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与灰太狼

搜索文档
七月院线片单:暑期档要上大菜了
新浪财经· 2025-07-01 15:28
2025暑期档电影概览 核心观点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类型多元,涵盖悬疑、科幻、动画、现实题材等,既有好莱坞IP续作,也有本土创新作品,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1] 好莱坞IP续作 - 《侏罗纪世界:重生》7月2日上映,故事设定在《侏罗纪世界3》五年后,斯嘉丽·约翰逊主演,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曾执导《哥斯拉》和《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视觉效果震撼 [3] - 《超人》7月11日上映,DC宇宙重启之作,聚焦超人青涩岁月,引入鹰女、绿灯侠等多位英雄,导演詹姆斯·古恩规划DC未来十年蓝图 [12] - 《神奇四侠:初露锋芒》7月18日上映,设定在1960年代复古未来世界,讲述"漫威第一家庭"的故事 [30] 本土动画创新 - 《聊斋:兰若寺》7月12日上映,追光动画新作,以蒲松龄为主角,采用"1+5"叙事结构,呈现六个志怪传奇故事 [15] - 《罗小黑战记2》7月18日上映,国民二维动画续作,延续手绘动画风格 [24] -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第十部7月26日上映,讲述羊村守护者营救"光之大陆"的故事 [37] 现实题材与悬疑 - 《小白船》7月4日上映,戛纳金摄影机提名作品,讲述15岁少女的孤独夏天 [5] - 《恶女阿尤》改编电影7月5日上映,聚焦网络暴力和舆论审判,张小斐转型出演资深记者 [7] -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7月18日上映,花滑与悬疑结合,张子枫和马伊琍主演 [21] 喜剧与黑色幽默 - 《无名之辈》续集7月5日上映,章宇、任素汐主演,延续黑色幽默风格,故事背景移至曼谷 [9] - 陈佩斯执导的民国戏班题材电影7月17日上映,黄渤、姜武主演,延续荒诞幽默风格 [17][18] 其他重点作品 - 《你行!你上!》7月25日上映,姜文暌违七年自导自演,以钢琴家郎朗为原型 [32] - 《长安的荔枝》7月25日上映,大鹏自导自演,讲述唐朝小吏运送鲜荔枝的故事 [35] - 《731》7月31日上映,揭露731部队罪行,姜武、王志文主演 [40]
“哪吒”之后暑期档动画电影能否再掀观影热潮
齐鲁晚报· 2025-06-25 07:24
自今年春节档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已突破159亿元,不仅问鼎中国影史, 更稳坐全球影史票房第五的位置。由长尾效应掀起的"动画热潮"仍在持续,公开资料显示,暑期档已映、 待映的动画电影达十余部,题材多元,类型丰富,谁将接棒"国漫崛起"大旗? 记者 刘宗智 济南报道 "暑期档争霸赛"预热 作为全年最重要的电影档期之一,暑期档历来是动画电影的"兵家必争之地"。回顾过去几年的市场表现, 动画电影在暑期档屡创佳绩,既有票房神话,也有口碑黑马。例如,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暑期档狂 揽50.35亿元票房,创下国产动画电影纪录;2023年《长安三万里》同样凭借暑期档的观影热潮,以18.24亿 元票房成为年度动画电影票房冠军。此外,《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系列也长期占据暑期档市场, 满足儿童观众的观影需求。 从6月1日到8月31日,都属于暑期档的范畴。今年端午档与六一档重叠,成为暑期档"前哨战"。其中,动画 电影表现尤为突出。《时间之子》和《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分别以6782.2万元和6346.1万元的 档期票房位居第二和第三名。《时间之子》上映四天,累计票房便上升至近8000 ...
