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啤

搜索文档
华润啤酒(00291):啤酒高端化有序推进,白酒业务持续筑根基
华源证券· 2025-08-25 21:14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5] 核心观点 - 啤酒高端化有序推进 白酒业务持续筑根基[5] - 基本面快速增长 综合业绩表现良好 25H1实现收入239.42亿元同比增加0.83% 归母净利润57.89亿元同比增加23.04%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97pct至48.88% 不计特别项目EBITDA同比增加18.69%至89.22亿元[6] - 啤酒业务表现亮眼 25H1实现收入231.61亿元同比增加2.64% 高端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喜力销量同比增长超20% 老雪销量同比增长超70% 红爵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次高档及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速达中高单位数 吨价同比提高0.4%至3570元/吨 毛利率同比提升2.5pct至48.3% 不计特别项目EBITDA同比提升14%至81.28亿元[6] - 白酒业务经营承压 25H1实现收入7.81亿元同比下降33.7% 毛利率较24年同期仅下降0.2pct至67.3% 大单品"摘要"贡献接近80%营收[6] - 在线业务快速发展 与阿里巴巴 美团闪购 京东 饿了么 歪马送酒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25H1在线业务GMV同比增长接近四成 实时零售业务GMV同比增长五成[6] 财务数据 - 总市值92,718.58百万港元 流通市值92,718.58百万港元 资产负债率43.72%[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58/58.6/63.84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6/15/13倍[6]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9.40/397.44/404.94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79%/2.06%/1.89%[7] - 预计25-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5/1.81/1.97元 ROE分别为15.63%/14.60%/13.72%[7] 业务结构 - 啤酒业务25H1收入占比96.7% 白酒业务收入占比3.3%[6] - 啤酒销量648.7万吨同比增长2.2% 普高档及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10%[6] - 开发德式小麦啤酒 茶啤 果啤 青稞啤酒等特色产品 推出高端产品垦十四[6]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3%!华润啤酒:高端化远未到天花板
搜狐财经· 2025-08-20 15:16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实现增长 啤酒业务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但白酒业务受行业影响收入下滑 [1][2][3][7] 财务表现 - 综合营业额239.42亿元 同比增长0.8% [2] - 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 同比增长23% [2] - 毛利率48.9% 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2] - 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 同比增长2.6% [2] - 啤酒业务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7.3% [2] - 啤酒销量648.7万千升 同比增长2.2% [2] - 啤酒业务毛利率48.3%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2] - 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 同比下滑33.7% [7] - 白酒业务未计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前盈利2.18亿元 