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压实磷酸铁锂
icon
搜索文档
回暖趋势明显!近20家锂电材料上市公司业绩公布
搜狐财经· 2025-11-03 09:50
锂矿双雄赣锋天齐今年前三季度业务状况尚可,虽然天齐锂业营收减少但净利润扭亏为盈,赣锋也实现了盈利并且营收呈现出小规模上涨状态。 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负极材料环节的上市公司今年业绩都不错,除翔丰华前三季度净利润有下降外,其余企业各个指数均呈现增长趋势,下面起点锂电 针对正负极材料分别进行详细分析。 又是一年三季报披露时期,相比于去年来说材料端企业情况好转了不少。 起点锂电近期统计了锂电行业正负极材料环节企业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发现大部分材料厂商已经扭亏为盈,一些去年亏损严重的企业也在今年亏损情况大 幅度收窄,行业回暖趋势明显。 | | | | | 正负极材料企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名称 | 前三李度营收 | 增长率 | 前三季度净利润 | 增长率 | 第三李度营收 | 增长率 | 第三李度净利润 | 增长率 | | 正投材料企业 | 天齐理业 | 73.97亿元 | -26.5% | 1.8亿元 | 扭亏为盗 | 25.65亿元 | - 29. 66% ...
回暖趋势明显!近20家锂电材料上市公司业绩公布
起点锂电· 2025-11-01 18:35
又是一年三季报披露时期,相比于去年来说材料端企业情况好转了不少。 起点锂电近期统计了锂电行业正负极材料环节企业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发现 大部分材料厂商已经扭亏为盈,一些去年亏损严重的企业也在今年 亏损情况大幅度收窄,行业回暖趋势明显。 | | | | | 止贝做材料企业2025年二学报业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名称 | 前三季度营收 | 增长率 | 前三季度净利润 | 增长率 | 第三季度营收 | 增长率 | 第三季度净利润 | 增长率 | | 正极材料企业 | 天齐锂业 | 73.97亿元 | - 26. 5% | 1.8亿元 | 扭亏为盈 | 25.65亿元 | - 29. 66% | 0. 95亿元 | 扭亏为盗 | | | 赣锋理业 | 146. 25亿元 | 5.02% | 2552 / 元 | 扭亏为盈 | 62. 49亿元 | 44 10% | 5.57亿元 | 364 02% | | | 华友错业 | 589亿元 | 29.57% | 42.16亿元 | 3 ...
富临精工联合川发龙蟒扩产35万吨高压实LFP,采用草酸亚铁工艺
高工锂电· 2025-10-30 21:15
富临精工产能扩张 - 江西升华拟在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35万吨新型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 [2] - 项目分两期建设 一期建设年产17.5万吨生产线 二期建设年产17.5万吨生产线 [2] - 一期17.5万吨项目建设主体为江西升华与德阳川发龙蟒合资公司 采用草酸亚铁工艺 [3] 高压实磷酸铁锂市场供需 - 2025年上半年高压实(≥2.6g/cm³)LFP材料月出货量已超4万吨 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3] - 需求端 储能与动力电池性能朝大容量 高比能 快充等方向升级 抬高了对高压实磷酸铁锂(≥2.6g/cm³)的需求 [4] - 供给端 高压实磷酸铁锂需二次烧结或特殊工艺 对原料纯度和颗粒级配要求严格 目前仅少数企业掌握量产技术 多数企业仍处于研发或小批量生产阶段 [6] 技术路线与工艺优势 - 高压实磷酸铁锂主流工艺路线为磷酸铁法与草酸亚铁法 [7] - 草酸亚铁法优势在于只需一次烧结 锂离子扩散路径更高效 无需大规模产线改造 不会折损产能 缺点在于成本较高 [8] - 富临精工使用固相法+草酸亚铁工艺路线 制成工艺简单 能耗相对更低 生产设备占用相对更少 [8] - 鹏博新材通过特殊控制形成大小颗粒有效搭配 填充颗粒间隙提升压实密度 并结合金属离子特殊掺杂形成极低粉末电阻率LFP [8] 下游应用驱动因素 - 5C快充电池加速装车 越来越多主机厂官宣800V高压平台快充车型 4C以上快充电池已从纯电产品平行渗透至增程等场景 [5] - 储能方面 以宁德时代领衔的587Ah电池及其他头部企业选定的588Ah电池有望在明年实现量产 [6] 行业竞争格局与盈利前景 - 四季度至明年H1或将是头部企业集中释放高压实磷酸铁锂产能的关键时期 [9] - 头部企业如富临精工 湖南裕能 龙蟠科技 德方纳米 邦普等都在加速布局产能 [9] - 高压实密度产品在快充/超充电池的大规模使用可进一步修复磷酸铁锂企业盈利能力 [9]
磷酸铁锂龙头利润大涨235%!