当明朝成了流量密码,喜羊羊都被塞进了悼明神话
虎嗅APP· 2025-06-22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中文互联网上兴起的"悼明"文化现象,分析了其背后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心理动因 [33][36][41] - 指出悼明情绪本质是现实焦虑的投射,通过美化历史掩饰当下不安全感 [57][58] - 强调历史讨论应保持比例感,避免极端化对立,珍惜当下和平发展成果 [59][73][75] 悼明文化现象 - 《喜羊羊与灰太狼》被解读为悼明之作:羊村象征明朝(喜羊羊=史可法/懒羊羊=朱由崧/美羊羊=陈圆圆),狼族象征清朝(灰太狼=剃发令/红太狼=满族统治)[6][8][9][11][12][13] - 游戏领域出现"拯救明朝"内容热潮,带"大明"标签内容流量显著增长 [20] - 西方文化元素被重新诠释:披头士《Hey Jude》被认为致敬明成祖朱棣 [23] 历史渊源 - 悼明思潮可追溯至民国红学索隐派,蔡元培提出《红楼梦》"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的核心主张 [36][37] - 20世纪初民族危机背景下,清朝被塑造为负面符号,明朝则被理想化怀念 [41] - 近代百年屈辱史教育强化了"明清对立"的集体记忆 [43][46] 社会心理机制 - 悼明情绪本质是弱国记忆引发的应激反应,反映对强大的渴望和对脆弱的恐惧 [47][48] - 经济波动期人们通过历史想象寻求认同感,明代因时间距离适中成为理想载体 [58] - 互联网算法助推极端化表达,形成"非黑即白"的朝代评价体系 [52][54] 文化影响 - 形成"万物皆可悼明"的创作范式,包括游戏、音乐、文学等跨领域内容 [20][22][23][25] - 催生对立性话语体系,如"满遗"、"明狗"等侮辱性标签 [52] - 引发暴力事件案例:2008年历史学家阎崇年因清史观点遭掌掴 [54] 反思建议 - 历史评价应避免简单二元对立,需认识王朝更替的复杂性 [59] - 多民族国家需维护团结史观,警惕激进历史观对社会稳定的损耗 [60][61] - 当代人享有Long Peace(长期和平)的历史最好时期,应珍惜现实发展成果 [71][72][73] - 历史讨论需保持比例感,避免陷入"重生幻想"的认知偏差 [65][74]
粤产电影组团亮相上影节 2025年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会12月举行
广州日报· 2025-06-22 09:30
广东电影产业动态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第30届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市场开幕,广东电影联合展台有15家重点影视企业及服务平台集中亮相,展示创作活力和产业实力 [1] - 展台展示多部最新电影、动画、剧集项目,包括《长安的荔枝》《落凡尘》《坪石先生》《加油吧!娜依拉》等粤产电影及"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超级飞侠"等动画IP [1] - 展台专门介绍"广东影视政策15条"和"广东动漫影视政策15条"政策内容,吸引业内人士关注 [1] - 为配合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上映,展台特别准备广东荔枝作为特色展示 [1] 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会 - 2025年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宣布将于12月18日至21日举办,包含六大配套活动 [2] - 博览会活动包括影博会之夜、电影发行、放映技术行业交流、高新技术推介会、企业推介会、新片发行推介会、"跟着电影"文旅系列活动 [2] - 博览会计划推出XR沉浸式电影展映 [2] 影视产业合作 - "郑正秋故里影视取景地计划"在上影节举办新闻发布会,展示汕头市潮南区上盐电影文化村资源 [2] - 广东影视综合服务平台将与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签署《沪粤合作谅解备忘录》,深化两地影视产业资源协同 [2]
