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金沙江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刷屏!造芯片、解密YU7大卖、发布小米17新机,信息量大
券商中国· 2025-09-25 23:20
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必由之路 对于芯片,雷军介绍,小米造芯始于2014年的松果电子。 但在经历了"澎湃S1"的正式发布后,雷军艰难地做出停掉SoC芯片的研发的决定。这次失败后,雷军复盘得出 经验:自研手机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自研芯片需要手机团队的协同支持。 一年一度雷军演讲再次来袭。 9月25日晚间,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举行自己的第六次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与广大消 费者和网友深度交流,在演讲中,雷军分享了小米玄戒芯片和小米造车背后的故事,并指出造芯片是小米走向 成功的必由之路。 在演讲的后半程,举行的是小米秋季新品发布会,小米手机17系列等芯片亮相。此前,小米手机的全新系列也 因改名一事登上热搜,此次小米手机跳过"小米16"直接命名为"小米17",雷军也在网络平台发文称"全面对标 iPhone17系列"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在发布会上,"加量不加价"的小米17起售价4499元起。 从内销焦虑到"逆天改命" 雷军在演讲中表示,小米十周年之际,自己的内心曾充满焦虑:小米所处的行业中,苹果、三星、华为如同几 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团队中很多人都觉得累了,想停下来歇一歇。同样,雷军自己也觉得很 ...
雷军年度演讲:曾因质疑陷入严重内耗,挣扎了许久,找到破局的道路
搜狐财经· 2025-09-25 23:17
公司战略与反思 - 公司创办15周年之际通过汽车和芯片领域的突破实现重大改变 源于5年前触及灵魂深处的反思 [3] - 公司曾因行业巨头苹果 三星 华为的竞争压力以及外界质疑如组装厂和没技术等陷入严重内耗 [1][5] - 公司通过复盘找到破局道路 逆天改命 并引进外部顶尖人才 现有12位高管中9位为新面孔 [5][10] 芯片研发进展 - 芯片是公司成功的必由之路 自研手机SoC至少需坚持10年并投入至少500亿元 [1][5] - 公司造芯始于2014年 但经历澎湃S1发布后停掉SoC研发 复盘得出需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 [7] - 2021年重启造芯 投入上百亿 历时3年于2024年5月玄戒O1首次回片并成功点亮 后续搭载于手机和平板 [7] 汽车业务发展 - 公司造车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 目标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 [7][8] - 小米SU7 Ultra于2021年12月立项 但2022年春节后曾暂停 5月因SU7项目进展突破而重启 [10] - 公司内部购买3台特斯拉Model Y拆解学习 雷军称其为好车 并建议用户考虑Model Y或理想L6 [1][10] 新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小米17系列手机 起售价4499元(12GB+256GB) 搭载70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 [1][14] - 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采用第三代3nm制程工艺 最高主频4.6GHz [20] - 公司宣称小米17标准版续航几乎是iPhone 17(3692mAh)的两倍 重载游戏帧率更高且温度更低 [20] - 小米17 Pro系列全系搭载创新妙享背屏 可实现后置主摄自拍 屏幕尺寸为6.3英寸和6.9英寸 [20] - 产品于9月27日10点正式开售 已开启预售 [1][20] 人事变动 - 原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因泄密被辞退 未出现在高管名单中 但其在线观看演讲直播 [12]
雷军2025年度演讲!小米17系列正式发布:这次真的不输iPhone了
搜狐财经· 2025-09-25 23:17
