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精准医疗

搜索文档
富国基金于洋二度“清仓式”卸任!从业绩神话到争议离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1:18
基金经理变更事件 - 富国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于洋因"个人原因"卸任其管理的两只产品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与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期混合 卸任后已无在管产品 [1] - 此次卸任早有预兆 3月7日富国新动力增聘林庆共同管理 6月7日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增聘张弘共同管理 行业惯例视为离职前兆 [2] - 于洋职业生涯两度转折 2020年6月首次卸任转投私募 2021年底回归富国基金 2025年再次清仓式卸任 [3][4]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于洋首次管理富国新动力期间(2017-2020)任期回报138.63% 年化回报39.48% 同类排名第一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任职回报达151.22% [3] - 回归后业绩显著下滑 管理富国新动力三年累计亏损11.29% 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收益率仅1.26% [5] - 管理规模从2022年二季度76.60亿元缩水至2025年一季度40.74亿元 富国新动力近一年收益率10.46% 同类2327只中排名第920位 [5] 资金流动情况 - 富国新动力连续4个季度净赎回 2024年四季度份额缩减4.53亿份 2025年一季度再减3.38亿份 半年累计缩水近8亿份 [5] 行业人才流动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182人 同比增长15% 反映行业竞争加剧与业绩压力 [7] - 证监会推动行业"去明星化" 要求构建团队化投研体系 部分基金公司已转向平台型投研策略 [7] 行业生态变化 - 晨星分析师指出 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与新兴行业涌现对投研体系覆盖深度提出更高要求 需提升体系化运作能力 [8] - 基金公司需优化人才管理机制 平衡"明星化"与"去明星化" 构建健康行业生态 [8]
6月20日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净值下跌0.86%,近1个月累计上涨7.22%
搜狐财经· 2025-06-20 20:39
基金表现 -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最新净值3 0382元 单日下跌0 86% [1] - 近1个月收益率7 22% 同类排名29|1536 [1] - 近6个月收益率32 59% 同类排名7|1518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36 35% 同类排名8|1519 [1] 持仓结构 - 前十大股票持仓合计占比69 71% 集中配置医药板块 [1] - 第一大持仓百利天恒占比9 66% 第二大海思科占比9 65% [1] - 科伦药业(9 10%)、惠泰医疗(9 05%)、泽璟制药-U(7 84%)分列第三至第五大持仓 [1] 基金概况 - 成立于2017年11月16日 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37 46亿元 [1] - 基金经理赵伟2021年7月6日开始管理该基金 [1][2] 基金经理背景 - 赵伟拥有医药研发(葛兰素史克)及医药研究员(广发证券)复合背景 [2] - 曾管理农银汇理旗下4只医疗主题基金 管理年限最长3年8个月 [2] - 2021年加入富国基金后同时管理富国科创板两年定开混合基金 [2]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C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8.57%
搜狐财经· 2025-06-20 00:42
基金表现 -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C最新净值3 03元 单日下跌1 66% 连续5个交易日累计跌幅8 57%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3年4月 当前规模7 04亿元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26 57% [1] 持有人结构 - 截至2024年末机构持有2 61亿份 占比88 18% 个人投资者持有0 35亿份 占比11 82% [1] 基金经理背景 - 现任基金经理赵伟曾任葛兰素史克医药研发助理研究员 以及广发证券 招商基金医药研究员/组长 [2] - 2017-2021年管理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股票基金等4只医药主题产品 2021年加入富国基金后管理精准医疗混合及科创板定开混合基金 [2] 投资组合 - 前十大持仓合计占比69 71% 重点配置百利天恒(9 66%) 海思科(9 65%) 科伦药业(9 10%)等创新药企 [3] - 持仓特征为集中配置医药细分领域 包含泽璟制药-U(7 84%) 百济神州-U(4 91%)等生物科技公司 [3]
于洋已无独立管理产品,明星基金经理“公私募”切换坦途不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18:31
