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30元 达到每人每月193元
四川日报· 2025-10-23 15:37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四川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自今年7月1日起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月193元 [1] - 此次提高包含国家层面提高的20元以及四川省自行提高的10元 [1] 资金安排与财政分担 - 提高标准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总量的50% [1] - 省级财政根据市县领取待遇人数和财力等因素分档次予以补助,差额部分由市县财政承担 [1] - 此次提高的金额不得冲抵或替代各级此前已自行提高的基础养老金 [1] 政策实施与未来导向 - 要求各地确保提高的基础养老金足额发放到位 [1] - 引导城乡居民早参保、早缴费,鼓励多缴费、长缴费以增加个人账户积累 [1] - 允许各地在省定最低标准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力水平合理确定本地基础养老金标准,逐步提高待遇水平 [1]
城市打工人,花十几万回村给父母补缴社保
36氪· 2025-10-07 12:08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缴现象 - 30岁左右年轻人正成为为农村父母补缴养老保险的主力军,这被视为一种“成人礼”[4][6] - 推动因素包括父母健康状况下降、经济预期变化以及子女希望通过制度化方式保障父母基本生活尊严[8][11][25] - 补缴行为常引发家庭内部经济分配讨论,多子女家庭中资金分担可能成为矛盾点[18][39] 养老保险政策与产品结构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国家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08元,上海达1490元,北京998元,多数省份低于200元[15] - 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档次差异显著,湖南分15档,年费300元至6000元,最高档15年需9万元[16] - 成都政策特殊,年缴5661元预计退休可领1365元,接近京沪水平,吸引户口迁移[42][44] - 政策允许子女以“集体补助”名义为父母额外缴费,但基层执行流程尚不成熟[35][37] 补缴决策考量因素 - 经济可行性是关键,一次性补缴费用从几万至十几万元不等,如小叶为父母补缴近18万元[16] - 保障稳定性优于商业保险或储蓄,养老金提供终身领取保障,139个月后仍可继续领取[15][23] - 时间窗口敏感,父母年龄超过补缴限制或政策变动可能关闭机会,如职工社保一次性补缴窗口已结束[22][47] 市场参与群体特征 - 咨询与办理群体以女性为主,可能因风险意识强、细节处理能力突出[38] - 信息获取高度依赖社交平台,如桃子的小红书帖获超百万阅读,反映政策科普需求旺盛[31][32] - 农村老人对养老保险认知有限,多按最低档缴费或拒缴,基层宣传不足[38] 区域政策差异与策略 - 各地补缴规则不同,福建不允许已缴费年份提档,仅能对未来年份提档[27] - 户口迁移成优化手段,通过落户基础养老金较高地区(如成都)提升待遇水平[42] - 政策执行存在区域断层,部分地市试点政策但基层未同步,增加办理难度[37]
重新审视社会保障问题的核心|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05 16:00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养老保险问题的核心矛盾并非物质财富不足,而是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分享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劳动生产率提升潜力[4][10][12][17] - 影响社保可持续性的三大关键因素为人口结构、劳动力市场特征和劳动生产率,其中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但人工智能为生产率增长提供了无限潜力[4][6][9][10] - 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第一支柱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并通过名义账户制等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率的代际分享[14][17][19][20] 人口因素对社保可持续性的影响 - 中国老龄化进程迅速,预测2032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21%,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但人均收入仍处于高收入国家较低水平[7] - 高龄化问题日益突出,65岁以上人口在60岁以上人口中的占比将从当前不足70%升至2035年的76%和2040年的超过80%,限制退休年龄延迟空间[7] - 未富先老国情将持续,老龄化本身及养老保障制度可能干扰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进程[7] 劳动力市场因素对社保可持续性的影响 - 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16-24岁青年失业率升至17.8%,临近退休人群就业困难表现为劳动参与率下降[8] - 就业非正规化趋势显著,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规模庞大,城镇就业中非单位就业占比超过60%,约3.1亿人[9][13] - 岗位破坏现象显性化,新创岗位与净增岗位数量差距扩大,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加剧结构性就业矛盾[9] - 职工与居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绝对差距迅速扩大,政策需加快缩小制度差距[9] 劳动生产率因素对社保可持续性的影响 -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劳动生产率无限提升潜力,2035年前20-62岁人群对应的"赡养生产率"年均增速预计达5.55%,高于老年抚养比4.90%的增速[9][10] - Epoch AI智库预测人工智能自动化将推动经济增长超越以往水平,为养老保障代际转移奠定坚实基础[12] - 劳动生产率增速快于老年抚养比增速,可消除对现收现付制可持续性的担忧,"精算恐慌"越来越不必要[12]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现状与挑战 - 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约8400万,加上2亿灵活就业人员,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覆盖盲区[14] - 第一支柱养老保险覆盖不足将导致第二、三支柱失去意义,因后者具有累退性,无第一支柱保障的群体不会参与[14] - 城镇收入差距扩大成为基尼系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2015年后全国基尼系数徘徊在0.465-0.466[14][15] - 就业非正规化、农民工逆向流动和人工智能冲击可能加剧收入差距扩大趋势[15] 制度创新与改革建议 - 建立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借鉴生活工资制度、无条件全民基本收入和全民养老金制度理念[19]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具有中央管理、低缴费门槛和广覆盖优势,可完善为社会养老金制度[19] - 重新思考名义账户制,通过记账方式解决退休年龄调整和收支结余制度化问题,打破"现收现付悖论"[20][21] - 现收现付制是实现代际转移分享的合理基础,只要以劳动生产率提高为真实依据,就不是寅吃卯粮[17]
