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光韵达上市首亏后拟3.5亿元跨界并购,标的公司IPO折戟业绩暴跌
华夏时报· 2025-07-11 10:30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光韵达拟以3.52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56.03%股权 取得控制权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6.28亿元 [2] - 收购比例从最初100%降至56.03% 主要考虑降低财务费用和分步收购以规避商誉风险 [2]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 亿联无限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6000万/7000万元 [7]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亿联无限主营光网络终端/无线路由器等通信设备 2024年营收5.3亿元 净利润2867万元 较2023年6201万元腰斩 [4] - 历史业绩波动显著 2021年营收4.4亿元 2022年冲高至7.9亿元后连续两年下滑 [4] - 2023年IPO撤回后估值从14.7亿元缩水至6.28亿元 降幅达57% [3][4] 标的公司风险因素 - 子公司长沙亿联3421万元土地可能被收回 存在违约金及定金没收风险 [7] - 二股东王周锋持股36.36% 因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侦查 [7] - 2024年研发费用达2991万元 占营收比例5.64% 但毛利率持续承压 [5][8] 收购方战略动机 - 光韵达2024年上市首亏2737万元 急需通过跨界并购寻求新增长点 [9] - 公司计划借亿联无限切入通信设备制造领域 整合电子制造产业链并拓展海外市场 [9] - 此前两次跨界并购效果不佳 2024年智能装备和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分别下滑9.6%/17.16% [10][11] 财务数据对比 - 亿联无限2024年销售费用率2.99% 低于2023年的2.92% 但管理费用率从4.1%升至4.28% [5] - 光韵达2024年电子信息业务收入增长11.97%至9.2亿元 但航空制造业务收入下滑22.46% [11] - 亿联无限2022年净利润率达10.66% 2024年骤降至5.41% 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4][6]
IPO失败后业绩骤降,这家公司寻求被A股公司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00:01
收购交易概述 - 光韵达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亿联无限56.0299%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取得控制权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亿联无限曾在2023年6月提交创业板IPO申请 但在2024年3月收到二轮问询后撤回 终止IPO [5] - 此次收购比例从最初计划的100%降至56% 主要因二股东王周锋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侦查 [3][9][1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亿联无限2020-2023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3.75亿元、4.37亿元、7.89亿元和2.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3万元、2781万元、8417万元和4510万元 [6] - 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 全年归母净利润仅2875.09万元 不到2022年的34% 仅为2023年上半年的63.74% [7] - 2024年资产总额3.86亿元 负债总额1.82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4亿元 [8] 估值变化 - 此次整体估值6.28亿元 对应56.0299%股权估值3.5187亿元 [5] - IPO时拟募资3.68亿元 发行后估值至少14.7亿元 当前估值较IPO时大幅缩水57% [8] 业务与战略 - 亿联无限主营宽带接入设备和无线网络设备 业务聚焦巴西、印度、马来西亚等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 [10] - 光韵达拟通过收购切入网络通信设备制造市场 完成电子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拓展海外市场 [10] 潜在风险 - 子公司长沙亿联购置土地原值3421.6万元 因IPO停止计划退还土地 存在支付违约金及没收定金风险 [13] - 光韵达近年业绩不佳 2020年以来净利润持续下滑至亏损 当前市值49.62亿元 [13]
光韵达: 关于以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亿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控制权暨签署购买资产协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21:15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亿联无限56.0299%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取得控制权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对价基于标的公司整体估值6.28亿元,标的资产交易对价协商确定为3.52亿元 [1][16]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交易标的 - 亿联无限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4128.76万元,主营网络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研发销售,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29] - 标的公司2024年营收5.27亿元,归母净利润2875万元,2025年1-4月营收1.42亿元,归母净利润980万元 [11] - 评估基准日净资产账面价值1.61亿元,收益法评估值6.29亿元,增值率290.56% [12][13] 交易协议核心条款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元、6000万元、7000万元,累计现金流不低于承诺净利润50% [20][21] - 补偿机制:未达承诺净利润或现金流时按差额比例现金补偿,最高补偿金额为交易对价全额 [21][22] - 超额奖励:累计净利润超额部分30%奖励核心团队,上限为交易对价20% [22] 战略协同 - 标的公司聚焦巴西、印度等"一带一路"市场,与公司智能装备业务形成"研发-制造-终端"产业链协同 [29][30] - 标的公司拥有六大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家居Mesh组网技术、全球运营商管理平台技术等 [29] - 交易有助于整合电子制造上下游资源,拓展海外市场并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29][30] 交易进展 - 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2] - 标的资产无抵押质押,历史沿革中曾涉及股权代持但已全部解除 [5][7][8] - 过渡期损益按股权比例分配,亏损由原股东承担 [18][19]
光韵达重组:双向奔赴的病人