起点锂电· 2025-10-29 18:15
固态电池行业年会信息 - 活动主题为“聚焦新技术 共建新生态”,将于2025年11月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规模超1000人 [4] - 同期举办CINE固态电池展、钠电展以及2025起点钠电行业年会,总冠名单位为茹天科技 [4] - 首批参与企业包括赣锋锂业、国联动力、清华大学深圳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及科研机构 [4] 磷酸铁锂行业景气度 - 三季度锂电需求持续爆发,带动产业链企业业绩上扬,储能领域需求超预期增长是主要驱动力 [4][7] - 行业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9月已达73.46%,进入繁荣区间,头部企业维持满产,二线闲置产能陆续重启 [7] - 需求拉动下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头部企业自9月起对部分客户提价,截至10月28日磷酸铁锂市场报价为34800元/吨 [7] 湖南裕能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32.26亿元,同比增长46.27%,第三季度单季营收88.68亿元,同比增长73.97% [5][6]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235.31%,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单季净利润超过上半年总和 [6] - 前三季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78.49万吨,同比增长64.86%,第三季度出货量约30.4万吨,同比增长82%,产能利用率超100% [7] 湖南裕能业务与技术进展 - 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需求上升,公司上半年该产品销量约19.34万吨,占比达40%,未来有望提升至60%以上 [8] - 公司与吉利等四方合资成立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注册资本4000万元,旨在联合研发高压实技术及锰系正极材料 [8] - 公司正积极推进多个扩产项目,截至2025年6月末已投产磷酸盐正极材料产能85.8万吨,并计划在湖南、贵州、四川基地新增产能 [9] 湖南裕能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稳步推进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环评审批,并开展马来西亚年产9万吨项目前期准备 [9] - 海外项目建成将有助于拓展国际市场份额,海外市场的高需求和高溢价为公司打开更高利润空间 [9] 新技术与材料发展 -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其“萨拉弗”产品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11] - 该技术通过构建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安全等级 [11]
铁锂涨价效应兑现,高压实产能或成明年最大瓶颈
高工锂电· 2025-10-28 20:42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235.31%至3.4亿元,创历史次高 [5]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88.68亿元,环比增长约26%,净利润环比增长61%至3.4亿元 [7]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32.26亿元,同比增长46.27%,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31.51% [8] - 前三季度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达78.49万吨,同比增长64.86% [9] 产品结构与行业趋势 - 业绩反弹得益于铁锂材料价格企稳回升与高压实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反内卷”效应 [6] - 高压实磷酸铁锂在储能及动力领域需求快速攀升是推动业绩反弹的核心因素 [10] - 上半年高压实产品销量约19.34万吨,占比已达40% [11] - 高压实铁锂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主流客户重点导入的产品体系 [12] - 高压实磷酸铁锂均价已突破3.5万元/吨,储能型价格甚至高于动力型,反映出下游结构性紧缺格局 [15] 客户动态与市场需求 - 宁德时代高端动力电池(包括“神行”系列)占比已上升至六成,储能电池出货量占比提升至两成 [13] - 随着储能需求加速释放,高压实铁锂产能紧缺将持续至2026年 [14] -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前三季度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显著,对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材料需求迫切 [16] 公司战略与未来布局 - 公司正推进西班牙年产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的环评审批,并在马来西亚筹备9万吨级项目 [15] - 公司与吉利集团等合作成立“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旨在围绕磷酸铁锂体系的高压实技术、锰系正极材料及电化学储能系统进行联合研发 [15][16]
