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

搜索文档
ETF规模速报 | 上证50ETF净流入超11亿元;创业板ETF净流出逾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01
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 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1] - 涨幅居前板块包括中药 电力设备 AI智能体 造纸 [1] - 跌幅居前板块包括中船系 民爆 PCB CPO [1] ETF资金流动 - 华夏上证50ETF份额增加3.93亿份 净流入11.34亿元 [1] - 大成恒生科技ETF份额增加9.99亿份 净流入7.26亿元 [1] - 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份额增加0.57亿份 净流入7.22亿元 [1] - 易方达创业板ETF净流出6.22亿元 份额减少2.7亿份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净流出5.62亿元 份额减少5.13亿份 [2] - 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净流出4.18亿元 份额减少5.74亿份 [2] ETF规模数据 - 8月1日全市场ETF总规模达45755.49亿元 份额27701.95亿份 [3] - 华夏上证50ETF总规模1675.1亿元 位居净流入榜首 [2][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3785.15亿元 单日净流出3.84亿元 [2] - 南方中证500ETF规模1166.98亿元 单日净流出3.45亿元 [2] 行业主题表现 - 近一周金融主题ETF份额增加最多 涉及24只基金 [3] - 证券公司指数标的份额增长31.23% 有13只基金跟踪 [3] - 通信设备指数标的收益最高达5.67% 仅1只基金跟踪 [3]
这类基金,规模超51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7 21:43
债券ETF规模突破 - 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5100亿元 今年以来接连突破2000亿、3000亿、4000亿和5000亿元关口 [1][3] - 全市场共有39只债券型ETF 百亿级产品达21只 包括500亿级的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和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 [2][5]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与产品创新推动发展 监管机构出台系列政策鼓励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 [5] - 债券ETF具有交易灵活、场内质押等优势 相比场外债券指数基金更具吸引力 [5] - 利率中枢下行环境下 长久期利率债ETF满足险资、养老金等机构的久期匹配需求 [8] 投资者结构 - 机构投资者占比达82.98% 但个人投资者参与度逐步提升 [8] -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吸引个人投资者加入 未来个人投资者占比预计继续提高 [8] 发展前景 - 费率优势和工具属性凸显 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使指数基金更具吸引力 [9] - 期待完善流动性制度 推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创新品种将激发市场活力 [10] - 参考美国市场发展规律 中国债券ETF经历蛰伏期后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5][6]
这类基金,规模超51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21:29
债券ETF规模突破 - 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5100亿元 今年以来接连突破2000亿、3000亿、4000亿和5000亿元关口 [4][5] - 百亿级债券型ETF达21只 其中500亿级产品包括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 400亿级产品包括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 [5] 市场驱动因素 - 债券ETF稀缺性显著 具备操作便捷、交易灵活、可场内质押等优势 相比场外债券指数基金更具竞争力 [5] - 政策环境支持 监管机构出台系列政策鼓励产品创新 满足不同风险偏好需求 [6] - 利率中枢下行环境助推 长久期利率债ETF尤其受险资、养老金等长期配置型机构青睐 [9] 投资者结构演变 - 机构投资者占比82.98% 但个人投资者参与度提升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为重要切入点 [8][9] - 被动投资理念普及加速 金融机构和媒体推广力度加大 个人投资者将债券ETF作为风险分散工具 [9] 未来发展前景 - 费率优势和工具属性凸显 主动管理超额收益空间收窄背景下 债券ETF吸引力增强 [10] - 产品创新空间广阔 需完善基础流动性制度 推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创新品种有望持续涌现 [6][10] - 参照美国市场发展规律 中国债券ETF经历9年蛰伏期后进入爆发阶段 长期增长动能充足 [6]
