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长城景颐双利

搜索文档
谁来接棒“顶流” 公募多路突围“后明星时代”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6:07
公募基金行业"去明星化"趋势 - 多位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相继离任,行业加速步入"后明星时代","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的传统理念受到冲击 [1] - 截至8月15日,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47人,高于前5年同期水平(2020-2024年同期分别为216人、190人、187人、199人、168人)[2] - 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往往伴随巨额赎回,例如某基金经理管理的5只产品规模从140多亿元降至80亿元(缩水逾四成),另一位"双十"基金经理管理的8只产品规模从160多亿元降至110多亿元(缩水约三成)[2] 行业转型路径探索 - 基金公司通过平台化投研体系搭建、团队化管理、产品结构指数化调整等多维路径重塑竞争力 [1] - 三条主要转型路径:投研向工业化与平台化转型、建立多基金经理共管制度、产品结构向指数化方向调整 [4]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 [4] 平台化投研体系建设 - 头部机构可能形成"工业化底座+个性化插件"模式,搭建"宏观-中观-微观"联动的投研中台 [5] - 中欧基金向"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投研体系转型,实现从"个体化"向"体系化"的生产方式变革 [5] - 天弘基金构建"投研生产流程化、交互决策平台化、关键节点智能化"的投研体系,解决行业痛点 [6] 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 - 以"团队作战"取代"单打独斗",例如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增聘共管基金经理,广发基金部分产品增聘新基金经理 [7] - 美国共同基金规模前10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中9只采用多人共管模式,国内景顺长城景颐双利等产品证明共管模式有效性 [7] - 富达传承6个月股票基金通过增聘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完成战略调仓,把握住成长板块上涨行情 [8] - 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需要一流人才、高效协作、完善系统等关键要素作为保障 [9] 产品结构指数化调整 - 主动权益基金普遍存在对基准重视程度不够、定位模糊的问题 [10] - 两类表现突出的产品策略:主动管理的指数增强基金和配置型FOF产品 [10] FOF管理人筛选框架变革 - "选基金就是选人"的传统理念面临挑战,FOF管理人构建淡化个人IP的基金筛选方法 [11] - 更看重在特定领域有专长的投资人才,通过科学配置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实现投资目标 [11] - 年轻基金经理在新消费、新经济等特定赛道上具有短期业绩优势 [12] - 投资者应关注团队综合实力和公司平台支持,而非仅看基金经理名气 [12]
“固收+”走强,景顺长城21只含权固收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7-25 11:29
景顺长城含权固收基金表现 - 景顺长城旗下25只含权固收基金中21只净值创历史新高,占比超八成 [1] - 景顺长城景颐丰利A年内收益达11.27%,大幅跑赢业绩基准1.58% [1] - 景顺长城稳定收益A和安盈回报A年内收益分别为8.30%和7.41%,超额收益显著 [1] - 另有11只基金年内业绩超4%,包括华城稳健A、稳健增益A等 [1] 规模与市场认可度 - 截至二季度末,景顺长城含权固收基金管理规模达935亿元,上半年增长356.60亿元 [1] - 基金份额从2024年底461.87亿份增至660.74亿份,半年净申购近199亿份 [1] - 公司通过叠加红利、成长、价值等权益资产,打造多样化产品线 [1] 基金经理策略与业绩 - 彭成军管理的稳健增益聚焦红利资产,年内收益4.64%,近1年收益10.11% [2] - 李怡文和董晗管理的景颐双利采取均衡配置,年内收益3.86%,近1年收益7.70% [2] - 李怡文、江山、徐栋管理的景颐丰利侧重成长风格,近1年收益24.80%,同类排名前2% [3] - 邹立虎管理的华城稳健挖掘周期板块,近1年收益9.98%,年内收益6.37% [3] 行业趋势与公司展望 - 低利率环境下,含权固收基金通过股债配置拓展收益来源 [4] - 景顺长城计划继续打磨投资能力,提供多样化产品以满足投资者需求 [4]
最新榜单出炉,景顺长城近一年、三年固收绝对收益位居大型公司第1
新浪基金· 2025-07-11 18:34
景顺长城固收类基金表现 - 公司在国泰海通证券《基金公司固定类基金绝对收益分类评分排名》中,近1年、2年、3年均位居固收类大型基金公司第1名,近10年期固收投资能力获得5星评级 [1] - 按照国泰海通证券规模排行榜划分,公司属于固收类大型公司,近1、2、3年具体排名均为1/18 [1] - 截至6月30日,公司旗下24只近1年和27只近3年固收类基金跻身同类业绩排名前1/3,多只基金排名同类前10 [1] 纯债基金表现 - 公司旗下12只长期纯债基金中,8只近一年业绩位列同类前1/3 [2] - 景顺长城景泰鑫利、景泰丰利、景泰益利近一年回报分别为5.03%、4.97%和4.63%(同期基准2.36%),同类排名均在前6% [2] - 三只纯债基金近一年最大回撤均未超过-1.88%,回撤波动较小 [2] 一级债基表现 - 景顺长城稳定收益基金近1年回报15.62%(同期基准5.00%),在25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 [2] - 该基金近三年排名同类27/217 [2] 二级债基表现 - 景顺长城景颐丰利近1年净值增长率20.05%(同期基准6.07%),在481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8 [2] - 景颐双利债券在过去两年、三年、五年的业绩回报均位列同类基金前1/5 [2] - 景顺长城景颐招利6个月持有近2年净值增长率14.55%(同期基准10.69%),同类排名12/402 [2] 偏债混合基金表现 - 景顺长城安鑫回报一年持有、宁景6个月持有、安瑞混合、安泽回报和安鼎一年持有近1年净值增长率均超过8%,显著跑赢同期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4.37% [2] - 各偏债混合基金权益资产投资风格各异,涵盖价值风格、电子军工板块和均衡配置 [2] 公司整体实力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旗下固收类产品总规模已接近4000亿元 [2] - 公司拥有成熟、风格多元的投研团队和多元化产品线 [2] - 在国内经济韧性凸显背景下,固收类基金仍是值得长期配置的底仓型品种 [2]
