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

搜索文档
可孚医疗(30108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业绩符合预期,海外业务蓄势待发
开源证券· 2025-08-26 22: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当前股价41.24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2.9倍、18.1倍、14.2倍 [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4.96亿元(同比-4.03%),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9.51%);单Q2营收7.58亿元(同比+0.87%),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9.30%) [4] - 销售毛利率52.49%(同比+1.82pct),净利率11.14%(同比-0.71pct) [4] - 销售费用率32.11%(同比+2.17pct),管理费用率5.37%(同比+1.45pct),研发费用率2.68%(同比-0.26pct) [4] - 2025年中拟分红1.22亿元,实施积极分红政策 [6] 业务分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13.99亿元(同比-8.40%),境外收入0.97亿元(同比+208.97%) [4] - 通过收购华舟、喜曼拿获得成熟海外渠道及客户资源,并筹划H股上市以提升海外拓展能力 [4] 渠道与产品策略 - 线上渠道收入9.74亿元(同比-8.90%),深耕传统电商并重点布局兴趣电商,推动无创呼吸机、血糖尿酸一体机、电子体温计等品类增长 [5] - 线下渠道收入4.74亿元(同比+12.59%),深化与头部连锁药房战略协同 [5] - 自主研发呼吸机自2025Q2起销售放量,血糖尿酸一体机、体温计、居家检测试纸等核心产品发展趋势良好 [5] 行业与战略优势 - 受益家用医疗器械政策免疫赛道及老龄化红利,持续搭建中高端产品梯度,自产比例提升增强规模效应 [6] - 健耳听力业务2025H1收入同比增长超20%,骨导助听器获证丰富自研产品矩阵,数字化战略改善门店经营效益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6亿元、4.77亿元、6.06亿元(原2025-2026年预测为4.50亿元、5.61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80元、2.28元、2.90元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2.6%、17.4%、17.8%,毛利率持续提升至53.5% [6]
可孚医疗20250825
2025-08-25 22:36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可孚医疗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51亿元 同比增长14.5%[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下降9.5%[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1亿元 同比增长14.5%[3] * 公司计划实施中期权益分派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2亿元[3] * 预计全年营收增长超10%[2] 第三季度预计实现收入8.5亿元 同比增长20%以上 第四季度预计营收超过9亿元 同比增长20%以上[11] * 全年预计实现3.3亿元以上营收 并将净亏损控制在1,000万元以内[12] 业务板块表现 * 健康监测业务营收2.7亿元 同比增长12%[4] 预计全年增长约16%[2] * 医疗护理业务营收4.2亿元 同比增长9.2%[4] 预计全年增长10%左右[2] * 康复辅具业务营收5.6亿元 同比下降6.5%[4] 预计全年增长10%左右[2] * 呼吸支持业务营收1亿元 同比下降43.3%[4] 预计全年恢复至8%左右增长[2] * 中医理疗业务营收9,000万元 同比增长6%[4] 预计全年维持10%-15%增长[2] 渠道销售结构 * 线上渠道收入9.7亿元 占比65%[6] 主要通过天猫(占比43%) 京东(约20%) 抖音(约20%)等平台销售[14] * 线下渠道收入4.7亿元 占比31%[6] 加强与头部连锁药房及美团平台合作[6] * 线上业务毛利率超过55% 但由于平台费用率较高 尤其是兴趣电商平台费用率高于传统电商平台 对净利润增长影响有限[24] 海外业务发展 * 海外业务上半年营收约1亿元[2] 报表端体现为9,700万元[13] 同比增长显著[8] * 完成对上海华洲和香港喜曼拉的收购[2] 上海华洲上半年营收约8,300万元 利润约700万元 同比增长不到5%[17] 香港喜曼拉去年全年营业收入约2亿港币 今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基本稳中略增[17] * 出口产品包括敷料敷贴(OEM方式生产 毛利率20%-30%) 电动轮椅(毛利率约30%) 体温计 雾化器 血压计 血糖仪(毛利水平超过50%)[18] * 预计下半年海外收入将超过3亿元[18] 海外发展作为战略重点[2] 健耳听力业务 * 健耳听力上半年营收1.56亿元 同比增长22%[9] 