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治新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沪指时隔十余年再上3900点 公募业绩首尾相差超六倍
财经网· 2025-10-13 09:04
超500只"翻倍基"涌现 自2015年8月19日以来,上证指数再次站上3900点,中间间隔超过十年时间。Wind数据显示,在此期 间,共有513只基金业绩翻倍。 "翻倍基"的批量涌现绝非偶然,而是基金经理精准把握时代机遇的必然结果。具体来看,十余年间,华 商新趋势优选、华商优势行业、万家品质生活、东吴移动互联斩获超5倍以上回报,信澳新能源产业、 交银趋势优先、华安媒体互联网、大成新锐产业、大成高鑫等亦取得4倍以上不俗业绩。 管理这些基金的周海栋、莫海波、刘元海、冯明远、胡宜斌、杨金金、刘旭和韩创等凭借高回报,在投 资行业名声大噪。他们中的多数以行业景气度为核心决策指标,将时代背景下的政策导向与产业周期作 为选股首要框架,近年来的投资组合紧跟产业爆发节奏,覆盖了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紧贴时代 背景的投资标的,收获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莫海波锚定成长赛道,从重仓配置新能源到押注人工智能,精准布局时代背景下的产业机会成为其业绩 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他在2023年初就认识到:"AI是互联网之后全球又一次划时代的产业革命,天花 板可能比互联网更高,颠覆性创新也更加彻底,这又是一个从0到1的行业。"刘元海注重对科技领域 ...
沪指时隔十余年再上三千九百点 公募业绩首尾相差超六倍
中国经济网· 2025-10-13 08:55
基金业绩表现分化 - 上证指数时隔十余年再度站上3900点,期间共有513只基金业绩翻倍[1][2] - 业绩翻倍基金中,华商新趋势优选、华商优势行业、万家品质生活、东吴移动互联斩获超5倍以上回报,信澳新能源产业等基金取得4倍以上业绩[2] - 与翻倍基形成对比,仍有98只基金业绩累计亏损,其中67只基金收益率低于-10%,亏损最大基金天治新消费亏损幅度达55.3%[4] 成功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业绩领跑基金经理如周海栋、莫海波等以行业景气度为核心决策指标,将政策导向与产业周期作为选股框架[2] - 莫海波从重仓新能源转向押注人工智能,刘元海将仓位从新能源精准转向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3] - 大成基金刘旭作为长期价值投资代表,管理基金10年实现累计回报4倍,偏好财务稳健、商业模式清晰的公司[7] 业绩落后基金原因分析 - 业绩亏损基金重仓方向多集中在地产、传统消费、军工等传统领域,错失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成长赛道行情[4] - 部分中小型公司投研实力不佳,投资风格不定,如天治新消费基金经理频繁调仓追涨杀跌导致业绩腰斩[5] - 部分主题基金受基金合同约定及行业发展下滑影响,工银中证传媒、国泰国证房地产等基金净值亏损幅度在25%至40%之间[6] 基金行业策略与工具演进 - 基金行业投资策略更趋丰富多元,工具矩阵日益完善成熟,能够覆盖不同市场场景与需求[1] - 基金公司通过布局价值、成长、均衡等不同风格策略,并兼顾消费、科技、新能源、周期等多个赛道以平衡风险[8] - 除主动管理策略外,基金公司增加布局指数增强、量化策略和股债平衡等工具型产品,并纳入海外市场标的、商品、公募REITs等跨资产类别[8]
沪指3900点下的基金“众生相”
券商中国· 2025-10-12 20:15
基金业绩表现分化 - 上证指数时隔十年再度站上3900点,期间基金市场业绩分化严重,超500只基金实现翻倍,同时有近百只基金处于亏损状态 [2] - 共有513只基金在过去十余年间业绩翻倍 [3] - 业绩亏损的基金有98只,其中67只基金收益率低于-10%,亏损幅度最大的天治新消费基金亏损达55.3%,与业绩排名第一的基金首尾相差超过600个百分点 [7] 绩优基金成功因素 - 华商新趋势优选、华商优势行业、万家品质生活、东吴移动互联等基金斩获超5倍以上回报,信澳新能源产业等基金取得4倍以上业绩 [4] - 绩优基金经理如周海栋、莫海波等以行业景气度为核心决策指标,将政策导向与产业周期作为选股框架,投资组合覆盖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时代背景下的产业 [4] - 莫海波在2023年初认识到AI是划时代的产业革命,并将其仓位从新能源转向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 [5] - 业绩领跑者管理的基金聚焦高景气领域,反映了中国经济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的趋势 [5] 业绩落后基金原因分析 - 业绩飘绿的基金重仓方向多集中在地产、传统消费、军工等传统领域,错失了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成长赛道的行情主线 [7] - 部分中小型公司投研实力不佳,投资风格漂忽不定,如天治新消费基金频繁调仓追高杀跌,导致业绩腰斩 [8] - 部分主题基金受基金合同约定和所投行业发展下滑影响,工银中证传媒、国泰国证房地产等基金净值亏损幅度在25%至40%之间 [8] 行业策略与工具演进 - 基金行业投资策略更趋丰富多元,工具矩阵日益完善成熟,能够覆盖不同市场场景与需求 [2] - 基金公司通过布局价值、成长、均衡等不同风格策略,以及消费、科技、新能源、周期等多个赛道,来平衡风险并捕捉机会 [10] - 除主动管理策略外,基金公司增加布局指数增强、量化策略和股债平衡等工具型产品,并在底层资产中纳入海外市场标的、商品、公募REITs等,形成跨资产类别策略组合 [10] 长期投资理念 - 业绩领跑的基金中,部分基金经理如大成基金的刘旭凭借长期价值投资取得领先业绩,其管理基金跨越10年实现累计回报4倍,强调评估企业内在价值和长期盈利能力 [9] - 建议基金行业持续构建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平衡行业布局与风险分散,追求长期稳健业绩,而非短期博弈 [9]
持有基金十年收益如何?最高收益超6倍 最差亏损近五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9-30 01:30
公募基金十年期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6日,成立超十年且依旧存续的公募基金共2036只,过去十年平均收益达93.4%,平均年化收益为6.1% [1][2] - 其中1978只基金过去十年累计收益为正,占比高达97.2% [2] - 年化收益超过20%的基金有3只,超过15%的有55只,超过10%的有355只 [2] 不同类型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 - 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代表)过去十年累计上涨123.3%,年化收益8.6%,但年化波动率达18.4% [3][4][6] - 股票型指数基金(以股票型基金总指数为代表)累计涨幅99.1%,年化收益7.3%,年化波动率同样为18.4% [3][4][6] - 债券型基金总指数累计涨幅40.7%,年化收益3.6%,年化波动率仅为1.5% [3][4][6] - 货币市场基金指数累计涨幅23.2%,年化收益2.2%,年化波动率低至0.1% [3][4][6] 十年期业绩领先的基金产品 - 华商新趋势优选基金以649.2%的十年累计收益领跑,年化收益达22.3% [2][8] - 另有6只基金累计收益超过5倍,包括华商优势行业A(557.8%)、万家品质生活A(520.4%)、交银趋势优先A(512.7%)等 [8] - 这些高收益基金普遍伴随较高波动性,年化波动率均在19%以上,最大回撤普遍超过30%,万家品质生活A最大回撤甚至超40% [8] - 多数高收益基金规模在50亿元以下,但国泰纳斯达克100ETF规模达164.33亿元 [8][9] 十年期业绩落后的基金产品 - 有58只基金近十年收益录得亏损,招商沪深300地产A以-48.2%的收益成为“亏损王” [1][10][11] - 天治新消费、大摩消费领航等6只基金亏损超40%,期间最大回撤甚至一度超过65% [11] - 部分十年前规模超百亿元的基金也出现亏损,如中邮核心成长A十年亏损25%,富国改革动力亏损7.1% [11] - 业绩不佳的原因包括行业变迁(如地产)、频繁更换基金经理(如中邮核心成长A十年换8位经理)以及高换手率(如天治新消费上半年换手率达9倍) [11][12]
盘点权益类近十年跌幅榜:天治新消费跌55%居首,太平灵活配置跌54%随后,民生加银精选成立15年换12将
新浪基金· 2025-08-20 17:15