低利率高波动时代,攻守兼备的“固收+”基金将迎新一轮配置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6-04 11:29
存款利率下调与市场环境变化 - 六家国有银行和招商银行同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1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降至0.95%,首次跌破1% [1] - 低利率时代重塑资产配置格局,传统银行存款理财收益缩水,权益市场波动性增加 [1] - "固收+"基金规模在2025年一季度末达1.8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14%,64.53%的产品一季度收益为正 [1] "固收+"基金的定义与优势 - "固收+"基金以传统固定收益资产(如债券)为打底,通过股票、可转债、打新等策略增强收益 [1] - 对应公募基金二级策略包括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及偏债混合型基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不超过30% [2] - 三大优势:波动相对较低、收益弹性强、风险调控能力突出 [3] - 近5年"固收+"基金平均累计收益率16.35%,高于纯债型基金(13.89%)和偏股混合型基金(13.79%) [5] - 平均年化波动率4.55%,动态回撤-8.61%,介于纯债型基金与偏股混合型基金之间 [4][5] "固收+"基金的策略分类 - 常见细分策略包括资产配置型、景气成长型、红利固收+、量化固收+等10种 [6] - 资产配置型策略灵活调整股债仓位,部分量化基金经理偏好配置股指期货或国债期货 [7] - 政策推动中低波动型产品发展,中低波动的"固收+"产品或迎布局良机 [6] "固收+"基金的发展历史 - 第一轮快速发展期(2014-2016年):低利率环境下股债双牛,产品数量从318只增至639只 [8] - 第二轮快速发展期(2019-2021年):资管新规推动净值化管理需求,产品数量从956只增至2241只,增长134.41% [9] 当前市场环境与配置建议 - 存款利率进入"0时代",权益市场牛熊转换,贸易摩擦加剧市场震荡 [11] - 债市基本面与政策面偏利多,权益资产估值较低,多资产配置的"固收+"策略受关注 [11] - 筛选出103只"固收+"产品,近5年收益居前的包括天弘安康颐养A(30.13%)、东方红稳健精选A(29.68%)等 [12][14] - 债券型基金中,博时稳健回报A(28.53%)、建信信用增强A(24.12%)等表现突出 [15][16]
固收+基金规模变动的驱动因素分析:基金公司战略、基金经理策略与未来市场展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7 15: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19 - 2021(股票牛市)、2024年(债券牛市)是近年来固收 + 市场排名变化最快阶段,近十年景顺长城、富国等公司规模增长迅速,头部竞争激烈呈多强局面,管理人规模差距在2020 - 2021年快速拉开 [4][11] - 连续5年排名在前20的固收 + 基金有易方达稳健收益等,连续5年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基金经理有王晓晨等 [4][21][25] - 投资者更关注过去1年收益风险指标,夏普比重要性最高,低仓位投资者对波动与回撤敏感,中/高仓位投资者看重创新高天数等 [4] - 头部机构构建多层次固收 + 策略矩阵,低波动策略等是打造高夏普固收 + 基金主流方式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金公司战略:基金公司固收 + 产品的规模变化 固收 + 基金规模排名1 - 20基金公司 - 2019 - 2021、2024年打乱规模排名,10年期间景顺长城、富国等公司规模排名显著变化 [11] - 头部竞争激烈呈多强局面,前20市占率无明显变动,前10市占率下降,管理人规模差距在2020 - 2021年快速拉开 [20] 固收 + 基金规模排名21 - 40基金公司 - 10年期间太平、华商等公司规模排名显著变化,多数规模变动来自机构投资者 [14] - 1 - 20名基金公司机构投资者占比均值为54.32%,21 - 40名均值为62.33% [14] 基金公司的市占率 - 头部竞争激烈形成多强局面,前20市占率无明显变动,前10市占率下降 [20] - 管理人规模差距在2020 - 2021年快速拉开,第1名与第5名规模差距稳定在千亿,第15名与第20名规模差异不到30亿,第45名与第50名规模差异在10亿以内 [20] 规模前20大固收 + 基金 - 连续5年排名在前20的固收 + 基金有易方达稳健收益等 [21] 固收 + 管理规模前20大基金经理 - 25Q1固收 + 管理规模靠前的基金经理有王晓晨等,连续5年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基金经理有王晓晨等 [25] 规模排名增长明显的基金公司 - 景顺长城基金10年规模增长635亿元,机构贡献超80%,产品线覆盖各风险区间,团队业绩表现好 [30][36] - 富国基金10年规模增长557亿元,机构与个人贡献相对均衡,产品线覆盖各风险区间,低仓位固收 + 基金表现突出 [30][47] - 天弘基金10年规模增长394亿元,个人贡献超60% [30] - 永赢基金规模排名稳步上升,机构与个人贡献相对均衡,主要针对中低仓位市场发力,低仓位固收 + 基金业绩出色 [30][59] - 华泰柏瑞基金22年之后规模与名次快速上升,个人投资者贡献为主 [30] - 华泰保兴基金22年之后规模与名次快速上升,机构投资者贡献为主 [30] 规模排名稳定&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 - 易方达、招商、华夏、广发、中银基金规模排名稳定且靠前 [68]
景顺长城旗下多只基金跻身FOF持仓TOP10!