产品发布概况 - 公司于9月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年度旗舰新品发布会 正式推出Xiaomi 17系列产品线[1] - 系列包含三款机型:Xiaomi 17标准版(6.3英寸)、Xiaomi 17 Pro(6.3英寸)和Xiaomi 17 Pro Max(6.9英寸)[1][10] - Pro系列首次与iPhone Pro系列进行全面对标 体现高端化战略定位[10] 工业设计与工艺 - 标准版采用超椭圆R角设计 屏幕比例调整为19.6:9 顶部实现无孔化设计[3] - 机身厚度仅8.06mm 重量控制在191g 采用冷雕火山口工艺与磨砂玻璃材质[3] - Pro系列提供黑色、白色、冷烟紫、森野绿四款配色 均保持8mm轻薄设计[10] 显示技术创新 - 采用新一代LIPO工艺 屏幕黑边缩减至1.18mm 峰值亮度达3500nits[4] - 首次搭载M10发光体系 实现屏幕发光层材料创新[4] - 与产业链伙伴卢米蓝联合开发国产红色发光主材 发光效率超越进口材料[4] - Pro Max独占超级像素技术 采用全RGB像素排列 子像素间距突破17μm[15] - Pro系列搭载第三代小米龙晶玻璃 为迄今最坚固屏幕玻璃[15] 影像系统升级 - 全系配备徕卡Summilux光学系统 主摄采用5000万像素光影猎人950传感器[6] - 标准版配备ƒ/1.67大光圈和OIS光学防抖 长焦支持10cm超近对焦[6] - Pro系列采用光影猎人950L主摄传感器(1/1.28英寸) 搭载LOFIC高动态技术[16] - 实现16.5EV传感器动态范围 逆光拍摄能力显著提升[16] - Pro版配备5倍光学变焦和20cm长焦微距 Pro Max采用5倍大底潜望长焦 进光量提升30%[16] 电池与充电技术 - 标准版搭载7000mAh金沙江电池 为6.3英寸旗舰机型中容量最大[7] - 电池硅含量提升至16% 能量密度达894Wh/L 支持10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充电[7] - Pro版电池容量6300mAh Pro Max达7500mAh 采用异形叠片技术提升空间利用率[18] - 全系支持100W PPS通用快充协议 兼容其他品牌充电器[18] 创新交互功能 - Pro系列搭载妙享背屏 支持个性化壁纸、AI壁纸、萌宠和动态通知等功能[12] - AI壁纸可将宠物或人物照片转化为动态壁纸 提供多种艺术风格[12] - 第三代萌宠熊猫"胖达"可响应场景变化 支持动作交互[12] - 背屏服务助手覆盖航班、打车、外卖等十大生活场景[12] - 支持超高画质自拍和大头贴模式 配备专属复古掌机保护壳(售价299元)[13] 通信与连接性能 - 全球上网覆盖21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 搭载澎湃信号增强芯片T1+[9] - 配备立体声双扬声器和USB 3.2 Gen1高速传输接口[9] - Pro系列支持UWB超宽带通讯技术 可与小米YU7实现精准感应[18] 价格与销售策略 - 标准版售价:12GB+256GB/4499元 12GB+512GB/4799元 16GB+512GB/4999元[19] - Pro版售价:12GB+256GB/4999元 12GB+512GB/5299元 16GB+512GB/5599元 16GB+1TB/5999元[19] - Pro Max售价:12GB+512GB/5999元 16GB+512GB/6299元 16GB+1TB/6999元[19] - 9月27日上午10点正式开售 首销期提供2年碎屏险和365天只换不修服务[19]
雷军谈造芯历程:压力让人窒息
Wind万得· 2025-09-25 22:17
9月25日晚7点,雷军年度演讲在北京启幕。 作为演讲开始的重头戏,雷军回忆了小米造芯的历程。 雷军介绍,小米芯片业务最早可以回溯到2014年。小米创业4年时,就曾经全资成立芯片类公司。2018年小米做了一个艰难决定,停掉了SoC芯片研发, 继续做一些小芯片。"当时公司内部只要谈及芯片,就非常痛苦。"雷军举例说,自研芯片需要手机团队全力支持,手机团队怎么可能放着成熟产品不用, 来冒险用新品呢? 但雷军认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最终小米决定自研手机SoC,至少要坚持十年、至少投入五百亿元。 2021年,小米新一轮的芯片之旅启动,费尽周折重新组建团队。但是第二年就遇到更大困难,受到地缘政治等影响,小米业务遇到巨大挑战,当年营收下 降15%,这在小米发展15年历程上是第一次。而芯片每个项目都需要500多亿元的投入,"当时压力让人窒息",雷军说。 雷军回忆说,假如当时再不成功,损失就要超过10亿元。可喜的是,后来系统终于点亮,后来所有模块调通。3纳米芯片一次性投片成功。 一年后的今年5月22日,玄戒O1和搭载这颗芯片的手机和平板正式发布了。这是小米第一款旗舰SoC,雷军认为,达到了第一阵营的水平。 雷军表示, ...