同比下滑47.2% [7] 啤酒业务发展 - 次高及以上啤酒销量实现中至高单位数增长 [3] - 普高档及以上啤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 [3] - 喜力产品销量增长突破两成 [3] - 老雪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 [3] - 红爵产品销量同比翻倍增长 [3] - 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0.4% [2] - 开发德式小麦啤酒、茶啤、果啤等特色产品 [2] - 推出高端产品"垦十四" [2] - 停止运营两家啤酒厂 目前共运营60家啤酒厂 [2] - 年产能约1920万千升 [2] 渠道拓展 - 线上业务GMV同比增长接近40% [6] - 即时零售业务GMV同比增长50% [6] - 与阿里巴巴、美团闪购、京东、饿了么、歪马送酒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6] - 探索定制、代加工业务 [6] 白酒业务战略 - 大单品摘要贡献白酒营业额约80% [7] - 将推出百元价格带的金沙回沙酒盒装酒和光瓶酒 [7] - 坚持摘要、金沙双品牌驱动战略 [7] - 摘要品牌布局高端白酒市场 [7] - 金沙品牌布局大众白酒市场 [7]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啤酒行业高端化天花板远未到来 高端市场加速扩容 [3] - 白酒行业预期走出"L"形曲线 中秋和年货节旺季可能带来复苏反弹 [7] - 白酒市场中百元价格带产品和光瓶酒产品实现持续增长 [7]
上半年啤酒股业绩分化局势复杂,业内忙出圈业外忙入局
第一财经· 2025-08-19 18:4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4万千升 同比下降0.3% 较2013年峰值期下降30% [8] - 国内啤酒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 外资品牌出现滞涨或降速 [2] - 啤酒消费场景从传统社交聚饮转向家庭消费 零售渠道占比升至60%以上 餐饮渠道降至40%以下 [4][5] 企业财务数据 - 华润啤酒上半年收入239.4亿元 同比增长0.8% 归母净利润57.9亿元 同比增长23% 啤酒业务收入231.6亿元 同比增长2.6% [3] - 华润啤酒普高档及以上产品销量增长超10% 喜力品牌销量增长20% 整体平均售价上升0.4% 毛利率提升2.5个百分点至48.3% [3] - 百威亚太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 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别减少9.5%和1.4% [3] - 重庆啤酒营业收入88.39亿元 同比下降0.2% 归母净利润8.7亿元 同比下降4% [3] - 燕京啤酒收入85.6亿元 同比增长6.4% 归母净利润11亿元 同比增长45.5% 中高端产品收入55.4亿元 同比增长9.3% [4] - 珠江啤酒预计归母净利润5.7-6.2亿元 同比增长15%-25% [4] 战略转型与创新 - 啤酒企业通过高端化升级推动增长 华润啤酒执行董事认为高端市场仍在增容 [3] - 外资品牌加速布局非即饮市场 国内品牌通过产品创新缩小与外资的差距 [6] - 企业推出茶啤、德式小麦、果啤等特色产品 满足个性化需求 [9] - 华润啤酒重启收购的区域小啤酒品牌 利用特色化品牌推动高端化 [9] 跨界竞争动态 - 五粮液、珍酒李渡、好想你、三只松鼠等业外企业跨界推出啤酒产品 重点布局精酿啤酒市场 [8] - 新零售、即时零售、折扣店、零食店等新业态崛起带动啤酒零售增长 [6] - 消费品企业通过跨行业布局满足消费者全方位需求 利用新零售数据加速产品迭代 [8][9] 渠道变革 - 即饮渠道占比从60%降至40%以下 零售渠道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5] - 电商和即时零售渠道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公务接待规定调整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推动消费场景向家庭转移 [4][5]
