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新紫光集团连续三年营收超千亿
快讯· 2025-07-11 08:38
据新紫光集团官微消息,2025年7月11日,完成战略重整三周年的新紫光集团正式交出一份"硬核"答 卷:连续三年营收超千亿,累计专利申请量增加25%达30000余项,两度问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带 领旗下紫光股份(000938)、紫光国微(002049)、紫光展锐、新华三等数十家领军企业持续突破、发 布十余款重大创新产品,在国内国际双市场全面开拓。 ...
微软(MSFT.O)宣称在大幅裁员的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节省了5亿美元,35%的新产品代码由人工智能编写。
快讯· 2025-07-10 01:19
微软人工智能应用与成本节约 - 公司在裁员的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节省5亿美元成本 [1] - 35%的新产品代码由人工智能编写 [1]
三重因素推动新消费变革,政策驱动+消费转型+创新升级共振发力!
搜狐财经· 2025-07-09 07:35
政策驱动与消费倾向转变双重推动 产业创新在多个维度展现出强劲活力。企业通过技术、业态、营销等多维创新,在存量竞争中开拓增量空间。从国货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到供给侧创新能力的 整体提升,体现了中国消费产业升级的具体成果。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竞争维度持续升级,过去外资品牌主导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政策层面的支持为新消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服务 消费复苏提供了有力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截至5月31日,五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达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补贴约1.75亿份。这些政 策措施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形成了循环驱动的良性机制。 消费者行为模式的转变构成了新消费兴起的内在动力。"95后""00后"等年轻群体逐渐获得经济话语权,他们的消费倾向与价值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情绪价 值需求快速提升,理性化消费趋势日益明显。黄金珠宝市场从外资高奢品牌的高溢价模式转向更具保值属性的金镶钻等工艺创新产品,体现了高端消费理性 化的发展方向。国货彩妆的崛起则反映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下消费倾向的深刻变化。 供给侧创新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力 ...
2025空天信息大会在合肥开幕 业界“论剑”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
中国新闻网· 2025-07-08 20:47
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 空天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深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1] - 行业已形成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布局的研究方向,契合商业航天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低空经济落地实践等趋势[1] - 空天经济正形成以商业航天为引领、空天信息技术为纽带、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生态,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性增长极和数字经济领域增长最快的新兴赛道之一[1] - 面对全球产业重构窗口期,行业亟需建立多元化资本支撑体系,实现科技、产业与资本的高水平循环[1] 中科星图战略布局 - 公司致力打造天基和空基能力,向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拓展,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赋能千行百业[2] - 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城市治理、应急救灾等领域,打造全球合作网络推动中国方案国际化[2] - 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格局的核心,已在两方面取得显著产业链布局成效[3] - 公司举办大会推出空天信息系列创新产品,并举行太空计算、商业航天、低空生态等战略签约[3] 技术应用与行业趋势 - 卫星互联网构建通信"天网"破解应急覆盖难题,卫星+遥感+云+AI构建"天地人"一体化应急网[2] - 无人机系统体系化应用是低空经济发展必然趋势,需推动有人/无人系统深度融合和异构协同[2] - 建立统一空地智联管理平台和低空智联网将助力未来城市低空通航[2] -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通过遥感技术与数据共享帮助成员国预防应对自然灾害,愿为商业航天搭建国际化平台[3] 大会活动与行业聚焦 - 大会吸引逾2000名业界代表参会,设置1场主论坛+4场分论坛+2场闭门会[1][3] - 论坛内容涵盖卫星互联网、低空飞行安全、空天信息云服务、低空气象应用、空天大模型等前沿领域[3] - 主论坛推出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主题报告,并举行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全球总部封顶礼[3]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今日开幕
