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学发光仪器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创新并购出海造就医药全球性龙头 细分板块有望陆续迎来业绩拐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1:42
行业趋势 - 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成长逻辑从国产替代和渗透率提升拓展到国际化和技术创新,估值迎来重塑 [1] - 国际业务空间广阔,多家公司海外业务高增长,国际业务占比将超过国内 [1] - 中国部分医疗器械创新产品从跟随模仿到领跑全球,逐步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1] - 并购是国际器械龙头成长的重要路径,未来行业并购将增多 [1] - 医疗器械板块过去四年持续下跌,今年迎来反弹,细分板块有望在下半年到明年陆续迎来业绩拐点 [1] 政策与业绩拐点 - 医疗器械板块2021-2024年均为下跌走势,2023-2024年受医疗合规要求提升、设备更新换代落地节奏影响 [1] - 高值耗材: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集采优化政策利好估值修复,各赛道集采出清拐点逐步体现 [1] - 医疗设备:24Q4招标增速出现拐点,25Q3龙头公司业绩有望企稳回升,国产龙头产品迭代升级加速国产替代和国际化 [1] - IVD:短期承压,化学发光行业Q4或明年有望量价企稳,中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大 [1] - 低值耗材:关注关税背景下国产企业海外产能建设及大客户合作进展 [1] - 家用器械:家用呼吸机、CGM等领域市场空间大、格局好,关注国内消费需求景气度变化及国际化拓展 [1] 企业战略调整 - 降本增效:通过规模化、自动化生产、优化工艺、降低原材料成本维持利润率 [2] - 技术创新:布局差异化产品,多产品线分散集采风险,医保政策为创新器械提供更长放量窗口期 [2] - 转型消费:医保控费影响小,盈利能力长期维持高水平,支付能力提升带来消费升级 [2] - 出海:海外价格体系稳定,国产企业发挥供应链及成本优势 [2] - 并购:部分企业通过并购布局新增长曲线 [2] 技术创新与国际化 - 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台全身PET/CT、全球独家5T MR等产品 [3] - 迈瑞医疗、新产业化学发光仪器检测速度全球领先 [3] - 赛诺医疗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3] - 南微医学一次性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打破进口垄断 [3] - 心脉医疗Castor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 [3] - 乐普医疗、沛嘉医疗、先瑞达部分产品研发进度国际领先 [3] - 时代天使隐形牙套方案积累复杂病例经验,走向国际 [3] 港股投资机会 - 港股器械创新属性强,部分企业创新产品具有license-out潜力 [6] - 部分龙头公司将于25-27年陆续扭亏,步入利润快速释放阶段 [6] - 集采影响逐步出清,优质器械公司业绩确定性提升和估值修复 [6] - 长期空间大、国际竞争力强的创新器械龙头有望估值重构 [6] A股投资机会 - Q2或Q3业绩高增长或逐步迎来拐点的标的 [7] - 短期业绩承压,长期增长稳健、26年有望加速增长的公司 [7] - 集采优化政策相关潜在业绩和估值修复 [7] - 医疗新科技方向如脑机接口、AI医疗、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 [7]
中信建投:医疗器械行业拐点已至 创新并购出海造就全球性龙头
智通财经网· 2025-08-10 19:54
行业趋势与估值重塑 - 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成长逻辑从国产替代和渗透率提升拓展到国际化和技术创新,估值迎来重塑 [1] - 国际业务空间广阔,多家公司海外业务高增长,国际业务占比将超过国内 [1] - 中国部分医疗器械创新产品从跟随模仿到领跑全球,逐步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1] - 并购是国际器械龙头成长的重要路径,未来行业并购将增多 [1] - 医疗器械板块过去四年持续下跌,今年迎来反弹,细分板块有望在下半年到明年陆续迎来业绩拐点 [1] 政策与行业拐点 - 医疗器械板块2021-2024年均为下跌走势,2023-2024年受医疗合规要求提升、设备更新换代落地节奏影响 [2] - 高值耗材:集采优化政策利好估值修复,各赛道集采出清拐点逐步体现 [2] - 医疗设备:24Q4招标增速出现拐点,预计25Q3龙头公司业绩企稳回升,国产替代和国际化加速 [2] - IVD:化学发光行业Q4或明年有望量价企稳,中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大 [2] - 低值耗材:关注国产企业海外产能建设及大客户合作进展 [2] - 家用器械:家用呼吸机、CGM等领域市场空间大,关注国内消费需求景气度变化及国际化拓展 [2] 企业战略转型 - 企业通过降本增效、技术创新、转型消费、出海和并购形成新的增长曲线 [3] - 技术创新:布局差异化产品,多产品线分散集采风险,医保政策为创新器械提供更长放量窗口期 [3] - 转型消费:医保控费影响小,盈利能力维持高水平,支付能力提升带来消费升级 [3] - 出海:海外价格体系稳定,国产企业发挥供应链及成本优势 [3] - 并购:部分企业通过并购布局新的增长曲线 [3]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领先 - 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台全身PET/CT、全球独家5T MR等产品 [4] - 迈瑞医疗、新产业的化学发光仪器检测速度全球领先 [4] - 赛诺医疗的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4] - 南微医学的一次性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打破进口垄断 [4] - 心脉医疗的Castor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 [4] - 乐普医疗、沛嘉医疗、先瑞达等公司部分产品研发进度国际领先 [4] - 时代天使的隐形牙套方案在国内积累复杂病例经验,正在走向国际 [4] 国际化与并购潜力 -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依托产品力、海外本土化运营及工厂建设,实现海外业务高速增长 [5] -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是国产替代和国际化的前提,部分产品有望通过license-out加速出海 [5] - 并购是全球医疗器械龙头重要成长路径,中国器械公司成长空间广阔,估值有望向美股靠拢 [5] 港股投资机会 - 港股器械创新属性强,部分企业创新产品具有license-out潜力 [6][7] - 部分龙头公司将于25-27年陆续扭亏,步入利润快速释放阶段 [7] - 集采影响逐步出清,优质器械公司业绩确定性提升和估值修复 [7] - 长期空间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器械龙头有望迎来估值重构 [7] A股投资机会 - 关注Q2或Q3业绩高增长或迎来拐点的标的 [8] - 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增长稳健、26年有望加速增长的公司 [8] - 集采优化政策相关潜在业绩和估值修复 [8] - 医疗新科技方向如脑机接口、AI医疗、手术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 [8]