华润啤酒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 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18: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未经审计综合营业额人民币239.42亿元 同比增长0.8% [1] - 毛利率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至48.9% 创历史新高 [1] - 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达人民币76.91亿元 同比增长20.8% [1] - 股东应占溢利达人民币57.89亿元 同比增长23.0% [1] 啤酒业务表现 - 啤酒销量约648.7万千升 同比上升2.2% [1] - 啤酒业务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和股东应占溢利分别同比增长13.8%和17.3% [1] - 次高及以上啤酒销量实现中至高单位数增长 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10% [1] - 具体产品表现:喜力增长超20% 老雪增长超70% 红爵销量翻倍 [1] 白酒业务表现 - 白酒业务实现未经审计营业额人民币7.81亿元 [2] - 大单品"摘要"贡献接近八成营业额 [2] - 白酒业务毛利率基本持平 [2] - 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人民币2.18亿元 [2] 产能与产品创新 - 在中国营运60间啤酒厂 年产能约1920万千升 [2] - 推出德式小麦啤酒、黄山毛峰与信阳毛尖茶啤、果啤、青稞啤酒、海南啤酒等特色产品 [2] - 推出高端产品"垦十四" 探索中国种植大麦新品类 [2] 发展战略 - 坚持高质量和高端化发展战略 深化"啤酒+白酒"双赋能模式 [2] - 践行"决胜高端、卓越发展"战略 推动"三精"策略落地 [2] - 通过创新营销与产品理念提升竞争力 向"成为世界一流酒类企业"愿景迈进 [2]
半年盘点|上半年啤酒股业绩分化局势复杂,业内忙出圈业外忙入局
第一财经· 2025-08-19 18:08
行业整体态势 - 国内啤酒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分化态势 国内上市公司净利润快速增长而外资品牌业绩滞涨或降速 [1] - 行业竞争激烈 啤酒企业纷纷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同时业外资本加速跨界入局 [1] 华润啤酒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239.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8% 归母净利润57.9亿元 同比增长23% [2] - 啤酒业务收入231.6亿元 同比增长2.6% 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增长超10% 喜力销量增长20% [2] - 整体啤酒平均售价上升0.4% 毛利率提升2.5个百分点至48.3% 啤酒业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3% [2] 其他企业业绩对比 - 百威亚太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 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别减少9.5%和1.4% [4] - 重庆啤酒上半年营业收入88.39亿元 同比下降0.2% 归母净利润8.7亿元 同比下降4% [4] - 燕京啤酒收入85.6亿元 同比增长6.4% 归母净利润11亿元 同比增长45.5% 中高端产品收入55.4亿元 同比增长9.3% [4] - 珠江啤酒预计归母净利润5.7亿-6.2亿元 同比增长15%-25% [4] 高端化进程 - 国内啤酒企业高端化升级进程启动较晚 目前仍在进行中 [2][4] - 外资品牌在高端产品上的优势随着国内品牌创新升级而递减 [5] 消费场景变化 - 啤酒消费场景从传统社交聚饮转向家庭消费 零售渠道销量占比升至60%以上 餐饮渠道降至40%以下 [4][5] - 新零售、即时零售、折扣店等新业态崛起带动啤酒零售双位数增长 [5] - 公务接待规定收紧可能促使部分商务消费者转向家庭消费场景 [5]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1-6月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4万千升 同比下降0.3% 较2013年峰值下降30% [6] 企业战略调整 - 啤酒企业通过推出饮料业务、进入白酒赛道等方式实现多元化发展 [6] - 华润啤酒加快推出精酿和特色产品(茶啤、德式小麦、果啤等)并复活区域小啤酒品牌 [7] - 现代零售模式使企业能通过消费者数据快速试错 降低了跨界发展难度 [7] 业外资本入局 - 五粮液、珍酒李渡、好想你、三只松鼠等企业上半年纷纷跨界推出啤酒产品 重点布局精酿啤酒市场 [6]
2025夏季即时零售冰品酒饮消费洞察-尼尔森IQx淘宝闪购
搜狐财经· 2025-08-07 12:59
