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星一号

搜索文档
卫星互联网行业运载火箭深度报告(二):火箭总运力提升拐点已至,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进展
民生证券· 2025-06-26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中国商业火箭真正拐点,发射工位数量及效率提升,25、26年是新一代可回收火箭首飞验证大年,未来重载火箭研发稳步推进,低轨通信星座部署为商业火箭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一代商业火箭将密集首飞,我国正处于火箭总运力大幅提升前夕 - 政策推动火箭产业商业化发展,“国家队”推进旗下商业火箭公司成立,民营火箭发射次数占比提升,但目前大型星座仍由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因民营火箭运力与可靠性无法满足卫星载荷要求 [1][8][20] - 2025年是我国空间发射能力提升的拐点,发射工位数量及效率提升,在建、规划发射工位将形成“沿海 + 内陆”互补发射网络;25、26年是民营及国家队可回收火箭首飞验证大年,若试飞成果积极,27 - 28年商业火箭发射次数将提升、成本大幅降低,重载火箭研发也在稳步进行 [2][23][33] 他山之石:SpaceX猎鹰九号领跑全球火箭发射,星舰试飞紧锣密鼓 - 可回收复用火箭突破后,SpaceX发射次数激增,2024年其发射次数占美国发射总数的87.34%、全球发射数量的52.47%,猎鹰火箭单位发射价格降低,成本降至1500 - 3000美元/公斤区间 [40][41] - 星舰致力于实现完全可回收,通过“筷子夹火箭”捕获回收降低成本,试飞验证了快速发射、迭代技术路线可行性,目前正在验证V2版本及有效载荷部署,目标成本为每公斤10 - 100美元 [47][48] 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巡礼 - 蓝箭航天是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朱雀三号计划2025年下半年首飞,目标降低发射成本 [61] - 东方空间实行“引力”三步走战略,引力一号2024年首飞,引力二号预计2025年首飞,引力三号预计2027年首飞 [67] - 天兵科技是商业航天领域领先企业,天龙二号2023年首飞,天龙三号预计2025年试飞,性能对标猎鹰9号 [76][78] - 星河动力是国内首家掌握500km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能力和成功开展商业组网卫星发射的私营航天公司,智神星一号计划2025年8月底首飞,谷神星二号计划2025年上半年首飞 [80][82] - 深蓝航天主打“星云”系列可回收复用火箭,“星云 - 1”预计2025年完成发射 - 回收任务 [84] - 星际荣耀是商业运载火箭领先企业,双曲线一号2019年首飞,双曲线二号2023年实现国内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复用飞行,双曲线三号计划2025年底首飞、2026年实现复用飞行 [87][89] 投资建议 - 行业投资建议:低轨通信星座部署为商业火箭行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2025年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展确定性强,建议关注信科移动、震有科技、上海瀚讯、海格通信、九丰能源、斯瑞新材、高华科技、超捷股份 [3][93] - 信科移动:从事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等业务,背靠中国信科,在卫星互联网领域保持标准制定领先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亿元、1.08亿元、2.54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4][95] - 震有科技:业务涵盖公网和专网通信领域,在卫星核心网领域有独特优势,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亿元、1.48亿元、2.3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6][97] - 上海瀚讯:是军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供应商,是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89亿元、3.06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99][101] - 海格通信:是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领域龙头,前瞻布局多个创新领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亿元、8.33亿元、9.9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104][107] - 超捷股份:长期致力于紧固件等产品研发销售,2022年收购成都新月进军航空航天机加工领域,2024年商业航天业务实现盈利,后续单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有望提升 [108][109] - 九丰能源:是清洁能源综合服务提供商,签约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特燃特气配套项目,2025年液氢产品实现独家配套供应,积极开展二期项目准备工作 [111] - 高华科技:研发生产传感器及传感网络系统,产品应用于航天、轨道交通、冶金等领域,2024年航天市场稳定增长,开拓商业航天领域客户 [116][117] - 斯瑞新材:致力于高端应用领域产品研发销售,建设“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材料、零件、组件产业化项目”,为商业航天行业服务,产品有多个客户 [118]
“我们带泡泡玛特上过太空!”