迈瑞医疗(300760):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国内市场蓄势待发,海外业务高歌猛进
开源证券· 2025-05-22 2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招采逐步恢复,国内经营拐点将至,虽下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但地方医疗卫生专项债发行规模快速增长,院端招采稳步恢复,国内业务复苏有望;海外高端市场持续拓围,海外收入比重有望持续提升,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5月22日,当前股价226.67元,一年最高最低为351.60/206.80元,总市值2748.24亿元,流通市值2748.19亿元,总股本12.12亿股,流通股本12.12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9.21% [1] 分红与业绩情况 - 2024和2025中期分别分红6.79亿和17.10亿,股利支付率分别为6%和65%;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7.26亿元(+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0.7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4.42亿元(+0.07%);2025Q1实现营收82.37亿(-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16.81%),环比改善显著 [5] 费用率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率14.38%(-1.95pct),管理费用率4.36%(持平),研发费用率9.98%(+0.05pct) [5] 业务板块表现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5.57亿元(-11.11%),其中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30%,国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同比双位数增长 [5] - 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7.65亿元(+10.82%),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增长超30%;国内化学发光业务市占率首次国内第三,生化业务市占率超15%;IVD仪器装机节奏较快,MT 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全年装机近190套,化学发光仪器装机达1800台,近六成为高速机 [5] - 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98亿元(+6.60%),其中国际医学影像业务同比增长超15%,超高端超声系统Resona A20上市首年实现超4亿元收入,有望推动海外市占率逐步提升 [5] 数智化转型情况 - 公司完成“设备+IT+AI”系统搭建,通过“三瑞”生态与设备融合创新,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医疗机构提供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外高端客户群积累大量成熟案例,2024年公司高端战略客户贡献收入占国际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4%,加速向数智化生态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升级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4,932 | 36,726 | 40,432 | 46,388 | 53,322 | | YOY(%) | 15.0 | 5.1 | 10.1 | 14.7 | 14.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1,582 | 11,668 | 12,913 | 14,869 | 17,143 | | YOY(%) | 20.6 | 0.7 | 10.7 | 15.1 | 15.3 | | 毛利率(%) | 64.2 | 63.1 | 63.7 | 63.6 | 63.5 | | 净利率(%) | 33.2 | 31.8 | 31.9 | 32.1 | 32.1 | | ROE(%) | 34.7 | 28.8 | 24.1 | 22.6 | 21.4 | | EPS(摊薄/元) | 9.55 | 9.62 | 10.65 | 12.26 | 14.14 | | P/E(倍) | 23.0 | 22.8 | 20.6 | 17.9 | 15.5 | | P/B(倍) | 8.0 | 7.4 | 5.5 | 4.4 | 3.5 | [7]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预测,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3A - 2027E的情况 [8]
迈瑞医疗:海外市场支撑业绩增长,IVD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20250507
华安证券· 2025-05-07 1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367.26亿元,同比+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同比+0.74%;扣非归母净利润114.42亿元,同比+0.07%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82.37亿元,同比-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16.81%;扣非归母净利润25.31亿元,同比-16.68% [4] - 国内增长承压,海外市场保持高增长,预计国内市场2025年第三季度增速回正 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约164.3亿元,占比约44.7%,同比增长约21.3% 2025年一季度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约47%,未来几年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5][6] - IVD成为第一大业务,公司加速向流水型业务转型 2024年体外诊断业务收入137.65亿元,同比+10.82%,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增长超30% 海外市场本地平台化能力建设加快,国内市场化学发光业务排名前进、生化业务占有率超15% [7][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端分别实现409.28亿元、482.12亿元、568.81亿元,同比增长11.4%、17.8%和18.0%;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32.03亿元、156.88亿元、186.29亿元,同比增长13.1%、18.8%和18.8% 