适时进行上市申报 [5] - 蓝箭航天估值200亿元 中科宇航估值110亿元 屹信航天估值超80亿元 星际荣耀估值约150亿元 四家企业总估值超500亿元 [5][6] - 星图测控(920116.BJ)上市后股价涨幅超907% 总市值超百亿元 [6] 企业技术进展 - 蓝箭航天完成公里级VTVL垂直回收飞行试验 拥有成熟液体火箭朱雀二号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计划今年首飞 [4] - 屹信航天实现卫星载荷小型化 单颗卫星载荷重量控制在50公斤内 功耗降低40% 2024年已为26颗在轨卫星配套物联网载荷 [4] - 中科宇航拥有成熟固体火箭力箭一号 液体火箭力箭二号计划8月底完成首飞 [4] - 星际荣耀"星际归航"号火箭垂直回收驳船下水 双曲线三号火箭计划今年完成首飞及回收 [5] 产业发展趋势 - 国内大型低轨卫星组网频率从间隔两个月提升至"月发" 甚至"9天3发" [8] - GW星座预计2030年前完成约1300颗卫星发射 2030年后年均发射量将达1800颗 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90颗 [8] - 卫星研制企业批量化生产能力提升 银河航天缩短80%研制周期 吉利卫星超级工厂单星生产周期压缩至28天 年产能力500颗 成本下降45% [8] - 民营火箭发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朱雀三号、双曲线三号等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走向成熟 [9] - 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年复合15% 卫星遥感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速有望恢复至30% [11] 产业链机会 - 上游核心部组件厂商有望率先迎来业绩增长 重点关注箭体结构件、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件、传感器相关企业 [9][10] - 下游应用围绕"通、导、遥"三大基础板块拓展 卫星通信服务从应急工具升级为常态化服务 [11] - 智能驾驶、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与商业航天在集成电路、惯性导航、雷达等领域存在交叉应用机会 [11]
军工ETF(512660)早盘领涨,收涨超3%!覆盖海陆空天信全产业链,规模居同类产品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3:49
行业展望 - 国防部举办盛大招待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 军贸有望维持高景气 [1] - 民航出海和商业航天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1] - "十四五"计划完成要求和"十五五"谋划将推动内需景气向上 [1] - 军贸和民航、民船出海将贡献第二曲线增量 [1] 军工ETF - 军工ETF(512660)覆盖海陆空天信全产业链 具备良好弹性与防御属性 [1] - 军工ETF(512660)规模达169.53亿 在同类12只产品中排名第一 [2] - 军工ETF跟踪中证军工指数 选取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等国防军工领域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 [1] - 中证军工指数具有较高行业集中度和鲜明军工特色 [1]
全链条协同突破 商业航天加速迈向“百箭千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1 01:18
商业航天发展态势 - 2025年6月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 5月蓝箭航天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火箭、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火箭等密集发射 显示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1] - 行业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商业卫星、火箭、测控企业快速涌现 全产业链商业化落地推进 生态持续完善 [1] - 2025年将迎来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新型商业火箭首发 千帆星座、国网星座等大规模低轨星座部署启动 进入"百箭千星"发射高峰期 [1] 政策驱动因素 -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提出推动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释放高质量发展信号 [2] -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出台商业航天测控规范 上海发布培育商业航天集群措施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 - 政策引导与产业集群效应降低企业商业化压力 助推产业化提速 [2] 核心技术突破 - 中天火箭突破大喷管及摆动喷管技术 试制多个型号并试车成功 "十四五"期间将形成年产6000台中小型喷管产能 [3] - 可复用火箭技术成为行业质变点 天辰合创研发火箭控制测量一体化技术 其POWERLINK环网测量系统将在朱雀2E火箭首飞 属国内首创 [4] - 斯瑞新材攻克铬铜/铬锆铜合金推力室内壁材料 填补国内空白 启动产业化项目 达产后年产300吨锻件及1000台套火箭发动机组件 [5][7] 市场与资本动态 - 2020-2024年行业产值年复合增长率22.9% 预计2025年达2.8万亿元 [6] - 2024年融资138起 金额超200亿元创纪录 卫星应用(50起)、火箭制造(32起)、卫星制造(29起)为三大吸金领域 [6] - 2025年深蓝航天完成5亿元B4轮融资 星际荣耀获数亿元D轮融资 [6] 商业化路径 - 北京"南箭北星"与上海千帆星座形成产业集群 实现"制造-发射-应用"全链条协同 [6] - 卫星互联网全球覆盖需求、低空物流/载人交通应用构成长期驱动力 [6] - 魔方卫星产能预计2025年Q2-Q3翻番增长 反映下游需求旺盛 [7]
商业航天产业化进程加快 产业链企业加速“跑马圈地”
环球网· 2025-06-10 10:15
卫星互联网发射进展 -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1] - 卫星顺利入轨标志着发射任务圆满成功[1] - 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均有卫星互联网相关卫星成功发射[3] 卫星互联网行业特点 - 通过太空部署卫星构建庞大网络实现全球信息传输与通信覆盖[3] - 相比传统卫星网络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特点[3] - 已应用于物联网、智慧城市、应急通信等领域[3] 政策支持情况 - 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3] - 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提出前瞻布局关键技术研究[3] - 2025年工信部印发办法优化卫星网络国内协调工作[3] - 地方推出专项政策支持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3] 市场发展前景 -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376亿元[3] - 我国有望短期内完成低轨星座基本组网[3] - 长期应用将延伸至多领域并与5G/6G融合构建天地网络[3] 产业链公司动态 - 近一个月8家卫星互联网概念股接受机构调研[4] - 海格通信完成多款产品在轨实验并扩大业务范围[4] -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低轨互联网建设工程[4] - 亚光科技在卫星互联网和通讯领域有多类产品可实现配套[4]
文昌国际航天城: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在这里实现“从0到1”
海南日报· 2025-04-28 09:36
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展概况 - 文昌国际航天城是我国首个低纬度滨海商业航天城,承载着破解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化难题和培育全球航天科技与产业竞争力的战略使命 [6] - 5年前该地区还是一片椰林,如今已完成从无到有、创新突破的强势蜕变,形成高楼林立、路网畅通的现代化航天城 [6] - 近5年时间实现了商业航天产业从零基础到产业集聚的跨越式发展 [6] 产业发展现状 -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商业航天发射场形成发射能力 [6] - 各大航天龙头企业争相在文昌布局,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逐步形成 [6] - 火箭产业方面,文昌智造正引领"中国高度" [6] - 卫星产业方面,超级工厂已开启"批量造星"新模式 [6] - 数据产业方面,已率先布局卫星数据跨境服务试验区 [6] 发展战略规划 - 坚持"以场带产"发展思路,将发射优势快速转化为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 [6] -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打造"一城两区一港"的发展新格局 [6] - 具体规划包括:立足文昌国际航天城,构建中国商业航天先行示范区、航天新经济样板区 [6] - 目标成为服务全球的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港 [6] - 为中国赢得商业航天的全球竞争提供"文昌答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