核心观点 - 在A股市场沪指创十年新高背景下 全市场仍有154只基金近十年收益为负 其中权益类产品达91只 部分产品净值深跌且未能修复 [1] - 业绩表现最差的天治新消费近十年回报为-55.2% 规模萎缩至0.19亿元 成立以来总回报为-11.78% [2] - 灵活配置型基金在亏损榜单中占比近50% 未能展现应有风控能力 偏股混合型和普通股票型分别有11只和3只上榜 [3] 基金业绩表现 - 近十年回报跌幅超过40%的基金包括民生加银精选(-48.45%) 南方新兴消费A(-47.54%) 富安达新兴成长A(-46.52%)等6只产品 [2] - 摩根整合驱动A与银河转型增长A自成立以来净值遭腰斩 总回报分别为-54.60%和-53.40% [2][3] - 中邮核心成长A(-38.57%) 华商未来主题(-36.90%) 富国改革动力(-33.25%)等9只基金同期跌幅超过30% [2][3] - 部分基金今年以来出现反弹 民生加银精选今年回报39.82% 长盛国企改革主题34.38% 华夏领先29.30% 但成立以来总回报仍为负值 [7] 基金规模变化 - 多只绩差基金规模持续缩水 长盛中小盘精选规模仅0.12亿元 天治新消费0.19亿元 大摩消费领航0.68亿元 [2][5] - 十余只产品规模低于1亿元 包括东吴安享量化A(0.31亿元) 金元顺安价值增长(0.70亿元)等 [2][5] - 中邮核心成长A(26.09亿元)和银华核心价值优选(17.62亿元)仍保持较大规模 但业绩持续弱势 [2][5] 投资策略与持仓 - 天治新消费重仓股集中在医药板块 包括恒瑞医药 贝达药业 药明康德 迪哲医药等 [2] - 太平灵活配置重仓美的 格力等消费龙头 [3] - 大摩消费领航重仓结构偏重消费和医药行业 [3] - 部分产品以新兴成长 改革动力 转型增长等主题为定位 但在相关板块退潮后未能及时调仓 [6] 基金管理团队 - 太平灵活配置十年内更换8位基金经理 人均任职年限2.41年 [5] - 民生加银精选十五年经历12任基金经理 人均任职年限1.45年 [6] - 基金经理频繁更迭导致投资策略缺乏连续性 直接影响产品长期表现 [5][6]
十年未回本“消费基”:天治新消费近十年跌55%居首,基金经理梁莉任期回报负56.71%
新浪基金· 2025-08-20 17:11
核心观点 - 在A股沪指创十年新高背景下 全市场仍有154只基金过去十年收益为负 其中权益类产品达91只 与市场整体走势形成强烈反差 [1] - 天治新消费以近十年-55.2%回报率位列权益类基金跌幅榜首 该基金业绩呈现高波动特征 回撤控制严重失效 [3][5] - 基金规模从成立初期5.25亿元萎缩至0.19亿元 大幅低于清盘红线 现任基金经理梁莉任期回报为-56.71% [6] 权益类基金表现 - 近十年回报率最差的十只权益类基金跌幅均超过38% 其中天治新消费(-55.2%)、太平灵活配置(-54.05%)和大摩消费领航(-50.02%)位列前三 [2] - 部分基金成立以来回报仍为负值 如太平灵活配置(-56.9%)、摩根整合驱动A(-54.6%)和银河转型增长A(-53.4%) [2] - 南方新兴消费A成立以来回报达305.09% 但近十年回报为-47.54% 显示长期业绩分化明显 [2] 天治新消费基金具体分析 - 基金在2017、2019和2020年表现突出 2020年收益率达54.64%并大幅跑赢基准 [5] - 但在2016、2018、2022、2023及2024年均出现大幅亏损 其中2022年暴跌37.93% 2024年下跌31.28% 跌幅数倍于同期基准 [5] - 二季度持仓高度集中于医药行业 前十大重仓股全部为医药生物企业 包括恒瑞医药(持仓市值59.17万元)、药明康德(54.25万元)和贝达药业(54.47万元) [6][7] - 基金经理表示重点布局新型消费领域 包括创新药、新型零售和首发经济 未来将关注政策加码的新消费板块 [9] 行业配置与风险特征 - 极致的赛道投资策略在行业风口来临时可能带来高收益 但在行业调整期间使净值面临巨大波动 [6] - 十年超过50%的跌幅凸显出在行业配置、个股选择和风险控制方面可能存在系统性问题 [6] - 如何实现风险控制与收益平衡 扭转长期颓势 仍是基金面临的核心挑战 [9]
沪指创近10年新高带火基金业绩多 只产品近10年回报率超40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1:5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85%报3728.03点,盘中最高触及3745.94点创近10年新高 [1] -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创新高,3只产品近10年回报超400%,11只超300%,49只超200%,272只净值翻倍 [1] - 全市场成立满10年的1154只主动权益基金中,280只近10年净值涨幅超100%,占比近四分之一 [2] - 