北京青年报· 2025-06-22 00:41
北京市商业航天产业格局 - 北京市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以上 [1] - 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聚集全国70%以上商业火箭整箭企业,海淀区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聚集区,初步形成"南箭北星"格局 [1][3] - 商业航天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46家在京企业入选"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占全国近50% [3][5] 海淀区卫星产业进展 - 海淀区企业微纳星空研制的泰景三号04星、泰景四号02A星实现"星上AI+高分辨率"工程化应用 [3] - 海淀区计划通过《行动计划》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北清路布局空天信息应用创新集聚区,首期以中关村壹号为启动区,后续拟建超20万平方米"卫星小镇" [5] 火箭产业与园区建设 - 经开区瀛海镇建设"火箭大街",周边已集聚近60家星箭相关企业 [1][5] - 丰台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大兴区启动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一期建设 [5] - 星河动力与蓝箭航天等公司探索火箭广告商业化模式,如泡泡玛特IP涂装火箭 [6][8] 商业航天跨界合作案例 - 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遥十六)运载火箭搭载泡泡玛特"MEGA SPACE MOLLY"IP涂装,进入535km太阳同步轨道 [6] - 蓝箭航天火箭曾搭载招商银行、波普艺术家嫦娥等广告内容 [8] - 航天公司推出联名周边产品,如星河动力与泡泡玛特联名手办售价219元瞬间售空,发射任务徽章售价119元受好评 [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北京商业航天集群点燃星河梦想
新华社· 2025-06-20 20:32
■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天仪29星、天仪34星、天仪35星、天仪42星、 天仪45星、天仪46星共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汪江波摄) 星河动力与蓝箭航天同在北京南部经开区的"火箭大街"上。这里集中了近60家上下游企业,具备从箭体设计到总装测试的全流程能力;在北京北 部,以海淀区为核心,聚焦"星"——卫星研制、星座组网与数据应用,逐步形成协同密集的卫星产业集群。"南箭北星"的集聚格局正在北京加快 形成。 300多家高新航天企业、46家全国商业航天百强企业在京设点,70%以上的民营火箭整箭企业集中于此,构建起覆盖火箭、卫星、测控、应用等环 节的产业体系……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正以商业航天为画笔,在太空写下创新答卷。 星河动力是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民营航天公司,其研制的谷神星一号是我国民营航天领域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卫星数量最多、成 功率最高的商业运载火箭。 ■5月19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05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飞行试验 ...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商业航天屡创纪录,“南箭北星”格局初步形成
北京商报· 2025-06-19 19:22
创造多个首次 2015年6月,蓝箭航天在北京亦庄成立,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试验、发射"全产业链条,打造航天领域的科技综合 体,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航天运输服务。 十年来,蓝箭航天从"制造一枚火箭"跨越至"年产百台发动机、数十发火箭"的能力跃迁,跑出了一条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6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团走进北京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和星河动力。据了解,目前,北京商业火箭公司在火箭发 射、卫星研制、测运控与数据应用方面创造了新的纪录。以火箭发射为例,可重复火箭研制取得突破,蓝箭航天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一次性火 箭进入常态发射阶段,2024年商业火箭共发射12次,约占当前全国发射任务五分之一,中科宇航入选我国轻舟货运飞船主选火箭,星河动力十日内成功三连 发。 亮点满满的背后,北京商业航天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 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根据智库发布的"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46家在京,占据全国近半壁江山。北京商业航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星空闪耀“北京箭”
中国青年报· 2025-06-19 10:24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优势 - 北京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和卫星制造产业链聚集区,集聚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1] - 北京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3] - 北京已形成"南箭北星"格局:"南箭"聚集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70%以上商业火箭整箭企业,"北星"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聚集区[3] 星河动力公司发展 - 公司2024年发射计划有望达到两位数,可能成为首家年度发射次数达两位数的民营航天企业[1] - 公司正在研发国内第一款可重复使用的中大型运载火箭"智神星一号",计划2024年首飞[3] - 公司研发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发射[5] 北京商业航天生态 - 北京集聚了丰厚的人才和资金资源,同行企业既竞争又合作,推动产业向新向强发展[5] - 蓝箭航天建成全国首个商业发射工位,近期成功发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5] - 北京市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优势企业牵头开展3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 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 - 北京将商业航天场景纳入2024年科技新场景工作要点,发布首批商业航天十大典型应用场景[6] - 支持成立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平台[6] - 行业预计未来5-10年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状态[6]
星河动力:成功开展19次发射任务,81颗卫星被送达预定轨道
新京报· 2025-06-18 19:32
一个月前,一发火箭将四颗卫星送上太空,卫星抵达预定轨道后,我国"天启星座"一期全球组网全面完 成。完成这项使命的火箭是谷神星一号,由星河动力航天公司研发。截至目前,星河动力已成功开展19 次商业发射交付,将总计81颗不同功能的商业卫星精确送达。 2018年是中国民营航天的爆发元年。成立不到一年,星河动力就完成两轮总计过亿元融资。不仅是研制 火箭全箭,他们还把目光聚焦在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上。 2022年,由星河动力自主研发的"苍穹"5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全系统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这也标志着我国民营商业航天领域首个大推力针栓式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正式进 入工程研制阶段。 此前,星河动力董事长刘百奇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航天作为新兴产业,已经到了一个要 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市场需求正逐步涌现,另一方面供给端的供给能力也逐步形成。 据介绍,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是我国民营航天领域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卫星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 商业运载火箭。 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 数以上。6月18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 ...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商业航天创新发展
新华社· 2025-06-18 19:09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 北京市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50% [1] - 商业航天产业链覆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链条,为国内最全 [1] - 已形成"南箭北星"产业格局:南箭(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聚集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等火箭整箭企业,拥有全国最全火箭研制产业链 [1] - 北星(海淀区)集聚微纳星空等卫星制造企业,整星研制能力全国领先,形成国内最全卫星制造产业聚集区 [1] 企业动态与产品展示 - 星河动力航天展示爱神星留轨级模型、智神星一号/二号运载火箭模型及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轨姿控发动机 [4][5][6][7] - 蓝箭航天展示朱雀系列运载火箭模型及朱雀二号改进型Y1火箭的整流罩端头残骸回收物 [11][13] - 两家企业均设有航天文创产品展厅,包括任务徽章等衍生品 [8][9][10]
民生银行与民营火箭“六支箭”的星辰大海!
