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锂锰基材料
搜索文档
盟固利新材料总经理朱武确认出席高工锂电15周年年会
高工锂电· 2025-11-10 10:15
公司管理层与荣誉 - 盟固利新材料总经理朱武确认出席2025年11月18日至20日在深圳举办的高工锂电年会并担任圆桌对话嘉宾 [2][9] - 总经理朱武拥有16年锂电行业经验 曾就职于多家上市公司并担任新能源材料龙头企业总经理 获得多项个人及团队荣誉 [4] - 公司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 天津市先进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资质 [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4.6亿元 于2023年8月9日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股票代码301487 [4][5] - 公司建立11000平米现代化研发中心 配备先进研发设施 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并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5]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钴酸锂产品实现4.2V至4.55V全电压平台覆盖 其中4.50V及以上高电压产品已完成多家重点客户验证 [6] - 三元正极材料覆盖中高镍 单晶系列 NCMA及NCA等 中镍高电压产品快速突破 9系高镍产品性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6] - NCA产品实现国产替代 完成对头部企业大批量供货 应用于高端电动工具 人形机器人 低空载人飞行器 不间断电源等新兴领域 [6] - 前瞻材料布局包括富锂锰基 固态电解质 钠电正极材料 高熵复合材料 富锂铁酸锂补锂添加剂等 均取得较好进展 [6] - 富锂锰基材料与行业龙头电池企业开展联合开发 研发进度领先 [6]
当升科技(300073) - 2025年10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6 16:40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9.67亿元,同比增长49.54% [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8.02% [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9.36% [4] - 多元材料出货量超过15,000吨 [4] - 磷酸铁锂出货量达23,000吨 [4] - 公司持有近70亿元资金储备 [1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和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实现2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 [5]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 [5] - 半固态正极材料已累计千吨级出货 [5] - 富锂锰基材料已实现十吨级出货 [7]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完成数吨级小试线建设,产品进入多家头部客户验证阶段 [5] - 公司开发出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属全固态电解质材料领域首创 [5][6] 磷酸铁锂业务 - 高压实磷酸铁锂三代半产品(压实密度2.58g/cm³)稳定量产供货 [10] - 四代半产品(压实密度2.68g/cm³)出货量不断提升 [10] - 第五代产品(压实密度2.75g/cm³以上)验证进展顺利并完成头部客户导入 [10] - 磷酸(锰)铁锂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12] - 攀枝花首期项目年产12万吨建成投产 [12] - 磷酸锰铁锂已实现小批量连续出货 [13] 国际市场与产能建设 - 2025年第三季度国际客户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4][8] - 与LGES、SKon的战略供货协议顺利履行 [4][8] - 欧洲芬兰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11] - 欧洲电动车市场复苏,渗透率显著增加 [9]
容百科技发明专利三年增4倍 自研技术将成业绩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12:52
公司业绩与研发投入 -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3.27亿元,同比增长4.73%,占营收比重为3.64%,同比上升0.88个百分点 [1] - 由于在磷酸铁锂、钠电、锰铁锂、固态电解质等新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公司利润短暂承压 [1] - 公司正处于新材料、新产品产能逐步释放,订单逐步爬坡的过渡期,三季度将是业绩的拐点 [3] 技术创新与专利储备 - 过去三年间,公司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0余项增加到近800项,增长近4倍,专利申请总量从602项增长到1401项,增长率达248% [1] - 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尖晶石镍锰等前沿技术领域累计60余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率超过95% [1] - 