小米17手机发布,起售价4499元
第一财经· 2025-09-25 21:06
产品发布信息 - 小米17手机于9月27日10点正式开售 起售价为4499元 [1][3] - 产品定位为小尺寸全能科技旗舰 重量为191g [3] 硬件配置 - 搭载6.3英寸超窄四等边屏幕 采用低功耗超级阳光屏技术 [3][5] - 配备70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 支持100W有线秒充和50W无线秒充 [3][5] - 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3] 影像系统 - 采用徕卡专业三摄系统 包含五焦段全大光圈镜头组 [7] - 主摄为50MP徕卡光学Summilux高速镜头 配备光影猎人950影像传感器 [7] - 前置50MP超感光摄像头 支持AF自动对焦和f/2.2大光圈 [7] 操作系统与功能 - 预装Xiaomi HyperOS 3系统 提供跨生态互联功能 [7] - 支持新一代大师人像算法 具备逆光人像处理能力 [7] 销售渠道 - 产品通过小米有品、小米汽车APP及各大授权电商渠道销售 [8] - 提供多种配色选择 包括白色版本 [8]
全新小米17 Pro系列首发光影猎人950L影像传感器,代号“逆光之王”
凤凰网· 2025-09-24 10:29
产品技术升级 - 全新小米17 Pro系列搭载徕卡光影大师影像系统及首发光影猎人950L影像传感器 代号逆光之王 [1] - 镜头光学镀膜大幅改善鬼影 发雾 炫光难题 [1] - 采用全新小米金沙江电池 拥有16%超高含硅量及超高电池能量密度 [1] - 首次采用L形封装异形叠片电池技术 使电池容量进一步提升 [1] 性能表现 - 小米17 Pro系列手机的续航标准非常出色 [1]
卢伟冰:小米17系列全面兼容100W PPS通用充电协议 非小米充电器也能疾速充电
凤凰网· 2025-09-23 18:53
产品技术升级 - 全新小米17系列全面兼容100W PPS通用充电协议 支持小米和非小米充电器实现疾速充电 通用性大幅提升[1] - 小米17 Pro系列搭载全新小米金沙江电池 拥有16%超高含硅量和超高电池能量密度[1] - 首次采用L形封装异形叠片电池技术 使电池容量进一步提升[1] 新品发布信息 - 小米17系列将于9月25日晚7点发布 三款机型齐登场[1] - 全系产品力实现跨代升级 并搭载小米澎湃OS 3操作系统[1] - 新机将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1] 产品性能表现 - 小米17 Pro系列手机的续航标准非常出色[1]
热搜爆了!雷军:19.9万元是不可能的!
中国基金报· 2025-05-22 23:22
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玄戒O1、小米15S Pro、平板7Ultra、手表S4及首款SUV小米YU7等多款新品 [2] - 小米15S Pro首发搭载自研玄戒O1芯片,配备6.73英寸2K屏幕、6100mAh电池,16+512GB版本售价5499元,16+1TB版本5999元 [8] - 小米平板7 Ultra搭载14英寸OLED巨幕,整机重609克,12+256GB版本5699元,16+1TB顶配版7399元 [10] - 小米手表S4搭载玄戒T1芯片,支持eSIM续航9天,售价1299元 [12] - 小米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标准版续航835公里(中大型纯电SUV第一),0-100km/h加速3.23秒,提供9种配色 [14][16] 芯片技术 - 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集成190亿晶体管,芯片面积109mm²,实验室跑分超300万 [4] - 玄戒O1采用十核四丛集CPU架构(含双Cortex-X925超大核),峰值性能提升36%,16核GPU搭载Immortalis-G925 [6] - 公司所有新品(手机/平板/手表)均搭载自研玄戒芯片 [2][8][10][12] - 公司计划未来十年至少投入500亿元用于芯片研发 [7] 研发投入与战略 - 过去五年研发投入累计1020亿元,未来五年将再投入2000亿元 [2] - 公司完成"人车家全生态"战略闭环,成为拥有完整生态的科技公司 [2] - 手机业务连续19个季度全球前三,汽车/芯片/智能工厂实现"从0到1"突破 [2] 汽车业务 - 小米YU7搭载V6s Plus电机,最大马力690PS,制动距离33.9米,标配200米探测激光雷达 [14][17] - 采用2200兆帕超强钢,前/后门承载能力分别提升50%和37%,强化侧碰安全性 [17] - 提供高阶驾驶培训服务(首批1万人免费),强调紧急制动操作规范 [18] - 雷军暗示小米YU7定价将高于Model Y约6-7万元(预计超33万元),否认19.9万元传言 [20] - 2025年累计交付目标258000台,4月单月交付超28000台 [22]
