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e贷
搜索文档
深耕陇原初心不改 奋楫笃行担当使命 甘肃银行十四载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经济网· 2025-11-21 20:24
甘银轩 牛瑞娟 当黄河之水裹挟着千年文明的脉动,在陇原大地勾勒出蜿蜒的发展长卷,甘肃银行亦以时光为笔, 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与时代同频、与地方共生的金融篇章。 党建引领为纲 争当高质量发展"领航者"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在甘肃银行党委提出的治行兴行"21 字"工作总体思路中,"强党建"位居首位。各级党组织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 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 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内嵌于战略决策、经营管理、服务实践的全链条,构建起"党建 引领铸魂定向、战略规划谋篇布局、合规经营强基固本、服务实体赋能兴陇"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以党 建"红"引领金融"活",让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银行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为持续夯实基层党建根基,甘肃银行精心谋划党建工作要点,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体 系,借助专家讲座、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精品党课展示等多元化载体,深化党员党性锤炼。同步推进基 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在此基础上,持续深 化"党建赋 ...
陇原金融新答卷:甘肃银行转型攻坚书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14:19
公司财务与经营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资产规模达42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46亿元,存款余额3409亿元,市场份额稳居甘肃省前列 [1] - 2019年至2025年6月,全行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达6.7%,储蓄存款增加1160亿元,个人客户数增至826万户,零售客户AUM(管理资产)达2616亿元 [3] - 中间业务收入逆势增长,占比由1.69%提升至8.5%,净收入达2.28亿元,结构转型成效显著 [3] 业务结构优化与资产质量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4.35亿元,年均增速超13%;绿色贷款余额232亿元,增速达41.56% [3] - 资产质量筑牢底线,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行平均水平,贷款不良率保持低位 [3] - 通过强化贷款定价管理,贷款不良率保持低位 [3] 战略定位与本土化服务 - 公司紧扣服务实体经济主线,以"立足甘肃、服务陇原"为使命,深耕本土经济,精准滴灌实体 [1] - 围绕"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的"四强行动",累计为能源、交通、文旅等领域投放贷款超4000亿元 [4] - 客户服务"下沉深耕"成效显著,设立106家社保卡一站式网点,发行社保卡81.15万张,并通过"上门服务""绿色通道"覆盖行动不便群体 [4] 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 制造业贷款年均增速达8.33%,科技企业贷款增速达23.43% [4] - 在能源领域,累计投放142.37亿元支持陇煤外运、陇电入浙等项目;交通基建方面,181.53亿元贷款助力天陇铁路、中川机场扩建等工程 [4] - 普惠服务已覆盖甘肃省99个乡镇,涉农贷款余额达427亿元 [5]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践 - 绿色金融方面,绿色贷款余额206.78亿元,年均增速达7.8%,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申报达3.03亿元 [6] - 普惠金融方面,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4.35亿元,服务客户1.86万户,"一县一业一品一策"模式推出"药材贷""支种贷"等特色产品,涉农贷款余额427.66亿元 [7] - 科技金融方面,科技贷款余额236.42亿元,"惠知贷""科技贷"破解知识产权质押难题,兰州新区科技支行累计投放184.58亿元 [10]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赋能 - 