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手
icon
搜索文档
伯朗特董事长索200万月薪、9位数年终奖,投资人誓要罢免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02
投资人的期望很简单,就是淡化个人、强化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让公司成为一家真正的、正常的机器人企业。 来源丨资本传记 一家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正深陷一场前所未有的内部纷争。董事长兼总经理尹荣造提出的200万元固定月薪议案,以及 此前索要9位数年终奖的要求,在公司内部和投资界掀起了惊涛骇浪,投资人更是怒发公开信要求罢免他,这场风波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伯朗特机器人成立于2008年,在创始人尹荣造的带领下,逐渐在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公司早期专注于机器手的研发与生产,凭借着朴素的供应链管理和 明显的成本优势,出货量持续增长,在2013 - 2015年间,机器手业务一直保持着正向的现金净利润。2014年,伯朗特成功挂牌新三板,迎来了发展的黄金 时期,借着机器人市场的东风,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逐渐成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 然而,近年来伯朗特的发展却陷入了困境。从2020年到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下滑,营收从4.47亿元降至2.01亿元,净利润也从盈利 7383.3万元转为亏损1.25亿元。尽管2024年业绩有所回升,但仍未摆脱亏损的局面,直到今年上半年亏损才大幅收窄。公司业 ...
知名机器人公司董事长要求给自己发200万元月薪,还曾索要9位数年终奖,投资人怒了:罢免他,公司已连亏3年半
36氪· 2025-08-15 10:5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0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 从4.47亿元降至2.01亿元[1] - 同期净利润从7383万元恶化至亏损1.25亿元 2023年亏损达1.25亿元[1] - 2024年营收回升至3.31亿元 但仍亏损3737万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至740万元[1] - 机台销售量从2020年23558台下降至2023年18087台 2024年回升至23539台[1] 公司治理争议 - 董事长尹荣造提出200万元固定月薪及9位数年终奖要求遭董事会反对[2][3] - 通过"荣造一号基金"掌握40%投票权 基金清算后失去控制权[4] - 2024年多次修改公司章程 包括规定董事必须为在职员工条款[4] - 公司管理层与董事长存在明显分歧 办公渠道及信息发布呈现割裂状态[8] 业务运营现状 - 公司现金储备达1.5亿元 且无银行负债[7] - 机器人本体出货量居国内行业第三位 2025年7月单月销量超8700台[7] - 供应链环节具有成本优势 出货量长期位居行业前列[5][7] - 2018-2019年机器人产品开始放量 市场反馈良好[5] 股东行动计划 - 君岚投资作为第十大股东发起公司章程修改提案[8][9] - 计划通过临时股东会罢免董事长 需获得三分之二股东支持[9] - 投资方与除董事长外的管理层意见高度一致[8] - 未来发展方向将淡化个人色彩 强化研发成果转化[9] 行业地位评估 - 机器人行业已发展十年 估值20-30亿元企业较为常见[5] - 公司从机器手业务起步 2013-2015年保持销量增长及正向现金流[5] - 2018年成功实现向机器人业务转型 进入放量阶段[5] - 两次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6]
董事长要求给自己发200万元月薪、还曾索要9位数年终奖,投资人怒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7:18
也就是说,从2020年到2023年,伯朗特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一直在持续下滑,从营收4.47亿元、净利润7383.3万元已经降至 2023年的2.01亿元和亏损1.25亿元,业绩下滑惊人。到了2024年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亏损状态,直到今年上半年亏损才大幅收 窄。 尹荣造为何要提出这样的要求,投资人又为何要站出来怒斥他,背后到底有怎样的隐情?8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以下简称NBD)独家对话当事人——君岚投资代表人李博铮,试图还原更多真相。 李博铮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尹荣造向董事会提案给自己开出200万元固定月薪并非戏言,在此之前他还曾提出要求9位数年终 奖。而让他如此"疯狂"的原因则是因为"荣造一号基金"已于近日完成清算,尹荣造即将失去此前借基金包装出的40%投票权。 但作为业内知名的机器人企业,伯朗特的经营状况其实一直比较良好,出货量也位居行业前列,"伯朗特是伯朗特,尹荣造是 尹荣造"。 据了解,8月18日伯朗特将召开今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修改伯朗特的公司章程。届时的结果,或许将 对这家公司未来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独家报道了知名机器人企业伯朗特机器人老总尹荣 ...