下半年"淘金"路线图出炉!优秀FOF舵手放大招:穿透持仓呈现“成长+黄金+港股”多元结构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22
FOF持仓概况 - 华安黄金ETF为全市场FOF重仓数量最多的基金 共79只FOF持有 持仓份额13488万份 但二季度持仓减少6672万份 [1][2] - FOF持仓数量前五的基金分别为华安黄金ETF(79只)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57只) 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38只)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36只) 大成高鑫C(36只) [1][2]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获32只FOF持有 持仓份额48078万份 较上季度增加1259万份 [1] - 华夏恒生科技ETF获27只FOF持有 持仓份额23388万份 较上季度增加9186万份 [1] 绩优FOF表现 - 国泰优选领航一年持有年内回报2240% 同类排名1/838 [5] - 工银睿智进取一年A年内回报2148% 同类排名1/12 [5] - 工银养老2050Y年内回报2076% 同类排名2/838 [5] - 渤海汇金优选进取6个月持有A年内回报2059% 同类排名3/838 [5] 后市配置策略 - 国泰优选领航基金经理看好四条主线:稀土产业拐点 港股创新药 金银资源品 金融地产产业链估值修复 [6] - 工银睿智进取基金经理采取"成长+黄金+港股"多元结构 削减美股仓位增配港股与A股 [6] - 渤海汇金采用"三主线+一缓冲"框架:美股科技 港股互联网与金融 A股新质生产力与高股息 黄金作为缓冲器 [7] - 港股科技 港股创新药 A股新质生产力主题基金成为年内FOF净值增长重要推动力 [3]
两市ETF两融余额增加2.2亿元丨ETF融资融券日报
搜狐财经· 2025-07-17 10:40
市场概况 - 7月16日两市ETF两融余额为993.4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2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936.3亿元(增加2.77亿元),融券余额为57.13亿元(减少5688.1万元)[1] - 沪市ETF两融余额为666.43亿元(增加2.31亿元),融资余额616.58亿元(增加2.46亿元),融券余额49.86亿元(减少1540.18万元)[1] - 深市ETF两融余额为326.99亿元(减少1018.46万元),融资余额319.72亿元(增加3129.46万元),融券余额7.27亿元(减少4147.92万元)[1] ETF融资融券余额排名 - 华安易富黄金ETF(75.54亿元)、易方达黄金ETF(66.9亿元)和华夏恒生(QDII-ETF)(45.32亿元)位列前三[2] - 前10名还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博时黄金ETF等[3] ETF融资买入额排名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10.59亿元)、海富通中证短融ETF(9.75亿元)和华夏恒生科技(QDII-ETF)(9.28亿元)位列前三[3] - 前10名还包括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等[4] ETF融资净买入额排名 - 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1.43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8035.3万元)和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5062.48万元)位列前三[5] - 前10名还包括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6] ETF融券卖出额排名 - 南方中证1000ETF(4499.19万元)、南方中证500ETF(940.46万元)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897.82万元)位列前三[7] - 前10名还包括华夏上证50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等[8]
ETF规模速报 | 两只恒生科技ETF,上周五净流入额超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7 08:10
市场表现 - 上周五市场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一度涨超1%逼近3500点 [1] - 稳定币、游戏、银行、电力等板块涨幅居前,固态电池、美容护理、稀土永磁、有色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1] ETF资金流动 - 7月4日非货币ETF市场中,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净流入8.25亿元,基金份额增加0.07亿份 [1][2] - 华夏恒生科技ETF净流入6.82亿元,基金份额增加9.7亿份 [1][2] - 国泰上证10年期国债ETF净流入6.34亿元,基金份额增加0.05亿份 [1][2] - 两只恒生科技ETF当天净流入额均超6亿元,多只港股通科技ETF、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额居前 [1]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出9.83亿元,基金份额减少2.44亿份 [2][3] - 东财中证1-3年国债ETF净流出7.72亿元,基金份额减少0.08亿份 [2][3] - 嘉实中证A500ETF净流出3.77亿元,基金份额减少3.78亿份 [2][3] 7月资金净流入情况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本月净流入16.37亿元,总规模506.49亿元 [3]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本月净流入15.1亿元,总规模480.13亿元 [3] - 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本月净流入14.55亿元,总规模228.16亿元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本月净流入14.17亿元,总规模831.39亿元 [3] - 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本月净流入12.19亿元,总规模114.23亿元 [3] 市场整体数据 - 7月4日全市场ETF份额为27411.52亿份,总规模为43178.96亿元 [3] - 近一周份额增加最大的主题为金融,有23只基金跟踪 [3] - 份额增加最大的指数标的为中证银行(+51.61%),有8只基金跟踪 [3] - 收益最高的指数标的为港股通创新药(+7.71%),有3只基金跟踪 [3]
两市ETF两融余额增加8903万元丨ETF融资融券日报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57
市场概况 - 7月3日两市ETF两融余额为989.1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903.06万元 [1] - 融资余额为931.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60.22万元 [1] - 融券余额为57.8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442.84万元 [1] - 沪市ETF两融余额为656.0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58亿元 [1] - 深市ETF两融余额为333.1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69亿元 [1] ETF融资融券余额 - 7月3日ETF两融余额前三位分别为:华安易富黄金ETF(76.11亿元)、易方达黄金ETF(67.35亿元)和华夏恒生(QDII-ETF)(46.44亿元) [2] ETF融资买入额 - 7月3日ETF融资买入额前三位分别为: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10.07亿元)、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8.98亿元)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7.64亿元) [3] ETF融资净买入额 - 7月3日ETF融资净买入额前三位分别为: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2.13亿元)、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QDII-ETF)(1.1亿元)和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QDII-ETF)(6598.84万元) [4] ETF融券卖出额 - 7月3日ETF融券卖出额前三位分别为:南方中证500ETF(4328.09万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3063.57万元)和南方中证1000ETF(3045.43万元) [5]
这一指数,连刷十年新高!多只主题基金年内收益率亮了
证券时报· 2025-07-02 19:06
可转债市场表现 - 可转债市场接连刷新十年新高,中证转债指数7月1日盘中最高达11605点,年内涨幅达718%,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涨幅超22% [1][2] - 转债市场呈现低波动、低回撤走势,增量资金持续入场,投资体验较好可能吸引更多资金 [2] - 供需矛盾支撑转债估值抬升,供给端自2024年持续收缩,需求端增量资金增加 [2] 可转债基金业绩 - 全市场跟踪可转债投资的基金年内收益率均为正,最高为中欧可转债A达1311% [1][4] - 南方昌元可转债A、博时转债增强A、宝盈融源可转债A、华宝可转债A等多只基金年内收益率超12% [4] - 东方可转债A、中海可转换债券A、银华可转债A、交银可转债A等年内收益率不低于10% [4] - 两只可转债ETF表现可观,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年内收益率超7%,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收益超5% [5] 市场驱动因素 - 资产荒逻辑下可转债成为必然选择,兼具债底保护和股性弹性 [1] - 权益市场赚钱效应强化转债结构受益,A股市场表现强化跌不动预期 [2] - 权益市场好转拓宽发行人化债渠道,转债偿债违约风险可控,退市风险聚焦个券影响有限 [3] 基金经理观点 - 中欧可转债基金经理李波认为,转债Beta价值来自债端夏普比率下降和股端小票+科技风格活跃 [6][7] - 持仓分散化以获取指数贝塔收益,超配偏股型转债放大弹性,行业配置均衡,化工、银行、机械、汽车靠前 [7]
六月可转债量化月报:转债市场当前仍在合理区间内运行-20250617
国盛证券· 2025-06-17 15:30