夏季冰品酒饮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情绪价值、健康属性与猎奇体验构成三大增长引擎,78%消费者愿为情绪放松产品支付溢价[1] - 冰杯类产品订单量夏季环比增长66%,其中"冰杯+酒"组合增速达321%[1] - 低度酒、预调酒等"微醺社交"品类同比增长42%,成为年轻人社交新选择[1] - 零卡即饮茶和0卡啤酒销售额分别增长108%和144%,86%消费者积极改善健康状况[1] - 冰魔栗、冻西瓜等创新冰品订单量同比激增710%和171%,地域特色饮品增速达64%[1] 即时零售渠道表现 - 2025年6月即时零售冰品酒饮零售额环比增长41%,是全渠道的3.5倍[2] - 冰杯+饮料、冰葡萄等品类订单量分别增长261%和367%[2] - 陕西、四川等地气泡水、果茶增速超160%,北京水果礼盒订单增长797%[2] - 凌晨0-4点果酒订单增长393%,午后14-17点运动机能饮料增长171%[2] - 便利仓、休闲零食店等新兴业态门店数同比增长超140%,水饮订单增速达640%[2] 消费人群细分特征 - "鲜馥调饮玩家"偏好果蔬味饮料(TGI=112),"酒猛子小甜豆"青睐果酒(TGI=209)[2] - "冰力少年派"对食用冰块需求突出(TGI=132),"沁心雅酌客"偏好白酒(TGI=133)[56] - "吨吨快乐续杯员"偏好可乐(TGI=127),"酸甜奶系控"偏好风味奶(TGI=183)[56] - "健养派大叔"偏好常温酸奶(TGI=126),"应季品果师"偏好西瓜(TGI=114)[56] 区域消费差异 - 陕西、四川气泡水和果茶增速超160%,贵州凉茶增长209%[60] - 北京水果礼盒增长797%,天津可乐增长122%[60] - 广东浓缩果汁增长269%,湖南果酒增长353%[60] - 上海冰沙增长208%,江苏醋饮料增长272%[60] - 河南能量饮料增长113%,食用冰块增长191%[60] 健康消费趋势 - 零卡即饮茶增长108%,零卡啤酒增长144%[1] - 富含维生素果汁增长53%,电解质饮品增长57%[1] - 低脂速溶咖啡增长60%,零蔗糖果汁增长42%[23] - 无菌果汁增长137%,全麦酿造啤酒增长52%[28] - 86%消费者正在积极改善健康状况[22] 产品创新趋势 - 冰冻万物品类拓展,冻百香果增长171%,冰红提增长119%[36] - 海南纯椰子水增长64%,云南酸角汁增长64%[38] - 果啤/茶啤增长64%,冰糖葫芦中式啤酒增长38%[41] - 咖啡味冰杯增长100%,月球冰杯增长99%[18] - 水果味冰杯增长273%,冰杯套餐增长65%[18] 即时零售商家布局 - 便利仓门店数增长144%,休闲零食店增长138%[68] - 便利仓水饮订单增长640%,冰品增长327%[71] - 休闲零食店酒类增长341%,水饮增长237%[71] - 便利店水饮增长187%,超市冰品增长180%[71] - 水站奶站等经典业态保持稳定增长[68]
聚餐喝出“小米辣”?啤酒市场在经历什么
齐鲁晚报网· 2025-06-27 15:29
行业趋势 - 啤酒行业从单一原味向多元化创新转型,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原味啤酒仍占60%份额,但果味啤酒和精酿啤酒合计占比已达30% [2] - 特色啤酒(如精酿、果味啤酒)在山东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增幅约30% [2] - Z世代贡献中国精酿啤酒市场65%的销售额,对"个性化风味"和"社交仪式感"需求激增 [2] 产品创新 - 啤酒风味突破传统范畴,涵盖水果、茶、辛辣食材(如小米辣、花椒)甚至猎奇原料(如爆米花、豆汁儿) [3] - 无醇啤酒、"0糖、0脂"啤酒等健康产品需求激增,无醇啤酒搜索量同比增长超4倍 [4] - 鲜啤因"无添加剂"、"短保质期"等标签受青睐,销量增长至少40%,而普通啤酒销量下滑50% [5] 包装与营销 - 啤酒包装升级,融入生肖、星座、国潮等元素,金星啤酒茶味系列因高颜值设计单月销量突破20万箱 [3] - 94%消费者对高颜值啤酒有较强购买意愿,年轻客群偏好文艺清新风,熟龄群体倾向IP联名款 [4] - 跨界联名成为趋势,如青岛啤酒与Karl Lagerfeld联名,燕京啤酒跨界汽水赛道,重庆啤酒推出汽水产品 [6] 消费行为 - 年轻消费者偏好低酒精度、高颜值的果啤和精酿啤酒,注重社交分享属性 [3] - 健康理念影响饮酒选择,消费者倾向"轻负担"饮酒方式,如低度数或无醇啤酒 [4] - 即时零售重构消费场景,未来竞争将聚焦于快速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的能力 [6] 市场预测 - 无醇啤酒预计2025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啤酒类别,国内市场规模将达743亿元 [4] - 跨界联名推动啤酒行业从产品售卖升级为文化体验输出,激发千亿微醺市场潜力 [6]