知名机器人公司董事长要求给自己发200万元月薪,还曾索要9位数年终奖,投资人怒了:罢免他!公司已连亏3年半
搜狐财经· 2025-08-15 00: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0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从4.47亿元持续下滑至2.01亿元,净利润从7383.3万元降至亏损1.25亿元,业绩下滑显著 [1] - 2024年营收回升至3.31亿元,但仍亏损3747.5万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至740.2万元 [1] - 2020年至2023年机台销售量从23558台下降至18087台,2024年回升至23539台 [1] 管理层争议 - 董事长尹荣造提出200万元固定月薪及9位数年终奖要求,遭董事会反对 [3][5] - 尹荣造此前通过"荣造一号基金"掌握40%投票权,近期基金清算后失去控制权 [5] - 2024年多次修改公司章程,包括限制董事资格条款,削弱股东权益 [5] 公司经营现状 - 2025年上半年账上现金1.5亿元,无银行负债,机器人本体出货量国内第三 [7] - 7月单月机器人本体销量超8700台 [7] - 公司官网与官微信息发布割裂,管理层与董事长办公分离 [8] 投资人行动 - 君岚投资作为第十大股东号召修改公司章程,计划罢免尹荣造 [9] - 投资人认为公司需淡化个人影响,强化研发成为正常机器人企业 [9] - 8月18日临时股东会将决定公司章程修改及公司未来走向 [2][9] 行业背景 - 伯朗特2008年成立,早期以机器手业务为主,2018年转型机器人后销量放量 [6] - 机器人行业十年前已受资本关注,当时估值20-30亿元公司较多,伯朗特估值约十几亿元 [6] - 公司两次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遭摘牌 [6]
武汉硚口跃升:首设人工智能产业园 “最好地块发展最好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22:41
7月29日下午,"云起千帆竞智汇汉江湾"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暨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创新中心 落成仪式在武汉市硚口区经济开发区举行。该人工智能产业园是硚口区抢抓数字经济机遇,聚焦发展新 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落子。 "最好的地块发展最好的产业",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作为武汉市首批人工智能培育产业园,初步搭建 产业发展框架,在算力、数据、模型等人工智能产业要素建设上,与腾讯云、蚂蚁数科、百度智能云开 展合作,打造模型创新中心、数据要素中心、具身智能中心,用三年时间建成武汉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产业高地和应用高地。 其中,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武汉)创新中心项目仅用3个月即完工,创 下百度的项目建设记录,并实现"开园即满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活动现场,20家企业带来30余件科技产品参展,黑芝麻智能的机器狗、 华威科的机器手、云尚飞的无人机等产品纷纷亮相,吸引众多嘉宾"围观"。其中,同济医院研发的智能 机器人搭载了拥有320亿参数的大模型"大脑",集成了机械臂与自动导引车(AGV)的功能,可灵活运 用"机械臂"自动完成临床标本收集,并根据样本优先级自动规划最优运输路 ...
人民网: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在武汉硚口开园 打造产业新地标
人民网· 2025-07-30 15:00
产业园概况 - 汉江湾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式开园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 - 产业园为武汉市首批人工智能培育产业园 布局总部集聚区 智能制造区 创新孵化区等功能分区 [2] - 重点发展医疗健康 智能制造 时尚消费 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2] - 一期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创新中心项目仅用3个月完工 创百度项目建设记录并实现开园即满园 [2] 产业生态建设 - 与百度智能云 腾讯云 蚂蚁数科合作搭建算力 数据 模型等人工智能产业要素 [2] - 拟打造模型创新中心 算力中心 数据要素中心 具身智能中心 [2] - 计划三年建成全市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产业高地和应用高地 [2] - 成立首个国家级智慧医疗开源联盟 为中国首个全栈可控开源技术医疗数字化协作平台 [4] 技术成果展示 - 20家企业展出30余件科技产品 包括智能机器人 机器狗 机器手等 [4] - 同济医院智能机器人搭载320亿参数大模型 集成机械臂与自动导引车功能 [4] - 黑芝麻机器狗 华威科机器手 云尚飞无人机等产品亮相 [4] 平台与政策支持 - 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创新中心 国家医学中心科创院 湖北省医疗健康前沿数智中心 硚口同济数智产业园揭牌 [4] - 湖北中科智能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期成立 [4] - 硚口区发布人工智能九条政策 推出算力券 数据券 模型券三券联动机制 [5]
创业“礼包”让敢闯敢试创业者底气更足 深圳多举措精准发力稳企业
中央政治局会议"四个稳"工作要求 - 首次将"稳企业"明确列入经济工作重点 [1] 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民营经济总量连续多年领跑全国 [1] - 深圳2024年新登记经营主体56.2万户 平均每月新增近5万户 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1] 深圳对小微科创企业的支持政策 - 2025年计划提供低成本高品质办公空间 宝安区已发布17800平方米无忧空间和390多个梦想卡座 提供3-12个月"零租金" [1] - "零租金"政策发布一个月内已入驻8家具有技术特色的公司 [1] - 配套融资路演厅 大规模投资人见面会每周一次 小规模见面会几乎天天举行 [1] - 可申请最高8.5万元创业补贴和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2] - 可使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可打折购买政府算力服务 [2] 深圳场景开放计划 - 科技型民营企业占比超70% 普遍面临应用场景验证难题 [3] - 2025年3月开放30个国资场景给AI企业 已帮助109家企业对接成功 [3] - 正在梳理市属国企200多个潜在场景 第二批50个精选场景即将推出 [4] - 提供多场景选择(机场/地铁/公交等) 加速技术迭代 [4] 深圳人才引进措施 - 提供15天免租金住房支持 计划分批提供超1万套房源 已服务近8000名毕业生 [6][7] - 落户流程最快24分钟完成 打通多部门数据 [7] - 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政策保障 包括最高10万元入户补贴 [7] 深圳创新成果 - 2024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 民营企业占比超90% [7]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3% [7]