净利润亏损516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去年同期亏损1,760万元)[9] * 毛利率保持在70%以上[9] 2018年前开设的老店平均收入48万元 实现15%左右净利润 2019年至2022年间开设的新店平均收入从22万至37万元不等 并均有不同程度盈利 2023年至2024年开设的新店仍处于平均亏损状态[9] * 将重点提升新开门店营收能力与盈利水平 同时稳定老店铺营收规模[9] 呼吸支持业务调整 * 呼吸支持业务上半年亏损 主要因市场需求波动和成本控制不力[16] 取消瑞士曼代理业务后 自有呼吸机表现良好 7月收入增长至1,000多万元[16] * 代理的瑞士曼呼吸机毛利率约为30% 而自研呼吸机毛利率保持在55%以上[16] 研发与创新布局 * 上半年研发费用4,000万元[5] 还有600多万元资本化支出用于临床或注册阶段[28] * 在健康监测领域布局物联网加AI技术应用[7] 在血压 血糖 制氧等项目进行智能化改造[5] * 参股纽林克医疗 关注脑机接口技术在听觉和视觉问题上的应用 预计2028-2029年左右推出成熟产品[5] * 获得国内第一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并推出了骨传导助听器 电动轮椅及新款呼吸机等创新产品[7] 战略规划与展望 * 核心品类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0%以上[22] 希望打造出多个超过5亿甚至10亿规模的单品[22] * 通过物联网技术整合健康数据 打造覆盖监测 预警 干预和消费的全链条健康生态[21] * 计划在较短时间内提交H股上市申请[13] 未来继续关注能够补充产品线或提升技术水平 以及在东南亚 欧洲等成熟市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优质标的[17]
研判2025!中国无创呼吸机行业产需、市场规模、进出口贸易情况及重点企业分析:随着老龄化深化和技术智能化推进,行业向“设备+服务”生态模式转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1 09:33
行业概述 - 无创呼吸机是一种通过面罩、鼻罩或喉罩等无创接口向患者气道提供持续正压气流支持的医疗设备,核心原理是通过正压维持气道开放,改善气体交换,避免有创操作 [2] - 按压力模式分类可分为单水平呼吸机和双水平呼吸机 [2]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为起步阶段,国内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开启国产化生产,但初期产品存在漏气、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4] - 21世纪初至2010年为自主研发阶段,国内企业逐步突破核心技术,如怡和嘉业在2007年攻克核心部件国产化难题 [4] - 2010年至2020年为国产化阶段,国内企业技术不断提升,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4] - 2020年至今为智能化阶段,无创呼吸机向智能化、个性化、便携化方向发展,如怡和嘉业推出AI医疗产品"E5系列睡眠呼吸机"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金属材料、橡胶材料、塑料、电子器件)和零部件(空气压缩机、涡轮风机、传感器等) [7] - 中游为无创呼吸机生产制造环节 [7] - 下游包括医院和家庭两大类 [7]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无创呼吸机产量为67.22万台,同比增长2.50%,需求量为60.27万台,同比增长8.20% [9]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为48.56亿元,同比增长8.61% [11] - 家用无创呼吸机从"医疗设备"向"健康消费品"转型,智能互联产品契合消费升级趋势 [9] 进出口情况 - 2025年1-5月中国无创呼吸机进口数量为86.04万台,同比下降34.86%,进口金额为3.03亿元,同比增长0.79% [13] - 同期出口数量为6937.76万台,同比增长18.81%,出口金额为11.34亿元,同比增长21.98% [13] - 出口产品中家用无创呼吸机占比超60% [13]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瑞迈特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65亿元,同比增长38.11%,研发投入金额为0.27亿元,同比增长8.07% [16] - 鱼跃医疗2024年呼吸治疗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25.97亿元,同比下降22.42%,毛利率为52.53%,同比减少3.59个百分点 [18] - 国内企业通过"性价比+场景创新"实现突围,外资品牌加速本土化布局 [15]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无创呼吸机将更加智能化、远程监控化,向便携式、家用化方向发展 [20] -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增多推动需求增长 [21] - 竞争格局与国际化发展:国内企业逐渐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通过出口、海外建厂等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