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收入367.26亿元,同比+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同比+0.74%;扣非归母净利润114.42亿元,同比+0.07% [4] - 2025年一季度收入82.37亿元,同比-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16.81%;扣非归母净利润25.31亿元,同比-16.68% [4]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2024年国内收入202.9亿元,占比约55.3%,同比下降5.1%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增速回正 [5] - 海外市场:2024年海外收入约164.3亿元,占比约44.7%,同比增长约21.3% 2025年一季度国际业务同比增长不到5%,过去两年复合增速超15%,收入占比提升至约47% [5][6] 业务情况 - IVD业务:2024年体外诊断业务收入137.65亿元,同比+10.82%,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增长超30%,成为第一大业务 海外本地平台化能力建设加快,国内化学发光业务排名前进、生化业务占有率超15% [7][8]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09.28亿元、482.12亿元、568.81亿元,同比增长11.4%、17.8%和18.0% [9]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03亿元、156.88亿元、186.29亿元,同比增长13.1%、18.8%和18.8% [9] - 维持“买入”评级 [9]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726|40928|48212|56881| |收入同比(%)|5.1|11.4|17.8|18.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668|13203|15688|18629| |净利润同比(%)|0.7|13.1|18.8|18.8| |毛利率(%)|63.1|63.2|63.2|63.2| |ROE(%)|32.5|26.9|24.2|22.3| |每股收益(元)|9.64|10.89|12.94|15.37| |P/E|26.46|19.82|16.68|14.05| |P/B|8.62|5.33|4.04|3.14| |EV/EBITDA|20.87|15.46|12.28|9.51| [11]
迈瑞医疗(300760):海外市场支撑业绩增长,IVD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
华安证券· 2025-05-07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367.26亿元,同比+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同比+0.74%;扣非归母净利润114.42亿元,同比+0.07%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82.37亿元,同比-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16.81%;扣非归母净利润25.31亿元,同比-16.68% [4] - 国内增长承压,海外市场保持高增长,预计国内市场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增速回正,未来几年公司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5][6] - IVD成为第一大业务,公司加速向流水型业务转型,国际体外诊断产线有望继续维持高速增长趋势,今年中美关税2.0有望为生化免疫产品带来国内高端客户更多进口替代机会 [7][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端分别实现409.28亿元、482.12亿元、568.8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4%、17.8%和18.0%;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32.03亿元、156.88亿元、186.2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1%、18.8%和18.8% 考虑公司综合实力强等因素,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收入367.26亿元,同比+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同比+0.74%;扣非归母净利润114.42亿元,同比+0.07% [4] - 2025年一季度收入82.37亿元,同比-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16.81%;扣非归母净利润25.31亿元,同比-16.68% [4] 市场表现 - 2024年国内收入202.9亿元,占比约55.3%,同比下降5.1%,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增速回正 海外市场收入约164.3亿元,占比约44.7%,同比增长约21.3% [5] - 2025年一季度国际业务同比增长不到5%,过去两年复合增速超15%,收入占比提升至约47%,未来几年收入占比有望提升 [6] 业务情况 - 2024年体外诊断业务收入137.65亿元,同比+10.82%,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增长超30%,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 [7] - 2024年公司检验仪器装机速度维持较高水平,MT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全年装机近190套,化学发光仪器装机达1800台,近六成为高速机 [7] - 海外市场通过多种方式加快本地平台化能力建设,已在全球13个国家布局本地化生产项目,2024年成功突破115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完成2套MT8000装机,预计今年MT8000海外装机逐步放量 [7][8] - 国内市场化学发光业务市场排名2024年前进一位至第三,生化业务市场占有率首次超15%,今年中美关税2.0有望带来进口替代机会 [8]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09.28亿元、482.12亿元、568.81亿元,同比增长11.4%、17.8%、18.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03亿元、156.88亿元、186.29亿元,同比增长13.1%、18.8%、18.8% [9] - 2025 - 2027年对应的EPS分别约10.89元、12.94元和15.37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20倍、17倍和14倍,维持“买入”评级 [9]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726|40928|48212|56881| |收入同比(%)|5.1|11.4|17.8|18.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668|13203|15688|18629| |净利润同比(%)|0.7|13.1|18.8|18.8| |毛利率(%)|63.1|63.2|63.2|63.2| |ROE(%)|32.5|26.9|24.2|22.3| |每股收益(元)|9.64|10.89|12.94|15.37| |P/E|26.46|19.82|16.68|14.05| |P/B|8.62|5.33|4.04|3.14| |EV/EBITDA|20.87|15.46|12.28|9.51| [11]