锂价连涨五日,需求超预期正向传导
高工锂电· 2025-10-23 19:10
行业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链正迎来一场由下游需求复苏驱动的“正向传导”,价格上行核心动能来自下游储能、电池领域需求好转,而非供给端收缩[3][4] - 市场清晰地看到一条由下游需求复苏带动的价格传导链,需求的强劲程度已超越供给宽松的预期[7][12] 碳酸锂价格走势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收报7994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大涨4.17%,创9月以来新高,逼近8万元/吨心理关口[3][5] - 合约重心自上周五突破7.5万元后,本周已稳步上移至7.70-8万元/吨的新区间,近月合约2511收盘报79380元/吨,涨幅达4.01%[6] - 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早盘)价格较上日上涨1500元,均价报77600元/吨,综合全天均价维持在7.5万元左右,已实现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6] 下游需求表现 - 9月国内储能市场中标价已止跌反弹,呈现“量价齐升”的积极局面[8] - 缺芯趋势正从储能端向动力电池端蔓延,行业龙头宁德时代为应对客户激增的订单需求,正全力推进全球产能建设[9] - 下游电池厂在第三季度宣布了超747亿元的扩产计划[16] 中游材料价格 - 六氟磷酸锂价格涨势迅猛,继9月涨幅超过4000元/吨后,10月份价格再次翻番,本周平均价格跳涨突破8万元心理关口[10] - 高压实磷酸铁锂等高端正极材料产品需求暴增,头部企业自9月起已对部分客户提价,每吨涨幅达数百至千元不等[11] 上游供给状况 - 截至10月17日当周,国内碳酸锂周度产量约2万吨,环比继续增长,再创历史新高[13] - 盐湖端藏格矿业已于10月11日正式复产,锂辉石端川能动力的年产18万吨锂精矿的李家沟项目已达产并正常生产[14] - 市场预计10月国内碳酸锂单月产量或将突破9万吨关口[15] 政策与行业展望 - 工信部提出强化技术创新(如全固态电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如锂资源回收)、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及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四点建议[16] - 尽管需求复苏带动市场情绪高涨,但供需博弈远未结束,行业自8月以来去库趋势得以延续,但碳酸锂整体库存仍有13万吨,处于历史高位[16] - 供给端新产线持续投产,对锂价的持续破位上涨形成基本面压制,市场正密切关注短期旺季结束后需求的持续性[16]
高工锂电年会前瞻|第四代高压实铁锂集中上新
高工锂电· 2025-10-07 17:41
高压实磷酸铁锂市场供需状况 - 高压实磷酸铁锂供不应求,需求受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性能提升(大容量、高比能、快充)推动而增长 [1][2] - 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壁垒高,需二次或三次烧结及特殊工艺,对原料纯度和颗粒级配要求严格,目前仅少数企业掌握量产技术 [2] - 2025年上半年高压实(≥2.6g/cm³)LFP材料月出货量已超4万吨 [3] 高压实磷酸铁锂的盈利模式与竞争格局 - 高压实磷酸铁锂定价以“原材料市价+加工费”模式为主,其利润主要来源于加工费,加工费通常比普通产品高出2000-5000元/吨 [3] - 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2.6g/cm³)产能集中在富临精工、湖南裕能、龙蟠科技、德方纳米等头部企业,压缩了中小企业生存空间 [3] - 头部企业实际投产及产能爬坡需时间,导致高压实磷酸铁锂短时期内需求缺口较大,为二三线企业提供了入局窗口期 [3][4] 下游应用市场需求驱动 - 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全线提升,一线企业平均水平达70%-80%,宁德时代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89.9%,接近历史峰值 [8]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储能累计装机23.03GW/56.12GWh,容量同比增长68%;1-8月国内储能累计中标80GW/272GWh,同比增长191% [9]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88.1GWh,同比增长44%,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超8成 [14] - 主流储能电池型号向314Ah、587Ah、600Ah+、1000Ah+等更大容量探索,并对循环寿命(10000-15000次)提出更高要求,推动高压实LFP需求 [10][12] - 动力电池快充技术迭代(如宁德时代神行电池、比亚迪二代刀片电池)提升了对高压实磷酸铁锂的需求 [14] 主要企业布局与产能规划 - 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未来高压实密度正极产能将提升至50万吨 [16] - 湖南裕能第四代产品YN-13系列已通过重要客户认证并批量供货,其高压实产品在2024年合计销售15.93万吨,占总销量约22% [18] - 龙蟠科技募资20亿建设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产品压实密度可达2.62g/cm³ [18] - 德方纳米第四代高压密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 [19] - 二三线企业如鹏博新材、川发龙蟒、万华化学、协鑫锂电等也在积极布局高压实磷酸铁锂产能 [19] 行业发展趋势与二三线企业策略 - 锂电行业反内卷风潮下,产业链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议价能力,订单向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集中 [16] - 高压实磷酸铁锂工艺路线(如草酸亚铁路线、磷酸铁法等)尚未完全统一,为有技术特色的企业留下差异化创新空间 [19] - 二三线企业可面向腰部电池企业供货、绑定长订单,尤其是储能市场需求,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增速远超动力电池 [20]
富临精工子公司获宁德时代15亿元预付款
证券时报· 2025-09-19 01:43
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协议 - 宁德时代向江西升华支付15亿元预付款以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并支持原材料建设 协议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1] - 宁德时代承诺2025-2027年每年至少采购14万吨磷酸铁锂产品 2025年6月修订为2025-2029年采购量不低于江西升华产能的80% [2] - 2025年3月宁德时代通过增资扩股持有江西升华18.74%股权 双方合作关系进一步密切 [2] 磷酸铁锂业务发展 - 江西升华拥有3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主打高压实产品并加快布局超快充市场 [3] - 上半年锂电正极材料业务收入38.37亿元 同比增长96.83% 占总收入66% [3] - 业务毛利率5.24% 同比提升3.71个百分点 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3]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提升带动正极材料需求旺盛 [2] - 宁德时代2025年已与万润新能、龙蟠科技等多家磷酸铁锂企业签订长协大单 [2] - 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签署协议 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期间将供应15.75万吨磷酸铁锂 预计销售金额超60亿元 [3] 公司战略布局 - 加快客户多元化拓展 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 [3] - 按照整体规划分期投产原则调整产能节奏 加快布局快充市场 [3] - 产品升级加速行业格局分化 高压实密度快充产品成为市场主流需求 [3]
高压实铁锂、硅碳负极龙头“扩产”提速
高工锂电· 2025-08-21 18:27
锂电池材料扩产趋势 - 头部企业密集布局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与硅碳负极等高端材料产能 [3] - 行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背景 优质产能布局提速 [4]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扩产动态 - 龙蟠科技非公开发行募集不超过20亿元资金 投向山东和湖北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项目 新增年产能19.5万吨 [4] - 新建产线优先满足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产品生产需求 [5] - 川发龙蟒与富临精工合资在四川绵竹新建年产10万吨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 配套建设前驱体产线 [5] - 湖南裕能启动48亿元募资计划 