手机银行6.0版本嵌入政务、生活场景,客户数422.4万户;智能柜台替代74.78%柜面业务,远程视频客服提升服务半径 [8] - 数据驱动风控体系初具规模,涉案账户预警命中率41.78%,拦截诈骗资金222.67万元 [8] - 产业数字金融生态通过"陇银政务宝""陇银薪福宝"服务2500余家企业,代理财政支付超800亿元 [8] 养老金融与社会服务 - 打造"甘养乐"品牌,设立19家养老金融示范网点,配置健康监测设备及无障碍设施,推出"甘享幸福"存款、代销养老理财等专属产品 [9] - 社保卡发行量82万张,适老化改造覆盖196个网点,视频银行服务省外老年客户7.9万人次 [9] - 守护"钱袋子"反诈宣传超2000场次 [9] 分支机构特色实践案例 - 在兰州大众巷夜市,推出"陇e付"零费率聚合码,为180家商户节省手续费2.6万元,"陇盈快贷"为20余户摊主解决旺季资金短缺 [11] - 甘南分行向玛曲曲源肥业投放3000万元支持有机肥生产,推动2500亩草原生态修复,养老金融服务深入藏区,设立"社保卡即办网点" [12] - 定西分行以"产业链金融"支持临洮雪榕生物科技公司,带动500名农户就业,金针菇年产6万吨 [13]
扎根陇原新生态 逐绿前行向未来 ——甘肃银行绿色金融建设走笔
北京商报· 2025-11-06 10:33
公司战略与顶层设计 - 公司将绿色金融作为核心战略方向,构建了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 [1][2] - 在顶层设计上,公司制定了详细的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并在总行设立绿色金融部,建立了覆盖总分支行的绿色信贷管理体系 [2] - 公司通过印发《公司信贷业务工作手册》和《绿色金融工作行动方案》来指导实施,并联合授信审批部建立信贷项目孵化中心以支持重点新能源项目 [2] - 在规范管理层面,公司完成了ESG报告数据收集和平台录入,建立了按季自评的工作机制以夯实绿色贷款数据基础 [2] - 公司严格对标国家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将绿色信贷标准嵌入授信审批全流程,并在兰州新区支行率先建立气候风险管理框架 [3] 业务规模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绿色贷款余额达228.38亿元,近三年累计投放超242亿元 [1][7] - 2025年以来累计投放绿色贷款47.63亿元,较年初净增34.33亿元,年任务完成率137.32%,增速17.69% [7] - 公司成功申办张掖分行、定西分行首期“碳减排”支持工具业务1.25亿元,并累计成功申报人行碳减排支持资金3.05亿元 [5]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针对清洁能源领域,公司推出了“风光无限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支持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6] - 针对节能环保产业,公司推出“节能贷”,为节能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服务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和项目贷款 [6] - 在绿色农业领域,公司创新推出“生态农贷”,为从事绿色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和农户提供金融服务 [7] - 公司通过“项目库+孵化中心+场景融合”构建全链条绿色金融生态,并将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8] - 在数字化转型上,公司打造“线上第二银行”,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绿色债券资金流向溯源,并通过大数据模型优化风险评估 [8] 重点项目与产业支持 - 公司聚焦甘肃新能源全产业链,通过实施清单管理精准支持重点行业领域 [4] - 公司为“渭源县10万千瓦风电项目”提供6280万元贷款,该项目是首笔入驻总行重大项目孵化中心的项目 [4] - 公司为临夏牛羊产业链、陇南中药材种植等乡村振兴项目提供专项贷款,推动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7][8]
甘肃银行绿色金融建设走笔—扎根陇原新生态 逐绿前行向未来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11:27
文章核心观点 - 甘肃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核心战略,通过体系构建、精准信贷、产品创新和生态建设,大力支持甘肃省绿色产业发展,其绿色贷款余额已达228.38亿元,近三年累计投放超242亿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金融力量 [1][7] 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 - 公司制定详细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在总行设立绿色金融部,并建立覆盖总分支行的绿色信贷管理体系,实现绿色贷款全流程标识与记录 [2] - 公司印发多项工作手册和行动方案以优化信贷结构,并联合授信审批部建立信贷项目孵化中心,对重点新能源项目进行集中孵化 [2] - 