当明朝成了流量密码,喜羊羊都成了悼明之作
虎嗅· 2025-06-21 16:02
文化现象分析 - 《喜羊羊与灰太狼》被网友解读为悼念明朝的隐喻作品 羊村象征明朝 狼堡象征清朝 角色对应历史人物如喜羊羊影射史可法 懒羊羊影射朱由崧 美羊羊影射陈圆圆 [4][7] - 灰太狼额前疤痕被联想为清初"剃发令" 红太狼金冠象征满族 平底锅代表压迫 狼羊和解隐喻明遗民与满族共存 [7] - 中文互联网掀起"万物皆可悼明"风潮 游戏、音乐、流行符号均被赋予明朝关联性以获取流量 例如《原神》开机词被曲解为"启东"象征萨尔浒之战 [10][11][15] 历史情绪溯源 - 悼明情绪受民国红学索隐派影响 蔡元培提出《红楼梦》核心是"吊明之亡 揭清之失" 将文学与民族主义关联 [19][20] - 近代百年屈辱史教育强化对清朝的负面认知 赔款条约等记忆形成"厌清慕明"的集体心理对比 [24][26] - 当前国际竞争环境触发历史创伤记忆 悼明成为焦虑宣泄口 反映对弱小的恐惧与对强大的渴望 [28] 社会影响与争议 - 悼明话题引发极端对立 历史学者阎崇年曾因清朝研究遭暴力袭击 网络骂战频现"满遗""明狗"等攻击性标签 [33][34] - 朝代粉现象本质是现实焦虑投射 通过美化明代缓解不安全感 但激进立场可能破坏多民族国家团结史观 [37] - 部分声音反对将历史悲剧娱乐化 认为社媒梗化消解了民族血泪史的严肃性 但相关批评常遭激烈反驳 [31] 现实意义反思 - 穿越叙事盛行反映对现状的不满 但数据表明当前是暴力最少、和平程度最高的历史阶段 [48][49] - 清华大学学者指出讨论历史需保持"比例感" 避免非黑即白的评价 应聚焦经验汲取而非仇恨传播 [51] - 和平年代的争议本质是稳定社会的副产品 珍惜当下秩序比沉溺历史假设更具建设性 [47][51]
超60部电影火热来袭!2025暑期档拉开帷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08:25
2025暑期档电影市场概况 - 2025年暑期档正式拉开帷幕 超60部中外影片组成豪华片单 涵盖历史悬疑 合家欢动画 国产佳作 国际IP等多种类型 为观众提供长达三个月的光影狂欢 [1] - 暑期档呈现三大结构性优势 明星阵容与制作规格庞大 题材储备多元 IP矩阵强大 有望催生票房爆款 [4] - 每周一部重点影片的科学排片 中外作品的差异化竞争 主旋律与商业类型片的双向发力 2025年暑期档或有望刷新票房纪录 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复苏的重要里程碑 [4] 重点影片分析 - 陈可辛导演新作《酱园弄·悬案》成为全场焦点 该片聚焦1945年上海真实案件 由章子怡 易烊千玺 王传君 杨幂 赵丽颖等众多演员加盟 展现一个时代的众生相 [2] - 影片筹备长达十年 团队耗时数月在上海虹口区寻得与百年前高度吻合的老弄堂实景 通过重建历史原貌 增设盘桓电线增强压迫感 打造出"一步之隔横跨2025与1945年"的魔幻场景 [2] - 章子怡为角色做出诸多牺牲 包括佩戴特制牙套 漂淡眉毛 全身心投入诠释这位命运复杂的女性 陈可辛盛赞其表演 [2] 影片类型与题材分布 - 华语力作包括《东极岛》《戏台》《人生会议》《长安的荔枝》《无名之辈》系列等 国际大片涵盖《超人》《新·驯龙高手》《侏罗纪世界:重生》《功夫梦:融合之道》等 [4] - 动画爱好者将迎来《罗小黑战记2》《时间之子》《浪浪山小妖怪》《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等国产佳作 [4] - 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多部相关历史题材影片将在暑期档上映 成为档期重要的品质担当 [4]
「年纪轻轻全款拿下肯德基相机和麦当劳跑车」,餐饮巨头们咋哄得打工人疯抢儿童餐?