扩大超高能量密度 超长循环寿命磷酸铁锂供应能力 [6] - 鹏博新材山西阳泉10万吨高压实磷酸铁锂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预计9月试产10月批量交付 目标满足快充电池市场需求 [6] 磷酸铁锂行业供需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61万吨 同比增长68% [7] - 预计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350万吨 行业有效产能利用率将超过70% [7] - 湖南裕能 富临精工 德方纳米等一线厂商产能利用率超过90% [7] - 中小企业因产品性能不达标导致产能闲置 呈现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能短缺的结构性矛盾 [7] 硅碳负极材料产能布局 - 圣泉集团拟发行不超过25亿元可转换债券 其中20亿元用于建设绿色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 形成年产1万吨硅碳负极材料与1.5万吨多孔碳产能 [8] -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平均净利润7.56亿元 [8] - 宜昌银硅科技启动2000吨硅碳负极产线建设 [9] - 湖北匠芯3000吨项目预计9月试产 样品送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验证 [9] - 内蒙古硅源新能全球首个万吨级硅碳负极项目一期9月进入试产阶段 [9] 市场需求与驱动因素 - 储能市场需求增长驱动磷酸铁锂行业开启新一轮扩产周期 大容量储能电芯与高比能动力电池构成高压实铁锂两大需求 [6] - 硅碳负极预计2026至2027年成为高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应用转折点 [10] - 2030年硅碳负极市场需求量或将超过10万吨 [10] 行业竞争重心转变 - 市场竞争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对优质高技术壁垒产能的掌控 [11]
锂电池价格反弹or反转?
起点锂电· 2025-07-19 18:18
锂价格回暖与市场趋势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6月25日的60200元/吨涨至7月18日的69960元/吨,涨幅温和但趋于稳定 [2] - 材料进步与大圆柱电池量产可能带动锂电池价格偏强震荡,但市场基本面改善有限 [2] - 三元电池因刚果钴矿出口限制或面临价格上涨,但行业产能过剩仍显著 [2] 钴矿供应与市场影响 - 刚果(金)占全球钴产量76%,其出口限制政策导致全球钴市场震荡 [5] - 印尼钴矿产量占比10%,同比增长47%,可能成为替代来源但价格偏高 [5] -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钴行业将从供应过剩5万吨转为短缺7.8万吨 [5] - 刚果限制令对中国的传导滞后3个月,目前下游企业仍按需采购 [6] 高压实磷酸铁锂技术进展 - 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提升快充性能与能量密度,宁德时代、比亚迪已商用 [10] - 湖南裕能、富临精工等头部厂商实现量产,压实密度达2.60-2.65g/cc [12][13] - 宁德时代与富临精工、龙蟠科技等签订大额采购协议,订单规模超百万吨 [13] - 技术迭代导致二代/三代产品亏损,四代产品盈利,行业洗牌加速 [10][11] 政策与行业规范影响 - 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退役电池回收,计划2027年底完成整改 [16][18][19] - 新国标GB38031-2025要求电池"零热失控",测试标准严格化,成本或增15%-20% [21][22][40] - 现有电池存货需在2026年前消化,否则将因不符新标而贬值 [22] 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技术驱动 - 小米YU7预售3分钟订单达20万台,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与弗迪磷酸铁锂电池 [24][25] - 三元电池快充技术突破(15分钟补能620km)成为差异化优势 [26] - 比亚迪限时降价策略加剧车企价格战,间接压制电池价格 [26][28][29] 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 - 中国占据全球80%锂电池产能,规模化生产使成本持续下降 [31] - 比亚迪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达66%,成本比传统方形电池低10% [31] - 磷酸锰铁锂成本仅增5%-8%,能量密度显著提升 [32] 行业未来展望 - 锂电池价格仍处磨底阶段,产能过剩问题短期难解 [34][35][36] - 高端电池(快充、高安全、长寿命)将获技术溢价,低端产品承压 [40] - 技术突破(如高压实磷酸铁锂)与政策干预是价格反弹关键因素 [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