雷军:小米芯片跑分超300万,不可能上来就吊打苹果
观察者网· 2025-05-22 21:01
芯片发布 - 公司发布首款自主研发设计的3纳米旗舰处理器"玄戒O1",安兔兔跑分超300万,目标对标苹果 [1] - "玄戒O1"芯片面积为109mm²,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集成190亿晶体管,配有16核GPU,搭载Immortalis-G925,支持GPU动态性能调度技术 [3] - 芯片单核性能跑分为3008,多核性能跑分为9509 [3] 新品手机 - 公司同步发布小米15S Pro手机,首发搭载"玄戒O1"芯片 [5] - 小米15S Pro配备6.73英寸2K屏幕,6100mAh电池,支持UWB超宽带互联,512GB版本起售价5499元-5999元 [5] - 公司CEO亲自试用后表示对产品性能充满信心 [5] 研发投入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2026-2030)将再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7] - 自2021年重启自研大芯片计划以来,公司已累计投入1020亿元,原计划为10年500亿元 [7] - 公司强调"技术为本"的核心战略,承诺在二十周年时交出更好答卷 [7]
苹果折叠屏手机将装载硅碳负极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3-10 18:52
硅碳负极电池成为新品手机主流选择 - 苹果首款折叠屏手机将搭载宁德新能源独家供应的硅碳负极电池 容量达5000mAh以上 采用3D叠片技术 [2] - 华为2024年9月发布的Mate XT三折叠手机采用硅负极大容量电池 容量5600mAh 厚度仅1.9毫米 较传统石墨负极电池减薄30%以上 [2] - 荣耀青海湖电池 小米金沙江电池 vivo蓝海电池均基于硅碳负极技术 容量普遍突破5000mAh [2] - 三星计划在S26系列导入硅碳电池技术 S26 Ultra电池容量或提升至6000mAh 标准版S26维持在5000mAh左右 [2] 硅碳负极技术优势与市场发展 - 硅碳负极理论容量达石墨负极10倍(4200mAh/g) 显著提升能量密度 满足消费电子轻薄化 长续航需求 [3] - 2020年5G智能手机电池容量普遍4000-5000mAh 集中在4000-4500mAh 当前折叠屏 AI趋势推动电池容量进一步提升 [3] - 2024年初至2025年3月 国内硅碳负极规划产能超40万吨 投资总额逾200亿元 多家企业加速推进项目落地 [3] 硅碳负极产业链扩产动态 - 杉杉股份宁波4万吨一体化硅基负极基地一期产能2024年底满产 二期规划2025年释放 [3] - 硅宝科技2025年一季度将投产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产线 一期3000吨/年硅碳负极产线已完成设备调试 [3] - 银硅科技湖北宜昌2000吨/年硅碳负极项目预计2025年一季度投产 [3] - 璞泰来安徽芜湖硅基负极项目首批产能2025年初建成 [3] - 多氟多浙江中宁硅业5000吨/年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已启动 配套硅烷及多孔碳产能 [3] - 当前扩产项目多聚焦硅碳路线 多孔硅碳制备成本降至20万元/吨以下 较硅氧路线低30% [3] 硅碳负极应用拓展与挑战 - 企业通过一体化布局降低成本 如中宁硅业 安徽邦德锐同步建设硅烷 多孔碳等上游原料产线 [4] -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特斯拉高端电池产品采用"高镍+高硅"方案 拉动硅碳负极需求 [4] - 硅碳负极在动力电池中渗透率仍较低 主要受制于循环寿命与成本问题 [4] 硅碳负极市场前景 - 高工产研预测 2030年中国硅基复合材料出货将超30万吨 [5] - 消费电子规模化应用为硅碳负极打开市场窗口 技术加速成熟有望释放潜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