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汽车
搜索文档
奔驰张焱:将继续携手故宫博物院推动古建修缮
贝壳财经· 2025-11-03 21:49
奔驰星愿基金自2018年起与故宫博物院建立起公益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包括造办处建筑遗址考古研究在内的一系列公益项目。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 准,故宫博物院考古部与星愿基金共同启动"造办处建筑遗址考古研究"项目。 张焱介绍,今年是奔驰星愿基金成立15周年,自2007年开启在华公益以来,项目覆盖文化传承、环境保护、道路安全共建、青少年教育等,惠及超1亿人 次。他表示,奔驰秉持"商责并举"在华发展承诺,推动商业发展的同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编辑 岳彩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冰)11月3日,在由奔驰星愿基金公益支持的"九重之下——故宫造办处旧址考古成果展"上,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管委会主 席、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表示,未来奔驰将继续携手故宫博物院,以创新的公益模式推动古建修缮、青少年传统文化 普及教育等。 - 1 pr With The Pro 10 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管委会主席、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企业供图 校对 穆祥桐 ...
连导航都要收钱,百年豪车巨头急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23 20:49
德国百年车企奔驰,最近的日子不好过。 据媒体日前报道,梅赛德斯-奔驰(下称"奔驰")近日正在实施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截至目前,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其中 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12万元)的补偿金。 消息还称,补偿金额度采用梯度设计,与职级、工龄直接挂钩。奔驰还特别设置了"加速奖金"激励员工尽早决策。裁员是基于双方自愿原则,进入10月份 已有员工拿"大礼包"后主动离职。 奔驰方面向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回应称,上述消息中提及的4000名员工接受方案离职和赔偿金相关信息不涉及中国市场,裁员3万人的数据也不准 确。 销量业绩双受挫 早在今年3月份,德国《Handelsblatt》就报道称,奔驰管理层将在4月给所有员工发信,并为离职员工提供丰厚的遣散费。还有消息指出,遣散费方案主 要针对工程师、行政、IT领域的员工。上述遣散费方案已在4月启动,相关员工可以在2026年3月之前申请。 彼时就有消息显示,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 llenius)希望离职补偿能够鼓励约3万名员工自愿离职。官方的目标是,到2027年通过外包决策、不填 补空缺职位等方式,每年节省大约 ...
目标30000人离职,奔驰实施大规模裁员计划
第一财经· 2025-10-22 15:32
裁员计划与成本削减 - 公司正在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 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其中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元补偿金 [2] - 补偿金额度采用梯度设计 与职级 工龄直接挂钩 并设置"加速奖金"激励员工尽早决策 遣散费方案主要针对工程师 行政 IT领域员工 [3] - 公司目标是通过外包决策 不填补空缺职位以及遣散费等方式 到2027年每年节省大约50亿欧元 [3] - 公司计划截至2027年削减生产和固定成本各约10% 德国本土工厂减产10万辆 同时实施间接岗位的裁员方案 [4] 战略转型与产品规划 - 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可持续人才计划"以"重塑"战略支柱为核心 聚焦于依据新产品 新技术及核心能力领域精简组织架构 [4] - 公司计划在2027年推出36款新车型 其中17款为电动车型 并宣布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 [4] - 公司与总职工委员会就德国地区一系列涉及人事成本及灵活性的广泛措施达成联合共识 以增强竞争力 就业保障承诺延长至2034年底 [4] 近期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 同比 环比分别下滑12%和4% [5] -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160.16万辆 同比减少9% [5]
传梅赛德斯-奔驰大规模裁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0 14:15