公司完成ESG报告数据收集与平台录入,建立按季自评工作机制,不断夯实绿色贷款基础数据管理 [2] - 公司严格对标国家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将绿色信贷标准嵌入授信审批全流程,并在兰州新区支行开展碳核算及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建立风险管理框架 [3] 信贷投放与项目支持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绿色贷款余额达228.38亿元,今年以来累计投放绿色贷款47.63亿元,较年初净增34.33亿元,年任务完成率137.32%,增速17.69% [1][7] - 公司近三年累计投放绿色贷款超242亿元,聚焦新能源全产业链,通过清单管理精准支持重点行业 [1][4] - 公司为“渭源县10万千瓦风电项目”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通过总行重大项目孵化中心快速审批,成功投放贷款6280万元 [4] - 在央行支持下,公司成功申办碳减排支持工具业务1.25亿元,并累计成功申报人行碳减排支持资金3.05亿元 [5]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针对清洁能源领域,公司推出“风光无限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为风电、光伏项目提供中长期项目贷款 [6] - 针对节能环保产业,公司推出“节能贷”,为相关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和项目贷款,支持其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 [6] - 在绿色农业领域,公司创新推出“生态农贷”,为中药材种植、苹果种植等绿色农业提供金融服务,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7] 生态构建与科技赋能 - 公司通过“项目库+孵化中心+场景融合”构建全链条绿色金融生态,定期向分支机构推送绿色项目库清单以提升效率 [8] - 公司将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临夏牛羊产业链、陇南中药材种植等项目提供专项贷款 [8] - 公司打造“线上第二银行”,推出线上贷款产品,并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绿色债券资金全流程溯源,利用大数据优化风险评估,缩短审批时效 [8]
扎根陇原新生态 逐绿前行向未来——甘肃银行绿色金融建设走笔
第一财经· 2025-11-05 11:2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将绿色金融作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的核心引擎,支持甘肃绿色发展 [1] - 公司是甘肃省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和先行者,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1] - 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色金融战略体系,包括顶层设计、指导实施、规范管理和政策执行 [2] 业务规模与业绩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绿色贷款余额达228.38亿元 [1][7] - 近三年公司累计投放绿色贷款超242亿元 [1] - 2025年以来累计投放绿色贷款47.63亿元,较年初净增34.33亿元,年任务完成率137.32%,增速17.69% [7] 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 - 总行设立绿色金融部,制定《绿色信贷政策》等制度,建立覆盖总分支行的绿色信贷管理体系 [2] - 公司印发《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工作的行动方案》,引导各机构优化信贷结构 [2] - 公司建立按季自评的工作机制,夯实绿色贷款基础数据,并完成ESG报告编制和信息披露 [2] - 公司将绿色信贷标准嵌入授信审批全流程,并建立气候风险管理框架 [3] 重点项目与案例 - 公司精准支持新能源全产业链,例如为"渭源县10万千瓦风电项目"投放贷款6280万元 [4] - 总行成立重大项目孵化中心,优化审批流程,上述风电项目是第一笔入驻项目 [4] - 公司成功申办"碳减排"支持工具业务1.25亿元,累计成功申报人行碳减排支持资金3.05亿元 [5]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公司针对不同绿色产业创新金融产品,如清洁能源领域的"风光无限贷"和节能环保产业的"节能贷" [6] - 在绿色农业领域,公司推出"生态农贷",支持中药材种植、苹果种植等特色农业 [7] - 公司打造"线上第二银行",推出"小微e贷"等线上产品,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流向溯源 [8] 生态构建与未来方向 - 公司通过"项目库+孵化中心+场景融合",构建全链条绿色金融生态 [8] - 公司将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服务临夏牛羊产业链、陇南中药材种植等项目 [8] - 未来公司将聚焦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绿色基建等重点领域,融入国家战略全局 [8]