96只近10年业绩亏损,占总数的近10%,其中3只亏损超50%,6只超40%,18只超30%,33只超10% [4] 头部基金业绩 - 华商新趋势优选近10年回报471.24%,交银趋势优先A回报432.28%,华商优势行业回报430.82% [2] - 交银趋势优先A现任基金经理杨金金任职回报率186.78%,年化回报率22.04% [3] - 万家品质生活A近10年回报370.06%,基金经理莫海波任职年化回报率16.66% [3] - 易方达瑞享I近10年回报367.51%,基金经理武阳任职总回报率326.96%,年化回报率20.92% [3] - 东吴移动互联A、华安媒体互联网A等产品近10年收益率均超300% [3] 尾部基金表现 - 方正富邦创新动力A近10年亏损超50%,发行规模13.14亿元,最新规模0.52亿元 [4] - 天治新消费近10年亏损超50%,基金经理梁莉任职回报率-60.28%,年化回报率-22.70%,最新规模0.19亿元 [4] - 太平灵活配置近10年亏损54.26%,成立以来亏损57.10% [5] 行业特征 - 主动权益基金长期业绩分化显著,净值翻倍产品占比约25%,体现优质基金稀缺性 [2][5] - 头部基金通过行业配置、个股精选和风险控制实现长期超额回报 [6] - 基金经理任职稳定性与投资框架是筛选长期绩优产品的重要维度 [6]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带火基金业绩 多只产品近十年回报超40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5:17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85%报3728.03点 盘中最高触及3745.94点创近10年新高 [1][2] - 全市场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北证50创历史新高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 [2]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全市场成立满10年的主动权益基金共1154只 其中280只近十年复权单位净值涨幅超100% 占比近四分之一 [2] - 3只基金近十年回报超400%:华商新趋势优选471.24% 交银趋势优先A432.28% 华商优势行业430.82% [1][2] - 11只产品回报超300% 49只产品超200% 272只产品净值翻倍 [1][2] 头部基金具体信息 - 华商新趋势优选规模44.69亿元 基金经理童立 [4] - 交银趋势优先A规模41.73亿元 基金经理杨金金 2020年5月至今任职回报186.78% 年化回报22.04% [4][5] - 华商优势行业规模40.55亿元 基金经理张明昕 [4] - 万家品质生活A规模35.79亿元 基金经理莫海波 任职回报370.06% 年化回报16.66% [4][5] 绩优基金群体特征 - 东吴移动互联A规模43.21亿元 华安媒体互联网A规模64.56亿元 大成新锐产业A规模48.17亿元等产品近十年收益均超300% [4][5] - 绩优基金中无百亿规模产品 [5] - 华商基金两只产品均由原基金经理周海栋管理超8年 现均跻身"10元基"行列 [4] 业绩分化现象 - 96只成立满10年的主动权益基金近十年业绩亏损 占总数的近10% [6][9] - 3只产品亏损超50% 6只亏损超40% 18只亏损超30% 33只亏损超10% [6] 表现不佳基金案例 - 方正富邦创新动力A规模0.52亿元 近十年亏损超50% 历经10任基金经理 [8][9] - 天治新消费规模0.19亿元 近十年亏损超50% 基金经理梁莉任职年化回报-22.70% [8][9] - 太平灵活配置规模2.55亿元 近十年亏损54.26% 成立以来亏损57.10% 历经8任基金经理 [8][9]
3年跑输基准超10%将降薪 哪些基金经理“亮红灯”?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07:10