裁员计划规模与现状 - 梅赛德斯-奔驰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计划,约4000名员工已接受遣散方案离职 [1] - 该转型计划始于今年4月,面向约4万名员工开放申请通道 [1] 补偿方案设计 - 补偿金额度采用梯度设计,与员工的职级和工龄挂钩 [1] - 方案中设有"加速奖金"以鼓励员工自愿离职 [1] - 公司员工原本享有至2034年的就业保障,但集团通过经济补偿方案说服大量人员自愿离职 [1] 成本节约目标 - 到2027年,公司希望通过外包决策、不填补空缺职位以及支付遣散费等方式,每年节省大约50亿欧元 [1]
“镂绘奔驰・京彩同行”联名艺术展在京开幕,中西文化共谱新章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3 16:02
展览核心信息 - 艺术大展“镂绘奔驰・京彩同行”于2025年9月20日在北京博瑞祥驰奔驰中心开幕 [1] - 展览将中国非遗剪纸艺术与现代汽车工业相结合,呈现贯通东西的文化对话 [1] 艺术创作与主题 - 展览灵感源自中国古籍《山海经》,由镂绘艺术代表人物、中国艺术剪纸协会会长卢雪主导创作 [3] - 首次将镂绘艺术作品运用于奔驰车身,包含“神兽篇”、“植物篇”和“山海篇”三个主题系列 [3] - 以神兽“驺吾”为主题创作的定制车衣,其日行千里意象与奔驰文化基因相得益彰 [3] 品牌战略与文化融合 - 此次合作是公司探索品牌文化本土化、深化与市场情感联结的重要尝试 [4] - 公司强调其持续推动文化融合的创新基因 [4] - 跨界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国际品牌本土化提供了创新范式 [9] 行业影响与评价 - 此次结合被视为中国千年手工美学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典范交融 [9] - 是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人文与科技的握手,以及中国灵性与西方匠心的共鸣 [9] - 展览通过艺术与工业深度结合,为国际品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提供了新样本 [12] 展览体验与呈现 - 展览现场设置《水调歌头》诗词朗诵环节,以童声演绎强化东方美学意境 [12] - 嘉宾可穿行于光影交错的展车之间,感受神兽在车身表面的灵动姿态 [12] - 展览将持续向公众开放,旨在让观众感知传统与未来共同编织的无限可能 [12]
中美对账之后发现,欧洲才是最大赢家!中美俄给他打了三十年的工
搜狐财经· 2025-09-20 11:49
【改写版】 过去三十年,欧洲人仿佛生活在童话世界里——每天工作不到8小时,每年带薪休假动不动就一个月,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让人羡慕。但揭开这层光鲜 外衣,你会发现欧洲的舒适生活其实是站在三个巨人肩膀上的:俄罗斯的能源、美国的枪杆子和中国的钱袋子。如今这三大支柱各怀心思,欧洲的好日子开 始摇摇欲坠。 北约体系下,6万美军常年驻守欧洲,美国人承担七成军费开支。德国军费占比仅1.5%,省下的钱全变成社会福利——瑞典父母能休480天带薪产假,芬兰 大学生每月白拿5500元补助。这种安全外包模式让欧洲安心搞经济,直到特朗普拍桌子要钱,欧洲人才发现没了美国保护伞,自己连一周防空都维持不了。 中国市场的黄金十年 当奔驰4S店在中国遍地开花时,欧洲企业赚得手软。大众每卖三辆车就有一辆销往中国,瑞士名表过半被中国买家收走。中国不仅是提款机,更是技术试 验场——空客A320对华报价比疫情前还低12%,西门子医疗设备三年降价25%。但2023年中国电动车反攻欧洲,市场份额暴涨至15%,光伏组件更拿下82% 市场,欧洲人突然发现学生变成了老师。 能源命脉握在俄罗斯手里 冷战结束后,欧洲就像染上能源鸦片般依赖俄罗斯。德国化工厂的烟囱 ...
成龙和郭富城,谁才是真正的广告天王?
搜狐财经· 2025-09-19 08:45
郭富城代言品牌分析 - 代言矩阵覆盖时尚、饮料、汽车、科技及金融等多领域 包括浪琴、百事可乐、美特斯邦威、奔驰、Lacoste、香港电讯等九大经典品牌[3] - 部分代言品牌遭遇市场挑战 运动品牌喜得龙出现退潮 金融品牌阿童木理财经历风暴[3] - 国际大牌在其代言加持下保持历久弥新 代言效果持续三十年[3] 成龙代言品牌分析 - 缔造多个长青商业案例 格力空调持续服务千家万户 思念水饺维持除夕夜餐桌消费场景[5] - 八组经典代言构成商业图鉴 包括80年代小霸王学习机"望子成龙" campaign 新世纪霸王洗发水"Duang"式营销[5] - 部分代言品牌市场表现不佳 开迪汽车折戟沉沙 汾煌可乐淡出市场视野[5] 品牌代言本质解读 - 品牌生命力核心取决于供应链韧性及市场敏锐度等内生因素 而非代言人个人影响力[8] - 消费升级浪潮中品牌存续呈现分化 VCD品类消亡与腕表品类长青形成鲜明对比[8] - 明星代言仅能提供品牌曝光助力 最终品牌持久性仍取决于产品品质本身[8]
专访丨“更中国化”,在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访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新华网· 2025-09-11 16:50
