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镜
搜索文档
预计今年营收或超80亿元 芯联集成已押注“新能源+AI”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6:29
财务表现与盈利展望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22亿元,同比增长9.23%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63亿元,同比收窄32.32% [1]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27亿元,环比增长9.38%,单季度亏损约2.93亿元,环比由盈转亏 [1] - 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3.97%,同比增长4.40个百分点,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正毛利率 [1] - 公司预计2026年实现全年盈利,支撑因素包括折旧高峰过后营收增长、产能效率提升以及高附加值业务占比提升 [1] - 公司预计今年全年营收有望达到80亿元至83亿元,同比增长23%至28%,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将持续减亏 [3] 战略布局与业务进展 - 公司将AI列为第四大核心市场,技术产品已覆盖50%以上AI服务器电源价值 [2] - 自主研发的8英寸SiC MOSFET器件已正式向欧美AI客户送样 [2] - 用于AI服务器、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芯片已进入量产阶段 [3] - 在机器人领域,包括VCSEL、压力传感器、惯性IMU等产品已实现规模量产,机器人灵巧手驱动模块获得国内头部企业定点,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进入量产 [3]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全球AI服务器市场整体规模将达1587亿美元,2025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4.3% [3] - 全球算力建设持续推进与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功率半导体及电源管理芯片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 [3]
芯联集成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19.27亿元同比增长15.52%,毛利率提升至4%
新浪科技· 2025-10-28 11:10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19.27亿元,同比增长15.52% [1] - 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约4%,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并已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毛利正增长 [1]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将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到8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3%到28% [1][3] - 模组封装业务同比增速超过180% [2] - 工控领域营收前三季度增长超过26% [2] 业务进展与市场布局 - 自主研发的8英寸SiC MOSFET器件已正式向欧美AI客户送样,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AI”双赛道布局中取得突破 [1] - 将AI列为第四大核心市场,公司技术产品已覆盖50%以上AI服务器电源价值 [1] - 用于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方向的数据传输芯片进入量产 [2] - 在机器人领域,用于激光雷达的光源VCSEL、压力传感器、惯性IMU、硅麦克风以及扫描镜等产品实现规模量产 [2] - 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灵巧手驱动模块获得国内头部企业定点,预计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进入量产阶段 [2] 新能源汽车业务 - SiC MOSFET累计装车量已突破100万台 [2] - 车规功率模块装车超200万台 [2]
芯联集成第三季度亏损近3亿元,董事长赵奇:技术产品覆盖过半AI服务器电源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22:59
财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亏损近3亿元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4.63亿元,但较上年同期减亏32.3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3.97%,较上年同期增加4.40个百分点 [1] - 公司预计全年将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到83亿元,同比增长23%到28% [2] - 公司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将持续减亏,并为2026年实现全年盈利奠定基础 [2] 经营改善驱动因素 - 公司销售扩大带来规模效应,且持续进行成本控制,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1] - 公司折旧高峰在2024年,已经过去,随着营业收入增长,折旧占营收比重逐步下降 [2] - 公司产能利用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2] - 高附加值业务占比逐步提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2] - 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已从规模扩张向技术深耕转变,2025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优化至25.48亿元 [2] 业务进展与市场机遇 - 公司顺利完成对子公司芯联越州的股权整合,资本实力和产业协同能力提升 [1] - 新能源汽车不断渗透、新能源行业回暖、AI和机器人发展带动功率器件、模拟IC等产品需求增长 [1] - 公司全力开拓800V高压直流市场,以提升数据中心端到端供电系统效率 [3] - 在AI服务器领域,公司布局碳化硅、氮化镓,其中8英寸碳化硅MOS器件已送样欧美AI公司 [3] - 公司技术产品已覆盖50%以上AI服务器电源价值,将受益于算力产业爆发式增长 [4] - 车载激光雷达进入千元时代,正加速向15万元以下车型渗透,公司激光雷达芯片供不应求 [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可提供从一级电源到三级电源的一站式芯片系统代工解决方案 [3] - 公司用于机器人激光雷达的光源VCSEL、压力传感器、惯性IMU等产品已实现规模量产 [4] - 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灵巧手小型化驱动模块已获得国内头部企业定点,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进入量产 [5]
公司问答丨芯联集成:公司MEMS传感器及功率类芯片等代工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格隆汇APP· 2025-10-11 16:30
公司产品应用 - 公司MEMS传感器及功率类芯片等代工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1]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语音交互、姿态识别、运动捕捉、机械手抓取与操作、环境感知、导航定位 [1] - 相关产品包含麦克风、惯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激光雷达光源和扫描镜 [1]
4.43亿!海泰新光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4-25 14:34
财报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43亿元,同比下降5.90%,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7.11%,扣非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降5.26% [2] - 2024Q4单季度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31.59%,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37.92%,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长57.44% [2] - 2025年一季度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24.86%,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21.45%,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26.89%,发货规模同比和环比增幅均超40% [2] 业务拆分 - 2024年医用内窥镜器械收入3.45亿元(同比下降7.04%),光学行业收入0.95亿元(同比下降1.80%) [3] - ODM业务收入2.81亿元(占比63.81%),OEM业务收入0.94亿元(占比21.39%),自主品牌收入0.65亿元(占比14.80%),整机产品同比增长2,276.71万元 [3] - 海外业务受客户去库存影响前三季度下降,Q4发货大幅增长,国内整机业务同比增长显著 [3] 研发与产品进展 - 配套美国客户的新系统2023年9月上市后2024年平稳上量,新型4mm宫腔镜量产,2.9mm膀胱镜等产品即将量产 [5][6] - 关节镜、三维腹腔内窥镜等在国内上市,全系列腹腔镜完成注册,第二代内窥镜摄像系统量产 [6] - 与美国客户合作开发下一代系统,扩展至运动医学、妇科等多科室,引入公司专利技术 [5] 市场与战略布局 - 美国子公司通过认证承接订单,泰国工厂建立生产能力应对贸易政策变化,大部分对美产品已转移至海外工厂 [5][6] - 4K摄像系统国内量产并快速增长,围绕重点科室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研发 [5][6] - 国内医用光学产品销售持续增加,海外需求增长推动业绩向好 [2][3] 行业背景 - 公司主营医用内窥镜器械和光学产品,涵盖4K荧光腹腔镜、关节镜等系列,光学产品包括牙科内视模组等 [7] - 行业受益于微创手术普及和荧光内窥镜技术发展,国内硬镜市场预计高增长,荧光内窥镜占比提升 [7] 订单与产能 - 截止报告披露日,大客户未完成在手订单3.60亿元人民币 [6] - 通过美国、泰国及国内工厂协同生产降低关税影响,与客户协商应对关税问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