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猴王精酿啤酒

搜索文档
五粮液入局啤酒?多家酒企跨界背后:年轻化布局新尝试
证券时报· 2025-08-11 22:11
行业趋势 -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300亿元 2026年有望增至1600亿元 渗透率提升至6.3% [7] - 消费代际切换推动品质主义崛起 精酿啤酒契合年轻消费者对个性诉求和情感表达的需求 [7] - 精酿文化持续传播推动消费者尝试并转化为长期客户 城市中产阶级成为核心驱动群体 [7][8] 竞争格局 - 百威和嘉士伯两大外资龙头凭借成熟精酿大单品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1][8] - 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 集中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持续处于洗牌过程中 [8] - 头部格局初定但竞争强度大 入局门槛不高但突围不易 [1][4] 企业动态 - 五粮液子公司仙林生态酒业推出中式五粮精酿啤酒"风火轮" 定价19.5元/罐(390ml) 8月15日上市 [1][2] - 珍酒李渡集团推出定价88元/瓶的啤酒新品"牛市" 于8月8日发布 [4] - 好想你推出红枣/毛尖绿茶/茉莉花茶/樱花蜜桃口味啤酒 通过电商和专卖店渠道销售 [5] - 三只松鼠宣布全面进军酒类市场 推出精酿啤酒品牌"孙猴王" 目标重构年轻人饮酒场景 [6] 产品特性 - 精酿啤酒品类繁多且配料多样 能占据消费者心智的产品较少 [7] - 目标客群主要为年轻消费者(学生及大城市白领) 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且愿意主动尝试 [7] - 当前精酿啤酒单价已较高 主要增长点在于消费量渗透 [7] 跨界布局逻辑 - 白酒企业凭借渠道网络、供应链、品牌势能和营销团队资源进入精酿赛道 [4] - 食品加工企业通过创新品类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满足多口味需求 [5][6] - 跨界布局多采用"两小两新两快"模式(小范围/小投资/新品类/新模式/迭代快/止损快) [4]
三只松鼠频频跨界 百亿业绩之后“多元化”是新引擎吗?
新浪证券· 2025-05-26 15:11
公司战略与业绩 - 公司推出卫生巾品牌"她至美",半年内完成5次跨界,涉及宠物食品、精酿啤酒、咖啡、预制菜等9大新赛道[1]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9 3%至106 22亿元,线上渠道贡献74 07亿元(占比69 7%),抖音渠道收入21 88亿元(同比+81 73%)[2] - 线下分销收入26 41亿元(同比+80%),"一分利便利店"采用40%自有品牌+30%大牌组合模式[2] - 子品牌"小鹿蓝蓝"营收7 94亿元(占比7 5%),同比增长35 01%,多款产品位列天猫母婴类目前三[2] 增长驱动因素 - 线上渠道结构优化,抖音通过"内容大单品"策略成为最大增量来源[2] - 线下分销整合成效显著,新便利店模式日均客流量高于行业均值[2] - 多品牌策略初步验证,"小鹿蓝蓝"成为标杆案例[2] 潜在挑战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2 46%,主因新品牌营销费用单季超8000万元[4] - 32个子品牌收入仅占总营收0 03%,咖啡、预制菜等品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4] - 代工采购金额44 82亿元(占主要采购50%+),品控压力增大[5] - 卫生巾赛道面临恒安、苏菲等巨头(市占率70%),咖啡赛道遭遇瑞幸、雀巢等价格与品牌竞争[6] 战略定位 - 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全渠道分销+多品牌矩阵,推进"全品类消费品牌"战略[7] - 行业增速下滑背景下,公司以激进跨界寻求存量市场突围[7]
跨界卫生巾、啤酒!三只松鼠是不务正业吗,章燎原回应质疑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17:52
业务拓展与品类多元化 - 公司将在芜湖开设首家自有品牌全品类生活馆,计划2024年开设20家,覆盖日化婴童、食品等品类[1] - 日化品类规划30款单品,包括卫生巾("她至美"品牌)、纸巾、洗衣液等高频刚需产品[1][3] - 推出母婴品牌"小鹿蓝蓝CARE",已上线婴幼儿洗衣液、乳霜保湿纸等产品[3] - 生活馆食品品类占比仍高,涵盖现制烘焙、熟食、咖啡、预制菜等12大类[3][4] - 公司孵化33个子品牌,重点布局方便速食(目标2.5亿元)、酒水(目标1亿元)、日化(目标1亿元)、咖啡(目标0.5亿元)、预制菜(目标0.5亿元)[4] 酒水业务战略 - 精酿啤酒品牌"孙猴王"上线半个月分销渠道成交额达500万元[4] - 5月底将推出果酒品牌"呼息"和红酒品牌"橘猫",未来拓展至气泡黄酒、鸡尾酒等品类[4] - 酒水产品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计划开设品牌线上旗舰店[4] 渠道转型与供应链布局 - 线下渠道从关闭加盟店转向发展自有品牌生活馆和"一分利便利店"(加盟模式,已开4家)[8][9] - 便利店商品结构:40%自有品牌、30%行业大牌、20%网红单品、10%区域特色产品[9] - 线上收入仍占主导(2023年占比约70%)[9] - 供应链建设:除芜湖基地外,4大集约基地在建,计划新建超30座工厂[9] 财务表现与战略定位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9.30%至106.2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4.17%至4.08亿元[9] - 2024Q1收入同比增长2.13%至37.2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跌22.46%至2.39亿元[9] - 坚果收入从2022年41.07亿元增至2024年53.66亿元,但占比从56.3%降至50.5%[8] - 公司定位为"全品类+全渠道"休闲零食制造商,通过小团队快速测试新品类(6人运营10个品牌)[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