中国农业银行将在10月25日至次日凌晨实施生产系统维护
金投网· 2025-10-21 11:16
系统维护安排 - 公司拟于近期实施生产系统维护,预计影响时间为2025年10月25日23:00至次日01:00 [1] - 维护期间个人e贷、惠农e贷、小微e贷、e保函的申请签约、额度测算、用款还款等业务可能出现1次服务中断或缓慢现象 [1] - 维护期间信用卡分期的随e分申请业务将可能出现1次服务中断或缓慢现象 [1] - 预计服务影响时长在30分钟以内 [1] 受影响业务范围 - 受影响的线上贷款业务包括个人e贷、惠农e贷、小微e贷 [1] - 受影响的业务环节涵盖申请签约、额度测算、用款还款 [1] - 电子保函业务也在此次维护影响范围内 [1] - 信用卡业务中仅随e分申请服务会受影响 [1]
精准洞察需求,邮储银行鱼台支行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能
齐鲁晚报· 2025-10-16 15:40
文章核心观点 - 邮储银行鱼台支行为应对持续降雨对当地秋收造成的影响 积极提供金融支持 通过优化信贷流程和定制化产品 有效缓解了粮食企业和农户的资金周转压力 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1][2][3][4] 异常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 济宁市9月平均降水量达239.6毫米 约为常年同期的2.5倍 对鱼台县正值收获季的水稻收储带来严峻挑战 [1] - 持续降雨导致稻谷需及时收购并烘干 否则存放时间过长易发霉 影响企业产量和农户收入 [2][3] 对粮食企业的金融支持措施 - 邮储银行鱼台支行为骨干粮食企业晨龙米业授信放款500万元 资金在两个工作日内到位 该公司年均收储加工稻米达10万吨 [2] - 银行将针对粮食企业的贷款利率由原来4厘左右降至3厘左右 并优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 [2] - 银行推出的"粮食收购产业贷"专为秋粮收购场景设计 采用纯信用无担保模式 贷款额度从300万元提升至500万元 [4] - 截至报道时 该行已发放粮食贷款余额8250万元 并对5户老客户将贷款额度从300万提升至500万 [2] 对农户及个体经营者的金融支持 - 为经营200亩农场的种粮大户李均生审批发放150万元鲁担惠农贷资金 用于购置烘干设备 审批流程不到一周 [3] - 为个体收粮加工客户马攀峰将授信额度从去年的200万元提升至500万元 其年采购加工稻米约5000至7000吨 [3][4] 政银合作与乡村振兴 - 邮储银行鱼台支行积极对接县内工业及农业强镇 通过政银合作新模式支持县域特色经济发展 [5] - 截至2025年9月 已对接5个乡镇街道和15个行政村 为大米加工等特色产业注入信贷资金1.1亿元 [5] - 在张黄镇 该行已累计为近30家小微企业和500余户个体工商户及农户提供贷款支持 累计投放超过8亿元 [5] - 该行与谷亭街道签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整合政银优势 建立"问题共解"机制 联合开展"党建+金融"调研 [6] 银行市场地位与未来规划 - 邮储银行鱼台支行已成长为鱼台县网点规模最大 城乡覆盖面最广的国有大型零售商业银行之一 截至2025年9月各项贷净增和结余均位居全县金融机构前列 [6] - 未来该行将以党建为引领 围绕鱼台县产业规划 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 开展精准化融资对接 推动政银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7]
德州工行:在数字经纬中编织立体“金融网”
齐鲁晚报· 2025-09-29 00:23
数字金融战略布局 - 构建全方位数字化推进体系 包括由行长挂帅的数字金融领导小组 各业务条线和支行一把手负责的落实格局 以及常态化的数字化工作例会与专题研讨机制[2] - 推动业务流程平台化 生态化和智能化改造 打通数据与部门壁垒 实现协同联动[2] - 出台《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 明确数字金融发展的阶段目标和路径举措[2] 人才与创新机制 - 搭建系统化人才培养平台 选拔青年骨干赴上级行实战培训 并将唯一省行交流任职名额给予数字化领域干部[2] - 积极招揽科技和数据专业人才 依托总省行资源与高校 科技公司合作 吸纳优秀毕业生和专家顾问[2] - 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 嘉奖并优先培养数字化项目突出贡献者 倡导数字思维与创新文化[2] 产品创新与融资服务 - 针对产业集群痛点推出线上标准化产品矩阵 包括小微e贷 园区e贷和产业e贷 利用大数据风控实现秒批秒贷[3][4] - 通过产业e贷产品为宁津县健身器材企业提供300万元周转资金 解决跨境订单生产需求[3] - 截至8月末向全市2个国家级园区和11个省级园区的65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近1.5亿元[4] 数字化渠道建设 - 个人手机银行客户突破200万户 月均活跃用户近100万户 市场占比超三分之一[6] - 手机银行渠道半年交易额逾千亿元 线上渠道成为服务主阵地[6] - 运用工行服务 工银微金融小程序等数字工具推进客户分类维护与无接触线上运营[6] 场景生态构建 - 以数字教育场景为突破口 拓展智慧校园项目数百个 服务数十万师生及家长 累计交易额达数亿元[6] - 聚焦农业 物流 养老 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创新金融合作模式 拓展数字金融伙伴[6] - 围绕衣食住行等高频场景提供便捷金融服务 构建开放融合数字生态[6]