粤开宏观:老有所养: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问题与建议
粤开证券· 2025-08-20 20:25
现状与覆盖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亿人,参保率为95%[14] - 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双轨并行,职工保险强制参保且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居民保险自愿参保且主要依赖财政补贴[3][17][20] 保障水平问题 - 2024年城乡居民月均养老金仅246元,低于全国农村低保标准594元/月[4][25] - 城镇职工养老金替代率降至52%,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55%最低标准[4][25] 群体与区域差异 - 2023年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乡居民月均养老金分别为6243元、3271元和223元,机关养老金是城乡居民的28倍[4][28] - 城乡居民养老金省际差距显著,上海和北京分别为1651元/月和1484元/月,26个省份不足300元/月[4][32] 财政依赖与可持续性 - 2023年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补贴达1.8万亿元,占基金支出比例约26%[5][39] -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际缴费率仅16.3%,低于24%的名义缴费率,缴费基数不实且征缴效率低[42][43] 人口与结构挑战 - 202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收支压力[46] - 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尚未实现全国统筹,人口流出地区基金压力大(如黑龙江抚养比1.26:1)[48][49] 政策建议 - 通过“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将城乡居民养老金提升至农村低保水平(约600元/月),需年增资金近8000亿元[6][51] - 分阶段缩小财政补贴群体差距,控制职工养老保险财政依赖,强化缴费与待遇匹配[52][53] - 下调职工养老保险名义缴费率(如单位费率从16%降至12%),同时规范缴费基数避免缓缴常态化[7][53] - 加快推进全国统筹,明确中央统收统支时间表,适应人口流动与央地财政协调需求[8][54]
去年山西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157.0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0 09:15
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情况 - 2024年山西省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157.05亿元,同比增长11.05%,增加214.57亿元 [1] - 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917.53亿元,同比增长7.46%,增加133.06亿元 [1] 基本养老保险 - 2024年末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19.80万人 [1] - 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049.95亿元,支出1840.94亿元 [1] -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236.12亿元,其中委托投资规模760.96亿元 [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2024年末参保人数1122.07万人,同比增加19.97万人 [1] - 其中参保职工786.86万人,离退休人员335.21万人,分别增加9.01万人和10.96万人 [1]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9.35万人,同比增加17.28万人 [1]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26.98亿元,支出1716.66亿元 [2] - 年末累计结余1662.56亿元 [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 2024年末参保人数1597.73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497.97万人 [3] - 基金收入222.97亿元,支出124.28亿元 [3] - 年末累计结余573.56亿元 [3] 失业保险 - 2024年末参保人数571.09万人,同比增加17.71万人 [3] -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52万人,全年发放8.96亿元,同比增加1.62亿元 [3] - 失业保险金月人均水平1782元 [3] - 全年代缴医疗保险费1.60亿元,同比增加0.41亿元 [3] - 实施阶段性降费率政策为企业减负29.35亿元 [3] - 向6.36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0.28亿元,惠及职工286.39万人 [3] - 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67亿元,惠及职工10.28万人 [3] -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9.23亿元,支出23.04亿元 [4] - 年末累计结余182.47亿元 [4] 工伤保险 - 2024年末参保人数679.19万人,同比增加9.62万人 [4] - 新开工工程项目参保率100% [4] - 全年7.94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4] - 基金收入67.86亿元,支出53.56亿元 [4] - 年末累计结余51.80亿元 [4]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95%以上
快讯· 2025-07-22 10:06