36氪· 2025-06-02 19:09
餐饮行业儿童节营销策略 - 儿童节已成为餐饮行业重要营销节点,各品牌通过联名玩具套餐提前预热,形成类似双十一的抢购热潮[4] - 玩具周边成为套餐核心卖点,消费者抢购行为催生黄牛代吃、加价转卖等二级市场现象[14][16] - 玩具设计趋势从单纯功能性转向激发用户改造创意,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提升品牌热度[6][19] 肯德基营销案例 - 联名三丽鸥推出6款限量玩具,其中凯蒂猫数码相机因1080P像素和滤镜功能成为爆款,需购买129元专属套餐获取[9][11][13] - 其他5款玩具通过69.9元双人餐随机发放,包括酷洛米炫彩舞台等,用户开发出改造成花瓶、充电支架等创新用法[14][20][22][24] - 相机发售首日即售罄,二手市场出现加价200%交易和高仿产品[14][16] 麦当劳产品策略 - 推出自有IP玩具包括麦乐鸡薯条碰碰车(限量90万对)和泡泡机(限量70万个),需分别加价68元和48元获取[27][30][33][34] - 碰碰车设计支持真实碰撞弹射功能,用户改造为宠物喂食车和GoPro摄影车等新场景[37] - 日本市场同步开展chiikawa联名活动,显示全球化IP运营能力[26] 必胜客产品组合 - 联名宝可梦推出5款玩具,含皮卡丘沙滩车(限量15万+)等,需购买159-289元套餐随机获取[40][43] - 产品涵盖竞速、音乐、游戏等多场景,用户改造为花车巡游和宠物玩具[46] - 杰尼龟水枪因实用性强成为最受欢迎单品[45] 华莱士差异化打法 - 深度绑定小马宝莉IP,推出6档套餐(19.9-69元)对应不同周边组合,包含流麻、隐藏款等卡牌圈流行元素[49][52] - 采用"谷子经济"策略,食品包装纸均设计为痛纸,强化视觉冲击[49] - 周边直接定位为收藏品,跳过改造环节形成自有流通价值[56] 其他品牌动态 - 塔斯汀联名喜羊羊推出贴纸和吸管杯,满79.9元兑换策略相对保守[59][61][62] - 瑞幸海绵宝宝联名包含12种杯具周边,发条玩具因契合职场文化走红[69][74] - 星巴克合作小霸王推出198元游戏机礼包,内置12款游戏支持扩展[78][81] - 海底捞联名海底小纵队推出投影相机等6款玩具,功能性较弱[85][90]
“政策包”给力 文化产业借力发力 广州以“文化+”战略打破边界 培育演艺新场景新消费、强化动漫影视优势
广州日报· 2025-05-29 03:01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政策是发展的引擎。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首日, 广东重磅发布针对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板块的"政策 包"。"政策包"发布后,广州文化产业从业者反响热烈,信心满满。大家一致认为,"政策包"为广州文 化产业的未来描绘了清晰蓝图。站在新起点,广州正以"文化+"战略打破边界,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答 卷上奋力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整合资源打造影视产业发展高地 在影视领域,"政策包"包括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创作选题库、深化粤港澳影视合作等举措, 扶持政策贯穿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开发产业全链条,以"真金白银"激发市场活 力,为广州影视产业注入新动能。 演艺市场领域,"政策包"从培育经营主体、拓展"演艺+"产业链、推动大湾区演艺资源互通等方面为广 州指明方向。政策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演艺城市群,支持粤港澳三地演艺活动巡回落地,这将推动广州在 打造"国际演艺之都"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被誉为"演艺之都"的广州,演出市场一向热力十足。2024年共审批营业性演出4974宗、140135场。广州 稳居"演唱会之城"第一梯队,2024 ...
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上)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17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出版图书2.1万种,重印率稳定在60%左右,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和动销品种占有率全国首位 [1] - 《奔跑的中国草》《为什么是邓小平》获"五个一工程"奖,4种出版物入选"中国好书",10种入选主题出版重点选题,获奖数量全国第一 [1] - 推出《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百科全书》等精品,数字资源集聚和垂类AI大模型研发取得进展 [1] - 共建28个"读者之家",《习近平扶贫故事》12个语种海外发行,深化出版"走出去" [1]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出版《中华民族一家亲童谣绘本》等图书,承办青少年阅读分论坛 [2] - 捐赠图书45万册,捐资5300万元,开展"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连续入选出版智库建设计划 [2] -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建设多模态语料库和大模型,汇聚科技期刊953种,版权输出281项 [2]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出品电影46部,票房占国产片总票房70.19%,年度票房前十占9席,获"五个一工程"奖等 [3] - 发行646部影片,结算票房占全国88%,"影院看奥运"放映2300场吸引观众5.6万人次 [3] - 连续七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3]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 出品发行影片《封神第一部》等获"五个一工程"奖,《年会不能停!》