全球化布局加速,PCT专利族突破60族,覆盖美日欧等15国,海外专利储备超145项 [1]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发明的“一种硫化锂的制备方法及硫化锂”专利,采用创新工艺路径,大幅提升材料纯度与制备效率 [2] - 气固相反应路线在工艺流程、加工成本和原料来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量产硫化锂后成本优势较高 [2] - 富锂锰基材料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在液态电池领域也已突破高温存储、高温循环、产气等多项关键技术瓶颈,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 [2] 钠离子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在聚阴离子材料的压实密度、容量及倍率性能等关键指标上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循环寿命超过10000次 [3] - 钠电产品在-30℃极端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放电容量,整体性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 - 聚阴离子材料成本较现阶段锂电可降低20%~30%,尖晶石镍锰正极材料性能领先,客户端预计2026年可实现量产 [3] 产能规划与商业化进程 - 硫化锂的产能扩展速度较快,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和实施产能规划,其扩产节奏将依据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整体进度推进 [2] - 公司通过核心技术的培育发展、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持续改善不同类型固态电解质、高电压镍锰、富锂锰、补锂剂、高压实磷酸铁锂等制备技术 [3] - 后续随着新兴业务陆续落地放量,公司业绩将逐步好转 [1]
当升科技:公司富锂锰基材料可以适配液态电池、固态电池等不同应用场景
格隆汇· 2025-10-13 09:20
行业趋势 - 新能源锂电池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1] - 锂电正极材料正朝着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方向演变迭代 [1] - 富锂锰基材料是契合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市场需求的正极材料之一 [1]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迭代系统解决了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的关键技术问题 [1] - 公司成功开发出适配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1] - 通过精准两相含量及组分调控、表界面协同修饰改性等技术创新使材料比容量远超当前高镍多元材料 [1] - 该材料具有高压实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与固态电解质良好的匹配兼容性 [1] - 相关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产品应用与市场进展 - 公司富锂锰基材料可以适配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等不同应用场景 [1] - 客户覆盖下游头部锂电厂商和车企产品性能得到客户一致高度评价 [1] - 已实现十吨级产品出货进入稳步放量阶段 [1]
当升科技(300073.SZ):公司富锂锰基材料可以适配液态电池、固态电池等不同应用场景
格隆汇· 2025-10-13 09:17
行业趋势 - 新能源锂电池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1] - 锂电正极材料向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方向演变迭代 [1] - 富锂锰基是契合市场需求的正极材料之一 [1] 公司技术优势 - 通过持续技术迭代系统解决了超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的关键技术问题 [1] - 成功开发出适配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1] - 通过精准两相含量及组分调控、表界面协同修饰改性等技术实现材料比容量远超当前高镍多元材料 [1] - 材料具有高压实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与固态电解质良好的匹配兼容性 [1] - 相关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产品应用与市场进展 - 富锂锰基材料可适配液态电池、固态电池等不同应用场景 [1] - 客户覆盖下游头部锂电厂商和车企 [1] - 产品性能得到客户一致高度评价 [1] - 已实现十吨级产品出货并进入稳步放量阶段 [1]
容百科技海外产能价值稀缺性提升,新技术打开成长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08:15
