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山A2000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的首批机器人“新大脑”到货了
第一财经· 2025-08-26 21:43
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发布 - 英伟达发布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基于Blackwell架构 在FP4精度下提供2070 TFLOPS峰值算力 比上一代Orin芯片算力提升7.5倍 能效提升3.5倍 [3][4] - 芯片以开发者套件形式发售 售价为3499美元 全球首批到货包括北京灵初智能的机器人Psi V1 [3] 芯片性能突破对机器人行业的影响 - 算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突破使机器人能直接在端侧运行大规模高性能模型 完成更通用和复杂的任务 [3] - 数据处理能力和接口带宽提升使机器人能直接承接高分辨率 高频率传感器的多模态输入并及时处理 [5] - 更多依赖云端处理的任务可能被拉回机器人本地完成 推动机器人在高节拍 复杂交互等场景加速落地 [5] 机器人行业当前技术架构 - 行业普遍采用云端+端侧混合部署模式 快系统部署在端侧负责执行和即时反应 慢系统部署在云端承担理解推理任务 [4] - 云端部署存在延迟问题 影响高节拍场景如连续抓取 快速判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4] 英伟达的行业战略布局 - 通过Isaac Cosmos GR00T等全栈软件塑造开发者习惯 抢先搭建基础设施并在行业爆发前影响行业标准 [5] - 延续AIGC爆发前夜的逻辑 先堆出算力天花板再建立生态 [5] 中国厂商的竞争机会 - 机器人应用碎片化特点带来差异化机会 中国厂商可在低功耗芯片 细分场景或开源生态形成优势 [5] - 国产芯片具更高性价比和更贴近市场的定制化服务 在场景优化上有差异化优势 [7] - 地瓜机器人发布RDK S100开发套件 采用大小脑异构架构设计 兼顾推理和实时运动控制 [5] - 黑芝麻智能为武汉大学天问人形机器人提供华山A2000和武当C1236芯片 分别用于大脑和小脑 [6] - 瑞芯微推出旗舰芯片RK3588 支持多模态数据处理和高性能计算 为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提供底层算力支持 [6]
英伟达的首批机器人“新大脑”到货了 中国开发者怎么评价它?
第一财经· 2025-08-26 19:54
英伟达Jetson Thor芯片发布 - 英伟达发布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售价3499美元[2] - 芯片基于Blackwell架构 在FP4精度下提供2070 TFLOPS峰值算力[2] - 相比上一代Orin芯片算力提升7.5倍 能效提升3.5倍[2] 技术性能突破 - 数据处理能力和接口带宽提升 支持高分辨率高频率传感器多模态输入[3] - 使机器人能直接在端侧运行大规模高性能模型[2] - 推动更多云端任务转向本地处理 适用于高节拍复杂交互场景[3] 行业部署模式 - 当前机器人普遍采用云端+端侧混合部署模式[2] - 快系统部署在端侧负责实时感知控制响应[2] - 慢系统部署在云端承担理解推理和长链条逻辑推演[2] 云端部署挑战 - 云端延迟影响高节拍场景如连续抓取快速判断[3] - 延迟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和可行性[3] 英伟达战略布局 - 通过Isaac Cosmos GR00T等全栈软件塑造开发者习惯[3] - 抢先搭建基础设施并影响行业标准[3] 市场竞争格局 - 机器人应用场景碎片化 需要成本控制和长期验证[3] - 竞争对手可在低功耗芯片细分场景或开源生态形成差异化优势[3] 中国厂商进展 - 地瓜机器人发布RDK S100开发套件 采用大小脑异构架构设计[4] - 黑芝麻智能为武汉大学天问机器人提供华山A2000和武当C1236芯片[4] - 瑞芯微推出旗舰芯片RK3588 支持多模态数据处理和高性能计算[4] 国产芯片优势 - 具有更高性价比和更贴近市场的定制化服务[4] - 更靠近国内机器人厂商 在场景优化上有差异化优势[4] - 英伟达算力天花板未必是产业成熟唯一答案[4]
英伟达的首批机器人“新大脑”到货了,中国开发者怎么评价它?