获百花奖最佳编剧 [4] - 发行22部影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以9100万元成暑期档国产动画亚军 [5] - 全球首家全高帧LED影城"华夏电影中心"落成,推出HDR LED品牌"焕影岛" [5]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 配合总台完成重大宣传报道,获星光奖等114项,推出《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 [6] - 国际传播签约额创新高,海外融媒体频道增至46个覆盖230国,推进多语种译制基地 [6] - "百城千屏"覆盖31省区市,自主研发AIGC幻臻平台获2项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 [6]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 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拥有600万用户,生成6500万视频和1.75亿图片,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元 [7] - 推出AIGC导演共创计划,9部短片全用可灵AI生成,全球月访问用户环比增长113% [7] - "快聘"平台带动4320万就业机会,催生174个新职业 [7]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 全网覆盖超10亿用户,《风吹半夏》《狂飙》等获金鹰奖、飞天奖,《我的阿勒泰》获"五个一工程"奖 [8] - 《无敌鹿战队》成首个国际预购中国原创IP动画,应用AI技术打造VR全感剧场 [8] 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运营政媒账号超10万个,粉丝量140亿,年阅读量近3万亿次,重大主题话题阅读量近4000亿次 [10] - 《黑神话:悟空》相关74个话题单日热搜,阅读量47亿次,带动山西旅游阅读量1.3亿次 [10] - 换新非遗计划阅读量超18亿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 [10]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24年收入68.83亿元(+0.5%),净利润11.86亿元(+7.3%),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1% [11] - 新建158个文化空间,7家书店获"最美书店",举办3064场读书分享会 [11]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奇谭》获"五个一工程"奖,《繁花》获多项大奖,《好东西》票房7亿元豆瓣最高分 [12] - 出品春节档冠亚军《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总票房超75亿元 [12] - 启动AI创制生态中心,"车墩《繁花》黄河路"影旅项目吸引游客14万人次 [12]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影节开幕,电视剧《蛮好的人生》入选总台片单 [13] - 东方明珠电视塔迎第1亿位游客,"上海之星"游船接待430万人次 [13]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 - 月活用户3.18亿,创作者1960万,音频4.88亿条,10余部作品获全国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15] - 自研音频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推出AI工具"音剪"缩短制作时间 [15]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120多种图书获国家级奖,16种入选"中国好书",《江苏文库》出版1549册 [16] - 数字经济收入超32亿元,用户超2200万,"凤凰智灵"获科技创新成果奖 [16]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建成"三圈环流"数智系统,部署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器 [17] - "长江文化数字大展"传播量2.3亿次,开发跨文化短剧 [17]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 出版"八八战略""共同富裕"等主题图书,"浙江文丛"累计超1000册 [18] - 推进书店转型,开展"全民阅读大篷车"活动,成立"未来出版联合实验室" [18]
产业基础领跑全国 加大布局全龄段IP 让广州动漫IP长红常新
广州日报· 2025-05-25 05:56
动漫影视产业政策支持 - 广东省发布"广东动漫影视政策15条" 覆盖全产业链扶持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政策明确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动漫影视产业联盟" 推动技术、人才、渠道等要素联动 [4] - 政策契合行业发展趋势 重点支持打造全年龄段原创IP内容 把握市场突破关键点 [7] 广州动漫产业基础 - 广州动漫产业总产值超300亿元 占全国约20% 年产动画片超200部 产量和播出量全国首位 [2] - 拥有"喜羊羊""猪猪侠""红小豆"等现象级IP 《漫友》杂志发行量全国第一 "中国动漫金龙奖"永久落户 [2] - 政府连续多年政策支持 从2006年产业扶持意见到2024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力度持续加码 [3] 企业全产业链布局 - 广州动漫企业已建立完整产业链 涵盖创作、制作、发行及衍生产品开发全环节 [4] - 奥飞娱乐强化IP全产业链运营 持续开发"喜羊羊"等核心IP 同时孵化新IP拓展短视频等新兴形态 [8] - 咏声动漫通过"内容+产业"分层策略 将"猪猪侠"IP延伸至表情包、潮玩等领域 全网发送量超百亿次 [8] 科技赋能与内容出海 - 《落凡尘》采用AI智能化制片引擎"IN系统" 完成1600个特效镜头 提升跨国团队制作效率 [5] - 《落凡尘》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入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豆瓣评分7.8 [5] - 企业布局"东方传说系列"多线开发 通过多元题材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出海 [6] 衍生经济与漫展生态 - "谷子经济"崛起 广州萤火虫漫展3天参观人次达18.1万 人均消费668.71元 IP周边消费显著 [8] - 广州产业集聚优势为漫展提供沃土 涵盖完整产业链、深厚市场基础及完善基础设施 [9] - 企业探索"漫展+"创新模式 融合不同领域打造动漫消费新场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