核心观点 - 公司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战略定力,持续巩固其在全球锂电产业链中的领先地位 [1] - 公司以全球产能、技术创新和客户多元三重引擎驱动发展,展现出战略韧性与成长潜力 [4] 出口管制政策影响 - 当前出口管制主要针对能量密度300Wh/kg以上的电芯技术,公司主力产品在国内外销售均不受影响 [2] - 中国锂电、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链优势显著,后端产品出口未受限制,将带动材料企业发展 [2] - 现有海外产能在当前政策框架下可正常运行,稀缺性价值持续提升 [2] 全球产能布局 - 韩国忠州已建成6万吨/年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及6000吨/年前驱体产线,产能正稳步爬坡 [2] - 波兰2.5万吨/年三元正极项目关键设备已进场,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主打高镍、中镍产品 [2] - 友商在印尼/摩洛哥的产能可以充分匹配公司生产需求 [2] 新技术与产品进展 - 公司自2025年7月起以全新技术路径切入磷酸铁锂领域,产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新产品适用于动力电池并聚焦高端储能 [3] - 富锂锰基材料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将成为国内首批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之一 [3] - 公司将积极申请磷酸铁锂产品出口许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拓展国际市场 [3] 客户结构与市场前景 - 公司已形成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为代表的国内头部客户体系,并成功拓展松下等日韩领先电芯厂及北美客户 [4] - 健全的客户结构为全球产能释放提供坚实保障 [4] -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确定性增长趋势下,中国产业链优势仍将延续,出口形态将向高附加值的后端产品倾斜 [4]
高工锂电年会前瞻 | 2025千吨级放量,富锂锰基的“上探”与“下沉”
高工锂电· 2025-10-05 18:20
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进展 - 2025年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进展显著,材料端出货已初具规模 [1][5] - 宁夏汉尧作为重要供应商,拥有万吨级产线,年出货量已达三千吨规模 [5] - 容百科技高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材料在全固态领域已有吨级出货,当升科技在关键客户持续放量,格林美有吨级以上产品出货 [6][17][18] 技术发展双路径:高能量密度与低成本 - 材料正沿高电压高比能(主要基于固态电池体系)与低成本动力应用两个方向并行发展,以4.5V为界 [2] - 高能量密度方向,孚能科技、中汽新能、卫蓝新能源、万向一二三等电池企业均在开发导入 [3] - 低成本路径上,海外企业如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的富锰锂电池计划2028年量产,成本瞄准LFP电池;优美科计划在下一代入门级市场引入 [4][14] 高电压路径与固态电池应用 - 工作电压超过4.5V的富锂锰基材料是全固态电池的确定性选择,也是非固态体系中的理想高比能正极 [7][8] - 孚能科技计划2026年推出第二代全固态电池,采用富锂锰基/高镍正极+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8] - 万向一二三的860Wh/kg天距电池、盟维科技760Wh/kg锂金属航空电池均采用富锂锰基正极 [8] - 高电压下材料存在阴离子氧化反应和界面氧逃逸等问题,影响规模化应用 [8] 技术攻关与性能突破 - 产学研正进行技术攻关,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设计新型电解质,使无负极软包电池实现604Wh/kg能量密度并通过钉刺测试 [9] - 宁波富理通过构造氧缺陷区将首次库伦效率从低于85%提升至90%以上,比容量稳定在300mAh/g [9] - 宁波富理实现全球首台百公斤级ALD设备应用,使材料100圈循环容量保持率达95% [9] - 宁夏汉尧应用于固态电池的多晶型材料克容量达290mAh/g,单晶型达294mAh/g,在测试中做到1050周无衰减 [10] 低成本路径与应用多元化 - 在4.5V以下电压平台,富锂锰基材料被寄予成本控制期待,海外企业试图在入门级动力上推行 [11][12] - LG新能源的材料供应商POSCO Future M称LMR电池可以与中国LFP电池在价格上竞争 [13] - 富锂锰基材料克容量做到250mAh/g以上时,其瓦时成本将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 [14] - 通过与锰酸锂、三元材料等复合使用,富锂锰基可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电芯性能,应用更为多元 [14] 产业化关键节点与未来展望 - 2025年以来产业化步伐加快,近五年将成为关键节点,预计2026年末至2027年初将有多个工程化样品推出 [16][22] - 低压动力市场因成本敏感和短期量产可行性高,成为首批应用场景 [19] - 真正的挑战在于固态电池体系的工程化难度,正极、固态电解质及整电池的界面处理仍是主要技术瓶颈 [20] - 协同开发模式正成为推动产业化的重要路径,在2027年初步实现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共识下,富锂锰基材料预计将取得实质性跨越 [21][23]
2025千吨级放量,富锂锰基的“上探”与“下沉”
高工锂电· 2025-09-28 18:07