中商产业研究院晨会-20250429
华源证券· 2025-04-29 21:49
核心观点 报告对鱼跃医疗、国泰集团、招商公路等多家公司进行点评或首次覆盖,分析各公司业绩表现、业务发展情况及未来前景,多数公司业绩有不同程度增长或改善,部分业务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多家公司被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 [3][7]。 各公司报告总结 医药行业 鱼跃医疗(002223.SZ) - 2024 年全年收入 75.7 亿元,同比 -5.1%,归母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 -24.6%;25Q1 收入 24.4 亿元,同比 +9.2%,归母净利润 6.2 亿元,同比 -5.3% [8] - 部分业务受 23 年疫情高基数影响下滑,海外收入 9.5 亿元,同比 +30.4%,占比由 9.1% 提升至 12.5% [9] - 2024 年毛利率 50.1%,同比 -1.2pct,25Q1 毛利率 50.3%,同比 +0.4pct [10]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1/23.1/26.6 亿元,同比增长 11.3%、15.1%、15.0%,维持“买入”评级 [10] 新产业(300832.SZ) - 2024 年营收 45.35 亿元(yoy +15.41%),归母净利润 18.28 亿元(yoy +10.57%);25Q1 营收 11.25 亿元(yoy +10.12%),归母净利润 4.38 亿元(yoy +2.65%) [26] - 海外收入 16.84 亿(yoy +27.67%),国内收入 28.43 亿(yoy +9.32%),国内外中大型仪器占比提升 [27] - 2024 年综合毛利率 72.26%(yoy -0.86pct),加大发光产品布局 [28]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51.63/59.61/69.2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12/23.43/27.38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8] 机械/建材建筑行业 国泰集团(603977.SH) - 25Q1 收入 4.83 亿元,同比下降 1.26%,归母净利润 4308.39 万元,同比下降 8.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965.63 万元,同比增长 17.09% [12] - 一季度民爆业务整体增长,炸药产销增长且盈利能力提升,军工新材料钽铌氧化物营收下滑明显 [13][14] - 一季度毛利率 32.72%,同比下降 0.5 个百分点,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保持增长 [15]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8、4.53、5.86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5] 交运行业 招商公路(001965.SZ) - 25Q1 收入约 28.03 亿元,同比 -7.24%,归母净利润约 13.29 亿元,同比 +2.74% [16] - 得益于成本管控及费用节降,归母净利润小幅改善,积极推进改扩建工程 [17]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7.4/61.9/67.0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8] 渤海租赁(000415.SZ) - 原为产业系租赁公司,形成以飞机、集装箱业务为主的业务布局,2024 年飞机业务占比 83.2%、集装箱业务占比 16.0% [35] - 2024 年销售飞机 55 架,飞机销售收入 127 亿,同比 +61.08%,租金收益率提升 [36] - 截至 2024 年末,机队规模 1158 架,在租率 100%,继续探索创新领域业务机会 [36]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13/22.80/25.04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7] 公用环保行业 深圳燃气(601139.SH) - 2024 年营收 283.48 亿元,同比下滑 8.34%,归母净利润 14.57 亿元,同比增长 1.19%;25Q1 收入 75.13 亿元,同比增长 9.48%,归母净利润 2.33 亿元,同比下降 15.47% [21] - 城燃主业量价齐升,综合能源业绩承压,智慧服务延续收缩态势 [22][23] - 费用端显著改善,减值拖累业绩,多渠道优化资源供给,电厂有望贡献增量 [23][24]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55/17.34/20.56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4] 新消费行业 华利集团(300979.SZ) - 25Q1 营收 53.53 亿元,同比 +12.34%,归母净利润 7.62 亿元,同比 -3.25%,销售运动鞋 0.49 亿双,同比 +8.24% [30] - 持续深化与新客户及新兴品牌客户合作,两家成品鞋厂于 25Q1 投产,员工人数增至 18.4 万人,同比 +17% [3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3.6/49.6/57.3 亿元,同比分别 +13.4%/13.9%/15.6%,维持“买入”评级 [33] 北交所 威贸电子(833346.BJ) - 2024 年营业收入 2.60 亿元(yoy +13.69%)、归母净利润 4457.91 万元(yoy +14.28%);2025Q1 营业收入 0.73 亿元(yoy +19.02%)、归母净利润 1101 万元(yoy +18.02%) [39]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带动线束市场需求,预计 2029 年全球车辆线束市场规模或将增长至 7930 亿元 [40] - 商用咖啡机等多个项目同步推进,小鹏飞行汽车线束项目量产在即 [41][43]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1/0.60/0.71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4]
亚辉龙:发光业务表现亮眼,海外收入快速增长-20250428