市值风云· 2025-06-09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近年业绩不佳,2024年首亏且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暴跌352%,资金周转效率堪忧;2025年拟现金收购亿联无限100%股份,预计支付对价不超6.5亿元,但亿联无限IPO折戟且自身存在持续成长存疑等问题;公司还筹划向控股股东子公司定增募资补充流动资金,新实控人资本扩张逻辑明显,背后是资本套利还是经营改善存疑 [2][3][56] 分组1:公司易主情况 - 2024年9月27日,原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提前终止减持计划并转让控制权,原实控人及董事王荣将21.7%股份表决权等委托隽飞投资行使,2549.8万股(占比5.2%)以2.3亿元转让,每股9.1元,较前一日收盘价溢价62.5% [6][7][8] - 变更后,侯若洪、姚彩虹合计持股11.9%,公司控股股东变为光韵达集团(隽飞投资),实控人变为曾三林,曾三林通过“小比例持股+大比例表决权”耗资2.3亿控股 [10] - 易主后原董事会成员全部退出,36岁曾三林任总裁,41岁程飞任董事长,程飞是控股股东一方大股东 [12][15] 分组2:公司经营状况 - 2019年以来营收增长,但利润从2021年开始下滑至亏损,2024年扣非净利润 -4800万,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暴跌352% [2][3][21] - 公司资金周转效率堪忧,应收账款高企,现金周转天数2024年高达280天,称受大环境影响 [21][23] 分组3:公司收购计划 - 2025年4月16日,公司拟现金收购亿联无限100%股份,预计支付对价不超6.5亿元,按2023年6月底2.3亿净资产测算,增值率185% [28][29] - 公司称收购是为切入网络通信设备制造市场,整合产业链,拓展海外市场,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32] 分组4:亿联无限情况 - 亿联无限2024年3月IPO遭终止,深交所首轮问询涉及行业增长空间与创业板定位等14类问题 [33][34] - 控股股东、实控人陈政合计持股45%,控制50.3%股份,2021 - 2023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4.4亿、7.9亿、2.8亿,扣非归母净利分别为2424万、8418万、4205万,2022年业绩增长主要因印度、P国等大客户采购增加 [37][38] - 长远看,“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光网络市场潜力大但需求分散,竞争格局长期存在,2022年公司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2%,下游客户前五大占比近7成,单一市场依赖单一客户危险,产品复购率低,2023年上半年营收年化后较2021年无增长 [42][43] - 亿联无限拟募资2.68亿用于生产和研发项目,1亿补流,但报告期内现金分红6504万元,IPO失败触发对赌协议,大股东面临回购压力,光韵达收购为其提供变现渠道,业绩承诺条件宽松 [44][45][48] 分组5:公司定增情况 - 2024年12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隽光投资发行股票,2025年2月发行价格调整为6.41元/股,拟认购股数不超5800万股,募资不超3.7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1][53] - 完成收购光韵达需再加杠杆、增加贷款 [54]
光韵达重组:双向奔赴的病人
市值风云· 2025-06-09 18:05
公司概况 - 光韵达是国内首家激光应用上市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电子制造和航空制造两大领域,核心业务包括3D打印、柔性电路板激光成型、精密激光钻孔等 [3] - 公司上市14年,从2020年开始业绩持续走低,2024年首亏,扣非净利润-4800万,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暴跌352% [4][5] - 2019-2025Q1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128.8万、1.1亿、7714.9万、7350.1万、3612.6万、-4810.7万、-520.5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10] 控制权变更 - 2024年9月原实控人侯若洪、姚彩虹将21.7%股份表决权委托给隽飞投资,并以2.3亿元转让5.2%股份,每股转让价9.1元较前一日收盘价溢价62.5% [14] - 变更后控股股东变为光韵达集团(隽飞投资),实控人变为曾三林,通过"小比例持股+大比例表决权"方式仅耗资2.3亿实现控股 [17][18] - 新管理层中36岁曾三林任总裁,41岁程飞任董事长,两人均缺乏激光行业经验 [21][22] 财务状况与经营问题 - 公司2019年以来营收增长但利润持续下滑,资金周转效率堪忧,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280天 [26][27] - 2025年一季度末有息负债率30.9%,账上货币资金余额仅3.9亿,面临较大财务压力 [65] 资本运作与收购 - 2025年4月公告拟以不超过6.5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100%股权,按2023年6月底净资产计算增值率高达185% [36][37] - 亿联无限2024年3月IPO终止,2021-2023H1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424万、8418万、4205万,2022年增长主要依赖印度等市场短期政策红利 [40][51][52] - 收购标的存在客户集中风险,前五大客户占比近7成,且产品复购率低,2023年上半年营收年化后较2021年无明显增长 [57] 定增计划 - 2024年12月公告拟向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隽光投资定增,2025年2月发行价调整为6.41元/股,拟募资不超3.72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66][69] - 若完成收购将导致公司进一步加杠杆,新实控人采取资本扩张而非主业强化的策略 [70][71]
光韵达连续四年增收不增利,现发起并购,瞄准“一带一路”市场……
IPO日报· 2025-04-18 14:13
公司股价及收购动态 - 光韵达股价4月17日以8.23元收盘,上涨5.51% [1] - 公司拟以现金不超过6.5亿元收购亿联无限100%股份,已签署意向协议 [1][2] - 收购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2] 收购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是公司从激光智能制造向网络通信设备制造的战略延伸 [3] - 目标为完成电子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并拓展海外市场 [3] - 亿联无限业务聚焦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市场,收购可加速海外扩张 [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8.87亿元增至11.18亿元(增幅26%),但归母净利润从1.30亿元下滑至-0.27亿元 [7] - 毛利率从2020年42.45%持续下滑至2024年29.38% [7][9] - 2024年应用服务收入占比近50%,智能装备和航空零部件分别占29.55%、15.49% [11] - 激光器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67%至3814万元,但仅占总收入3.41% [12] 收购标的及业绩承诺 - 亿联无限主营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设备,客户为新兴市场通信设备品牌商 [14] -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500万元、6000万元、7500万元 [14] 资金压力与融资安排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3.84亿元,6.5亿元收购或导致短期流动性压力 [15] - 公司正筹划定增募资,拟以6.41元/股发行不超过5800万股,募资3.7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