第一财经· 2025-08-26 19:44
英伟达机器人芯片技术突破 - 英伟达发布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基于Blackwell架构 在FP4精度下提供2070 TFLOPS峰值算力 比上一代Orin芯片提升7.5倍 能效提升3.5倍 [1] - 芯片以开发者套件形式发售 售价3499美元 全球首批已交付灵初智能等企业 [1] - 算力提升使机器人能直接在端侧运行大规模高性能模型 完成更通用复杂任务 [1] 机器人计算架构演进 - 行业普遍采用云端+端侧混合部署模式 快系统部署在端侧负责实时感知控制响应 慢系统在云端承担理解推理任务 [4] - 云端部署存在延迟问题 影响高节拍场景如连续抓取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4] - Thor芯片数据处理能力和接口带宽提升 支持高分辨率高频传感器多模态输入 推动更多任务从云端转移至本地 [4]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机器人应用场景碎片化 存在成本压力和长期验证需求 竞争对手可在低功耗芯片/细分场景/开源生态形成差异化优势 [5][8] - 英伟达通过全栈软件Isaac/Cosmos/GR00T塑造开发者习惯 抢占基础设施和行业标准 [5] - 中国厂商在"脑"环节积极布局 地瓜机器人推出RDK S100开发套件采用大小脑异构架构 [6] - 黑芝麻智能为武汉大学天问机器人提供华山A2000芯片和武当C1236芯片分别用于大脑和小脑 [7] - 瑞芯微推出旗舰芯片RK3588支持多模态数据处理和高性能计算 [8] 国产芯片竞争优势 - 国产芯片具备更高性价比和更贴近市场的定制化服务优势 [8] - 更靠近国内机器人厂商 在场景优化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 [8] - 英伟达的算力天花板未必是产业成熟唯一答案 中国厂商存在发展机会 [5][8]
黑芝麻智能:拟收购AI芯片公司,助力产品拓展机器人应用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06:38
收购意向 - 黑芝麻智能与一家专注于高性价比、低功耗AI系统芯片(SoC)及解决方案的中国目标公司签署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意向书,拟通过收购股权及注资方式收购目标公司 [1] - 目标公司芯片产品除CPU外,绝大部分知识产权已实现自研,包括图像信号处理器(ISP)、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及模拟IP等 [1] - 目标公司主要在汽车智能化、端侧AI应用等领域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 [1] 收购意义 - 收购将使公司能够提供高中低级全系覆盖的车规级计算芯片,并为智能汽车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 [1] - 收购将促进公司产品拓展至更广泛的机器人应用,提供AI推理芯片全系产品及解决方案 [1] - 双方将在业务拓展、量产交付、供应链管理、技术突破等方面实现协同互补 [1] - 收购有利于公司提升业务规模及财务表现,进一步增强在AI SoC芯片领域的竞争优势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SoC及基于SoC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涵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先进成像及互联等 [2] - 按2022年车规级高算力SoC的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供应商 [2] - 公司通过自行研发的IP核、算法和支持软件驱动的SoC和基于SoC的解决方案,提供全栈式自动驾驶能力 [2] 产品与技术 - 华山A2000芯片是面向下一代AI模型打造的高性能、高效率芯片平台,内置业界最大规格NPU核心"九韶" [2] - 华山A1000家族芯片已获国内多家头部车企采用 [2] - 武当C1200家族专为多域融合与舱驾一体场景设计,C1236是行业首款单芯片支持高速辅助驾驶的平台,C1296为首款支持多域融合的平台 [3] - 武当C1200家族已与一汽、东风、安波福、均胜、斑马等国内外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3]
大咖云集,链动全球!2025香港车博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经济观察报· 2025-06-16 18:50
2025香港车博会高峰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聚焦"主机厂发展战略、供应链创新技术优势、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ESG竞争力"四大主题,旨在提升中国汽车及供应链国际化能力,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贸易枢纽作用[1] -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三个百亿元计划"推动创科生态圈建设,吸引新能源汽车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国际总部/上市,加速向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转型[4] - 中国工程院提出汽车产业链"八新联动"创新路径(新功能/架构/能源/材料/结构/工艺/装备/模式),指出新能源汽车是产业上半场,智能汽车为下半场[5][6] 政产学研合作动态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工信部、香港特区政府共同主办,汇聚内地整车厂商(一汽/小鹏/长安/东风/广汽/奇瑞)及供应链企业代表[2][6] - 香港凭借成熟资本生态、法律体系及人民币离岸枢纽地位,正引导汽车消费向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吸引内地车企布局[3] - 13家供应链企业(黑芝麻/地平线/芯擎等)获颁"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证书",57个入围项目涵盖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8][9]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汽车芯片企业(地平线/黑芝麻/芯驰等)展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强调车芯一体化趋势推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技术突破[7] - 2025年供应链创新成果中技术创新占比82%(47项),管理/品牌/商业模式创新分别占9%/5%/4%,覆盖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链条[9] - 金融机构(交行香港/中银香港)推出定制化出海金融服务方案,强化产业出海金融支持体系[8]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全球领先,但仍需解决安全/节能/环保等挑战,未来需通过交叉融合创新持续突破[5][6] - 香港连续两年举办汽车供应链高峰论坛,成为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支点,推动大湾区产业融合[10] - 车博会后续将举办低空经济/跨境金融等主题论坛,拓展产业合作边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