信达证券· 2025-04-28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辉龙发光业务表现亮眼,国际化进展顺利,海外收入快速增长,非新冠自产业务保持快速发展,仪器装机量提升带动试剂放量,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2] - 公司加码研发投入,仪器平台持续升级,流水线竞争力有望增强,产品升级和丰富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7、26.87、31.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16.4%、18.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5、4.30、5.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24.6%、25.4%,对应2025年4月25日股价PE分别为24、19、15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12亿元(yoy - 2.02%),归母净利润3.02亿元(yoy - 15.06%),扣非归母净利润2.87亿元(yoy + 30.8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0亿元;2025Q1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yoy - 3.13%),归母净利润0.10亿元(yoy - 84.63%)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07、26.87、31.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16.4%、18.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45、4.30、5.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24.6%、25.4% [2][3] - 2024年销售毛利率为65.28%(yoy + 8.47pp),销售费用率为21.61%(yoy + 2.35pp),研发费用率上升1.29pp达16.74%,销售净利率基本稳定,为13.53% [2] 业务分析 - 非新冠自产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16.72亿元(yoy + 26.13%),其中发光业务实现收入15.22亿元(yoy + 30.72%),2024年新增化学发光仪器装机2662台(yoy + 27.98%),国内新增600速发光637台(yoy + 30.53%),海外新增300速发光188台(yoy + 180.60%) [2] - 非新冠自产业务国内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22亿元(yoy + 21.14%),海外实现营收2.50亿元(yoy + 64.78%) [2] 研发进展 - 生化业务iBC2000获批,进军高端市场,自主研发的iTLA Max实验室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上线,2024Q4完成签约15条,境内外试剂持续获证,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 [2] 研究团队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具备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工作超9年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有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研究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有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中药等领域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有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 [5]
亚辉龙(688575):发光业务表现亮眼,海外收入快速增长
信达证券· 2025-04-28 16: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辉龙发光业务表现亮眼,国际化进展顺利,海外收入快速增长,非新冠自产业务保持快速发展,仪器装机量提升带动试剂放量,未来海外市场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 [2] - 公司加码研发投入,仪器平台持续升级,流水线竞争力有望增强,产品升级和丰富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7、26.87、31.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16.4%、18.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45、4.30、5.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24.6%、25.4%,对应2025年4月25日股价PE分别为24、19、15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12亿元(yoy - 2.02%),归母净利润3.02亿元(yoy - 15.06%),扣非归母净利润2.87亿元(yoy + 30.8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0亿元;2025Q1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yoy - 3.13%),归母净利润0.10亿元(yoy - 84.63%)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3.07、26.87、31.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16.4%、18.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45、4.30、5.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24.6%、25.4% [2][3] - 2024年销售毛利率为65.28%(yoy + 8.47pp),销售费用率为21.61%(yoy + 2.35pp),研发费用率上升1.29pp达16.74%,销售净利率基本稳定为13.53% [2] 业务分析 - 非新冠自产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16.72亿元(yoy + 26.13%),其中发光业务实现收入15.22亿元(yoy + 30.72%),2024年新增化学发光仪器装机2662台(yoy + 27.98%),国内新增600速发光637台(yoy + 30.53%),海外新增300速发光188台(yoy + 180.60%) [2] - 非新冠自产业务国内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22亿元(yoy + 21.14%),海外实现营收2.50亿元(yoy + 64.78%) [2] 研发进展 - 2024年生化业务iBC2000获批,进军高端市场,自主研发的iTLA Max实验室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上线,2024Q4完成签约15条,境内外试剂持续获证,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