根据提供的量化研报内容,以下是详细的模型与因子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CCBA定价模型** - 构建思路:用于衡量转债市场估值水平,通过计算定价偏离度评估配置价值[6] - 构建过程: $$定价偏离度 = \frac{转债价格}{CCBA模型定价} - 1$$ 统计不同偏离度区间下未来N日中证转债的平均收益率与胜率[6][7] - 评价:有效识别转债市场估值合理区间,历史数据显示当前偏离度0.35%处于62.1%分位数(2018年以来)[6] 2. **CCB_out定价模型** - 构建思路:在CCB模型基础上加入退市风险调整,用于低估值策略选券[24] - 构建过程: $$定价偏离度 = \frac{转债价格}{CCB\_out模型定价} - 1$$ 分域(偏债/平衡/偏股)选取偏离度最低的15只转债,结合分域择时配置[24] 3. **收益分解模型** - 构建思路:拆解转债收益来源为债底收益、股票拉动收益、转债估值收益[17][20] - 构建过程:通过CCB模型计算各成分贡献,例如近1个月中证转债收益中正股拉动0.38%、估值贡献0.17%[17][21]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定价偏离度因子** - 构建过程:基于CCB_out模型计算,用于筛选低估转债池[24][32] - 评价:稳定性强,2018年以来年化超额收益12.2%[27] 2. **正股动量因子** - 构建过程:等权合成正股过去1/3/6个月动量得分,用于低估值+强动量策略[27][31] - 评价:增强策略弹性,2018年组合年化收益达24.5%[31] 3. **高换手因子** - 构建过程:结合5日/21日转债换手率及转债-股票换手比率,筛选低估池中成交活跃券[32][35] - 评价:2023年实现9.6%超额收益,抗回撤能力突出[35] 4. **信用替代因子** - 构建过程:筛选转债YTM+1%>3年期AA信用债YTM的个券,叠加正股动量排名[39][43] - 评价:绝对收益策略波动率<3%,适合低风险配置[43] 模型与因子的回测效果 | 名称 | 年化收益 | 年化波动 | 最大回撤 | IR | 测试区间 | |---------------------|----------|----------|----------|-------|----------------| | 低估值策略 | 21.8% | 13.6% | 15.6% | 2.10 | 2018-2025[27] | | 低估值+强动量策略 | 24.5% | 14.3% | 11.9% | 2.39 | 2018-2025[31] | | 低估值+高换手策略 | 23.4% | 15.4% | 15.9% | 2.15 | 2018-2025[35] | | 平衡偏债增强策略 | 22.9% | 12.3% | 13.4% | - | 2018-2025[39] | | 信用债替代策略 | 7.3% | 2.1% | 2.8% | - | 2018-2025[43] | | 波动率控制策略 | 10.0% | 4.4% | 4.2% | - | 2018-2025[45] | 注:所有策略均基于余额>3亿且评级≥AA-的转债池[24][27][32]
两市ETF两融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68亿元丨ETF融资融券日报
搜狐财经· 2025-06-12 10:22
市场概况 - 6月11日两市ETF两融余额为1000.3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6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944.6亿元(增加12.4亿元),融券余额为55.74亿元(增加2744.18万元)[1] - 沪市ETF两融余额为665.83亿元(增加10.67亿元),融资余额617.38亿元(增加10.63亿元),融券余额48.45亿元(增加400.01万元)[1] - 深市ETF两融余额为334.51亿元(增加2.0亿元),融资余额327.22亿元(增加1.77亿元),融券余额7.29亿元(增加2344.17万元)[1] ETF融资融券余额排名 - 两融余额前三名:华安易富黄金ETF(86.63亿元)、易方达黄金ETF(68.38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0.7亿元)[2] - 前十大两融余额ETF包括华夏恒生(QDII-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博时黄金ETF等[3] ETF融资买入额排名 - 融资买入额前三名:海富通中证短融ETF(9.79亿元)、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9.34亿元)、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7.99亿元)[3] - 前十大融资买入ETF涉及港股创新药、恒生科技、可转债等主题[4] ETF融资净买入额排名 - 融资净买入额前三名: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QDII-ETF)(2.8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58亿元)、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1.82亿元)[5] - 前十大融资净买入ETF包含德国DAX、恒生医疗保健等跨境资产[6] ETF融券卖出额排名 - 融券卖出额前三名:华泰柏瑞沪深300ETF(3133.57万元)、华夏中证1000ETF(1742.94万元)、南方中证1000ETF(1521.62万元)[6] - 前十大融券卖出ETF覆盖半导体、银行等板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