券商中国· 2025-05-23 23:16
5月21日,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方式将六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截至目前,力 箭一号入轨载荷总质量超过六吨,成为我国唯一一款能够连续发射吨级以上载荷的民商火箭。2天前,5月 19日,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顺利将"天启星座"的4颗卫星送入高度850公里的近地轨道,标志着"天启星 座"一期全球组网全面完成,迎来开启万物互联时代的历史性时刻。再2天前,5月17日,蓝箭航天自主研发 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完成了液氧甲烷火箭领域"一箭六星"的壮举,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 攻关和商业化运营能力达到了新高度。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六家商业火箭公司先后实现入轨级火箭发射,分别是星际荣耀、星河动力、天兵科技、蓝 箭航天、东方空间和中科宇航,堪称中国民营火箭公司的"六支箭",他们正在改写全球航天版图。在这群逐梦 星辰的企业背后,民生银行早已陪伴在他们身边,深度服务了其中五家公司,不仅提供信贷资金燃料,更是面 向"企业+企业家+员工"提供了定制的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用心、用情陪伴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前行。 破局者的眼界:透过风险发现萤火之光 商业航天领域,尤其是民营火箭发射企业,大多处在商业化落地的早期,尚未 ...
山东:培新“链”群 现代化产业体系筋强骨壮
新华网· 2025-05-23 08:45
山东打造现代船舶海工产业体系,培育青烟威船舶与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图为在青岛完 工交付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资料图) 枣庄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施工现场,18栋单体建筑每天都在"长高",一批 龙头项目延链铺展,带动"煤城"蝶变"锂电之都";胶东半岛的绵长海岸线上,青烟威携手竞逐海工装 备,"设计—配套—总装"的全产业链优势加速形成,一艘艘"山东造"从这里扬帆远航…… 山东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努力在"大有可为"的征 程上"大有作为":26个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抢占制高点,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电池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胜新赛道,高质量发展迸发强劲动能。 毛衫出海火箭上天 滨海小城藏着产业升级密码 买毛衫、看火箭,这两件听起来毫不相干的事,却是山东一个滨海小城同时拥有的特色名片。 在位于海阳碧城工业园区的壹线衣制衣车间,一体成型的全电脑横编机有序运转,从"吃"进一根纱 到交付一件成衣,最快一个小时即可完成。毛衫是海阳市有着50余年历史的特色产业,如今数字技术牵 动着这个传统产业从劳动密集转向智能制造,九成以上产 ...
整理:每日科技要闻速递(5月20日)
快讯· 2025-05-20 07:43
1. 零跑汽车一季度营收超百亿 毛利率达14.9% 超出市场预期。 2. 鸿蒙电脑正式发布,国产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3.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4. 抖音开展"AI起号"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利用AI生成低俗猎奇视频等行为。 5. 据The Information:英伟达正洽谈投资量子技术初创公司PsiQuantum。 6. 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定档5月22日,将推出"玄戒O1","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 7. 高通将推出可与英伟达芯片连接的数据中心处理器。 金十数据整理:每日科技要闻速递(5月20日) 8. 黄仁勋:英伟达将于第三季度推出下一代GB300人工智能系统。将在中国台湾建AI超级计算机,英伟 达DGX Spark已经全面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