基金经理变动 - 富国基金增聘张弘为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 [1] - 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已于2024年3月增聘林庆为基金经理 [1] - 这两只基金均由明星基金经理于洋管理 目前于洋旗下已无独立管理基金 [1] 于洋公募生涯表现 - 2015年加入富国基金 2017年开始管理第一只基金富国新动力 [5] - 管理富国新动力期间(2017-2020)任职回报138.63% 年化39.48% 同类排名1/1364 [5] - 2018年沪深300下跌25%时 富国新动力逆市取得7%正收益 最大回撤仅19.6% [6] - 管理富国精准医疗期间(2017-2020)任职回报151.22% 年化43.5% 同类排名1/1379 [5] - 2020年6月离任时 管理的5只基金规模合计接近96亿元 [5] 私募阶段表现 - 2020年9月加入钦沐资产 担任合伙人及投资总监 [13] - 管理钦沐创新动力1号2021年收益37% 主要持仓医药和科技 [16] - 私募管理规模一年内突破50亿元 个人管理规模占比约90% [16] - 2021年11月退出钦沐资产 当时公司规模已缩水至50亿元以下 [17] 回归公募后表现 - 2021年12月回归富国基金 重新管理富国新动力和富国阿尔法 [22] - 富国新动力2022-2024年连续三年负收益 2024年亏损0.42% 同类排名1548/2253 [25] - 富国阿尔法2024年亏损2.96% 但2023年收益2.5% 同类排名186/3389 [2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 两只基金合计规模40.74亿元 较2020年缩水近60% [30] 投资风格变化 - 2024年下半年大幅减持医药生物仓位 从重仓转向银行、家电等价值板块 [27] - 2025年一季度前十大重仓已无医药股 银行股仅剩招商银行 [27] - 富国阿尔法重仓三生制药 该股2025年一季度涨幅96.71% [29]
6月10日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净值增长0.62%,今年来累计上涨46.87%
搜狐财经· 2025-06-10 20:00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基金表现 - 最新净值3.2727元,增长0.62% [1] - 近1个月收益率18.98%,同类排名20|2331 [1] - 近6个月收益率35.63%,同类排名14|2295 [1] - 今年来收益率46.87%,同类排名12|2306 [1]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持仓情况 - 股票持仓前十占比合计69.71% [1] - 前十大持仓分别为:百利天恒(9.66%)、海思科(9.65%)、科伦药业(9.10%)、惠泰医疗(9.05%)、泽璟制药-U(7.84%)、恒瑞医药(5.95%)、诺诚健华-U(5.29%)、新诺威(5.11%)、百济神州-U(4.91%)、佐力药业(3.15%) [1]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基金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7年11月16日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37.46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赵伟 [1] 基金经理赵伟背景 - 硕士研究生学历 [2] - 历任葛兰素史克(上海)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药物化学部助理研究员、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自营部医药研究员、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医药组组长及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助理 [2] - 现任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2] - 曾管理农银汇理中小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农银汇理行业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农银汇理创新医疗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农银汇理中国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 - 2021年03月加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7月6日起担任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4年04月23日起担任富国科创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6月4日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净值增长1.37%,今年来累计上涨40.63%