残疾人社会保障覆盖率 -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 [1] - 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1] 残疾人福利保障措施 - 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1] -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现应保尽保 [1]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实现应保尽保 [1] -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应保尽保 [1]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VS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21 08:52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本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60% [5] - 个人身份参保人员可在本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 [5]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整 - 从2024年1月1日起,浙江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档次调整为8档,分别为每年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3000元、5000元、7000元 [5] - 200元档次为困难群体参保政府代缴档次,现行代缴档次高于200元的可维持不变 [5] 缴费方式差异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可通过单位社保费管理客户端、电子税务局等线上渠道申报缴纳 [5] - 个人参保人员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渠道申报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5]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渠道和办税服务厅、政务大厅缴费窗口、银行窗口等线下渠道自行申报缴费 [5] 征期安排差异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按月申报缴费 [5] - 浙江省内个人参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按年申报缴费 [5]
退休参保人员首超1亿,医保面临这些挑战
第一财经· 2025-07-17 21:22
医保参保情况 - 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2662.0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 [1] - 职工医保参保37948.34万人,同比增长2.3%,居民医保参保94713.73万人 [4] - 基本医保参保总人数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减少720余万人,主要因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下降 [9] 职工医保现状 - 职工医保退休参保人员首次超过1亿人,增速达4.6%,显著高于在职职工1.5%的增速 [4] - 职退比持续下降,从2012年3降至2024年2.63 [5] - 退休人员医疗费用10258.35亿元,占职工医保总费用49.8%,高于在职职工8108.22亿元 [5] 医保基金收支 - 2024年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913.37亿元,总支出29764.03亿元,当期结存4639.17亿元 [1] - 职工医保基金收入23732.47亿元,支出19102.54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存30445.50亿元 [5] - 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1180.91亿元,支出10661.49亿元,当期结存519.42亿元 [10] 人口老龄化影响 - "十五五"期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净增超1300万人 [11]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18786.34万人,2024年基金收入244.15亿元 [13] - 医保体系需向慢病管理转型,适应高龄和失能老年人需求 [13] 参保结构变化 - 职工医保灵活就业人员占比从2018年12.8%升至2024年17.4% [9] - 居民医保参保人数5年减少超7000万人,同期职工医保增加5023万人 [9] - 居民医保基金收支处于"紧平衡"状态,当期结存增加400亿元但无根本改善 [10]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VS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你了解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10 18:49
养老保险制度类型 - 国家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实行个人缴费 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3] - 国家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可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3]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年满16周岁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群[3][5] 参保对象差异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强制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参保 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保[4]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非职工养老保险范围的城乡居民群体[5] 缴费标准对比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6% 个人缴费比例8%[6] -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比例为20% 基数可在省平均工资60%-300%间选择[7] - 陕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设10档年缴费标准 从300元至6000元不等[8] 征收方式区别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申报 用人单位代扣代缴[9]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同样通过税务部门线上线下渠道缴费[10] 注:原文未包含投资分析相关数据 仅作制度性内容梳理
你问我答 | 电子税务局如何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操作步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01 08:44
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 - 自然人需以业务身份登录电子税务局网页版 未注册用户需先完成用户注册 [2] - 进入地方特色模块后 需依次点击社保业务→城乡居民社保费→居民养老进入办理界面 [3][4] - 本人办理时直接选择缴费档次和缴费方式即可完成操作 为他人办理需先增加人员信息并输入证件号码 [6][7] 社保费补缴流程 - 补缴养老保险需先在人社部门登记信息 再通过城乡居民社保费→社保费补缴模块带出补缴数据 [8] - 缴费完成后可在社保业务→缴费证明开具或缴费记录查询模块查看结果 证明需2个工作日后生成 [8][9] 其他功能链接 - 往期链接包含112项涉税服务操作指南 涵盖发票管理、税费申报、信息查询等高频业务场景 [10] - 信息来源为山东省税务系统官方渠道 内容由征管科技部门审核发布 [11] 平台声明 - 蓝色柳林财税室为第三方学习平台 内容仅作参考不具行政效力 文章版权归属原作者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