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进展 - 2025年产业化进展显著 材料正沿着高电压高比能(主要基于固态电池体系)与低成本动力应用两个方向并行发展[1] - 国内材料端出货初具规模 宁夏汉尧拥有万吨级生产线 年出货量达3000吨 其中大部分应用于4.5V以下场景[3] - 高比能固态体系中的富锂锰基应用潜力是国内更为重视的方向[4] 技术研发与企业动态 - 孚能科技计划2026年推出第二代全固态电池 采用富锂锰基/高镍正极+锂金属负极 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6] - 容百科技在全固态领域已有吨级出货 当升科技完成关键客户导入开发并持续放量 格林美已有吨级以上产品出货[5] - 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成果 设计内置型氟聚醚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使无负极软包电池实现604Wh/kg能量密度[7] 高电压路径技术突破 - 宁波富理通过构造10原子层可控氧缺陷区 将首次库伦效率从<85%提升至90%以上 比容量稳定在300mAh/g[7] - 实现全球首台百公斤级ALD设备规模化应用 在颗粒表面形成纳米级稳定涂层 实现100圈循环容量保持率95%[7] - 万向一二三860Wh/kg天距电池、盟维科技760Wh/kg锂金属航空电池均采用富锂锰基正极[6] 低成本路径应用拓展 - 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的富锰锂电池计划2028年量产 成本瞄准LFP电池[2][10] - 优美科计划在下一代入门级产品中采用富锂锰基与无序岩盐相体系[2][11] - 富锂锰基材料克容量达250mAh/g以上时 瓦时成本将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11] 材料性能指标 - 宁夏汉尧多晶型富锂锰基材料克容量达290mAh/g 单晶型达294mAh/g 在客户测试中做到1050周无衰减[9] - 应用自研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 在卤化物全固态电池体系中克容量发挥可达315mAh/g[9] - 4.5V以上的高电压材料克容量达280-300mAh/g 性能指标可迈过1000圈乘用车动力应用门槛[16] 产业化进程与挑战 - 2025年以来产业化步伐加快 预计2026年末至2027年初为关键节点 将有多个工程化样品推出[19] - 近五年是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的关键期 工程化问题和量产经验积累将推动成本逐步降低[20] - 固态电池体系工程化难度大 正极、固态电解质及整电池的界面处理仍是主要技术瓶颈[17] 协同开发模式 - 宁夏汉尧与国内多家布局固态的电池企业合作 推进高电压富锂锰基材料在固态电池体系的开发[9] - 通过国家重点项目和企业项目深度绑定客户 在国内2027年初步实现固态电池产业化共识下推动材料应用[18] - 必须与电池厂、设备商、科研机构紧密合作 以确保材料稳定性和应用落地[17]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当升科技“买入”评级,三元构筑盈利基石,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格隆汇· 2025-09-28 09:50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并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 - 富锂锰基材料突破关键技术问题 开发出中高容量(220-250mAh/g)和超高容量产品(>280mAh/g) [1] - 固态电解质成功开发多种电解质体系并实现规模化供应能力 [1] 产品出货规划 - 钴酸锂正极25H1倍率型市占率超50% 预计2025-2027年出货0.6/0.85/1万吨 同比增长100%/42%/18% [1] - 2027年全固态NCM有望实现千吨级出货 富锂锰基实现百吨级出货 [1] - 主供客户包括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企业 [1] 业务结构优势 - 三元构筑持续盈利基石 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1] - 综合性能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1] - 因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1]
东吴证券:维持当升科技“买入”评级,三元构筑盈利基石,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9-28 09:40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并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1] - 成功开发多种固态电解质体系并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1] - 全固态NCM材料预计2027年实现千吨级出货[1] 富锂锰基材料技术突破 - 突破富锂锰基材料关键技术问题[1] - 开发中高容量(220-250mAh/g)和超高容量(>280mAh/g)产品[1] - 富锂锰基材料预计2027年实现百吨级出货[1] 钴酸锂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倍率型产品市占率超过50%[1] - 预计2025-2027年出货量分别为0.6/0.85/1万吨[1] - 出货量同比增长100%/42%/18%[1] - 主要供应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客户[1] 盈利预测调整 -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1] - 维持买入评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