快讯· 2025-07-05 12:43
论坛概况 -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于7月5日在贵州贵阳开幕 会期2天 [1] - 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 [1] - 参会嘉宾包括多国政要 专家学者 行业精英等近千名 [1] 论坛内容 - 设置4个板块共20个主题论坛 [1] - 11场主题论坛有国际组织参与 其中4场由国际组织独立主办 [1] - 国际组织深度参与为2018年以来首次 [1] 创新活动 - 创新举办环保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活动 [1] - 重点展示新能源 固废处理等领域前沿技术成果 [1] - 搭建"技术遴选—成果展示—供需对接"平台 加速技术落地应用 [1]
医工创新实践|上海交大工作坊报名中
思宇MedTech· 2025-07-04 21:43
医疗器械医工创新转化工作坊 核心观点 - 通过跨学科合作(医生、工程师、投资人、企业家)破解医疗器械创新难题,推动医学痛点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 [1][5][6] - 采用全球前沿的Biodesign医工创新方法论,覆盖从需求挖掘到产业化的完整路径 [6][11][16] - 提供高端人脉资源与项目曝光机会,加速技术转化与市场落地 [6][13][22] 课程亮点 - **方法论学习**:Biodesign创新模式、知识产权布局、医工结合核心逻辑 [6][11] - **实战训练**:需求筛选、创意生成、可行性验证、小组汇报演练 [12][15] - **行业趋势**:解析医疗器械最新发展方向与市场机会 [11][16] 适合人群 - 医生、医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产业/投资从业者、创业者 [6] 培训信息 - **时间**:2025年8月16-17日(2天) -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费用**:8999元/人(含课程材料,食宿自理) [10][22] 课程安排 - **第一天**:医疗创新趋势、Biodesign方法、需求挖掘与筛选 [7][11][12] - **第二天**:产业化关键点、团队搭建、融资与政策解析 [13][16] - **特色环节**:跨学科对接会、技术解决方案深度交流 [13] 师资团队 - **钱大宏**:医用芯片与医学AI专家,领导20+家公司孵化投资 [14] - **古宏晨**:纳米生物医学领域,核心技术助力4家公司上市 [14] - **程思**:医睿星资本合伙人,主导心玮医疗等10+项目投资 [17] 附加价值 - 颁发上海交大医学院结业证书及继续教育学分 [18] - 通过报名链接或二维码抢占限名额(18601158215/labtomarket) [22]
2025高速公路汛期应急救援保畅研讨会在浙江宁波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4 20:14
行业动态 - 2025高速公路汛期应急救援保畅研讨会在浙江宁波举行 汇聚交通运输 应急 气象等领域专家及企业代表 [1] - 会议深入探讨高速公路汛期应急救援保畅工作 涵盖气象预测 风险研判 联动救援 科技防汛 智慧救援等领域 [3] - 活动旨在提升汛期高速公路灾害防控能力 完善应急救援与保畅工作机制 [3] 技术应用 - 会议重点关注"智慧交通""科技防汛""数智赋能"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实践经验 [3]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对交通现代化进程产生革命性影响 [3] - 沪杭甬公司通过机制协同 数智防控 救援升级三大举措构建全方位防汛体系 [6] - 采用无人机巡飞 AI决策辅助 数字孪生推演 智能装备集群等智慧防汛技术 [6] 实地考察 - 7月4日组织浙江交通集团综合应急基地现场参访 展示智慧化防汛指挥体系与管控平台 [3] - 现场展演无人机 物联网设备 特种车辆及五小创新产品 [3] - 应急基地包含应急指挥中心 专业队伍装备库 应急物资设备储备库等五大区块 [5] 企业实践 - 沪杭甬公司建设区域化应急基地 辐射宁波市重大公路应急支援和抢险任务 [5] - 应急基地对夯实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应急处置能力 补充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5] - 公司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科技赋能 快速响应"为防汛方针 [6]
高段位的狠人,开会绝不浪费时间
36氪· 2025-07-04 15:30
高手开会有4个原则,学会了能大大节约时间,提升效率: 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很简单,拆分。 1. 明确会议主题 99%的无效会议,都是因为主题不明。就好像你开头方向就走错了,下面所有的讨论都是浪费时间。 好的会议主题有一个重要特征,聚焦。 既不要总结概括,更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聚焦在一件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上进行讨论。 什么叫泛泛而谈?"公司5年战略规划","3年长期发展",这种主题不可能通过一次会议就得出答案。相反这种会议容易让大家没有边界 地进行讨论,反而浪费时间。 2. 新产品研发方向探讨; 3. 研发预算规划; 会议主题越具体,参会人员就会越聚焦。 记住,不要为了开会而开会。开会的目的是解决特定的问题。 2. 选对参会人员 即,把这些大而空的主题,拆分成一个个明确的小主题,然后分多次会议来讨论。 比如"公司5年战略规划",就可以拆分如下: 拆分之后还可以再拆分,比如"产品研发战略"就可以分成: 1. 消费者趋势变迁研究; 开会绝不是人越多越好。 很多人觉得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是一种高效产出思路的好方法。但实际情况却是人越多,能想出的好点子越少。 国外有一项研究表明,开会人数超过8人会议效率就会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