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

搜索文档
恒指升539點,滬指升17點
宝通证券· 2025-09-02 10:3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539点或2.2%收报25617点[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24点或2.2%收报5798点[1] - 港股市场全日成交金额达3802.31亿港元[1] - 国企指数上涨174点或1.9%收报9121点[1]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17点或0.5%收报3875点[1] - 深证成指上涨132点或1%收报12828点[1] - 创业板指数上涨66点或2.3%收报2956点[1] - A股两市成交额合计2.74万亿元(上证1.2万亿/深证1.54万亿)[1] 货币政策与汇率 -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净回笼1057亿元逆回购操作[1]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42点至7.1072[1] 美国市场数据 - 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7月同比上涨2.9%[2] - 标普500指数下跌41点或0.6%收报6460点[2] -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49点或1.2%收报21455点[2] 零售业数据 - 香港7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297亿港元同比增1.8%[2] - 零售业网上销售价值26亿港元同比增13.2%[3] - 零售业总销货数量同比上升1.0%[3] 新能源汽车产销 - 比亚迪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73626辆同比微增0.1%[3] - 比亚迪海外销售80813辆环比微升0.1%[3] - 理想汽车8月交付28529辆环比下降7.2%[3] - 蔚来汽车8月交付31305辆同比增长55.2%[4] - 蔚来2025年累计交付约16.65万辆同比增长30.0%[4] 行业预测 - 预计2025年全国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0%[2]
信达国际港股晨报快-20250708
信达国际控股· 2025-07-08 09:49
报告核心观点 - 恒指受制24,700点,短期或继续整固;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企业盈利改善情况待观察;部分行业和公司有不同表现及发展动态 [2] 市场回顾 - 中美5月中旬经贸会谈后降低加征关税,互相保留10%关税,90日对等关税宽限期后能否达成长期协议待关注;以伊停火后协议遵循情况待察;中美贸易谈判缺乏进展,内地推经济刺激方案意愿不大,企业盈利改善有限,北水流入速度放缓 [2] - 恒指周一低開88点,尾市跌幅收窄,收报23,887点跌28点,大市成交1,938亿元;美股因关税战下挫,三大指数跌0.8 - 0.9%,美国10年期债息升至4.379厘 [6] 中港股市短期展望 - 恒指阻力见于24,700点,相当于未来12个月预测市盈率11倍,后续关注中美贸易谈判及企业盈利情况 [2] 短期看好板块 - 生科股受内地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利好;濠赌股因澳门6月博彩收入按年增19%表现佳;电力股因高温天气增加电力需求受关注 [7] 宏观焦点 - 特朗普对日韩等14国公布关税,8月1日生效,日本、韩国25%,寮国及缅甸40%;美国财长预计未来几周与中国官员会晤推动贸易等议题讨论;传欧美接近达成贸易协议,美或对飞机及烈酒等关税让步 [4][8] - 储局下任主席热门人选沃什认为应减息,关税不会导致通胀;“十五五”规划或重点扩大家庭消费;传人行就美元弱势及人汇等问题向金融机构调研 [8] - 内地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套;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及燃油车降价,6月降幅较上半年收窄;内地6月挖掘机销售按年升13.3% [8] - 许正宇目标今年内发出“个位数”稳定币牌照;债券南向通拟扩至非银行机构;世邦魏理仕指上半年甲级写字楼租赁面积按年跌三成,次季空置率17.4% [9] - 德国养老金委托香港机构投资中资股;欧元区5月零售销售按月跌0.7%;日本5月实际工资创两年最大跌幅;中国央行6月增持7万盎司黄金;OPEC+拟9月额外增产每日约55万桶 [4][9] 企业消息 - 蓝思科技明日挂牌,定价18.18元,较A股折让近28%,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小米否认结束与Leica合作;东北高温使小米空调销量达去年同期20倍 [10] - 东风维持全年销量300万辆目标;传极越大概率不会破产,正与3 - 4家重组方沟通;蔚来合肥新桥园区第三工厂9月投产 [10] - 极兔速递第二季包裹量升23.5%;嘉利国际努力接洽英伟达,预计来年泰国厂房订单增七成;海底捞开放加盟,完成交割仅13家 [10] - 东瀛游预计下月日本团复常;华润医药旗下科技创新平台打造AI驱动药物研发全链条;合景泰富6月预售额按年跌34% [10][11] - 时代中国控股85.67%债权人加入重组支持协议;远东控股配售交易告吹;雅居乐上半年预售额按年降42.5%;山东墨龙料上半年纯利跌最多94.12%,扣非后亏转盈 [11] 本周各地重要经济数据事项 - 包含香港、欧元区、德国、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等地不同时间段的经济数据及预期值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