引普惠金融活水 精准润泽小微企业
金融时报· 2025-08-22 10:29
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 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35.5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3%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5.2个百分点 [1] -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 年增量超100亿元 创同期历史最高增幅 [1]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累计走访超9000万户小微主体 [2] - 银行对"推荐清单"内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 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 信用贷款占比32.8% [2] -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组建两级工作专班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2][3]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实践 - 推出"京禧畅融"信用产品 为怀柔区园林企业快速批复300万元授信 放款50万元解决苗木款支付问题 [5][6] - 形成"微捷贷""抵押e贷""链捷贷"等线上产品体系 执行差异化授信政策 [6] - 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为科技企业定制"科捷贷" 结合实地考察与知识产权评估提供精准服务 [7][8] 产品与服务创新 - "信贷易融"活动联合政府宣讲优惠政策 现场解决企业融资方案咨询 [3] - "科捷贷"业务成功投放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便捷高效资金支持 [8]
农业银行兴安分行 坚守“三农”主责主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08:39
核心观点 - 农业银行内蒙古兴安分行通过强化涉农信贷投放、保障农产品金融供给及优化农牧民服务,显著支持了当地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1][2][3][4][5][6] 信贷投放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涉农贷款累计投放69.76亿元,余额142.44亿元,较年初增加22.41亿元,增速18.67% [2] -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99.84亿元,较年初增加20.09亿元 [2] - "农银e贷"类产品投放62.02亿元,惠及6.81万户,余额93.29亿元,较年初增加19.87亿元 [2] - 信用贷款投放62.18亿元,惠及6.92万户,余额94.61亿元,较年初增加19.22亿元 [3] - 农户贷款余额95亿元,年增量19.74亿元,信息建档1.22万户 [3] 重点领域贷款结构 - 县域贷款余额239.12亿元,较年初增加28.53亿元 [4] - 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64.31亿元,年增量15.27亿元 [4] - 乡村产业贷款余额114.39亿元,年增量19.01亿元 [4] - 乡村建设贷款余额44.31亿元,年增量4.07亿元 [4] - 农业贷款余额101.06亿元,较年初增加18.68亿元 [4] - "两米两牛"产业贷款余额99.76亿元,较年初增加17.77亿元 [4]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创新"智慧畜牧贷""粮食收储贷""新银易贷"等产品,采用活体抵押、存货抵押等担保方式 [3] - 推出"惠农e贷·商户贷""乡旅贷""粮农e贷",单户最高授信200万元 [6] - 组建30余支流动服务党员先锋队推进整村授信 [5] - 优化还款方式(到期还本按月还息、短期利随本清)匹配生产经营周期 [5] 实体贷款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实体贷款累计投放109.23亿元,余额230.01亿元,较年初增加29.20亿元 [6] - 涉农贷款余额142.44亿元,农户贷款余额95.19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22.41亿和19.74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