公司战略定位 - 更深入地扎根中国和更中国化是公司20年来深耕中国市场的初心 也是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1] - 让公司更中国化不仅是市场策略 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2] 中国市场重要性 - 中国不仅是公司最重要市场之一 更是其全球研发与创新的重要基地[1] - 中国客户心态开放勇于尝试新技术 这一特质积极推动了公司的创新进程[1] 本土化举措 - 公司在中国坚持长期主义 持续不断地在技术上投入[1] - 选择重要合作伙伴 把中国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融入研发体系[1] - 从合资成立北京奔驰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再到扩大北京研发中心规模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1] - 与中国伙伴携手开发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不仅满足中国客户需求 而且正反哺全球市场[1] 产品与技术开发 - 全新纯电GLC SUV在慕尼黑车展全球首发[1] - 中国专属车型将搭载为中国客户打造的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1] - 量身定制的数字化出行体验智能座舱科技和诸多技术应用将满足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1] - 未来三年将是公司全球新品发布最为密集的阶段[2] 研发体系优势 - 中国已经成为公司全球研发生态体系的关键一环[1] - 中国拥有优秀的产业人才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2] - 中国智慧帮助公司打造更好的产品[2] 战略执行方式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 持续大规模投入创新科技与产品研发[2] - 短期内必须审慎决策避免资源浪费 同时确保品牌价值不受稀释[2] - 这是短期与长期动态平衡的过程[2]
奔驰只要12万?多地门店倒闭,CEO狂喷中国车企……
商业洞察· 2025-08-23 17:28
奔驰经销商网络调整 - 多家奔驰4S店被终止授权 包括北京鹏龙海依捷 北京鹏龙瑞星 北京运通兴驰 浙江宝利德 德州广汇之星等15家经销商 [1][3][5][6] - 部分关闭门店直接转型为新能源品牌4S店 [7] - 车主已购买的售后保养套餐无法在原店使用 需转至其他授权店 [3][8] 豪华车市场整体收缩 - 奥迪同样出现授权终止导致的闭店情况 [9] - 宝马经销商也存在倒闭现象 导致车主终身保养服务失效 [10][11][12] - 奔驰计划在国内削减超过100家经销商 [13] 奔驰财务表现下滑 - 2024年总营收1455.9亿欧元同比下降4.5% 净利润104亿欧元同比下降28.4% [17]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663.77亿欧元同比下跌8.6% 税后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下跌55.8% [18][19] - 2024年全球销量198.34万辆同比下降3% 其中中国市场销量68.36万辆同比下滑7.3% [18] 电动化转型遇阻 - 2025年上半年纯电动车仅占全球销量8.4% 低于去年同期9.7% [19] - 电动化车型(含插混)总占比20.1% 增长乏力 [18][19] - 欧盟纯电动车销量占比仅17.5% 远低于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目标 [16] 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 奔驰CEO指出中国车市存在"达尔文式"竞争 超过100家车企参与 [20] - 低价促销策略盛行 部分车型落地价降至16万元左右 [19] - 高端车型消费需求疲软 对豪华品牌造成普遍压力 [20] 战略方向调整 - 奔驰已逆转2030年全面电动化承诺 [14] - CEO康林松警告欧盟2035燃油车禁令可能导致欧洲汽车业瓦解 [15][16] - 强调技术中立必要性 认为经济因素不应被忽视 [16]
奔驰CEO:在华正经历达尔文式竞争,不仅仅希望生存下去
观察者网· 2025-08-19 16:47
核心观点 - 梅赛德斯-奔驰面临多重挑战 包括全球贸易秩序重构 中国市场激烈竞争以及电动化转型周期超预期 [1][3] - 公司在中国市场采取战略平衡 拒绝盲目价格战 强调产品创新与品牌价值维护 [3][4] - 上半年财务表现显著下滑 净利润同比暴跌56%至27亿欧元 营收下降9%至663.8亿欧元 [4] 市场环境挑战 - 美国重构全球贸易秩序对行业造成冲击 [3] - 中国市场存在超过100家汽车制造商竞争 高端汽车市场购买意愿持续低迷 [3] - 电动化转型周期长于预期 [3] 中国市场战略 - 将中国市场竞争形容为"达尔文式"和"内卷化" 预计行业将出现整合并消耗大量现金 [3] - 坚守中国市场但拒绝无休止投入 寻求市场占有率与现金流平衡 [3] - 反对通过价格战抢占份额 强调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的重要性 [3] 产品与品牌定位 -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计划与创新 聚焦技术前沿 [4] - 将品牌塑造为品质与安全的代名词 [4]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27亿欧元(约226.4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56% [4] - 同期营收663.8亿欧元(约6567.4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9% [4] 资金与投资能力 - 公司持有超过300亿欧元(约2516亿元人民币)净流动资金 [5] - 资产负债表实力雄厚 具备投资新技术与产品的财务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