财富在线· 2025-05-26 15:42
FOF持仓动态分析 - 景顺长城旗下多只基金跻身公募FOF持仓数量和市值TOP10,涵盖主动权益、被动指数、固收+和纯债基金等品类 [1] - 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景顺长城品质长青和研究精选分别被21只和20只FOF持有,持仓市值达1.6亿和3.38亿,其中品质长青的FOF持有数量较上季度增加18只 [1] - 持有这两只主动权益基金的FOF均为外部FOF,显示第三方机构对其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 [1] 基金经理表现 - 品质长青基金经理农冰立深耕科技成长领域,过去一年回报达59.45%,超额收益显著(基准14.53%) [2] - 研究精选基金经理张雪薇专注AI产业链,过去一年回报38.26%(基准9.66%) [2] - 两位基金经理均为景顺长城科技军团核心成员,投资策略结合产业趋势研判与个股精选 [2] 指数与固收+基金表现 -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被11只FOF持有,持仓市值2.74亿,是一季度FOF持仓份额增长最多的指数基金 [2] - 挂钩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港股科技50ETF(513980)规模超百亿,年初至今份额增加百亿 [2] - 固收+基金景颐双利被20只FOF持有(市值2.16亿),景盈双利持仓FOF数量增加4只至6只(市值0.54亿),两者历史业绩均位列同类前1/3 [2] 纯债基金与综合实力 - 景顺长城景泰裕利纯债被12只FOF持有(市值1.19亿),规模达152亿,过去三年业绩排名前列,五年最大回撤仅-2.14% [2] - 公司产品覆盖主动权益、被动指数、固收+和纯债,均进入FOF持仓TOP10,体现多元化布局和"多资产管理专家"战略进展 [3]
一季度千亿资金涌入“固收+”产品
中国证券报· 2025-04-30 05:43
基金规模增长 - 中欧丰利一季度净申购超57亿份,规模新增超62亿元,迈入百亿级基金行列 [1][2] -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一季度净申购超28亿份,规模新增超50亿元,总规模突破200亿元 [2] - 永赢添添悦6个月持有和永赢稳健增强一季度规模新增均在40亿元以上 [3] - "固收+"产品一季度总规模新增超千亿元,相比2024年下半年明显回暖 [1] 资产配置 - 中欧丰利持有A股、港股、可转债的仓位分别为8.85%、8.56%、7.13% [1][2] -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持有股票、可转债的仓位分别为17.99%、20.61% [2] - 永赢稳健增强一季度末股票仓位为22.18%,相比2024年末增加超6个百分点 [4] - "固收+"产品股票仓位略有提升,增配黄金、钢铁、汽车等板块 [5] 投资策略 - 中欧丰利积极参与港股投资,调节债券久期,把握可转债机会 [2] -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债券组合以中低久期信用债为主,股票增配食品饮料、医药、军工 [2] - 永赢添添悦6个月持有择机把握利率债和信用债机会,加大可转债、ETF仓位 [3] - 永赢稳健增强以"稳定债底,权益资产增强"策略为主,超额收益靠权益选股实现 [3] 市场表现 - 中欧丰利A份额一季度收益率为1.78%,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2] - 景顺长城景颐双利A份额一季度收益率为0.47% [2] - 永赢稳健增强A份额收益率达到2.57%,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3] - 泰豪科技、泡泡玛特一季度涨幅均超过70%,长源东谷、中孚实业等涨幅超30% [4] 行业趋势 - 一季度"含权量"较低的"固收+"产品更受青睐,银行系机构偏好一级债基、二级债基 [4] - "固收+"产品最大回撤幅度大多控制在1%以内,收益率基本维持在0.5%以上 [4] - 投资者关注基金回撤约束能力和投资策略差异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