政策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基金经理薪酬与长期业绩深度绑定,对管理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降薪,显著超过基准的可提高薪酬 [2] - 政策旨在强化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引导行业摒弃短期投机倾向,推动长期投资能力建设 [2] 跑输基准情况 - 全市场成立满三年且基金经理管理超三年的公募基金近6000只,其中1341只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涉及735位基金经理 [3] - 31只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包括嘉实基金姚志鹏管理的嘉实智能汽车(-41.25%,跑输75.47个百分点)、天治基金梁莉管理的天治新消费(-56.66%,跑输63.19个百分点)等 [3][4] - 摩根基金郭晨管理的摩根中小盘A跑输幅度达128个百分点(-23.03% vs 105%) [3] 跑赢基准情况 - 全市场543只产品近三年累计收益率高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其中33只跑赢超50个百分点 [6] - 华夏基金顾鑫峰管理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表现最佳,近三年收益率194%,跑赢基准176个百分点 [6] -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突出,汇添富、万家、广发、南方等旗下相关产品均跑赢基准超60个百分点 [7]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 - 政策发布后多家基金公司密集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年内已有超100只基金完成变更 [8][9][10] - 调整案例包括浦银安盛三只债券基金、鹏华普天债券、中邮医药健康等,涉及基准指数构成和权重变化 [8][9] - 调整动因包括基准设计优化、强化约束作用、适配考核要求等,部分可能因风格漂移被动调整 [10]
三年跑输基准超10%将降薪,哪些产品和基金经理“亮红灯”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52
政策核心内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基金经理薪酬与长期业绩深度绑定,对管理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降薪,显著超过基准的可适度提薪 [2] - 政策旨在解决行业"重规模轻回报"痛点,强化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引导聚焦长期投资能力建设 [2] 跑输基准基金分析 - 全市场5898只成立满三年的公募基金中,1341只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涉及735位基金经理 [3] - 31只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典型案例包括摩根中小盘A(跑输127.69个百分点)、嘉实智能汽车(跑输75.47个百分点)、天治新消费(跑输63.19个百分点) [3][4][5] - 广发基金郑澄然、国投瑞银施成、嘉实基金姚志鹏等知名基金经理旗下多只产品跑输基准超50个百分点 [3][5] - 跑输主因包括市场趋势误判、行业配置失衡、标的选择失当及风险管理缺位,例如误判消费医药周期、科技板块配置不足或盲目跟风 [6] 跑赢基准基金分析 - 543只产品近三年收益率超基准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33只超50个百分点 [7] -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表现最佳,收益率194.13%,超基准175.89个百分点;华安纳斯达克100联接A超额收益152.86个百分点 [9] - 北交所主题基金成超额收益集中领域,汇添富、万家、广发、南方旗下相关产品均超基准60个百分点以上 [10]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动态 - 政策推动下,基金公司密集调整业绩基准,如浦银安盛三只债券基金基准改为多资产组合,鹏华普天债券基准调整为短债指数 [11][12] - 年内超100只基金完成基准变更,调整动因包括原基准设计不严谨、适配新规要求及被动优化业绩呈现 [12][13] - 监管要求基准需精准反映风险收益特征,避免单一基准滞后性,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与第三方监督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