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设备

搜索文档
IPO失败后业绩骤降,这家公司寻求被A股公司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00:13
公司收购与估值变化 - 光韵达拟以现金收购亿联无限56.0299%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取得控制权,亿联无限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亿联无限整体估值6.28亿元,对应56.0299%股权估值3.5187亿元,相比IPO时14.7亿元估值缩水超过一半 [3][8] - 亿联无限2024年归母净利润2875.09万元,仅为2022年8417万元的34%,2023年上半年4510万元的63.74% [7][8] 亿联无限财务表现 - 2020-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5亿元、4.37亿元、7.89亿元和2.82亿元,呈现高速增长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3万元、2781万元、8417万元和4510万元,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达202% [5][6] - 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全年营业收入5.27亿元,营业利润3213万元,归母净利润2875万元 [8] 收购背景与交易变化 - 亿联无限2023年6月提交创业板IPO申请,2024年3月收到二轮问询后撤回,IPO终止 [4] - 光韵达最初计划收购100%股权,后调整为56.0299%,因二股东王周锋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侦查 [9][12] - 亿联无限子公司长沙亿联存在土地退回风险,原值3421.6万元的土地可能面临违约金和闲置费 [12] 业务与战略 - 亿联无限主营宽带接入设备和无线网络设备,业务聚焦巴西、印度、马来西亚等"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 [10] - 光韵达通过收购切入网络通信设备制造市场,整合电子制造产业链,拓展海外市场 [10] - 光韵达为激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业绩下滑,2025年7月8日市值49.62亿元 [13]
IPO失败后业绩骤降,这家公司寻求被A股公司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00:01
收购交易概述 - 光韵达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亿联无限56.0299%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取得控制权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亿联无限曾在2023年6月提交创业板IPO申请 但在2024年3月收到二轮问询后撤回 终止IPO [5] - 此次收购比例从最初计划的100%降至56% 主要因二股东王周锋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侦查 [3][9][1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亿联无限2020-2023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3.75亿元、4.37亿元、7.89亿元和2.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3万元、2781万元、8417万元和4510万元 [6] - 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 全年归母净利润仅2875.09万元 不到2022年的34% 仅为2023年上半年的63.74% [7] - 2024年资产总额3.86亿元 负债总额1.82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4亿元 [8] 估值变化 - 此次整体估值6.28亿元 对应56.0299%股权估值3.5187亿元 [5] - IPO时拟募资3.68亿元 发行后估值至少14.7亿元 当前估值较IPO时大幅缩水57% [8] 业务与战略 - 亿联无限主营宽带接入设备和无线网络设备 业务聚焦巴西、印度、马来西亚等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 [10] - 光韵达拟通过收购切入网络通信设备制造市场 完成电子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拓展海外市场 [10] 潜在风险 - 子公司长沙亿联购置土地原值3421.6万元 因IPO停止计划退还土地 存在支付违约金及没收定金风险 [13] - 光韵达近年业绩不佳 2020年以来净利润持续下滑至亏损 当前市值49.62亿元 [13]
光韵达: 深圳市亿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21:1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初始注册资本500万元,由陈政、张光龙、徐海雯、王鹏飞共同组建,陈政持股87%[3] - 2022年11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000万元,净资产折股10,691.15万元[3] - 2022年12月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3] - 2024年通过股份回购减少注册资本至4128.76万元,并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3] - 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实际控制人为陈政[4] 业务与行业 - 公司属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 - 主营业务为宽带接入设备、无线网络设备等网络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4] - 报告期末合并报表子公司7家,较上期新增4家、减少1家[4] 财务报告编制 - 财务报表涵盖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经董事会2025年7月4日批准报出[4] - 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使用美元)[5] - 重要会计政策包括金融工具分类、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收入确认时点等[6] 合并报表范围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含所有子公司[10] - 编制时统一会计政策,抵销内部交易影响,少数股东权益单独列示[10] - 报告期内新增子公司:同一控制下调整期初数,非同一控制下不调整期初数[12][13] 金融工具处理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损益三类[20] - 应收账款按信用风险特征分组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分为银行承兑汇票(低风险)和商业承兑汇票(参照应收账款)[18]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采用月末加权平均法计价,期末计提跌价准备[20] 长期股权投资 - 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联营/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22] - 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2] - 追加投资导致核算方法变更时,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原持有股权[23]
剑桥科技“一边冲上市一边减持”被投资者质疑,业绩大幅波动
搜狐财经· 2025-06-16 09:06
上市计划与行业背景 - 剑桥科技于5月中旬递表港交所主板,拟冲刺A+H上市,旨在增加募资并拓展国际化业务[2] - 综合OWCD行业全球销售收入从2020年71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2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5%[2] - 公司以5.02亿美元销售收入位列全球综合OWCD行业第五位,市场份额4.1%,是少数实现光模块、PON设备及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全板块覆盖的市场参与者[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7.84亿元、30.85亿元和36.50亿元,同比变化+29.66%、-18.46%和+18.31%[5] - 同期归母净利润1.71亿元、9501.8万元和1.67亿元,同比变化+154.93%、-44.59%和+75.42%[5] - 2024年毛利率20.9%,权益回报率7.0%,资产回报率3.4%[5] - 2024年一季度收入8.94亿元(+5.18%),净利润3143.36万元(+21.11%)[6] 业务结构 - 2024年收入构成:宽带解决方案55.7%、无线解决方案28.8%、光连接解决方案13.5%[7]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82.9%提升至2024年92.6%[7]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高速光模块市场需求爆发(数据中心扩容及AI算力建设)以及5G网络部署和家庭宽带升级需求[6] 研发与产品进展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70亿元、2.76亿元和3.20亿元,占收入比重7.1%-8.9%[8] - 已完成400G/800G硅光新产品量产,1.6T硅光新产品预计2025年送样量产[9] - 800G LPO产品测试结果良好,正推进800G和1.6T LPO/LRO产品迭代[9] 股东减持与市场反应 - 控股股东计划2025年6-9月减持不超过804.13万股(占总股本3%),减持原因为"自身业务需要"[14] - 公司回应减持与港股发行无直接关联,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10][11] - 6月初股价连续三日累计涨幅超20%,公司澄清无未披露重大信息[14]
光韵达连续四年增收不增利,现发起并购,瞄准“一带一路”市场……
IPO日报· 2025-04-18 14:13
公司股价及收购动态 - 光韵达股价4月17日以8.23元收盘,上涨5.51% [1] - 公司拟以现金不超过6.5亿元收购亿联无限100%股份,已签署意向协议 [1][2] - 收购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2] 收购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是公司从激光智能制造向网络通信设备制造的战略延伸 [3] - 目标为完成电子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并拓展海外市场 [3] - 亿联无限业务聚焦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市场,收购可加速海外扩张 [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8.87亿元增至11.18亿元(增幅26%),但归母净利润从1.30亿元下滑至-0.27亿元 [7] - 毛利率从2020年42.45%持续下滑至2024年29.38% [7][9] - 2024年应用服务收入占比近50%,智能装备和航空零部件分别占29.55%、15.49% [11] - 激光器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67%至3814万元,但仅占总收入3.41% [12] 收购标的及业绩承诺 - 亿联无限主营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设备,客户为新兴市场通信设备品牌商 [14] -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500万元、6000万元、7500万元 [14] 资金压力与融资安排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3.84亿元,6.5亿元收购或导致短期流动性压力 [15] - 公司正筹划定增募资,拟以6.41元/股发行不超过5800万股,募资3.7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