搜狐财经· 2025-06-05 00:00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基金表现 - 最新净值3.1336元,单日增长1.37% [1] - 近1个月收益率9.95%,同类排名66/2330 [1] - 近3个月收益率30.39%,同类排名10/2320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40.63%,同类排名12/2307 [1] 基金持仓结构 - 前十大股票持仓合计占比69.71% [1] - 最大持仓为百利天恒(9.66%)和海思科(9.65%) [1] - 医药类企业占主导,包括科伦药业(9.10%)、惠泰医疗(9.05%)等 [1] 基金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17年11月16日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为37.46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赵伟 [1] 基金经理背景 - 硕士研究生学历 [2] - 具有医药研发和证券研究复合背景 [2] - 曾任葛兰素史克助理研究员和多家基金公司医药研究员 [2] - 2021年加入富国基金 [2] - 目前管理富国精准医疗和富国科创板两年定开混合基金 [2]
5月26日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净值下跌1.76%,近1个月累计上涨1.98%
搜狐财经· 2025-05-26 21:02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基金表现 - 最新净值2.8398元,下跌1.76% [1] - 近1个月收益率1.98%,同类排名619|2061 [1] - 近6个月收益率20.94%,同类排名56|2029 [1] - 今年来收益率27.44%,同类排名25|2043 [1]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持仓情况 - 股票持仓前十占比合计69.71% [1] - 百利天恒持仓占比9.66% [1] - 海思科持仓占比9.65% [1] - 科伦药业持仓占比9.10% [1] - 惠泰医疗持仓占比9.05% [1] - 泽璟制药-U持仓占比7.84% [1] - 恒瑞医药持仓占比5.95% [1] - 诺诚健华-U持仓占比5.29% [1] - 新诺威持仓占比5.11% [1] - 百济神州-U持仓占比4.91% [1] - 佐力药业持仓占比3.15% [1]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成立于2017年11月16日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37.46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赵伟 [1] 基金经理赵伟背景 - 硕士研究生学历 [2] - 历任葛兰素史克(上海)医药研发有限公司药物化学部助理研究员 [2] - 曾任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自营部医药研究员 [2] - 曾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医药组组长及基金经理助理 [2] - 现任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 [2] - 2019年11月8日至2021年3月5日担任农银汇理中小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2020年1月13日至2021年3月5日担任农银汇理行业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2020年1月21日至2021年3月5日任职农银汇理创新医疗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2017年6月20日至2021年3月5日担任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曾任农银汇理中国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2021年03月加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2021年7月6日起担任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 2024年04月23日起担任富国科创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2]
AI驱动下的中国资产价值跃迁,投资者要如何捕捉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5-26 17:52
全球AI投资与中国资产价值 - 2025年全球秩序变化带来资本市场不确定性,但AI投资成为共识与焦点 [2] - 第十二届富国论坛聚焦"AI驱动下的中国资产价值跃迁",汇聚行业专家探讨AI产业趋势与投资机会 [2] 首席经济学家观点 - 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在全球再平衡中配置价值凸显,确定性更强 [3] - 中美经贸深度绑定决定"无损脱钩"不可行,中国政策储备充足,金融市场波动率低于经济数据波动 [3] - 短期确定性抓手为抢出口及工业生产韧性,中长期货币政策有望率先发力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3] - 黄金、军工、AI应用成为投资者穿越波动的"压舱石" [3] 资产配置与投资主线 - 资产划分为强周期类(地产链)、稳定类(黄金、高股息)及科技新兴类(AI、创新药) [4] - 黄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终极对冲工具",创新药出海与AI硬件渗透率提升是科技主线核心 [4] - 中国资产是更具优势的选择,军工与黄金为战略配置首选,AI应用投资机会向中下游扩散 [4] - "科技与红利"列为年度投资主线,关注低波红利、创新药出海、AI下游应用及服务消费升级 [4] - 港股互联网龙头与无人驾驶、AI、智能驾驶等新质生产力代表长期进攻方向 [4] 基金经理观点 - A股市场从"存量经济"向"新模式"转型,2025年一季度盈利增速由负转正,盈利回升周期启动 [5] - 重点关注AI赋能制造业、库存周期反转等行业配置价值 [5] - 消费板块或迎价值重估,关注传统消费龙头(白酒、家电)及新兴消费赛道(国货品牌、服务消费升级) [5][6] - 港股性价比凸显,恒生指数近三年以人民币计价年化收益率达12%,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支撑市场韧性 [6] - 港股投资聚焦消费、科技(国产替代芯片、智能驾驶)、高股息红利资产(电信、能源) [6] 行业与产业趋势 - 外需型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内需企业聚焦刚性需求与创新升级 [7] - CXO和创新药企凭借人才与技术壁垒抵御脱钩风险,全球化授权合作成突围关键 [7] - 中国供应链优势不可替代,企业从"制造出海"转向"品牌出海" [7] - AI发展分为感知AI、生成式AI、智能助理AI、物理AI四阶段,智能助理AI(如AI眼镜)和物理AI(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为未来方向 [7] ETF发展趋势 - 2024年中国被动权益基金规模达4.6万亿元,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 [8] - ETF智能化升级重塑投资生态,成分股优化及量化策略精选标的成为未来方向 [8] - 港股ETF聚焦互联网、创新药、智能汽车、消费、红利五大核心赛道,恒指ETF兼具红利与科技属性 [9] - AI商业化加速驱动互联网龙头估值重塑,创新药出海开辟医疗板块新增量 [9]
变局下重构投资范式 从不确定中挖掘确定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5-26 05:09
国内盈利回升周期 - 全行业库存低位触发补库存周期及二手房回暖带动地产链修复驱动国内市场盈利回升周期启动 [1] - 2024年四季度风险偏好见顶回落叠加中国产业转型"突围"背景(如AI研发与高端制造双突破)市场情绪有望转向乐观 [1] - 消费板块下半年或迎修复窗口关注估值底部、分红稳定的传统消费龙头(白酒、家电)及国货崛起等新兴消费赛道 [1] 创新药与AI板块 - CXO和创新药企业通过全球化授权合作抵御海外政策风险需强化政策引导与商业化能力 [2] - AI硬件处于大规模投入阶段中国在AI应用空间更广阔DeepSeek代表AI应用落地元年关注可穿戴设备及智能驾驶等方向 [2] - 港股消费、科技(芯片、智能驾驶)及高股息资产(电信、能源)具备韧性南向资金流入与回购加码支撑市场 [2] 被动投资与ETF发展 - 2024年中国被动权益基金规模首超主动权益基金ETF智能化升级重塑投资生态成分股优化与优质指数编制成核心方向 [2] - 2025年一季度A股策略型ETF总规模突破千亿元Smart Beta策略通过因子暴露获取超额收益兼具低成本与风格稳定优势 [2][3] - 2024年全球Smart Beta ETF规模达2.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因子体系系统化应用推动需求激增 [3] 债券与固收策略 - 低利率环境下久期策略需转向多元灵活把握安全边界与收益率波动带来的资本利得机会 [3] - 短债投资可挖掘短久期城投债等优质信用资产保持组合灵活性警惕货币政策观望期波动 [4] - "固收+"产品采用"哑铃型"配置低价可转债为优质底仓资产权益市场关注AI、半导体等自主可控领域 [5]
王牌首席+王牌基金经理“共聚一堂”,讲了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5-23 21:57
宏观变局与资产配置 - 中美经贸深度绑定决定"无损脱钩"不可行 中国政策储备充足 金融市场波动率将低于经济数据波动 [1] - 抢出口及工业生产韧性是短期确定性抓手 中长期中国或通过纾困应对贸易摩擦 货币政策优先发力释放流动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 - 全球秩序变局下 中国资产在"东稳西荡"格局中更具优势 军工与黄金为战略配置首选 [2] 投资主线与行业机会 - 资产划分为三类:强周期类(地产链)、稳定类(黄金、高股息)及科技新兴类(AI、创新药) 黄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终极对冲工具 [2] - 科技主线聚焦AI硬件渗透率提升及创新药出海 AI应用投资机遇从上游向中下游扩散 [2][3] - 权益资产未来或迎牛市 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与无人驾驶 红利资产提供防御底线 AI与智能驾驶代表长期进攻方向 [3] 中国资产优势与产业韧性 - 政策呵护、制造业韧性及技术突破构成核心支撑 黄金、军工、AI应用成为穿越波动的"压舱石" [3] - 外需型企业需加速国际化布局分散产能 内需企业应聚焦刚性需求与创新升级 [4] - 中国制造业出海企业通过高效组织能力对冲贸易摩擦 供应链优势不可替代 需从"制造出海"转向"品牌出海"提升附加值 [4] 科技产业趋势与细分领域 - AI发展分为感知AI、生成式AI、智能助理AI、物理AI四阶段 当前进入AI应用落地元年 智能助理AI关注可穿戴设备 物理AI关注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 [4] - AI硬件资本开支仍处深水区 中国在AI应用领域长期空间更广阔 [5] - 医药行业CXO及创新药企凭借人才技术壁垒抵御脱钩风险 全球化授权合作是突围关键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