多元场景+丰富产品 京城精酿消费“掐尖儿”
北京商报· 2025-06-18 01:20
北京市场总消费情况 - 1-5月北京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1.3%,较1-4月提高0.3个百分点 [1] -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四升四降"格局,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4% [1] 精酿啤酒消费趋势 - 北京精酿啤酒市场呈现消费场景多元化和价格两极化发展特征 [1] - 线下精酿啤酒餐吧上座率持续提升,部分门店下午6点上座率已超80% [2] - 精酿啤酒餐吧客单价显著提升,产品价格区间从50-60元/480ml到98元/杯不等 [2] - 部分高端精酿啤酒产品价格已突破百元大关 [2] 消费场景多元化 - 即时零售业务推动居家自饮场景快速发展,形成与线下消费并行的新增长点 [3] - 优布劳、鲜啤福鹿家、歪马精酿等企业正通过即时零售拓展居家消费市场 [3] - 北京精酿啤酒消费客单价已提升至80-120元区间 [3] 渠道结构变化 - 线下实体店仍是精酿啤酒主要销售渠道 [3] - 线上渠道重要性持续提升,产品包装、销售方式和性价比成为竞争关键 [3] - 骑士小麦、果啤等细分产品受到北京消费者青睐 [3]
“像极了交易中心的数据大屏”,买啤酒当“股”炒!被挤爆的“青岛啤酒交易所”能否形成长久消费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20:59
青岛啤酒交易所创新模式 - 青岛啤酒在台东步行街推出"青岛啤酒交易所" 将30种不同口味啤酒标注"股票代码" 实时显示单价 涨跌幅和成交量 价格随供需波动 每10分钟刷新一次数据 [2] - 消费者扫码购买啤酒如同炒股 买得越多的单品价格上浮 反之可能"跌停" 体验新奇刺激 端午假期日均客流量突破万人次 单日销量达120万毫升 [4] - 该模式自5月中旬试运营以来迅速成为流量爆点 行业专家评价其为"餐饮自助销售的跨界突破" 融合财经概念与线下消费 营销效果显著 [4] 营销策略与市场反响 - "青交所"通过类股市涨跌定价机制制造强社交话题属性 实现裂变式传播 被定位为青岛文旅的"啤酒IP"打卡点 啤酒消费对游客近乎刚需 [4][5] - 行业专家指出这种玩法传播意义大于销售意义 本质是吸引年轻人的情绪价值营销 未来类似创新场景可能出现在所有年轻人聚集场所 [8][10] - 公司通过经销商提供产品 将交易所作为销售终端 专家认为这代表消费场景从物质属性向情绪价值升级 是啤酒饮料化趋势的延伸 [4][10] 行业消费趋势 - "多巴胺"消费成为酒饮市场新战场 数据显示茶味 桂花味等创新口味啤酒受追捧 "更丰富口味"占据消费心理C位 [6] - 品牌厂商通过调酒套餐 复合空间小店 剧本杀酒馆等业态融合饮酒与休闲社交 吸引年轻人"微醺"消费 [9] - 啤酒产业年轻化属性显著 行业需持续提供具情绪价值的新玩法 未来端杯啤酒逛街可能像奶茶一样普遍 [8][10]
风评 | 端午小长假,火了“青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6-04 22:34
青岛啤酒交易所创新模式 - 将城市啤酒文化与现代金融符号嫁接,形成创新消费场景,精准击中Z世代消费逻辑[2] - 设计酷似股票交易显示屏的LED屏,展示啤酒货号、实时成交量及单价行情,颠覆传统商业空间逻辑[2] - 30多种啤酒价格动态涨跌,每日基准价起步,涨跌幅限制10%,红色代表上涨,蓝色代表下跌[4] - 取消传统收银台,扫码即时购买,结合"专酒专杯"品鉴文化,满足年轻人游戏化消费需求[4][6] 台东步行街消费生态 - 台东步行街商业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及"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7] - 汇聚2500余家商户、500个品牌,涵盖手工创意坊、脱口秀俱乐部、国潮剧场等多元业态[7] - 2024年客流量达1.09亿人次,营业额111亿元,创历史新高,清明及五一假期客流量224.5万人次,营业额2.0278亿元[7] 城市文化与体验经济 - 老厂房红砖墙与数字化交易系统结合,传统酿造工艺转化为可感知的视觉符号[6] - 消费者通过"啤酒拍卖会"参与城市文化渗透,端午假期售出数百桶啤酒,营业至凌晨仍有人购买[6][9] - 物质消费升华为精神体验,体现青岛开放、创新、海洋等城市品格,成为体验经济典型案例[9] 历史背景与消费升级 - 青岛啤酒文化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塑料袋装啤酒成为城市特色,冷链不发达时引领新鲜消费[4] - 端午假期现象级传播反映城市更新与消费升级深层嬗变,产业、文化、城市治理多维共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